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3课五柳先生传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他是文学家,二京大赋,气势恢宏;他是书画家,东汉四家,上有其名;他是数学家,圆周率说,千年第一;他是发明家,浑天地动,构造奇精;他是地理学家,地形图表,泽被后世;他更是天文学家,洞观天象,拨正视听。他可谓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精。猜猜他是谁?
导入新课
后汉书·张衡传南朝·范晔
张衡(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文学作品《二京赋》,《四愁诗》
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3.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学习目标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山阴(浙江绍兴)人。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卫将军等职。《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走近作者
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共一百篇。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盛行于世。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
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文章,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关于文体
善属文(zhǔ)连辟公府(bì)邓骘(zhì)璇玑(xuán)算罔论(wǎng)傍行(páng)河间相(jiān)乞骸骨(hái)给加点字注音
1.全文共六段,介绍了张衡的哪些事迹?并给文章划分层次。重点研讨明确:第一部分(1)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的成就。第二部分(2~3)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第三部分(5~6)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成就。
2.张衡为什么有如此高的文学才华?(重点看第一段)重点研讨明确: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谦逊持重,鄙视名利。“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衡不慕当世”。执著专一,治学严谨。“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尤致思于……”“研核阴阳,妙尽……”“言甚详明”
3.作者是如何介绍候风地动仪的?重点研讨明确: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重点研讨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4.默读课文2-4段,思考作者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时,写作方法有何不同?重点研讨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5.默读课文5、6段,思考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的?重点研讨明确: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
6.归纳: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重点研讨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二是“无骄尚之情”。
张衡一三四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二京赋》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善机巧《灵宪》《算罔论》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治威严、整法度文学科学政治品格上疏陈事、讽议左右二
1.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人物的写法。难点探究明确:本文是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张衡一生经历了东汉章帝、和帝、安帝和顺帝四个时期。时间虽较长,文章叙述的时间线索却很清楚。从表达方式上说,以记叙为主。在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又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
2.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难点探究明确: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
拓展积累
1.结合课本,积累有关古代官职变迁词语。2.自选角度,用一副对联评价张衡。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