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篇一: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优秀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目标预设】1、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3、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感知宋词。1、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2、屏幕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3、师小结:这些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留恋于农村,寄情于田园,各自用诗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4、板书:清平乐村居。“乐”这个字读yuè,齐读课题。5、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而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6、提问: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题目。我们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再次齐读课题。二、自主朗读,感受词韵。1、过渡: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课文,自由读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指名读。比比看谁读得又好又准?(相机正音)预设: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多音字——剥bāo、bō(板书)这里的“剥”是指把东西的外壳或皮去掉。词中是小儿把莲蓬的皮去掉叫——。一起再读这个句子。注意:“莲蓬”的“莲”的读音与字形。相机教学:“翁媪”的“翁”的读音与书写;“锄豆”的“锄”
的读音与结构。4、教师相机指导。5、解疑: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阕,后一部分叫下阕,朗读时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6、分男女同学读分别读上、下阕。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一)想象画面,掌握词意。1、提问:大家读完全词,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呢?2、交流、反馈。3、随机朗读、理解。(理解:吴音,他们是用什么语言聊天的)4、学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5、激趣: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这首诗的意思就明白了。咱们把自己的感觉、体会放到词当中去,我们有感情的来读一读这首词。(二)品读词句,进入词境。1、过渡: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所以,我们读词就要读到词人的内心深处去。那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2、村居的“景”是怎样的?——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学生交流:首先看到的是——低小的茅檐。还看到了——青青草。(教师评价:你们的理解、朗读让我看到了这如茵的绿草。)继续交流:同学们,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清风吹来还让人闻到一股——清香。感叹:是啊,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美美地读。3、教师小结: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而村居中的“人”更美。都有哪些人啊?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预设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师问: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师问:这句话中的“无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无赖”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交流:这里的卧,它有一种姿势,趴着。趴是脸朝下,说明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时自由自在。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悠哉悠哉。师问:聪明的你们能否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过渡: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谁来读一读。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渡: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很美?(老爷爷、老奶奶。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师问: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吗?那又美在何处?——(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像年轻人一样),用书上词说——相媚好。好一个相媚好,年纪都这么大了好这么相亲相爱的,是不是,有些惊讶,这情景多美!)小结:是啊,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这么恩恩爱爱,亲密无间。真是人老心不老哦。一起读这句词。创设情境,说话训练:两位老人就这么坐着,笑着,聊着,心里那个美哟,你瞧,老两口几杯酒下了肚,话就多了起来,老爷爷望了望老奶奶,捋着胡子篇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诗词比较。1.出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师:这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齐读。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走近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辛弃疾,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坎坷与不幸,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论文才,他可与大文豪苏轼一争高下,论武功,也完全可与一代名将岳飞岳元帅一较高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村居吧!出示《清平乐村居》。这是一首词。3.师:请你来比较一下,词的格式有什么特殊之处。4.师结合生的回答讲解:词也叫“长短句”、词牌名(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古人给词配上乐,词便能唱出来。因此词牌就是一种节奏,也是一种意境)、上下阕(也叫上下片,朗读时,上下片之间要停顿一下)。(板书:清平乐,指名读。正音。注意“乐”的读音)二.解题1.板书:村居。师:村居是词的题目,它与词的内容有关。看到“村居”
二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两至三位回答。)2.师:男耕田,女织布,安居而后乐业。你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生命力。3.师:就让我们把刚才头脑中出现的画面送进课题目中来,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之间要有停顿。齐读。三.正文赏析。(一)朗读正音1.师:辛弃疾笔下的村居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5课。2.师:高年级的同学,我相信你们的自读能力。同学们在家时肯定已经读了好几遍了,现在谁想做小词人,在大伙面前展示一下。读的时候要求字正腔圆,读音准确,腔调圆润。指名读。3.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1)翁媪:板书。“翁”上面有个公,是什么意思?“媪”,读音,是什么意思?师:是的,老年夫妻就是——“翁媪”。生齐读。媚:第二声。剥莲蓬:(bao)莲蓬。(2)莲蓬”的“蓬”我们平时念轻声,这里为什么念péng?师:这是为了诗词和仄押韵的需要。你们看:“小,草,好,媪;东,笼,蓬”,因为这些韵脚,让词读起来更流畅。
