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逍遥游 《庄子》研读之“逍遥游”
加入VIP免费下载

庄子 逍遥游 《庄子》研读之“逍遥游”

ID:898510

大小:111 KB

页数:10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庄子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庄子》研读之“逍遥游”逍遥游,庄子,研读,105 原创一、引论      《逍遥游》是《庄子》首篇,也是全书经典和核心所在。《庄子》一书,文笔灿烂、思想深邃、超凡脱俗、惊世骇俗,可谓千古奇书!二千多年来,对中国哲学史及文学史等方面都起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庄子是中国先秦道家学派的创使人之一,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庄子》一书便成为了道家经典,被尊之为《南华经》,庄子成为了道家的“南华真人”。本文谨从哲学和佛道智慧的角度,品位研读。      “逍遥游”以义名篇。“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逍遥”一词《说文》作“消摇”,也是“逍遥”的本义。“消”者此消彼长,代表了鲲至鹏的物化和升华;“摇”者扶摇而上。天地之气,清者升,浊者降;阳者升,阴者降。故鹏为阳而升于天。“游”繁体字为“遊”,解释为邀游于寰宇的意思。此“游”非“形游”,而为“神游”也,是一种超脱于自然、超越于现实的精神洒脱。在古代,“逍遥”是道家得道者的一种境界,也是得道后的精神解脱。佛家谓之“涅磐”,道家谓之不生不灭之“真身”。    从古自今,研究庄子,或是研究《逍遥游》的文人学者,在肯定庄子诸篇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给其印上所谓“唯心”的“局限性”。其实,对于现代科学尚未认知或是尚不能诠释的现象或事物,并不能一概论其是虚幻而不存在的,甚至是迷信的,因为这违背了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准则。庄子是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既然被奉为道家经典,那么我们就不能简单的仅从文学角度去理解和阐释。佛家和道家本身就是唯心主义哲学,我们暂且搁置唯物与唯心的孰是孰非,以唯物的角度来读庄子、或是这篇《逍遥游》,可能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其精髓,因为这已是超越于物质世界的精神范畴。而若以唯物论的观点自居,讥讽唯心论的可笑,那么正如文中的学鸠讥讽大鹏一样,足见其无知与渺小。      所谓哲学(包括佛学和道学),从某种意义来讲,是一门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学问。人生于世,置身广阔天地,放眼幽深昊天,思及寰宇星辰,只觉奥妙无穷,玄机无限。时至今日,人类凭现有的科学与技术对宇宙人生的认识理解仍是知之甚少。诗曰:“清音俗世留,纷争何时休?谁能破名利,太虚任遨游。”浩瀚宇宙,万古流转,无生无灭;无边苍穹,云海争奇,星汉灿烂。让我们敞开心扉,随庄子一同“逍遥游”!二、“阴阳物化”论[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译文]北极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极的大海。南极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注解]一直很喜欢这段话,也希望自己能有鲲鹏展翅的志向和气魄。大鹏的精神,其实就是逍遥、豪放、智慧和勇猛的精神。晋朝的阮宣子,是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后代,家境贫穷,四十岁才找到老婆。他喜欢读《易经》和《庄子》,写了一篇《大鹏赞》,文笔非常优美:苍苍大鹏,诞自北溟。假精灵鳞,神化以生。如云之翼,如山之形。海运水击,扶摇上征。翕然层举,背负太清。志存天地,不屑唐庭。鸴鸠仰笑,尺鷃所轻。超世高逝,莫知其情。不知道我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庄子写“北冥有鱼”,化而为鹏之后,又徙于南冥?而不是南冥有鱼徙于北冥呢?懂阴阳五行的就明白,八卦图我们常称之为“阴阳鱼”,北冥者极阴之地,北方为水,所以是大鱼呆的地方;而南冥是极阳之地,南方为火,鸟为火,所以是鹏呆的地方。所以鲲鹏的故事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规律相吻合。阴极者阳生,阳极者阴生,阴阳在不断的转化中此消彼长。再试想,庄子此“鱼”是否是八卦阴阳鱼之彼“鱼”呢?是否有可能八卦图中阴者为鲲,阳者为鹏呢?呵呵,不得而知了。鲲鹏的转化是一种“物化”过程。道家认为“道化生万物,万物化而入道”,庄子认为“物化”即是“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事物在认知客观世界之“道”的过程中,在心灵“虚静”的状态下,达到一种“物我同构、与道合一”的最高境界,直至泯灭物我差异。《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庄子认为,生和死、醒与梦,以及一切事物间的差别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由“道”变化出来的不同物象,所以在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它们之间的生死差别、彼我区分没有必要去追究了,就象没有必要去搞清楚究竟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一样。圣人就是根本取消了万物间的差别、对立,而任之自然、随物变化,从而进入“物化”的境界,实际上这就是“色即是空”的道理。有的修道者,包括南怀谨大师都认为,此处的“北冥”即为道家下丹田,也就是瑜伽中的“海底轮”。印度瑜伽、西藏密宗及本土道教都认为在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无限的力量,也就是所谓的“拙火”,这种无限的能量以一种潜伏方式存在于海底轮,修行者如果成功唤醒这个能量,拙火一发动直达顶轮“南冥”而通中脉,中脉通则人体能量暴发而气场通,此时已是脱胎换骨的升华而非凡夫了。所以佛和菩萨等头顶乃至全身都有光环围绕,能量不同,光环的颜色也不同。这并不是画家为了美化佛的形象而虚构的,而是人体通了中脉及全身其它气脉后所自然呈现的气场反应。关于修气修脉的道理,道家的说法是“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以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然后粉碎虚空”,这就是道家修炼成道的法门。关于人体气脉的原理,包括中医上面的“奇经八脉”说,肉眼无法视见,现有的科学也都无法探测和证实,也因此常被人认为是迷信而不存在的。这个需要修行者,或者是修习气功的人方可明白和体会其中的奥秘。从修行的角度,关于“北冥”即海底轮、“南冥”即顶轮的说法,我不持否定态度,但若无明师指点,千万不可盲目自修以防“走火”。关于鲲鹏的传说自古都认为是神话,但是在佛教中确有类似记载,此鸟名为大鹏金翅鸟,梵语叫做“迦楼罗”,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也是佛的护法。此鸟翅羽金色严丽,众彩庄校,为飞禽中最大者,两翅张开有三百六十由旬(小由旬四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大由旬八十里)之大,颈中有如意宝珠,以龙为食。据说此鸟居住在须弥山大海北岸,有一种树名“俱吒奢摩离”,树高一百由旬,树荫能遮五十由旬,金翅鸟住于树之四面。宣化上人曾就此开示说,“金翅鸟命终,骨肉尽消散,唯有心不化,圆明光灿烂。龙王取为珠,能破千年暗。转轮得如意,能救一切难。如合在人中,日用而不见。”105 据说大鹏金翅鸟喜欢吃龙,但龙吃了过多后体内就会聚积太多毒素,最终会出现自燃现象,身体骨肉全部消散而心脏不化,龙王拿到后就是如意宝珠,也就是传说中的夜明珠。以我们人类,或是凡夫的眼光、思维来看,这似乎真是神乎其神,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鸟,说神话一点不为过。但若以佛经的观点来看,这个世界真是不可思议。在佛教中,世界的范围远远大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地球范围。世:是指时间的迁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空间的划分,东西南北上下,十方。这和“宇宙”一词有雷同之处,古人认为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佛教以须弥山为中心,把世界分为四大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世界叫做南赡部洲,又称娑婆世界,为释迦牟尼佛(法身即毗卢遮那佛)的佛刹。日月围绕着须弥山运转,日月照临的范围,即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四大洲,名为一小世界(包括地狱、天等领域),一个小世界相当于一个银河系。1000个小世界集成一个小千世界,1000个小千世界集成一个中千世界,1000个中千世界集成一个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的世界,人类知之甚少,故南冥北冥以及鲲鹏等都有可能是神话,也可能不是神话。若我们的想像力再丰富些,为什么这些不可能是异度时空的产物呢?当然,神话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的思维竟能有如此之境界,非凡夫所能想,这足以体现其精神的超脱。三、“万物全息”论[原文]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105 传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文]齐国的《谐》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谐》书上说:“当大鹏迁往南极大海时,翅膀拍击水面三千里,借盘旋的暴风飞上九万里高空,一飞去就要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息止。”如野马一样蒸腾浮动的雾气,飞扬弥漫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的深蓝色,难道那是它的本色吗?天空的高远难道就没有穷尽吗?而站在“天”的角度向下看,也不过如此罢了。[注解]从此段可以看出,关于鲲鹏之说,也不是庄子空想出来的,而是在齐国的书中有记载,这本书就叫做《谐》,据传是东阳无疑(生平不详)所作,《隋书·经籍志》著录七卷,已散佚。估计类似山海经这类的书。南朝梁吴均(469~520)又撰写了《续齐谐记》,现存传本只有17条﹐但文辞优美﹐书中不少故事曾广为流传﹐如七月七日织女渡河会牛郎故事﹐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故事等等﹐常为人引作典故。当然,也有人认为《齐谐》一书是庄子虚构的,暂不考究。以上这段,庄子通过“野马”、“尘埃”、“天之苍苍”等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道理,万事万物相关联而存在,通过物与物之间的关联作用产生了诸多现象,比如蒸腾浮动的雾气,飞扬弥漫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之深蓝色,是因为光的折射等等。有一个科学术语叫做“蝴蝶效应”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105 《淮南子·说山训》中有一段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懂易学,特别是懂梅花易和奇门的朋友最清楚“万物全息”的道理,通过一个现象起卦或是起奇门局可推断出事态发展的吉与凶。我们这个世界,就像是一部庞大而缜密的机器,牵一发而动全局,就像是水中的涟漪,从中心点开始逐渐扩大直至忽略不计。庄子说这些,意在言明世间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文中提及的“野马”,国学大师南怀谨认为是佛经上讲的“阳焰”,太阳光的幻影,所谓“海市蜃楼”。我认为很有道理。前几年,山东蓬莱海面上空曾经出现了一次异景:一座优美的城市,里面有许多古装的华人,有的骑着马在郊外散步。古代把这叫海市蜃楼,现代科学家把这称做大气折射。但这座城市到地球的哪儿去折射过来呢?再怎么折射也不可能将不存在的东西给折射出来吧。那么有许多善于思考的人会意识到这是另外时空中的景象显现出来了,另外时空是否真实存在?我们是否会由此重新思考宇宙和人生?105 再一下段通过“且夫”一词进一步论述,提起下文。四、“蓄势待发”论[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拗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阔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译文]如果水积的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起大船的力量。倒一杯水在堂前低洼的地上,一根小草就可以作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粘住不动,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积的强度不大,它负荷大鹏也就无力量。