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科学家通过化石探索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鸟儿的研究过程及进化过程,体会科学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3、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科普文有条理的叙述及准确表达的写法,体会科学探索的严谨和求真。教学设计:课前谈话一、读题激趣1、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吗?(生:飞向蓝天的恐龙)很好!请伸出手指,跟唐老师一起把课题补充完整。(提前板书:飞向蓝天的——)边板书边提醒:“恐”是本课的一个生字,上边是一个“巩固”的“巩”,下面一个心字底,它表示内心的惧怕;“龙”字大家都很熟悉,但千万别忘了这“点睛之点”,否则龙就不能腾空。2、请大家再次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课前和同学们的简短交流,我知道大家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唐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敢吗?2、检查:1号题:检查三个字,读准它的音,再组个词语,谁愿意来试试。(课件出示:吨钝顿)指名读。2号题:词语认读、理解第一组:(写恐龙的词)凶猛笨重茹毛饮血(理解“茹毛饮血”)(茹毛饮血什么意思呢?《礼记·礼运》有这样的一段话(课件出示)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听老师读读,看看你能不能明白“茹毛饮血”的意思。)第二组:(写鸟儿的词)轻盈敏捷凌空翱翔这两组词语分别用来写课文中的哪两种动物?(板书:恐龙、鸟儿)
3、同学们养成了课前认真预习的好习惯。我课前跟同学们交流中,还了解到同学们在预习中已经读懂了课文的大致内容,知道了科学家通过发现、研究、求证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课件出示:在中生代……鸟儿。)学生齐读。三、精读课文(过渡)课前交流中,同学们都对“恐龙的一支是怎样演化成鸟儿的”这一问题很感兴趣。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道穿越时空去看看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一漫长的演化过程的?(一)抓要点、学概括,理顺序。1、这长长的一段,不容易读明白。如果我们把它划分成几个小层次,读懂了每一层的意思,也就容易读懂这一大段的意思。唐老师把这段话帮你们分了个层次。下面我们一层一层地读。谁愿意来读读第一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层主要讲什么?(指名读)2、说说刚才这位同学读的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如果学生说不简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同学们,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这一层主要写什么?它怎么样?找到一些关键词,连串起来。比如,这一层主要介绍什么?——第一种恐龙;怎么样?——出现,我们就概括成“恐龙出现”。)(板书:恐龙出现)3、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后面几层,像刚才这样抓住关键的词句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每层的内容。4、汇报交流。(先读句子再概括)引导讨论。(相机板书:后代繁衍——身体变化——学会飞翔)5、小结:我们抓住一些概括介绍的句子或是句子中的重要词语,读出了作者介绍演化过程的四个要点,它们分别是“恐龙出现——后代繁衍——身体变化——学会飞翔”。这也是作者介绍的顺序,写得很有条理。谁能用上“先是……接着是……然后……最后……”的句式来概括讲讲恐龙演化成鸟儿的过程。5、小结方法:阅读说明文学会提炼要点、理清顺序,就能抓住主要内容。(二)抓朗读、悟写法,明条理。(过渡)作者不仅有条理地叙述整个演化过程,在具体介绍中也是很有条理的。2、(课件出示句子)这是作者介绍恐龙庞大家族的。我们来合作朗读。(1)师生合作读议:
师: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生:有些恐龙则四足行走。师:有些恐龙两足奔跑;生:有些恐龙四足行走;师:我读的是两足奔跑的恐龙,你们读的是——生:四足行走的恐龙。师:一个奔跑,一个行走,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恐龙的行走姿态不同。师:但这句话都是介绍恐龙的——(行走姿态)(2)同桌练读下面又在介绍恐龙哪些方面的不同特点呢?请同桌两位像我们刚才这样对读:生1: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生2: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3)指名对读师:一个几十米、数十吨;一个小巧、不足几公斤,这又在介绍什么?生:恐龙的大小不同。…………(4)师生分类读(课件出示整段话)引导学生对读。3、发现分类说明的方法作者介绍恐龙庞大家族就是从“行走、体型、性情”三个方面来写的,这种方法叫分类说明。作者也用了一种特别的标点符号——分号;这样一分类叙述,读起来很有条理。4、(课件出示第三层)请同学们默读下面这段话,思考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完成后面的填空: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化:骨骼中空——()——()——()这段话按作者按恐龙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介绍身体变化,写得也很有条理。有条理的叙述是科普说明文的一大特点,今后的阅读中注意体会。(三)抓关键、品词语,悟表达1、阅读科普说明文,我们还要关注作者的语言。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下面两个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句子)▲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1)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一个句子多个“大约”)(2)你从这“大约”体会到什么?(恐龙出现的时间不确定)恐龙出现的时间能确定吗?(3)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用上“大约”一词更真实,“恐龙出现时间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个意思也更准确。2、(课件出示:在中生代……鸟儿。)请找找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用得很准确。3、(课件出示第四层)请自由读读,看看这段话中哪些句子表达也非常准确,哪些词不可缺少?4、小结:用词准确是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色,阅读时一定得用心体会哟。(四)小练笔科学家揭开了恐龙的一支演化成鸟儿这个谜,恐龙的灭绝至今都还是一个谜。我们也来大胆想象一下恐龙灭绝的原因,写的时候注意用上“一些、可能、也许、估计、说不定……”这类表示猜测、想象的词语,把意思表达准确。(五)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究,我们不仅知道了作者按时间顺序有条理的写出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还体会到科普作家运用分类比较的说明方法,用准确的语言来介绍科学知识,表现出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四、总结延伸科学的发展需要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下节课,我们来练习用自己的话有条理的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拓展阅读关于恐龙的一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