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乡下人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表达感情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的查阅资料、课上交流与感悟及课后的反思,达到发展思维、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品读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走进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2、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了解南方他乡的景物特点。三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1、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今天我专门个哦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游戏。出示PPT,请同学们找出不同之处,看说发现得多!2、太棒了,这么快就找到了(
)处,而且反应也快,表达也很清楚,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二)新授课1.我们一起来看看两组画面。出示PPT,边看边想,看了后有什么感受?2.谁把你看了后的感受告诉给大家!3.讲述:城市的繁华是一种美,乡村的朴素、自然也是一种美,有一位陈醉云的作家,1962年移居美国,长时间的城市生活仍然不能改变对儿时家乡的留念,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他来感受江南乡下人家那迷人的风光。板书:21乡下人家4.自由读课文,感受乡下人家,读准字音。你读了后有什么感受?那么作者总体感受的句子是:然后出示PPT。有两个关键词,你发现了吗?板书:独特迷人理解:独特:独一无二;与众不同5.乡下人家哪里有一种独特的美?这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哪几幅独特迷人的风景?学生读完课文后提问:描述了哪几幅迷人的画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你喜欢哪幅?
根据你喜欢的画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问题,出示PPT:(1).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独特和迷人?为什么?(2).把你体会到的美,用朗读体现出来吧!6.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重点是屋前搭瓜架、屋后春笋图、和小鸡觅食)(1)出示PPT:屋前搭瓜架图,独特迷人表现在哪儿?(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别有一道风趣的装饰表示什么?(2)想:后边提到了石狮子和旗杆,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讲述:石狮子和旗杆给人的感觉很庄重、很威严。(3)谁能说说这种写作手法是什么?(对比)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乡村人家的瓜架怎么样?(4)乡下人家的瓜架是一道迷人的风景,指名朗读,读出瓜架的可爱迷人之情。然后指名点评读得怎样。7.你还喜欢哪幅画?(1)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PPT(屋后春笋)。独特表现在哪儿?(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成群表现了什么?还从那个词语看出很多?(2)谁能用“探”表演一个动作?老师读课文:一场春雨过后……(引导学生完成动作:试着把头伸出来,左看看又看看)(3)讲述:我看到了许多竹笋探出头来。你们探出头来干什么?
竹笋探出头来好奇地想看看美丽的世界。我们读一读,读出竹笋的好奇。(边读边想象竹笋的多,探出头的画面)讲述:竹笋在观看这个奇妙的世界,因为乡下人家的竹笋也是一幅独特迷人的风景。(4)根据学生说出喜欢的画面相机出示PPT(第三自然段),说说独特在哪儿?迷人表现在哪儿?(觅食、特别是雄鸡的威风)从你的朗读好像看到了什么?要求学生齐读拓展:从房前屋后走过就只是看到母鸡带着小鸡觅食和雄鸡大踏步走来走去吗?或是瞧见什么?你能用或是瞧见……或是瞧见……或是瞧见……说句话吗?(及时评价)8.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这句话,出示PPT: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1)学完了这篇课文,对这句话有什么新的体会吗?(2)课文描述了哪几个季节:(3)小结:课文描述了乡下人家春夏秋季节,房前屋后的瓜架、鲜花、鸡鸭、竹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独特迷人的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9、作者离家这么多年,不能忘怀儿时的家乡,对家乡迷人的风景记忆犹新,说明作者特别爱他的家乡。(三)课后作业
1.收集.“走进乡下,走进田园”收集更多独特迷人的风景,写下来。2.画。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