所以能飞九万里则是因为大风在它的翅膀的下面,然后才凭借风力;背负着青天而无法遏止地飞翔,而后才能飞到南极大海。[注解]前面讲了鲲鹏的“消摇”物化过程,而如何实现这种物化?首先必须积累原始能量。所以这段话讲述了人在成长或是弱小时要注重原始能量的积聚,从现代意义来说,要注重资本和智本的积累,要学会韬光养晦,蓄势待发,待有实力后才能“怒而飞”,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易经》乾卦第一爻爻辞为“潜龙勿用”,第五爻爻辞为“飞龙在天”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再往上就是“亢龙有悔”,告诫人们物极必反,在成功后不要忘了居安思危,若是无“悔”,则必后悔。从修道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先培养丹田海会之气场能量。道家先哲们认为,通过一定时期的“意守丹田”锻炼,内气就会在该区聚集,慢慢还会产生一些热、重、胀以及类似热气流的感觉,并逐步明显。再练下去,无需用意念引导,就可能自然地出现内气循任脉—督脉循行的感觉。105 庄子这里所说的“水之积也不厚”和“风之积也不厚”,在于说明大船、大鹏都是受水、风之积聚大小而有所限制,所以事物都是相对和相辅相成的。而什么样的志向、胸襟、知识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样的事,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才行。而后庄子又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以及“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个道理比喻人生,要想成功也要借助于风力,什么是风力?就是本钱,什么是本钱?就是你的学问、才智、品行等等,当然,要是有个有钱的老爸那也是本钱。对于女孩子来讲,有个貌美的脸蛋,有个窈窕的身材也是本钱。所以,要是没有本钱,没有风,那还是先当鲲,在北冥好好呆着韬光养晦。等本钱积累厚了,才可以飞上九万里的高空。按南怀谨大师的说法,那时候,俯视天下万物,你不会觉得自己伟大,已经没有伟大可言了,一个个都很藐小。你到了高空上面,如果下面有个英雄拿个大刀在玩,很了不起,你一看,会好笑:哎!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你想想这个境界,人生被那么一讲啊,看看我们还有什么意思?五、“境界差异”论[原文]  惆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桥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冶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春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105 [译文]胡蝉和楚鸠讥笑大鹏说:“我轻易地从地上飞起,疾速地抵达榆树和檀树,一个时辰不到,那就落在地上罢了,为什么偏要飞向九万里的高空又往南极大海飞去呢?”到十里近郊去的,只带三餐粮食而当天返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远的地方去,要用一夜的时间准备粮米;到千里路远的地方去,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虫鸟又哪里知道这个道理呢?[注解]这段话,庄子以蝉鸠讥笑大鹏来暗指这一类人讥笑修行修道的无用,在蝉和鸠眼里,这种所谓的“逍遥游”没什么意思,兴师动众大动干戈的,不如“我”这样轻松自在。这一段分两层。上一句通过惆与学鸠的笑言,揭示惆和学鸠这一类人的无知与渺小。而下一句则是反驳惆与鸠而另举的一个例子。其实生活中惆和鸠这类人比比皆是,总认为自己学问大,本领大,似乎天下人不如已,但真正有学问,有本领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的渺小。有句话“学医三年,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谓天下无方可用”,所以人要学会谦虚。老子曰“知者弗言,言者弗之”,智者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不智。还说“吹者不立,自视者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就是说自我吹嘘的人不会有所成就;自以为是的人不会得到赞誉;自我显露的人,反而不能自明;自我夸耀的人,事业不会有成就;自以为贤能的人,不能充任首领。正是这样的千古祖训及文化认知,使得中国人比起西方人而言,显得更含蓄、阴柔而温婉。这从中国古人以月亮记年谓之“阴历”,而西方人以太阳记年谓之“阳历”的差异中也可突显。[原文]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知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105 [译文]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把八千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注解]这段话和《庄子》中记载的另两个寓言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称之为“望洋兴叹”,一个称之为“坎井之蛙”。“望洋兴叹”讲述了河神河伯在秋天百川灌河的时候欣然自得,自以为天下之盛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于是顺水向东而行,到了北海,面朝东面瞭望,看不见水的边际,这才改变了他洋洋自得的神情。105 “坎井之蛙”的故事,人人皆知,不再重复。还有一则笑话:有三个农民在一起闲聊。他们说起了当皇帝的好处。其中一个老头说,如果我当上了皇帝,那么我就下令,咱村东边这条街上的粪全归我,别人谁去拾都是犯法。第二个老头瞪了第一个老头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个金斧子,天天用金斧子上山砍柴。第三个老头哈哈大笑,他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可真有意思,你想呀,都当皇帝了,还用得着你干活?当了皇帝什么也不用干。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子边上吃烤红薯。这些笑话和寓言,都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思维模式。北海之神在听了河伯的感叹后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意思是“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受到生活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子,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冰冻,是因为受到生活时间的限制;乡下的书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是因为知识教养的束缚。”所谓“存在决定意识”,一个人的生存空间、文化知识、阅历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与见解。所以惆、学鸠、朝菌、蟪蛄等等这类人就是这样。所以人很渺小,一个人贵在谦逊,不然会弄出坐井观天的笑话。前段时间,以司南马、方舟子、何祚麻之流的所谓院士、博士对中国易经、阴阳五行包括中医大批特批,叫嚣其为伪科学。其实这些人与蜩和学鸠有何区别?估计他们肯定没有看过庄子,不然不会这样无知!当然,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同的事物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大鹏有大鹏的眼界,惆与学鸠之类也有他们的乐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除了谦逊之外,人也要学会“跳出自我看自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境界不同,眼界也会不同。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很喜欢一句话,“行万里路,读万卷书”105 ,读书贵在长知识,行路贵在长见识。六、“上古认知”论[原文]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传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105 ”此小大之辩也。[译文]商汤询问棘也有这样一段话:汤问:“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说:“无极之外,又是无极!在那个不毛之地的北极,有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就是天池。那里有一条鱼,它的宽度数千里,没有人知道它多长,它的名字叫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脊背像泰山,翅膀象挂在天上的云彩,凭借旋风飞向九万里高空,穿过云层,背负青天,然后向南飞翔,飞往南极大海。小泽里的尺鴳讥笑大鹏说:‘它将飞往什么地方呢?我跳跃起来向上飞,不过几丈便落下来,在野草之间飞来飞去,这样的飞翔不也是很快活了。而它究竟要飞到什么地方呢?’105 ”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注解]这一段内容,有的版本中少了第一句和第二句,感觉有点不顺畅。这段内容从商汤和棘的口中再次重复了鲲鹏的故事,其实不仅是说明了小和大的表像区别,更重要的是说明各类事物因自身不同条件而造成的认知的局限性。汤是商朝第一个皇帝;棘是人名,即夏革(ji),商汤时贤大夫。鲲鹏的故事,居然商汤时代也有人知道,我认为此非偶然。暂不论庄子是否捏造,但说明这样的神话故事成于上古,到了周代以后记录于齐谐之中。当然,纯属猜测。从商汤和棘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上古之人对于宇宙的认识很了不起,“无极之外,又是无极”,认为宇宙无边无际。“穷发之北,有冥海者”,那说明北冥并不只是局限于地球的北极。上古时代,是一个人神共居的时代,各类神话故事层出不穷。《淮南子·天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天象故事:“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105 除非一次巨大的天象变动,否则没有人可以凭空想象出这个情节。对于这个天象变动,我们从八卦图中也可以得到证实:先天八卦,代表天的乾卦位于正南,而后天八卦的乾卦位于西北,正是印证了“天倾西北”之说。说这些有些偏题了,我只是想说明,神话传说并不一定都虚构,而只是人类现有的认识有限。上古的这些神话传说,于周代之后逐步成书,包括著名的,《山海经》。七、“修行次第”论[原文]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者亦若此矣。[译文]所以,才智能胜任一官之职的,行为能符合一乡人心的,品德能投合一国之君的,能力能够取信于民的,他们也就像尺鴳这种小雀一样自鸣得意。[注解]从此段开始,庄子给我们讲人才的层次和修行的次第:105 这段话讲了第一层次的“人才”也就是“圣人”,就是所谓“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和“而征一国”之人,这类人都是人中龙凤,所以是圣人。这类人智慧、言行、品德、才华出众,能够做到大公无私,以天下为已任,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今,都是人们所崇拜的偶像和汲汲追求的目标,建立功名,光宗耀祖,多风光。但若以下文“至人”和“神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人虽是智慧才华品行出众,但还只是凡人而已,为什么?因为这类人还是受功名利禄等外物所累。所以佛说“远离巅倒梦想”,什么是巅倒梦想?就是功名利禄之类。但在现实中,要是谁说“我不要功名,功名有什么用,我要去修道”,那世人一定认为此人有病,或者走火入魔了。因为他们的眼界或者他们的价值观只停留于此。学鸠达不到大鹏的境界,所以永远也不会体会大鹏的逍遥;当然,反过来,大鹏不是学鸠,可能也永远不能享受学鸠的自在。[原文]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译文]而宋宋子却讥笑这种人。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区别,能分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他对世俗的声誉并不汲汲去追求。虽然这样,但他还是没有得道。[注解]第二层讲的是“神人”,是宋荣子一类人。这类人能够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能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也就是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为外物所累,不为世事、名誉、钱财、得失、荣辱等等所困,也就是道家所推崇的“无为而治”。这类人不注重身外之物,所以能悠然自得。但是宋荣子这类人“犹有未树也”,也就是说还没得道呢。“宋荣子犹然笑之”,他讥笑那些“圣人”为功名利禄所累,讥笑他们就像是鴳雀一样虽然自鸣得意却是坐井观天。这种分别心、虚荣心、骄狂心是不是“外物”呢?其实也是外物。