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带领学生走近辛弃疾,走进宋词,感受这朵艺术奇葩的独特芬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一、诗向词的自然过渡 《清平乐 村居》是一首词,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词”这种文体。上课前,我通过“老师说学生接诗句”,让学生充分感受诗的特点,做好“诗”向“词”的过渡。在教学这首词时,我让学生思考: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和高鼎的《村居》有什么不同,从而找出“词”与“诗”的区别。细心的同学很快就能找到一些比较明显的区别:词有词牌名,词的每行字数可以不等,词分为上阕和下阕。学生在自己观察后再来学习这些知识点,记忆就深刻了。二、反复吟诵,感受语言美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教学中,我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初读阶段自由读,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全班读,填空式读,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充分让他们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细读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头脑中浮现出清新的农村景象,感受农家生活的祥和与宁静。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朗读任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
这样,我们的朗读指导更有针对性,进而提高了朗读的实效。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声情并茂,从而感悟了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标。三、把“词”与“画”结合起来 启发孩子们的联想和想象,是为了教会他们挖掘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从词到画,由抽象到形象,这样就可以栩栩如生地感受词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时,我抓住“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特点,把“词”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先引导学生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想象描述出“一所矮小的茅屋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这样的画面,感受了农村的美丽景色,然后进行学法迁移,让学生用“当我读到‘_________________’时,仿佛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进行小练笔,并进行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分享学习成果。通过语言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中的意境之美。四、了解背景,体会情感美 词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所以有许多都是寄情于词。引导学生体会词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充分利用词的
写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以及心态等情况有所了解,再结合词中的句子体会情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辛弃疾的写作背景思考:此时,词人辛弃疾最渴望的是什么?学生从资料中了解了“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自己的同胞被金人逼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自己的家乡被朝廷收复,人民过上幸福安宁、安居乐业的生活。所以他一生都在准备着抗击金兵,他不断上书朝廷,却屡遭排斥和打击。42岁时被贬到远离战场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一生壮志未酬,报国无门,68岁悲愤郁闷而死。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自己的作品,忧国忧民,心系祖国是他诗词的主旋律。”这样一来,学生知道了词人辛弃疾最渴望的是人们过上像词中老夫妻一家那种“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的幸福安宁日子,很容易体会到了作者深深的爱国爱民的情感。 这节课,我尽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带动学生,不失时机地赞赏,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成就感,感受到诗词的独特魅力。但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在指导学生学习书写生字时,有一点啰嗦,如果再紧凑一点,效果会更好。另外,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也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学习、不断实践,让教学更优化,取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