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YANGNORMALUNIVERSITY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AdultEducationBachelor’sThesis论文题目浅析《边城》中的人情美毕业论文..
浅析《边城》中的人情美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王银梅..
浅析《边城》中的人情美王银梅(孟津县白鹤镇西霞院小学汉语言文学专业471112)摘要:《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讴歌了湘西至情至善的民俗风情,至真至纯的人情之美。《边城》中理想的人生形式和古拙的湘西风情相交融,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本中翠翠和祖父的相互依靠,难分难舍的祖孙骨肉之情;翠翠和天保兄弟纯洁真挚的爱情;天保和傩送互相成全,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乡人互助互爱热情诚挚,和谐共处的邻里之情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淳朴。因而在众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情与爱”中,我们感受到了古朴边城的人情美。关键词:骨肉情手足情乡情人情美..
浅析《边城》中的人情美《边城》是沈从文先生一部极富诗意的抒情中篇,也是常被人们认为最具有牧歌情调和表现作者理想世界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人们誉为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边城》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赞美他们的质朴与善良,以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为衬托,以翠翠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展现出一幅描绘人情美的风俗画,构筑了一个“人性美、人情美理想化的情爱天堂”。《边城》就正是作者“人情美”的典范。作品正是通过对亲属之情、男女之爱、邻里之睦等世态人情的细腻刻画,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民风和人情,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一、相依为命,彼此关怀——祖孙骨肉之情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祖父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家对于祖孙二人来说是残破的,因此在悠长的岁月里祖孙二人不仅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也在感情上彼此依托。这种相依为命、彼此不分的亲情关系让人感动。翠翠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祖父把她领大,她和祖父一起守着渡船,相依为命,彼此关怀。“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翠翠平日里同祖父坐在门前大岩石上晒太阳,听祖父说些城中多年以前的战争故事,或一起吹着小竹作成的竖笛,十分悠闲自在。祖父走到哪里,翠翠总是跟随其后,翠翠还能帮祖父把路人渡过溪,一切都得心应手,从不误事。尽管祖父对她无微不至的照顾,但却不能真正理解她为一个青春少女的情怀。随着时间的推移,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撒娇的祖父,于是便想“我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祖父满城打锣去叫我,点了灯笼火把去找我”。翠翠心里委屈想以出走引起祖父的惊慌,想让祖父着急,“惩罚”他,实际上是她知道祖父关心她感到安慰,反而担心不能和祖父长相厮守。翠翠对祖父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更感人的是,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祖父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祖父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浓浓的祖孙情散发着人情美的光芒,令人为之感动。作者对老船夫的刻画是围绕着翠翠的生活状态展开的,特意“放大”了去表现一个平凡老人充满人情美、伦理美的宽大的胸襟,即一个纯真、至善、完美的人性的生命个体。“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
。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痛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子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为之殉情,他又毫不犹豫地负起了抚养外孙女的责任。从来没有因身世冷落和影响翠翠,而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随着岁月的流逝,转眼间,外孙女已出落成了一个如她母亲一样美丽的少女。从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层心事——为翠翠找一个如意郎君。他的爱,都因这一脉厚重的血缘之情。为此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船总顺顺和杨马兵之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悄悄地离开了人世。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仿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化身;他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边城》正是通过老船夫这一典型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边城的人情美。二、纯洁真挚,若即若离——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爱情是甜美的,所以作为《边城》里灵魂人物的翠翠更少不了爱情。翠翠是温柔、贤惠的凤凰女子,是大自然的女儿,是作者“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作品正是通过她与船总儿子的爱情,显示了爱情的巨大魅力。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翠翠爱情萌生阶段。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一不羡贵,二不嫌贫,三不偷懒,甘守清贫,乐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质朴、淡泊。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少了一点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欢笑,多了一份羞涩。由少时争着坐渡船夫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子到站在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想那迷人的夜晚,到后来便有了青春期少女们同有的心事。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翠翠作为一个十几岁情窦初开的姑娘,爱情显得单纯、自然而且真挚。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翠翠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从此她觉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种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第三阶段: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傩送在月夜里去碧溪岨唱歌传情,让翠翠“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可惜的是她却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年轻后生就是自己爱着的傩送。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向爷爷的“好意”..