所以宋荣子这类人还是跳不出“外物所累”的框框,我们反过来想,若是以下文提到的列御寇之类的“至人”的眼光来看宋荣子,是不是宋荣子也不过是鴳雀一样坐井观天而已?所以事物都是相对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永远也不要自大。对于宋荣子之类的“神人隐士”,从现代社会的角度而言,看似乎精神超脱,好像不得了,四大皆空了,高人!要真是这样那才是真正的“神人”。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类人是什么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成份多些。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某某某当了个市长,某某某当了个总裁,“哟有什么了不起啊,还不如我一个普通人逍遥自在”。有本事你当个市长、总裁看看,功成身退,再来当宋荣子这类人,那你是真了不起。牛人!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因为眼红,似乎这是中国人的一个通病,见不得别人好。比如出了个易中天讲三国,出了个于丹讲论语和庄子,暂不论人家讲得怎么样,但至少他们能“红”,从某个角度而言也是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和需求,你去说长道短、说三道四干嘛?你不想想怎么红的不是你而是他们呢?所以这类人该好好反省反省,中国文人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字--“酸”!中国古代有很多弃官归隐的文人,但大多都是愤青一个,郁郁不得志,怀才不遇,没办法才解甲归田,口中还说当官没意思,所以个个沉醉于酒色,沉迷于琴棋书画之中,所以古代文人都好酒,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有点“借酒消愁”的意味。在这些人心中,文学或是艺术并不是值得献身的至高理想。几笔山水,一手好字,数卷诗集,这些成就与显赫的政治功名相比,远不可同日而语。对于他们来说,艺术声望更像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以诗人或是艺术家的身份留名青史,似乎委屈了他们。功德圆满之后吟诗作赋,这是一番雅事;如果把文学和艺术当作主业,那就是玩物丧志了。所以说一个人要从真正意义上摆脱名利的束缚,那是很不容易的。[原文]夫列子御风而行,伶然善也,105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译文]列御寇能够驾着风行走,样子轻妙极了,走了十五天而后回来。他对于求福之类的事,从来不去汲汲追求。这样他虽然可以免去步行的劳苦,但他还是有所凭借。[注解]105 这段话讲了第三层次的“至人”,到达极点的人也就是得道之人,就是列御寇之类的人。列子之所以为“至人”,因其能够“御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但是即便是列子这样的人,也不是“逍遥游”的对象,因其“旬有五日而后反”,“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虽然能够飞行,但还是有时空限制,比如15天要返回,比如有风才行等等,还是有所“待”,就是说有所凭借,有所限制,所以仍需不断修行达到更高的境界。“列子御风而行”的故事,见于《列子.黄帝》篇,《列子.黄帝》一章很有意思,《庄子》从里面采纳了许多故事。列子,战国时代的传奇人物。据说他能乘风而行,轻虚飘渺,微妙无比,一飘就是十有五天。飘游够了才回家,那个自在劲儿,令人羡慕不已。不少人想拜他为师,却从来没有人学会过。什么原因?人们都说不清楚。有一位叫尹生的人听说列子有乘风之术,非常向往,于是背着粮柴去找列子,和列子住在一起,每天帮列子打柴做饭,一住就是几个月,从不回家探亲,为的是抽空向列子请教乘风的技艺。几个月过去,尹生向列子探问过十次,列子总不开口。尹生很生气,认为列子心胸狭窄,不愿传授给他人,便告别列子,回家去了。列子连一句挽留的话也没有。尹生回到家里,左思右想不对头。据闻列子是个非常豁达的人,饥者求食,他将仅有的一碗饭分与一半;寒者求衣,他将身上的夹层衣剥下一层;郑君赠粟,他虽贫穷而不受;东邻失物,他虽涉嫌而不怨。乘风之术他绝不会密不传人。十次求问而不答,必有道理。想到这里,悔不该如此轻率地离开列子。于是他又重筹粮柴,二次拜师。列子见到尹生去而复返,便开口问道:“你走了才几天,怎么又回来了?”尹生跪拜说:“学生先前怨恨先生,嫌先生不授学生乘风之术。回去一想,先生不授自有不授的道理,所以消除了怨恨之心,特地向先生请罪,望先生能再次接纳。列子听后长叹一声,说:“你在这里学了几个月,我天天向你传授。你要退学回家,我以为你已经领会了大道的奥妙,所以同意了你的请求。没想到你不但没有领会,而且连门都没有进去,实在叫人遗憾。”尹生心中疑惑,不知先生说的是什么意思,“几个月中先生一言未发,何以说天天向我传授?”“既然你如此不敏,我就只好以口传授了。”列子说到,“乘风之术本来就是不能用语言来传授的。用语言传授,表面上,好像说得很清楚,实际上离道会越来越远,只有默默不语才能慢慢领会它。当初我拜老商先生为师学习乘风之术,三年之中,老商先生一言不发。我虚心静气,安精养神,三年后达到了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的境界,这时老商先生才斜着看我一眼。我又修养了两年,达到了心敢念是非、口敢言利害的境界,这时老商先生才放松了绷紧着的面容,向我微笑了一下。我又修养了两年,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心中无是非、随口所言而言中无利害,这时老商先生才让我与他并肩而坐。我又修养了两年,放纵心思,让它任意驰骋,放纵口舌,让它随处闭张,所思所言是什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弄不清楚我的是非利害是什么,彼的是非利害是什么。不晓得老商先生是我的老师,还是我是老商先生的老师。体内身外,一切一切都好似没有区别了。眼睛好像是鼻子,鼻子好像是大口,没有什么不同。心好像凝结在了一起,骨肉似乎都消融了,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倚靠着什么,不知道自己的双足站立在何处,只感到自己在随风飘荡,或东或西,好像是没有知觉的树叶一样,弄不清楚到底是我乘风而飘荡还是风乘我而飘荡。你在我门下学艺不过几个月,就有这么多的怨愤,那怎么行呢?怨愤是由彼此之间的界线产生的。之所以有怨愤,一定是因为觉得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地方,这样就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出了一条相互区别的界线。怨愤越大,这种界线也就越深。界线越深,自己和他物就越难以融合。难以融合则气不能容纳你的身体,地不能托载你的双足,要乘风而行也就无从谈起了。”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列子御风的能力,不是先天带来,而是后天修得的。但这修行的过程,恰与世间学习一门技艺的方法正相反。首先,它不是可以由谁把有关知识与技能教授给你,而要靠你自己去参悟;老师的作用,只是对你自己参悟所得加以印证,后来中土禅宗的参修面证法与此十分相似。“拈花微笑”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所以说语言苍白,文字无力。真正的“道”是不可言传的,能够言传的只是名为“道”,而非“道”。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理。其次,修得成果不是靠知识、技能的积累、训练,相反,是要不断地摆脱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束缚与阻碍,摆脱“是非”、“对错”、“得失”、“利害”等世俗观念。当修行到“无我”也就是感觉不到自身存在时,人就飞起来了。但不是有意识地要御风驾云,而是好像树叶一样,被风卷起,任意东西。“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因此,神通不是修道的目的,也不是能通过专门的训练可以学到的,而是在修道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副产品。出神通可以视作得道的一个标志,因为它毕竟是要纵横心之所念、口之所言都不知“是非”、“利害”以后才能产生的质变,但它不能作为得道的价值体现。所以“圣人”、“神人”、“至人”三类人,“神人”只是“圣人”与“至人”之间的过渡。就像佛教小乘声闻有四果:须陀洹果(入流果),斯陀含果(一来果),阿那含果(不来果),阿罗汉果。其中斯陀含与阿那含是须陀洹向阿罗汉的过渡,是量变;而须陀洹相对凡夫圣贤,是一个质变;证到阿罗汉果以后,又产生一个质变。[原文]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译文]如果能因循自然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他还有什么依赖的呢?[注解]105 这段话讲了第四层人才,也就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终极对象,这类人才其实也是“至人”的高级阶段,是得道者中道行比较高深的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能因循阴阳的本性,顺应六气的变化,以邀游于无边无际的境域。这就是绝对的精神自由,无记挂、无阻碍、无凭借、无束缚,也就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天地”即为阴阳,“六气”即为阴阳所化,中医上讲五运六气,就是寒、暑、燥、湿、风、火。天者乾为阳,地者坤为阴,故天尊而地卑。《易经·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即为得道。而要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摆脱世间的一切束缚,包括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等等,也是佛家所谓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等等。这就需要修行,心无挂碍,自然自由。《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巅倒梦想,究竟涅磐。”而道家讲求“性命双修”,也就是精神与形体、身与心的兼修。相传南祖张伯瑞真人曾遇一僧人,僧人专修戒定慧自以为得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倾刻即到。二人雅志大发,相与契合,约定同游于扬州观赏琼花。二人共居一室,瞑目而坐,皆神游扬州。张真人到扬州时,僧已先到,真人要求各折琼花一朵为记。结果二神归,僧取不出琼花,而张真人却取出琼花玩耍于手中。僧愧不明意,真人告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者可问见矣”,二人遂为莫逆之交。随后弟子问曰“彼禅师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张祖答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攻,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复形影,谓之阴神。”真人常言:“道教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释氏以性宗立教,故详言性而略言命。”其认为:性命本不相离,道释本无二致,彼释迦生于西土亦得金丹之道,性命兼修为最上乘。以上是道家的说法,真假且不论。佛教认为的“四大皆空”、“五蕴皆空”,“四大”是指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元素:“地、水、风、火”,这和道家认为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有雷同之处。“五蕴”是指“色、想、受、行、识”,前一属于物质界,后四属于精神界,“四大”,便是色蕴。五蕴是三界之内的生死法,空去五蕴,才能超出三界的生死之外,才能实现真正的“逍遥游”。关于五蕴的内容,在下文中再详述。“空”是佛学中一个最基本的名词术语,也常被世人错误的认识与理解。“空”并不是不存在,并非“无”,因为“无”是相对“有”而言;空也不是“虚”,因为“虚”是相对于“实”而言。“空”是什么?就我的理解,“空”即是“无常”,“常”是永恒的,不变的意思,“无常”即非固定不变的。一样东西今天是你的,明天就不一定是你的;今天还在,明天就说不定没了。所以叫“空”,劝导人们不要执著于物相。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也非永恒,故世事无常,不要执著于功名利禄等身外之物。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道的,可道的不是永恒的道。许多道家修行者在深山老林江河湖海中修行,有些在尘世中修行,他们的修行过程,就是探索和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心灵的升华,功夫的上长,身体的变化,功能的出现,他们对自身对宇宙会有越来越深的认识。他们修行结束后,便进入另外的时空去当他的神仙。也就是说道家修行,是将自身的升华和对宇宙的探索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这是整体的概括的说,不同的道家门派随着修行方法的不同,对自身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及最终结果也不同。