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计划总结之《千年梦圆在今朝》听课反思 上学期观摩了三小高双杰老师执教的《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一下就被学生的表现给震住了,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唇枪舌战,她的课堂真正有了思维的碰撞。课后我也跟她交流过,“你是怎么把学生培养的这么出色的?”她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应从方法指导入手”看了他的课,觉得自己似乎走了一段弯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浮于表面,思维缺乏广度和深刻性。对新知识的深度学习缺乏基础储备。方法经验不足,问题解决能力欠缺,课堂中出现智能水平较低的学习行为。反思自己的课堂,只是单纯的追求模式,而忽视了方法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自主学习的原则,就必须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预习的方法、识字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质疑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感悟文本内涵的方法等。于是上学期便调整思路,在课堂上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同时,关注方法指导。 为扎实地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我认真阅读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不同阶段教学的重点整理了一下,现在与大家分享一下。 对小学低、中、高年级同学学习语文的方法指导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有一个学会到会学的过程。
(一)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重点从教材要求上讲,小学语文教材低段的教学,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从心理特征上看,低年级的学生正处在七至八岁阶段,他们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在认识、理解事物或学习时往往要借助实物或形象。要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具体说来就是: 1.借助形象物学习汉语拼音和简单的汉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如编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法,部件识字法: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教给方法,已备大量识字,早日独立阅读。当然这些方法必须要老师教给他。 2.学会写字的基本方法。如简单笔画的运笔,描红的方法,观察字形特点的方法等。 3.能用形象记忆法、趣味记忆法、情境记忆法,抓关键词句背诵课文。背诵课文也要有方法指导,否则事倍功半,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识记能力。 4.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的方法。让学生看图,怎么看也要有方法指导,否则孩子年龄小,不点就不会。 5.通过先想后说的方法,说、写完整的话,通顺的话,规范的话。 6.课后能用复习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7.小组合作要有意识的培养,要有方法指导。组内交流如何有序发言,认真倾听都要一一引导。 8.学会简单的预习方法。先借助拼音识字,借助工具书扩词,把课文读通,不懂得问题能打个问号,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低年级学生要学会“敢问”教师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克服不良心理障碍,把自己学习中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大胆提出来,也就是不懂就问。 9.拿出一篇文章,总体上怎么学,如何下手,教师要有方法指导,总结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的学法。 (二)对中年级学生的指导重点小学语文的中段教学,着重进行段的训练。通过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逐步过渡到篇的训练,这时的中年级学生,已是九至十岁。从心理特征上看,这个阶段的学生有意性、目的性逐渐发展起来,有意注意也随之增长,能较为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思维方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从语文知识上看,学生已学会汉语拼音,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了较为丰富的感性知识,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在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学会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课前预习找疑点,课堂笔记记要点,课后复习抓重点的方法。 2.学会用音序、部首、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3.学会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如“方位变化观察法”(以方位为序进行观察),“时间推移观察法”(以时间为序进行观察),“情节发展观察法”(以事件情节发展为序进行观察),“移步换境观察法”(以地点移动为序进行观察)。 4.学会按时间先后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思路顺序介绍事物的几个方面的顺序分段的方法。 5.学会用“摘句法”、“归纳法”、“取主法”概括段意。 6.学会用“理序法”、“路标法”、“化整法”、“提纲法”、“首尾法”背诵课文。 7.从多个角度继续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从题目上问、从词语上问、从内容上问、从矛盾处问,并尝试通过小组合作解疑。 8.作为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不同文体的文章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归类,如遇到诗歌,童话怎么学,教师要心中有数。 在这个阶段中,要开门见山地教给学生各种具体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示范性指导,让学生在练习中反复实践。
(三)对高年级学生的指导重点小学语文的高段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基本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从矛盾处问、从语言标点运用上问、从写作上问、从中心上问、从省略处问、从结尾处问、从联系(句、段;课内外)上问。“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这一学段还要尝试拓疑。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现在学生在预习课文后经常提的问题能把我难住,如《落花生》孩子们问,”老师,作者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这么难请?“《难忘的一课》问我”既然爱国,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后面不用感叹号。《慈母情深》一课我没有调控好的姜敏突然冒出的“题目是慈母,为什么文章的字里行间却没有体现出来?”孩子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深度。课堂上我没有很好的把握好这一生成的问题,点的不够透,课后,他又来问我“老师我还是不太明白,后来我才明白他的意思,他理解的慈祥是面容和蔼。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
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7.拿出一篇文章,老师不讲的情况下知道以什么为抓手自主解读,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所侧重。如金主任出的《老人与海鸥》:补充相关资料,抓细节描写,联系情景等赏析方法。还有《慈母情深》读通课文,理清层次,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及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品析人物,都是在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一学段针对不同文体的解读方法要比中段更为深入。 总之,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全局观念,瞻前顾后,各年段的要求不同,要抓住教学重点不放。相信有了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就会有法可依,在汇报交流时就会有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