——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写作背景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想想本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描写了农村美丽的风光,透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清平乐·村居》词中哪几句写景,怎样的一幅图景?词人刻画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从他们的行动及特点中你读到了什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②茅檐:茅屋,茅屋的屋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②茅檐:茅屋,茅屋的屋檐。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这句描绘了茅舍、小溪、青草这些农村中司空见惯的景色,将它们组合成一幅画面。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富有田园特色。
作者着重描写了什么场景?白发翁媪的谈话,大儿锄地,中儿织鸡笼,小儿剥莲蓬。古代的诗词,语言很精练,内容很丰富。阅读时,不会像阅读一般的文章那样一看就懂,必须反复地阅读、思考和吟诵。
(2)这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干什么?作者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吗?一对白发翁媪在自己的茅屋前亲昵地交谈着。但是,他们是用方言——“吴音”交谈,作者根本听不懂。作者又不忍上去询问而打断他们交谈,只得站在远处进行观察。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刚饮罢酒,亲热地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聊天。
(1)作者看到了什么?作者知道“白发翁媪”是谁吗?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作者看到了白发翁媪,但是作者不知道他们是谁。从“谁家”两个字可以看出来。
词中的第三、四句写了哪些人物的哪些活动?为什么这样构思?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和场面,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有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了农村和平安宁、自然朴素的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了三个儿子的行动,刻画了他们的可爱形象。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⑦织:编织。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⑦织:编织。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最有趣的是三儿子,他是那么调皮地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喜”字不单解作“喜欢”,它可以说是词的点睛之笔。小儿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所以说小儿是最招人喜欢的,不仅喜欢他的天真烂漫,喜欢他的无忧无虑,更喜欢有了他,这个普通的农家给人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作者在农村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一天下午,天气没有中午那样炎热了。我一人走到村旁去散步。忽然,听到一阵亲昵的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他们的茅屋前,亲切地交谈着。他们说的“吴音”,我一句也听不懂。我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只得站在远处看着……翻译全词26、清平乐村居
我向他们的周围看了看,猜到了他们交谈的内容。他们虽然居住在低小的茅屋里,但是周围的景色却非常美丽。他们的家庭是幸福的,有三个勤劳而可爱的儿子。这怎么能不使他们高兴呢? 我呆呆地望着……翻译全词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词。
《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刻画了一幅清新奇妙的乡村农家素描图,表现了农家恬静舒适的生活和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词人轻松闲适的心情和对田园生活的欣赏。
上片村中环境:村中人(老夫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秀丽恬静下片(动作)大儿:中儿:小儿:锄豆草织鸡笼卧剥莲蓬表现出茅舍一家老小幸福、和谐的生活图景
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顽皮可爱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原为唐教坊曲名。这首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品读字眼,感受情怀1、默读全词,寻找词眼。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A、酒醉。白发翁媪生活美满自得。B、心醉或陶醉、沉醉。被农村优美恬静的环境而陶醉。被农家幸福温馨的生活而陶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时,家乡就已被金兵占领。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他二十一岁就参加了抗金义军,投身到国家统一的大业之中。他还写文章上书朝廷,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同时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可是他的主张不仅没有被当权者采纳和施行,还常常遭到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辛弃疾只有将自己的一腔忠愤倾吐在文学创作之中,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这首小令,就是作者晚年遭受投降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心碎为沦陷区百姓的痛苦遭遇而心碎。看到眼前的安详农家,他更想起了沦陷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更加激起了对他们的同情。为自己的志向得不到伸展而心碎。作者一生的志向就是收复失地、可是他屡遭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而现在国家统一更是遥遥无期。自己虽有抱负才能,却无从施展。这种痛苦的心情只有在酒醉中或梦里才会有些许的慰藉。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扩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赏析:此词通过对作者早年抗金部队豪壮的阵容和气概以及自己沙场生涯的追忆,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惜壮志难酬,白发已生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