[原文]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译文]因此说,得道的的“至人”能够达到无我的境界,精神超脱的“神人”从不汲汲于功名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注解]105 这段话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提出了修行的三层境界:“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已”。我们生活在红尘俗事中,离世修道似乎与我们较远,也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入世修”,生活中的言行、为人处事等都是在修行。我们要逐渐学会不执著于名利,而后不执著于功名,再后有悟性的修行人可不执著于自我,从而和庄子一样“逍遥游”。关于“圣人、神人、至人”的理解,众多学者历来都有其自己的见解。有的人认为应该倒过来理解。我们可以参看一下《皇帝内经》中的解释:《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这段话中提到了“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整段的大体意思是“上古时代有被称之为“真人”的得道之人,能把握阴阳,已了却生死,与天地同寿;中古之时,有被称之为“至人”的人,这类人能悠游于天地之间,具备天眼和天耳通的神通。这类中也有长寿的,可列入真人行列;其次有被称之为“圣人”的人,这类人品行高尚、入世但不迷恋,能活百岁;再次就是“贤人”,这类人能顺应日月星辰及天气变化,延年益寿但是有所极限。《黄帝内经》也是成书与战国时代,与《庄子》成书孰先孰后无从考证,但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人的功能自上古以来,由于物欲横流的驱动,人类的功能似乎在退化。从中也可以看出《庄子》中的“至人”类似于《内经》中的“真人”,真人在道家是得道成仙之人,在佛家即是阿罗汉。由此可知,“至人”的“级别”要高于“圣人”。唯物论者认为,庄子所谓的“逍遥游”,也就是所谓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绝对精神自由是虚幻而不存在的,是所谓“虚无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试问唯物论者凭什么如此说呢?科学尚不能认知的领域就认为是理想和虚幻的吗?所以对于“逍遥游”的境界,唯有佛家、道家修行或是修炼者尚能真正体会,这是超乎于物质的精神范畴。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都是相对的,唯有超出物质世界才有“绝对”。所以“逍遥游”的境界,实际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境界,也就是不受物质世界约束的境界,是超越时空束缚的境界,是了却生死轮回的境界。整个这一节,庄子提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游”,也是全文之重点。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明白,“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已”是修行的三重境界。而要达到“至人无已”的境界,实现真正的逍遥游,必须“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而这需要通过刻苦修行来实现。八、“宇宙认知”论为了更好的理解“逍遥游”的境界,我们来了解一下佛道两家对于宇宙三界的不同认知。佛道两家对于宇宙世界的认识略有不同,但大方向一致。佛教认为,“三界”指众生所居住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指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欲界有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中间包括人界四大洲、阿修罗,下至畜生、饿鬼、地狱等五趣,因为此界为男女杂居,多诸染欲。六欲天的天神也和人间一样,有身体形相,并有物质生活的需求与精神生活的享乐,尚且耽溺於饮食男女的欲望之中,因此称为欲界。民间认为,我们所熟知的“玉皇大帝”之类便居住于欲界第二天忉利天。而兜率天则是未来之佛“弥勒菩萨”之净土,兜率天有个内院,弥勒菩萨于此说法。105 色界是指远离欲界的淫、食二欲,但是仍然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没有欲染,也没有女形,众生皆由化生;色界的宫殿高大,由色所化生,一切殊妙精好。因为此界尚有色质,因此称为色界。色界又分十八天,分别为: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九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等。色界的天神虽然没有男女、饮食、睡眠等欲望,但是还有殊胜的形色、精神上的爱情、国家的型态、社会的组织等现象,此天以禅悦法喜为食,因此称为色界。据《长阿含经》记载,人类来自于二禅光音天。那里的生命都是自然化生的。以念为饮食,不必食用真正的食物。身体都有光明,能够飞行自在。想去那里就到那里。从那之后,这个婆娑世界的土地都变成了水,没有日月星辰之光。也没有年月岁日,只有一片黑暗。光音天的人命终之后又转生到人间,虽然来到人间,但是仍然以念为食,能够神足飞行,身体有光明照耀。在这个世界上的寿命很长。都自称众生。后来大地涌出了一种甘泉,就如同酥蜜一样。105 那些性情轻浮的人就觉得可以尝尝看,吃后觉得味道很好,于是以手抄接,随意饮食。逐渐贪恋其美味,没有满足。其他的众生也效仿之。这样吃的时间一长,身体逐渐粗重,肌肉坚实,失去了天人的美妙容貌。也不再有飞行自在的神足能力,身上的光明自然消失,天地间一片黑暗。天地自然的道理,黑暗之后必有日月星辰出现在虚空,然后就会有昼夜明暗,年月流转。这时众生食用地味时间一长,吃的多的人面貌逐渐粗重丑陋,吃的少的人容颜光润。就出现了美丑之分。之后由于争抢美食又逐渐出现了善恶以及社会阶层等等,演变为之后的人类社会。无色界指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没有物质生活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此界没有任何物质之物,也没有身体、宫殿、国土,只有心识,住在深妙的禅定之中,因此称为无色界。无色界又包括四天,分别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四天。无色界的天神已经完全超越男女饮食、身体形质的障碍,不执著於任何的形色,只有纯粹精神的存在,和色界一样以禅悦法喜及识为美食。三界二十八天的果报虽然各有优劣、苦乐等差别,都属於迷界,仍然难脱生死轮回之苦,因此《法华经》说∶105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意思是说,三界充满了生老病死等众苦,逼迫著众生的身心,就如一幢著火的房子,不能安居。因此众生唯有修行精进,以求出离三界,进而证悟涅磐,这才是究竟解脱之道。道家的“三界”思维和佛家的略有不同。据道教经典《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描述:天宇分布于十方,共有三十六天,其中有三十二天分布在东、西、南、北,每一方八天。也有稍详细一点,在东西南北四正方的基础上,加上四维: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且有上下之分。所有的天宇分布在八方和上下,总称为十方。三十二天名称分别为东方八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上明七曜摩夷天、虚无越衡天、太极蒙翳天;南方八天:赤明和阳天、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耀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西方八天:元载孔升天、太安黄崖天、显定极风天、始皇孝芒天、太极翁重浮容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北方八天:诰庭宵度天、渊通元洞天、太文翰宠妙成天、太素秀乐禁上天、太虚无上常容天、太释玉隆腾胜天、龙变梵度天、太极平育贾奕天。这几重天宇,受劫数制约,所以有生有灭。三十二天之上另有四重天宇,谓之太清天、上清天、玉清天(三清)以及大罗天,这四重天不受劫数影响,这样,总维三十六天。上述三十六天中,三十五天总系于大罗天,其他天都有限,而大罗天是无限的,它最高,却又包罗于诸天之外,没有终极。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上述三十六天又分为不同的境界。道家也认为有宇宙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欲界,有六天,自太黄曾天至七曜摩夷天。此界之中有色,有欲念,民众男女交接,胎生后代;色界,有十八天,自虚无越衡天至于无极昙誓天。此界中,有色无情欲,男女不交接,民众直接由气化生;无色界,有四天,自皓庭霄度天至于秀乐禁上天。此界不仅没有情欲,而且没有形色,凡人无法看见其人,只有真人才能见到。三界共二十八重天。三界诸天,劫尽还坏,修道有德,生于或升入三界诸天,尚未跳出轮回。三界外,有八天,修道者跳出三界,到三界之外,方能超脱劫运和轮回。三界外又可分为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罗天几个不同层次。四梵天,又称四种民天,自太虚无上常容(融)天至于太极平育贾奕天。称为四种民天,意思到了这一境界,已经跳出轮回,劫尽之时,可不死不坏,等下一劫时可以为种民;三清天,又称三境。太清天系太上老君所治理,上清天高于太清天,上大道君所治理,玉清天在上清天之上,元始天尊所治理;大罗天在诸天之上,又包罗世界,无穷无限,中有玉京山郁罗萧台,元始天尊居住之所。三界外皆是清通的道气,无形无象,神仙所居。他们聚则成形散则为气,自在逍遥。大罗天上全是梵气弥罗。修仙的最高境界是为大罗金仙。由以上佛道两家对于“三界”的认识可见,三界分为欲界、色界和无色界的理论一致,只是各界名称有所区别,道家的三十六重天,包括了三界之外的八天,由此可见宇宙的浩渺,而要实现出三界之“逍遥游”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九、“圣人无名”论[原文]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译文]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说:“日月出来了,而烛火还没熄灭,已经难以发挥它的光芒。及时雨普遍降了,还要灌溉,这不是徒劳吗!先生如果即位,定会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可是我还占着这个位子,自己觉得很惭愧,请允许我把天下奉交给先生。”[注解]庄子在前文叙述了“圣人”、“神人”和“至人”,这里他又进一步举例分论。尧、舜、禹是我们熟知的上古“圣人”,“帝尧禅让”、“虞舜摄政”、“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详。上古的“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被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和舜帝”被称为“五帝”,这就是“三皇五帝”的由来。到了秦始皇的时候,为了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了“皇帝”。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发明了八卦和渔猎,神农氏发明了种地并“尝百草”发明了医药。黄帝,传说是华夏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当时还有一个部落首领叫炎帝,姓姜,据说是牛头人身。《史记》记载:轩辕时代,神农氏的后代已经衰败,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各诸侯这才都来归从。而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人能去征讨他。炎帝想进攻欺压诸侯,诸侯都来归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貙(chū)、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几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五帝之颛顼帝,姓姬,号高阳氏,是黄帝的孙子;帝喾,姓姬,号高辛,是黄帝的曾孙;尧帝,姓尹祁,号放勋,黄帝的玄孙;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家里七代都是平民;禹,姓姒氏,名文命,也是黄帝的玄孙,夏朝的开国君主,世称为“大禹”。因为尧、舜、禹以及之后夏、商、周的臣子都是炎帝和黄帝部落的后裔,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之为“炎黄子孙”,皇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在“三皇五帝”之前,还有盘古氏、女娲氏和有巢氏等等,所以说华夏民族的文明史远不止五千年,网友戏言《中国简史》曰:“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有巢氏’筑窝,‘燧人氏’钻火,‘伏羲氏’渔猎,‘神农氏’105 种地;黄帝战蚩尤,尧舜禅让,大禹治水。远古时代没。”我们在前文中提及,上古时代是一个人神共居的时代,“三皇五帝”这类人都不是“凡人”,这在《史记》和《黄帝内经》等诸多文献中均有记载。