4.师:不信,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词,注意这些押韵的字。生齐读。5.师:真好听,瞧你们,小嘴一翘,小脑袋一摇,还真有点像小词人呢。老师忍不住,也想来展示一下呢,欢迎吗?6.师配乐范读。7.师:各位小评委,我朗诵得如何,能给我打打分吗?如果满分是10分,我能得几分?(生评价)8.师:因此,希望你们在朗读时,也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好吗?(生齐读)(二)词中有画1.师:一首词,一幅画,这首词,读着读着,读到哪一句时,你的眼前仿佛就仿佛看到了什么?“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1)读好“低小”。指名读,师范读。(2)“青青草”,不是初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是盛夏的草,浓郁,茂盛。(3)师:似乎少了点什么!(放水声)对,是小溪!“一水护田将绿绕”,溪水在怎么地流着?(4)师:溪上还长满了——开满了——,(5)师: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风吹来,还送来阵阵——
清香。蓝蓝的天,白白的去,淙淙的水,青青的草。(6)师:美吗?此时,你还有什么样的感受,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7)师:“醉”字好哇。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醉?(喝醉酒;看到美景)(8)师:无论是酒后的微熏,还是陶醉其中,总之是一种很享受的模样。让我们一起把这种赏美景的享受送进去,读出来。齐读。“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1)师:听着你们的朗读,真是令人陶醉啊!这不,词中人跟你们也同感呢。出示词句。指名读(2)师:这里有个词,大家似乎不太好理解。吴音是什么意思?(3)师:指图。想一想,翁媪说话时的神情、动作。这就是——相媚好。(4)师: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翁媪坐在茅檐下,用着绵柔的吴音,会聊些什么呢?(生想象说)(5)师:请你们同桌一个演翁一个演媪,来表演一下,他们聊天的情景。注意,加上动作和神情。(6)师:看着他们头靠头,手拉着手,说着悄悄话的情景,真是——相媚好(7)师:刚才看你们的表演,翁媪聊的最多的就是在夸他的三个儿子,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师:他有几个孩子,你最想先夸夸谁?预设一“大儿锄豆溪东”(1)师: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儿正忙着锄草。可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季。是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假如你是大儿,你不热吗?你此时,心里会在想些什么?(2)师:真是个勤劳孝顺的好孩子。就把你们对大儿的夸赞送进词中。男生齐读。预设二“中儿正强鸡笼”(1)师:再来看看中儿,引读中儿——。(2)师:看他强鸡笼时的神情,送他一个词。(3)师:指名读。长读“织”。你觉得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假如你是中儿,又会想些什么呢?全班女生齐读。预设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师:古语有云: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小儿。齐读。(2)师(故做疑惑状):咦?无赖不是贬义词吗?为何父母还会喜欢他?指名说。(3)师:你们在家调皮时,父母会怎么说你?(4)师:是的,看似责备,实则喜爱。这是古人对顽皮小儿的一种喜爱的说法。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他的顽皮可爱。(5)“卧”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趴,躺)带进去读读。好不好?为什么?
(6)师:我想,这淘气小儿也许是一会儿趴,一会儿躺,怎么舒服怎么卧呗!从中你们觉得他此时的心情如何?(开心,悠闲)(7)师:悠闲时还会做出什么动作?(小脚来回晃着,小嘴里会哼着儿歌)。(8)师:再来瞧他的眼神,又让你想起什么词语来?(9)师:哟,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呢!是的,这样一位无赖小儿,任谁看了不喜欢,难怪,他的父母,引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师:(指黑板)这四幅图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完整的乡村生活图,你能把整首词描绘的画面,连起来说说吗?(课件出示全图)(三)拓展研究1.师:这户人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2.师:翁媪醉在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中。可是,我们再来看这幅画面,你们觉得这家人的生活条件出何?3.那为什么还如此开心,如此陶醉呢?因景而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鸟鸣花香,是处世外桃源。因人而醉:孩子们勤劳,懂事,夫复何求!老俩口身体健康。千金不换啊!因情而醉:一家人没有争吵,详和,安宁。4.师:此时,还有谁醉了?(作者)5.师:他又为何而醉呢?你们了解辛弃疾吗?生介绍作者生平。篇三:《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南通市实验小学褚嘉耘【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26、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2.初步认识词的形式特点。3.通过诵读、想象、体会,感受词中景美人和的意境以及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热爱。4.通过想象,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所描述的美好情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所描写的美好情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教学难点】感受景美人和的美好意境以及词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热爱。【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PPT课件;2.学生课前收集辛弃疾的资料,初步了解辛弃疾。【教学过程】一、词诗比读,了解词特点。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yuè
)村居》。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在写的时候中间要空一格,读的时候稍作停顿。学生齐读课题。2.提到村居,同学们还记得高鼎的诗吗?学生齐读《村居》。3.请同学们将这首词和高鼎的同题诗《村居》比一比,看看词和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说词和诗题目不一样,则相机教学“词牌名”。在古代,词是和着音乐唱的。用“清平乐”这一词牌名填的词,曲调是双调,一共有四十六个字,押两个不同的韵。★生说句子有长短,字数不同,则相机介绍词的别名“长短句”。★生说分成两部分,则相机介绍词的“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二、正音识词,初读知韵律。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朗读这首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读课文。2.能读准这些生字词吗?翁wēng媪ǎo锄(chú)豆莲蓬(peng)(péng)学生齐读生字。3.为了合仄押韵,词中的“蓬”要读第二声。学生齐读“莲蓬”。4.学生齐读多音字“剥”
。这是一个动作,同学们做做看。5.看着“翁媪”这个词语的部首,你能猜出分别指谁和谁?6.这首词是九百多年前写下的,其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不完全一样。同学们能理解吗?自己再读读看。A引导学生结合词句的语境,为“无赖”选择正确的义项。无赖:①蛮不讲理;②游手好闲的人;③无可奈何;④顽皮可爱,含亲昵意。B吴音:就是吴地的方言。现在的浙江一带、上海、苏州,在古时候都属于吴国,当地的方言就被称为吴音。想听听吗?(播放上海话版朗诵《清平乐村居》)7.生字词读正确了,也理解了。现在,同学们一定能把这首词读得更好。谁将这首词读给大家听?指名读。8.引导学生注意适当的停顿。9.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和韵律。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如果我们再注意节奏和韵律,就能读得更好了。10.教师范读。11.第三次指名读。三、品味想象,再读入意境。1.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们发现词中写了哪些景物?