表示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翠翠面对种种变故之后,明白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哭完之后,她也长大了,懂得了如何独立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爱情。她没有答应搬到顺顺家住,而是一个人守着渡船,在白塔下等待着“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守在渡口无止境的等待着他,留下的是凄婉的余韵与会合无缘的感伤,但其中也有她对爱的无限执着。一个向往爱情却又不能开口,却愿意矢志不渝地等待。这一份对爱的无奈和执着,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情无所念的心态,有点凄凉,却又不失美。纯洁的爱情在湘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三年的时光浓缩在三个美丽的端午节,三个懵懂的少年,情窦初开,美丽而感伤的爱情故事随岁月的流逝愈发的淡远而纯情。翠翠、傩送这对深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这部超越现实的浪漫之作,正如汪曾祺所说,“《边城》是一部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在这篇小说里,一方面生动地再现了人情的亲近与完美,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人情本身所造成的缺失与遗憾,其实缺失与遗憾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美。自从翠翠有了莫名的爱情,天真的翠翠仿佛忽然间长大了。但实际上给翠翠的“甜而美”的梦,更多的是莫名的惆怅与遗憾,甚至是伤心与痛苦。可在这淡淡的凄凉中,读者悟到的是湘西儿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作者正是通过翠翠、傩送和天保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自然的“爱”与“美”的统一。三、互相成全,血浓于水——天保和傩送的手足之情天保、傩送兄弟俩都是茶峒的优秀青年,“皆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凡从小乡城里出身的年青人所能够做的事,他们无一不做,做去无一不精。”弟兄二人手足情深,却同时爱上了翠翠,在他们心里,爱之所在,与世俗的钱财、地位毫不相干。他们尊重姑娘的选择,于是他们本着友爱、公正的原则,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两人相约为心上人唱歌的夜晚美丽至极,动人至极。结果一唱定乾坤,老二的歌声美妙犹如山间的竹雀,自他一开口,老大已经深知属于自己的命运。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同去的是两颗紧紧依偎的心,归来的一颗却已破碎。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无情的洞庭湖吞噬了天保,只留下傩送在岸上遥遥地观望。他一半的热情随着哥哥的死而消逝了,内心的自责又将另一半隐去。傩送在伤心中寻找兄长尸体未果,后来在一个寂寞的早晨悄然离开,带着满心的伤痛去寻找自己的命途。这兄弟两人的手足之情是多么纯朴而又真挚!两人都胸怀磊落,不为金钱所动,关键时刻毅然牺牲自己的幸福而去成全别人,这是多么伟大啊!这更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诚,..
又表现出自我牺牲的美感.他们的互助互爱的品行,以一种优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绎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人情之歌,不能不让人为之感动和由衷的赞叹。四、和谐共处,友爱互助——真诚的邻里之情《边城》中的人情美还表现在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关怀。在边城明净的底色中,绚丽而诗意的风俗画卷一幅幅展开,这是一个充满了人情美的世界。乡民们把道义看得比生命还重,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帮助有需要的人。这里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古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人人都那么善良、诚挚、豪侠仗义、质朴无私,人人都是善和美的化身。船总顺顺便是这一类的总代表。他不以财富自居,不贪恋于物,为人明事理,正直和善,豪爽大度,是古道热肠的人物。他“大方洒脱”“欢喜交朋结友,慷慨又能济人之急”。他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的文人墨客,到了这个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他的身上少了都市人的自私和狭隘,少了商人聚敛钱财的贪婪与世故,少了奸侫小人的阴险奸诈;多了一副两里人的宽阔豪爽的胸怀,多了一颗仗义疏财的仁义之心,多了一种乡民的光明磊落和正道直行的品德。正是这种美德影响着乡邻,从而在这块不显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里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风。他们善良朴实、勤劳憨厚、重义轻利,无论是顺顺、祖父、杨马兵,还是卖身求生的妓女,皆有情有义,有血有肉,不陷于惟实惟利的丑陋生活之中。在这里没有什么地位的尊卑之别,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在这里没有勾心斗角、强取豪夺,有的只是心与心的交换、血与血的对流。作者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社会形态,这里没有绳墨规矩的束缚,也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制约。这个社会中的人和事是那么质朴、单纯,虽然也有贫富等级之分,但人们都在一种淳厚古朴的人情中享受着一定的人格平等,富人也与穷人一样的豪爽,慷慨和救人之急,他们的心灵同样单纯、温存、善良。边城人的身上都闪烁着人情美的光彩,边城社会的人际关系也体现着人情的善与美,展现着古城特有的原生态!总之,《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件别致的艺术精品,其中展现的“优美、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团结和善的思维情感”促使我们把湘西这块“世外桃园”心驰神往、牵肠挂肚。湘西人特有的人情美在沈从文笔下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透过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我们已能感受到一种似乎已为我们所陌生的自然、优美、健康的人生,那种明慧而又本色聪慧的人生形式,就让它时刻教导我们去深思、去反省、去创造、去奋斗!参考文献:1、沈从文《边城》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2、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3、汪曾祺《读〈边城〉》,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