《史记》记录黄帝时说:“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黄帝这个人生下来就神奇灵异,在襁褓中就会言语,幼小时就很伶俐懂礼,稍大即纯朴敏慧,成年后“耳聪目明”,看事物很透彻,睿智而练达;而颛顼这个人“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无论有生命没生命的,无论是大小山河之神,凡是日月所能照临的地方,没有不服从他、不归附他的;帝喾这个人怎么样呢,“生而神灵,自言其名”,生下来就非常神灵,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要是在现在呵呵,肯定是神童之神童了;帝尧这个人“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舜这个人更厉害了,据说出生时双目有四瞳,能见人所不见,故而能预知吉凶。我们再看黄帝和炎帝、颛顼打仗,借助了哪些神兽?《史记》和《列子.黄帝》篇中均有记载:“师熊、罴、貔、貅、貙、虎为前驱”,而我们一直认为貔、貅、貙之类都是神话中的动物,和龙一样都是不存在的,是无中生有的,若真是这样,那古人的想像力可真了不起了,创造出这么多形象。在我看来,宁愿信其有,这在小说《封神榜》中其实也有充分体现。上古本身是一个神秘的时代,什么是神秘?神的秘密呵呵。除了这么多“神秘”外,上古的人还特别长寿。彭祖,我们都知道是长寿的代表,据说活了八百岁。据史料记载,帝尧的时候,他因为进献雉羹,尧便把彭城封给他,所以后世称他为彭祖。到了舜的时候,他从师尹寿子(估计是位更厉害的神仙),学得真道,遂隐居武夷山。彭祖自己说,他不是仙人,仅是一位得道者。“所谓仙人,或能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达天阶;或者化作鸟兽,游浮青云;或者潜行江海,遨翔名山。他们食元气,吃芝草,出入人间,而人却不知道,从不与俗流交接。他们虽能长生不死,但却远离人情荣乐,与麻雀化成蛤蟆没什么两样,都失去了自己的本真。”从这段话也可以得知,庄子所谓逍遥游的境界要超出彭祖,应该是“仙”或是比仙更高的境界了。我们再看看尧活了多少岁。《史记》言:“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105 帝尧是在二十岁时即位,执政七十年后得舜,又幕后考察了舜二十年后告老还乡,避让帝位总共二十八年后去世。若以得舜后即禅让避位二十八年后算,则尧活了一百一十八岁;若以告老还乡后避位二十八年来算,则尧活了一百三十八岁,真可谓高寿了!当然,上古之人也不全是这么长寿的,尧这类人毕竟不是“凡人”。《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这么一段话:“昔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黄帝问天师歧伯(估计是位得道高人,也是位神医):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歧伯就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办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黄帝所说“上古之人”、“今时之人”,以我们现有的史料认为,黄帝时代已经是上古了,再上古估计要么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时代了,而这些往往被视为神话而不足考证。“上古之人”为何长寿,因为他们懂得养生,懂得保养。而“今时之人”呢,和我们现在的“今时之人”差不多,生活反常、过度操劳、作息紊乱、饮食不均、纵欲过度、酗酒吸烟等等,都是造成“短寿”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人类的寿命基因本身在变化。所以我们要懂得“养生”,老子、庄子这类人就很注重。为什么要养生?难道是要保持个小白脸骗美眉,当然不是!养生,就是要清心寡欲,这是修道的基础,是得道成仙的前提,也是能否实现逍遥游的条件。以上讲了这么多“废话”,主要是和诸位讲讲“上古”的一些史实或是传说,对于更好的理解庄子诸篇有一定的作用。上古的这些“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他们能“无名”,不执著于名利,不迷恋权力,如果有贤能,主动愿意让更有能力的人来继位,这就是一种胸襟!十、“神人无功”论[原文]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译文]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若再来代替你,是为图虚名而来抢功吗?这些都只是身外之物,难道我在乎这些虚名虚利吗?鹪鹩在森林里筑巢,不过占一棵树枝;偃鼠喝大河里的水,不过喝满一肚皮。算了吧,我的君主!你还是回去吧,天下对我是没有什么用的。厨师不做祭祀用的饭菜,掌祭典的人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的工作。”[注解]“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这个人到底是何许人也呢?为什么尧这样的“圣人”要让位于他?《史记·伯夷传》中记载:“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东汉至西晋的时候有个很有名的人叫皇甫谧,一生编撰过很多书,其中一本书叫做《高士传》,里面也有许由的记载。许由,据传是尧舜时代的贤人隐士。尧得天下后,勤恳劳作,四海升平,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稳定富强。这时候尧在位要70年了,估计是人老了有点力不从心了,又很谦逊的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认为天下应让更贤德的人来治理,所以求贤若渴,很急切的寻求贤士继承他的事业。有一次,尧听说有个叫许由的人贤名远播,顿时大喜过望。遂停下政务,去寻访老许。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今河南登封箕山脚下的颖水河边找到了许老先生。好不容易发现了这位贤人,所以刚一见面,尧就诚心诚意地105 要把执掌天下的大权交给许由,喻其为“日月”,自比“烛火”,意思是日月出来了,我这把年纪的人了,就像烛火一样相形见绌,起不到大作用了;你的贤德才能,足以像“时雨”一样泽被天下,有你这样的人才治理国家,就不用我这样劳心劳力傻乎乎的再“灌溉泽禾”了,所以还是你出山来治理天下吧。这段话好理解,而下面这段,歧意就多了。“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大部份的解释是:许由很生气,对帝尧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若再来代替你,我是为虚名吗?名是实的影子,我要做影子吗?”这样理解就成什么意思了呢?就是说,你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很太平,现在叫我来接班代理,我为了什么,名不正言不顺的,难道是为了图点虚名吗?意思是功劳都被你占去了,我还来做什么,傻瓜啊?这样的事或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尤其是政府机关。某某领导在位时搞的所谓“政绩”105 特别是一些形象工程,等其离岗退位新领导上任时,这些工程不是被搁置就是被推翻,为什么?你的功劳又不是我的,我做了也没好处,不如做自己的政绩。若这样理解的话,许由和尧的对话很没礼貌,有失风度,怎么可能被誉为“高人隐士”呢,显然不对。纵观上下文,庄子引用“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是为了再次论述“圣人”、“神人”和“至人”的区别。尧这类人就是举世公认的“圣人”,是前文述及之所谓“德合一君”和“而征一国”之人;而许由是前文述及“宋荣子”一类的“神人”,这类高人隐士如何呢?能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不为外物所累,不为世事、名誉、钱财、得失、荣辱等等所困。所以,这段话的意思应当理解为,许由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若再来代替你,是为图虚名而来抢功吗?这些都只是身外之物罢了,难道我在乎这些虚名虚利吗?”105 也有的人认为许由既为“高士”,主要是认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又担心唐尧的几个儿子不服,引起内乱误了国家大事,让百姓受苦,所以辞让天下,连夜私奔岐山隐居。皇甫谧在《高士传.许由》进一步记载,当时尧还以为许由谦虚,更加敬重,便又派人去请他,说:“如果坚不接受帝位,则希望能出来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这个消息,更加不愿听,觉得是玷污了自己的耳朵,所以立刻跑到山下的颖水边去,掬水洗耳。许由的朋友巢父也隐居在这里,这时正巧牵着一条小牛来给它饮水,便问许由干什么。许由就把消息告诉他,并且说:“我听了这样的不干净的话,怎能不赶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道:“哼,谁叫你在外面招摇,造成虚名,现在惹出麻烦来了,完全是你自讨的,还洗耳恭听什么耳朵!算了吧,别沾污了我小牛的嘴!”说着,牵起小牛,径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访来访去,尧没有访到“接班人”。尧于是问各位部落首领,谁有能力来治理国家并接任我的帝位?首领“放齐”拍马屁了,说,“你的儿子太子丹聪明通达,能够胜任。”尧大义凛然又惋惜地叹道:“唉!可惜啊,他不讲道德,又好争讼,不能用!”又一位首领叫驩兜的说道:“共工这个人能够广泛的聚集民众,做了不少事情,可以任用”。这时尧断然拒绝:“共工这个人华而不实,只会吹嘘讲漂亮话,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这时尧忧心忡忡说道,“唉,各位首领,现在洪水滚滚,浩浩荡荡,包围了群山,淹没了丘陵,有谁能担此重任去治理?”首领们都说鲧可以受命。尧说“鲧这个人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能用。”各位首领都说:“就任用他吧,试试不行,再把他撤掉”。尧因此听从了各位首领的建议,任用了鲧。结果鲧治水九年,也没有取得成效。又几年过去了,尧有点迫不急待了,说道:“各位首领,我在帝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中到底有谁能够顺应天命,接任我的帝位的?”105 各位首领回答说:“我们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同姓异姓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吧。”大家都对尧说:“有一个单身汉流寓在民间,叫虞舜。”尧说:“对,我听说过,他这个人怎么样?”各首领回答说:“他是个盲人的儿子。他的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尧发现这个人不错,所以逐步让舜任司徒之职,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让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各项考察全部通过。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误事。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把他叫来说道:“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够,不愿接受帝位。但还是于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舜代理执政。这就是““帝尧禅让”的故事。“尧让天下于许由”,结果许由不受,挑来挑去,最终选择了舜。尧虽然把帝位让给了舜,但是他还是不放心,幕后听政,继续考察了舜20年才告老还乡。舜这个人二十岁时即以孝顺闻名,三十岁时尧举用了他,五十岁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去世,六十一岁时继承尧登上帝位。即位三十九年后死在苍梧乡间。舜的儿子也不成器,所以在自己死前就把禹推荐给“天帝”,”禅让”于禹。通过上古圣人禅让的故事,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要获得成功、要当领导是不容易的,首先要“上善若水”谦恭谨慎;其次要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再次要有真才实学,能够服众;最后还要学会怎么样做人,学会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尧这个人用了舜之后还考察了20年,而且不惜用“美人计”,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此考察其德行。从现代人力资源学的角度,尧这个人猜疑心重,事必恭亲,不肯充分放权,故领导能力有待提高。而舜这个人极度城府,在“北冥”中甘愿当鲲20年,“韬光养晦”的本领到了修到了极点,真可谓“圣人”了。在帝尧去世,三年的丧期结束后,舜有意把帝位让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躲避到南河的南岸。而朝见天子的各路诸侯不到丹朱那里,却去找舜。赞美的人不讴歌丹朱,而是歌颂舜。所以舜说“这是天意吧”,从这以后,舜才来到国中,真正登上天子之位。而舜死后,禹也学舜,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当诸侯全部归顺禹后,禹才登上帝位。从这些可以看出舜、禹这些人是贤才也好,城府也罢,确实有一套以退为进的战略,能够审时度势,平衡好各类人际关系,从而掌握主动权,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呵呵,这些纯属戏言!