2.只一座茅檐,只一条小溪,只一片青草,词人就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村居画卷了。面对此景,词人轻轻地吟出了——(引读:茅檐??)3.画卷中,人物鲜明而生动。谁在做什么呢?4.仅仅46个字,勾画出一个多么丰富灵动的村居生活画卷,词人满心欢喜地吟诵着——(引读:茅檐??)5.请你再读读词,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进画面里,你看到了怎样的茅檐、怎样的小溪、怎样的草?你还看到了哪个人物?他们或他在做什么?如果能看见人物的动作、表情,听到人物的语言,想到人物的心情,就更好了。6.谁看到了乡村的景色?谁看到了翁媪?谁看到了大儿?谁看到了中儿?谁看到了小儿?就请你们按照词句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把你想象中的景物或人物描述出来。其他同学注意听,你最喜欢谁的描述,为什么?指5名学生描述。学生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在描述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表现“词情画意”。7.加上你们的想象和感受,这幅村居画面就有了色彩,有了声音,给人以美好的感觉。谁能完整地把整首词的画面描述给大家听?指1名学生描述。
8.谁来带着这样的想象和感受,把这首词再读给大家听。四、对话体验,细读悟情感。1.回味“小儿”。刚才,你们都争着描述小儿子,看来你们最喜欢他。喜欢他什么呢?(板书:喜)自由自在、天真、可爱、有趣??让我们像词人一样带着这份喜爱读好句子。引读:最喜小儿无赖,——2.品味“翁媪”。深深打动词人心的还是这对老夫妻。你再反复读读词句,看看这是一对怎样的老夫妻?恩爱、白头偕老、亲热、悠闲自在、幸福??用词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相媚好”。你看看图上两位老人的动作和表情,能说说“相媚好”的意思吗?像这样亲热而高兴的样子,就叫——相媚好。3.对话体验。你仿佛听到他们亲亲热热地在聊什么呢?请同座选择一个话题,想象一下老两口的神情、动作,聊一聊。指名聊一聊,演一演。4.有感情地朗读两行词句。他们就这样一边喝着小酒一边亲亲热热地聊着,多有意思啊!指名读,评点。
再指名读,评点。第三次指名读,评点。5.你怎么理解这里的“醉”字?(板书:醉)6.老人为什么这样满足,这样陶醉呢?7.原来一家人亲亲热热地生活在一起,小有所依,老有所养,自在安定,老人就很满足,很陶醉了。还有谁也陶醉了?(词人、我们)8.让我们带着这份微醉的满足读好整首词!学生齐读。五、拓展资料,深读探心境。1.背景介绍。其实词人辛弃疾当时是南宋朝廷的一位官员。900多年前,金国灭掉北宋,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金兵攻占都城,大肆抢劫和屠杀。(播放战乱的配音,学生静听。)辛弃疾看到的是汉人生命、财产都得不到保护,生活无比痛苦。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然而,他屡遭奸人陷害,被贬官十八年,壮志难酬。2.探究心境。当他在还没有被金兵占领的上饶地区,看到这样的村居景象,(出示词和图)他在想什么呢?(板书:安)
3.是的,辛弃疾一生时刻准备着奔赴战场,抗击金兵,让失地的老百姓也能够过上像《清平乐村居》所描绘的这样安宁的生活。配音乐,指名朗读。4.这样的画面,这样的词句,同样深深地触动着同学们的心。请拿出笔来,在画面上写上你最喜欢的词句。(词句配画)5.欣赏学生的书写作品,评点。六、创意作业,感受词文化。1.完成整首词配画的创作。2.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