舜接任帝位后,不受束缚的充份施展其才华,勤政廉明,任人唯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天下明德自虞始”。《史记》记载,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还是舜的臣子的禹创作了歌颂帝尧的乐曲《九招》,结果“致异物,凤凰来翔”,吸引了各方的奇珍异物,凤凰也飞来翔舞,普天之下清明的德政从虞帝时代开始。我们再回到原文,许由为何辞让天下?“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你尧会打比喻,“我”也会,所以许由就打了个鹪鹩、偃鼠的比喻,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没有什么野心,也不想图什么虚名,很知足所以过得很自在、很开心。“就像鹪鹩在森林里筑巢,只不过占一棵树枝;偃鼠喝大河里的水,不过喝满一肚皮。所以算了吧,我的君主!你还是回去吧,天下对我是没有什么用的。”这两个比喻和我们现代人的一个比喻是一个意思,就是教导人们要知足常乐,人再富有,也只能一日三餐,再怎么享受,一天也只是睡一张床。所以“我”很自在,很“逍遥”,要天下有什么用?前文说“宋荣子犹然笑之”,庄子在文中虽然没有写许由也“犹然笑之”,但估计他的内心是在窃笑:“尧啊尧,你这类人真好笑啊,虽然贵为天下之主,有权有势的,却受世俗、名利等世事束缚,仔细想想有什么好?‘高处不胜寒’、‘自古圣贤皆寂寞’105 ,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我这样一个修道的隐士,自由自在,无拘无事,不受世事纷扰,多快乐啊!”窃笑之余就打发尧走了,“归休乎君”,回去吧,不要再来扰乱我的清静了,天下对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帝尧可能一下想不明白,居然让你当帝你都不当,到底许由这个人是被什么东西吸引了?有比“天下”更重要的东西吗?所以到处求道访贤。庄子在后文中写道“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扮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尧治理天下的人民,使海内政治清平;他到遥远的姑射山中,汾水一直往北,拜见了四位得道的真人,他不禁恍然大悟,把天下都忘掉了。估计也要赶时尚去修道了呵呵。所以“天下”者,巅倒妄想也!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什么功名,利禄,啥也不重要了。自由最重要,逍遥最重要!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我们在后文再详述。许由举了鹪鹩、偃鼠的例子后不过隐,你尧举了几个例子,“我”也要多举些。进而说道:“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105 厨师不做祭祀用的饭菜,掌祭典的人也决不能越位来代替他的工作。意思是天道有律,各人有各人的命和职责,你是天子的命,就该好好当你的天子,这是你的职责;而“我”只是一个隐士的命,好好当我的隐士是“我”的职责,不然乱了天道,有孛于常理。这一段文字,庄子通过“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进一步论述了“圣人”、“神人”对人生观、价值观认识的不同,思维的迥异和境界的高低。进而进一步论证“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下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进一步论述“至人”和“神人”、“圣人”境界的不同。十一、“至人无已”论[原文]肩吾谓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译文]肩吾对连叔说:“我听了接舆的一番言语,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我惊讶他那吹牛的本事,就像天上的银河漫无边际;真是荒诞怪谬,不近情理啊!105 ”[注解]肩吾和连叔这两个人,有的学者认为是庄子虚构的人物,有的学者认为是两个得道之人。南怀谨先生说《神仙传》中有记载,叫施肩吾,但我查了一下,唐朝有个施肩吾是位诗人,北宋有个施肩吾是个道士。关于这两个人的情况,史书中确实没有太多记载,但记载“接舆”的却有很多,由此推断肩吾和连叔这两个人也不应是庄子空想出来的。暂不论这两个人是否虚构,从文中来看,至少庄子的时代,这两个人还没得道或是成仙,而且肩吾的道行远低于连叔,因为当他听到接舆所说的“藐姑射之山神人”的言论后,大惊小怪,嗤之以鼻,而连叔把他骂了一通。有关“接舆”的故事就多了。皇甫谧《高士传·陆通》记载:“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105 (《论语·微子》)”这段意思是说,接舆见楚政无常,而孔子却到处游说自己的政治主张,因而对孔子唱歌,说乱世没有拯救的希望,劝说孔子,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文中“大有迳庭”一词,“迳”是指门外面的路;“庭”是门内的客厅,日后成为成语”大相径庭”的由来,比喻大不相同,相差很远。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接舆这么一个楚之狂人说话起来肯定是天南地北、海阔天空、飞扬跋扈,很难让人有信服感,所以也难怪肩吾要不信了。接舆的形象到了汉晋时期逐渐成为隐、狂、仙三重人格的结合体,这一结合体形象作为一种原型在唐代被诗人们所向往和追求,从而导致了“接舆情结”——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机制的生成。它的生成表现为一种文化心理需要:唐代求仙问道的风气使人们羡慕接舆的长生不老;接舆之狂实暗合了唐人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深层心理愿望;仕途失意情况下,接舆愤世又成为诗人们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调节方式。几种情况相互交织,“接舆情结”在唐代愈演愈烈。关于“接舆”典故的应用也有很多: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等等。后世常用“接舆而凤”来比喻政治腐败无望,表示隐避、傲世;用“楚狂”泛称狂放不羁的人;用“凤德”称誉美好的品德。回到原文。连叔看到肩吾这么忿忿不平就问他,接舆到底说了些什么啊?[原文]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译文]连叔问:“他说了些什么呢?”105 肩吾说:“接舆对我说,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位神仙,皮肤像冰雪一样润白,体态如未出嫁的少女一样柔美,不食五谷,吸清风饮甘露,乘云气驾飞龙,遨游于四海之外。他的神情那么专注,使得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我认为这全是虚妄之言,一点也不可信。”[注解]肩吾转述了接舆所讲的“藐姑射之山神人”的故事。对于姑射(YE)山,学者们又有不同的解释了。有的依据下文“汾水之阳”之说,认为就是指山西临汾的姑射山;有的认为在《山海经》“东山经”和“海内北经”所描绘的“列姑射山”。我的理解趋向于后者,“汾水之阳”,并不一定特指汾水的北岸,也有可能是指以汾水为基点一直往北。当然,姑射山到底在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和接舆所描绘的“藐姑射之山”并非虚构,因为庄子说,尧曾经去那访过四位得道仙人。关于这个“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等等之“神乎其神”的说法,肩吾认为接舆这个人简直是个疯子,疯子说疯话,当然不足信。我们好多所谓唯物论者、打假斗士可能找到知音了,就像司马南、方舟子一类的,找到个知音、知已不容易啊!人家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看“知音见知音,两眼要笑眯眯”了,因为臭味相投嘛。哈哈,玩笑!不过小心噢,小心挨“连叔”骂噢!道家方术中有一种叫做“辟谷术”,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等等,即不食五谷杂粮。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同时,人体中有三虫,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因此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必须辟谷。所以从先秦开始,道家各类辟谷的方法,以及通过辟谷术修行的记载数不胜数。而接舆所描绘的这位“藐姑射山神人”,道行很高了,不仅修辟谷,而且“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真的是一位神仙了。我们看庙里的菩萨,都是双目微闭,“神凝”而庄严,“定力”深厚,目空一切,让人肃然起敬。关于“仙”的解释和传说,佛家和道家经典中均有记载,《楞严经》中记载了“地行仙、**仙、天行仙”等等十类仙;道家根据修行层次的高低,把仙分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五品,有诗云:“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上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105 道家认为,“仙”是人的高能形态,就像我们打游戏一样,能量级别是最高的,这与失去肉身之后的“神”是不同的,以仙道的概念来说,神的级别是排在仙之下的,所以《封神榜》中的天地诸神都是仙界所册封的。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神仙”,是指广义上的“神”或“仙”的统称。“天仙”是最高层次的仙,是指阳神(摆脱肉身和生死后的“身外之身”)成就之后,能够彻底超越宇宙物理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可以随意变化,或是转化物质形态和状态,类似于佛教所说的大乘菩萨境界,或是道者中的得道者“真人”。到了这个境界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就是“至人无已”的境界,既能不受生死所缚,又能不必离开生死的范围,能够自由自主地来往和出入于生死之间,从事广度众生的工作;“神仙”次于天仙,神仙级修炼者可以将阳神离开肉体独立存在,也有各类不可思议之神通,类似于佛教“阿罗汉”境界。宣化上人开示说,“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实际到了这个境界,就已经超越了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之“三界”的生死轮回,进入了解脱境界;地仙,是以肉体不再受到基因的衰老限制为成就标志,所谓长生不老。另有发展方向不同者,也具有类似神仙的神通能力,但相对弱很多。就我的理解,这类人可能类似于欲界忉利天之“天人”等等,虽有很大的福报,但仍没跳出生死轮回,福报享尽后仍会死,天人死的时候是衣衫褴褛、身上发臭,很是痛苦。所以佛说天道的福报虽然最高,但天道的天人都沉迷于享乐,不懂或是不注重修行,而人道却可以有各种修行的选择,所以说修行是人道最大的福报,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仙是指不追求成就道果,而以调摄真气之术养生健体,比如通过***、修禅入定、练气功等等,以此提高生命能量,提高抗御外界邪恶信息能量侵袭的能力,从而达到百邪不侵、百病不生、延年益寿。据说现在好多神物比如龙等等,都是有一些高僧在定中所见,然后出定后描绘出来的;鬼仙是指不追求成就道果,也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而着意于外求神通异能。鬼仙级修炼者是以达到阴神出壳为成就标志。通过修炼各种符咒法术,以及召请外界信息能量体附身而获取超能力的术士,均属于鬼仙级乃至鬼仙级以下。现在社会上这类人很多,尤其是北方,家里都供有仙堂,通灵、算命、治病等等无所不能,叫做“出马仙”,说得也是神乎其神,可能有一定道理,但我是“敬而远之”。关于“仙”的这些介绍,本人只是在搜集来的一些资料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个人的理解,仅是一家之言,不一定正确,谨供参考和探讨。所以有言在先,各位修行者不要乱修噢,否则走火入魔了我本无名可不负责哈哈。从以上仙的五品层次可以看出,庄子和接舆所述的“藐姑射山之神人”,应该至少是达到“神仙”的境界,也就是至少在阿罗汉果位之上,因其可“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后文又说道“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用尘土糠麸之类的东西,就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实际上这种神通已经可以改变物质形态。由此可知,有关“女娲造人”的故事,并不一定只是神话和传说。接舆对肩吾说,这个神人“其凝神”,世间万物不受病害,年年五谷丰登。所以肩吾说接舆是吹牛,不着边际。其实这样的神通在佛教中有很多记载,也并不稀奇。上文引述宣人上人的开示时说到阿罗汉,“住动天地”,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阿罗汉所住的地方,无论天、地、神都受他的感动,都受他的教化,他住在什么地方,都有天龙八部常来护持,不会有狂风、暴雨、地震、山崩、海裂、海啸等等灾难;第二种说法是说说阿罗汉的一行一动,无论他做什么,天地都为之震动。中国近代著名的高僧虚云老和尚就有这样的奇遇。虚老在南华寺住的时候,日本人用飞机投炸弹,别的地方炸弹都爆炸,就南华寺的几颗炸弹不爆炸;在云南云栖寺传戒的时候,树上都开莲华,草叶、菜叶上都现出佛像来;在南华寺时,死了几百年的柏树,又重新复活,长出枝桠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有的人认为是凑巧,也有很多人当时都认为只是一时的祥瑞,等虚老圆寂了,人人才都赞叹,都说虚老是证果的圣人,是菩萨再来。由此可知,修行到达一定境界,自然显出神通,阿罗汉都如此,何况是更高层次的菩萨和佛呢?关于至人,神人,圣人之争论,我不妨再重申下我的观点:关于“圣人,神人,至人”三者次第问题,建议你多参阅下各家意见,不要拘泥于自我认识的一家之言!《内经》的说法其实比较说明问题,你可以再仔细理解下!当然,持你意见的也有不少人,包括南怀谨大师等,我不认为我比南大师还厉害,但至少不会像你一样,总认为自己的才是正解,而别人的都是错解!!就我的理解,“至人无己”,是按道的本体说的。至人是与道为一,“无我”也即是与万物为一;“神人无功”是按道的功用说的。神人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所以不立功;“圣人无名”,是按道的名相说的。圣人是常守“无名之朴”的,不以名利为念,所以不立名。“圣”字古作“聖”,上面是左“耳”右“口”,下面为“王”,意指为耳聪口才又好,也就是通达事理、德高望重的领导者!各自理解不同其实很正常,但像你这样子就有点过了。争辩其实没什么意思,各自立场不同,辩来辩去也没有个所以然。读书,最忌死读书、读死书,做学问也一样!与君共勉!十二、“五蘊俱空”论[原文]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译文]连叔听后说:“是呀!瞎子,无法让他欣赏色彩和图案的美观;聋子,无法让他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这话其实就是指你呀![注解]肩吾本来是想找个知音,搏取一下连叔的支持和同情,结果没想到却被连叔斯文的骂了一通。通过瞎子和聋子的比喻,暗批肩吾一类人认知有限、少见多怪、思维缰化、境界狭隘,总是以自我立场,或是以自我认知为判断标准来衡量和判断事物的虚实真伪。比如有一张纸,正面写了个“东”字,背面写了个“西”字,甲站在一边看到“东”字,结果就断然肯定纸上的字是“东”字,而极力否定还有“西”字。在甲看来,自己所见的才是真实的,凡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不是自我认知领域的,都是天方夜潭,是虚幻而不存在的,是不可思议的。这类人往往是现代唯物论者的突出代表。实际上这类人真的是很好笑,难怪连叔要骂人了。我们在前文中述及:“人的眼界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北海之神在听了河伯的感叹后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105 ”茫茫宇宙,浩无边际,人类虽为万物之灵长,却一样是微乎其微的渺小,我们对宇宙世界的认知也是微不足道的“有限之有限”。所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着认知的逐步提高,我们所谓的“科学”常常会出现“今天推翻昨天,明天又推翻今天”的笑话。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认为古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均是真理,但至少不要草率和轻易地否定之,因为这不符合严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实庄子举的这个例子,包括后文的很多比喻,实际是教我们看待问题的方法:不要总是以自我的标准和立场看待问题、判断是非,不要太执著于“自我”,有时候换个角度、换个思路、换个胸襟看问题或许更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其实也是在教我们,如何修“至人无已”,也就是教我们如何才能修到“逍遥游”的境界。佛学和道学其实都是智学。禅宗中有则“风动幡动”的著名公案,其实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庄子在前文中论述了什么是“逍遥游”,从这部份开始是细而论述如何才能实现“逍遥游”。佛道本相通。从佛学的角度来讲,证得“五蕴俱空”才能求得解脱。《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若能证得五蕴空相,也即可以实现庄子所谓的“逍遥游”了。五蕴者,色、受、想、行、识是也。“色蕴”属物质范畴,其余四蕴属精神范畴。“色蕴”,指一切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躯体这“五根”;外色就是指与眼、耳、鼻、舌、身、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五境”。我们常说的“六根清净”,“六根”者即为眼、耳、鼻、舌、身、意;而“六尘”者即为“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五根属色蘊,“意”根则属识蕴。为什么称为“六尘”?尘者,遮迷本心之物。“色尘”,是眼所见者,如明暗质碍等,以能染污眼根,故谓色尘;“声尘”,是耳所闻者,如动静美恶等,以能染污耳根,故谓声尘;“香尘”,是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以能染污鼻根,故谓香尘;“味尘”是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以能染污舌根,故谓味尘;“触尘”,是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以能染污身根,故谓触尘;“法尘”,是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以能染污意根,故谓法尘。所以说什么是魔?眼耳鼻舌身意是也,没有六根,也就没有六尘,也就不会染污本心。其实佛家所说的这些道理和道家的理论是一样的。《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撩乱;纷繁的音乐使人听觉不灵敏;丰美的饮食使人味觉迟钝;纵情围猎使人内心疯狂;稀罕的器物使人操行变坏。因此,有“道”的人只求安饱而下追逐声色之娱,所以摈弃物欲的诱惑而吸收有利于身心自由的东西。所以佛称娑婆世界为“五浊恶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我们常常会被酒色、钱财、权力等等各种各样的诱惑迷惑而不能自拔,实感可悲。可能很多人会想不明白,眼睛鼻子长着就是派这个用的,如何使之空呢?佛在菩提树下静坐睹明星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105 只有我们的心回归清净到一心不乱才可见到本有佛性,与佛无二无别。《心经》说“远离巅倒梦想,究竟涅盘”,所以要得道证得解脱,首先要“悟空”。关于“空”的解释,前文已论述,空不是没有,而是无常,故不要拘泥于执著五蕴。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所以要证得解脱,实现“逍遥游”,必须先空五蕴。佛学道学都是一门实证的学说,并不是瞎想瞎编的,修到哪一阶段,哪一级别,都可得到实证。继续讲受蕴。“受蕴”即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想蕴”是指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即是指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行蕴”,“行”是行为,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识蕴”,大乘佛教的解说是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即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也就是--“末那识”,是指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即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以上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聪明的人一定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庄子说“瞎子,无法让他欣赏色彩和图案的美观;聋子,无法让他聆听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是形骸上有聋与瞎吗?思想上也有聋和瞎啊!”意思是不要执著眼睛、鼻子等六根,不要执著于感官认识,要知“色蘊”空相。只有学会悟空,才可得道,才可“逍遥游”!  [原文]“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译文]那位神人,他的德行与万物和为一体。世人期望他来治理天下,他哪里肯以天下为事业,无聊的管这种人世间的俗事呢!这样的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洪水滔天也淹不着他;天下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山焦裂了,也灼烫不了他。他用尘土糠麸之类的东西,就可造就出尧舜那样的圣贤人君来,他哪里肯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事业呢![注解]不少学者认为,庄子在这些段落中所描绘的“藐姑射山之神人”即是前文所述“神人无功”之神人,认为这一大段落即是进一步论述“神人无功”。其实不然。前文“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已经论述了“神人无功”,所以此段之“神人”非前文“神人无功”之神人也。这里的“神人”,是指神仙一类的人,指得道之人,也就是指“至人”,“至人无已”,所以能达到仙的境界。都没有自我了,当然更没有了“名”和“功”了。所以”圣人无名”、“神人无功”和“至人无已”是修行的三重境界。尧舜这样的“圣人”,虽然没有名利私心,但是以天下为已任,受“天下”所累,所以只是“圣人无名”;而宋荣子、许由一类“神人”,没有什么远大的功名抱负,无为而治、上德不德,一切道法自然,所以“神人无功”;列子、藐姑射山之神人一类的“至人”,因为“无已”,所以可以“御风而行”,可以“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可以“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山焦而不热”,可以“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等等种种神通。无“已”后有没有“功”和“名”了?“已”都没了,当然也就无功无名了。所以这一段不是说“神人无功”,而是说“至人无已”,因为无已,所以至人“无功”亦“无名”!我们在前文叙述了修行的不同层次,境界不同,神通也不通。和“藐姑射山之神人”相比,我们所熟知的“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等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为什么这个神人能不怕水淹和火烧?我们常听说“金刚不坏之身”,实际是因为修到了“无已”的境界,空了“受蘊”。佛在《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佛主在昔世修忍辱波罗蜜的时候,曾遇歌利王节节支解身体,当时因佛主“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所以耳、鼻和四肢都能恢复如旧,而且佛主非但没有生瞋恨心,还发愿将来成佛,一定先度歌利王。所以佛成道后,便先度憍陈如五比丘,憍陈如即歌利王。佛又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一切诸相,即是非相,是名诸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你叫张三,但张三是你吗?不是你,叫张三的有好多,你只是名“张三”而已,要完整的表达出“你”恐怕很难;我们说大千世界,是“世界”吗?不是的,只是第一个人把某种东西叫做“世界”,世界只是这个事物的名和代称,而非世界;我们说“逍遥游”,是逍遥游吗?不是的,只是叫做“逍遥游”而已。老子说“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世人认为有名字是为了更好的认知事物,但修行却相反,认为这是“巅倒了妄想”,有了名字,人就会变得执著,执著于表面,执著于名字本身,比如执著于自己的身体脸蛋,执著于花花世界,执著于感官享受,执著于财富,执著于名利,执著于。。。。。。等等所有的东西。有了执著心,当然也就不可能“无我”。所以说“色即是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是说一切我们所知的事物,也就是“色”,都是空泛的,为什么?因为只是名而已,并不是事物本质。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只是名为道,而不是道,所以真正的道是没法说的,能说的就不是道了。《心经》云:“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当我们把“色、想、受、行、识”都“空”了,我们也真正得道了。[原文]105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译文]北方的宋国有人贩卖帽子到南方的越国,而越国人不蓄头发满身刺着花纹,用不着帽子。[注解]“章甫”是古代的一种礼帽。现代人戴帽子是一种装饰或是时尚,而古人则不同。古人一般都不留短发,都是长发,所以对于帽子很是讲究,所谓“衣冠楚楚”,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合戴不同的帽子,和现代人西装革履一样,是一种礼仪规范。而且帽子在古代还是一种荣耀,当了官,皇上还要赐一顶官帽,所以官位也就叫做“乌纱帽”。因为古人都是长发,而长发都要扎起来,而帽子正好有个空间可以容纳和整理头发,如果不扎头发那是疯子。古人讲竹林七贤的出世,都散发,状如疯颠,所以如果古人在天有灵,向下一看,估计会叹息一队队的疯人到处乱转。庄子说的这个宋国人,以自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为南方的越国人也和宋国人一样都是戴帽子的,所以贩卖帽子到越国,结果越国人“断发文身”,不戴礼冠,所以无功而返。庄子讲这则故事和前面肩吾谓于连叔的故事还有瞎子聋子的比喻,寓意实际是一样的。就是教我们不要老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肩吾是以自我的认知也就是心智(“识蘊”)为标准,瞎子和聋子是以自我的感官认识(“色蘊”)为标准,而渺姑射山神人之所以能不怕水淹,不怕火烧,是因为空了“受蘊”。这则故事的主人公“宋人”,则是以自我的生活方式(“想蘊”)为标准,都太注重“自我”,也就是“有已”。所以说庄子是一个大智者,得道者,他给我们讲道理从不会泛泛而谈,而是深入浅出的通过故事或是寓言来说明问题。当然,这还是要考验你的悟性。抛开修道的角度,我们世俗一些。从现代营销学的角度,我们来探讨一下这则故事:如果我是老板,那我肯定要炒这个宋人的鱿鱼。为什么?首先,这个宋国人犯了一个前提错误,就是没有好好做前期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其次,这个宋国人没有经商头脑,越国人不戴帽子就没有市场了?当然不是,正因为不戴帽子,所以市场潜力巨大,要是能开发、引导和创造这个市场,那潜力不可估量。这就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问题。现代营销发展至今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以生产为导向的阶段,也就是我生产什么市场就卖什么;第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阶段,就是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第三是以概念创新为导向,没有市场却创造市场、引导市场。有两则经典的营销案例:第一则:两家鞋业制造公司分别派出了一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在同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当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从国王到贫民、从僧侣到贵妇,竟然无人穿鞋子。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帝呀,这里的人从不穿鞋子,有谁还会买鞋子?我明天就回去。”板井也向国内公司总部拍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决定把家搬来,在此长期驻扎下去!”105 两年后,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第二则:某公司要求向和尚推销梳子。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甲先生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回赠香客。”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于是,方丈再次向丙先生订货。这样,丙先生不但一次卖出1000把梳子,而且获得长期订货。同样是销售,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是思维模式的问题。我们再出一个题目考考各位读者,如果你是一位冰箱公司的推销员,你如何向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推销冰箱?(背景:北极圈长年处于严寒之中,所以爱斯基摩人冰冻食物根本用不着冰箱。)[原文]105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译文]尧治理天下的人民,使海内政治清平;他从汾水沿岸一直往北,到遥远的姑射山中,拜见了四位得道的神仙,他不禁恍然大悟,把天下都忘掉了。[注解]尧作为一个圣君,可以说是以天下为已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所以“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创造了丰功伟绩、千秋万代。但是他到藐姑射之山见了四位神仙后,怅然若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为天下和功名所累,和这些神仙比起来,自己太渺小了,治理好了天下又算什么呢?我们儒家极力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之道,而道家则推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出世之道,这是两种层次的两种不同境界。前文肩吾是执著于自我认知和心智,也就是执著于五蘊中的“识”蘊;瞎子和聋子是执著于自我的感官认识,也就是执著于“色”蘊;宋人是执著于自我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执著于“想”蘊;而尧是执著于自已的作为,功名事业,,也就是执著于“行”蘊。执有了执著便不能无已,所以不能得道,更不能逍遥游。所以庄子在提出了什么是“逍遥游”之后,继续论述如何实现“逍遥游”。分别从色、想、受、行、识五个方面举例论述,空了五蘊才得解脱,方可得道。《庄子》、《抱朴子》等诸多道家典籍中都记载了黄帝治世而后得道成仙的故事。黄帝去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说“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因为色即是空,世事无常,所以佛家教导我们不要执著,道家教导我们无为而治,当我们不执著于“眼、耳、鼻、舌、身、意”,不执著于“色、声、香、味、触、法”,不执著于“受、想、行、识”,那么必定是脱胎换骨,必定是有不可思议之境界,何况是小小的“逍遥游”呢!十三、“道法自然”论[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我为其无用而掊之。”[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注解]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很多学者认为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我的见解并不以为然。所谓“名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主要活跃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以正名辨义为主,主要代表为邓析、惠施、公孙龙等。惠施的学问很渊博,魏王经常听惠施讲学,十分赞赏惠施的博学。所以有了这样的关系,才会有“魏王贻我大瓠之种”的事由,至于到底有没有这样大的瓠,无人知晓了。但据《战国策》记载“张仪逐惠施于魏”,张仪把挤惠施从魏国挤走了,惠施只好投奔楚国,而楚王又怕得罪张仪,又把惠施送到了宋国。庄子有着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如敝屣,其高超的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于是乎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能成为庄子这样绝顶聪明人的知己和朋友,可见惠子也不是凡人。两个人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子非鱼,安之鱼之乐”的辩论便是这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难得的契友。这从《庄子.徐无鬼》可以看出: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找来说:‘105 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搭档早已经死了!’105 自从惠子去世,我就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再也找不到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庄子用这个妙趣的寓言,来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谊,如此神来之笔,非庄子莫能为之。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往往是因为有个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或是有个明确的目标任务,才有了激情与动力。而当对手被打败,或是任务完成之后,会有种怅然若失的失落和惆怅。所以人活着,要有不断的目标激励,才会有奋斗的激情,也才能突破自我,更上层楼!回到原文。这一段突然写惠子和庄子的对话,似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我们联系上下文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上文庄子说了如何修道,如何证得道,要学会空五蘊。而惠子和前文的肩吾一样,认为庄子所谓的“大道”理论也是“大而不当、往而不反”,也就是不着边际的事。但他不会明说,而是说了“魏王贻我大瓠之种”的故事,反讽庄子对于修道得道说的“大而无用”。由此可见,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辩学家逻辑思维的缜密程度。所以如果不理解整篇文章要说明的问题,根本读懂不了庄子的文章。[原文]: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庄子说:“惠子你是过于拘泥于事物表像之大小了!宋国有一个善于调制冻疮药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105 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皱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隐居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思维还是不开阔啊!”[注解]对于惠子的“大瓠无用”论,庄子说惠子啊,你根本没有领悟到道的精髓,也不会懂的大道的妙用。谁说大瓠无用,可以用来“浮乎江湖”,做个离世隐居的得道者何尝不是种乐趣呢?同时又举了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劝导惠子思维要发散,说明道和“不龟手之药”一样,用其得所,就会有不可思议之妙用。最后用“蓬之心”的狭窄弯曲讽刺惠子目光短浅、思维不开阔。庄子这段话说明了三层含义:其一,也是最重要的或是说庄子的本义是想说明“大而有用”。道学对于一般人而言,理论空谈,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即,所以凡夫认为无用,不可取。但庄子认为虽然“高处不胜寒”,但“大”有大的好处,“浮于江湖,悠然自得”,这种远离尘事意境也可谓之“逍遥”;其二是“道法自然”,也就是要“物尽其所”,意在说明事物不因大小而有所区别,大有大的用处,小也有小的用处,只是需要“尽其所”,顺其自然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必当起到最佳的效用;其三,“物尽其所”之外,更重要的“物尽其用”,发挥效益的最大化,“不龟手之药”就是一个例子。“不龟手之药”用在洗丝絮防冻疮上也是用,用在吴王部队打仗上也是用,但是效益却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如果安排猫去看门,而安排狗去抓老鼠,谓之物不尽其所,“不尽其所”才会有无用说,更谈不上“物尽其用”了。105 “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如果在现代社会,肯定首先是申请专利,后而卖给某个制药厂家,可能也会得到一笔颇丰的报酬。不知道各位朋友还有无更好的赚钱方法?撇开道学,从世俗的角度而言,“大瓠无用”和“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其实是从哲学的角度也教导我们,世上本无大小、好坏、美丑之分,站的角度不同,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有时甚至是绝然相反。有则故事:一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常住的酒店。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临考之际做此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裹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怎么就打道回府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了:“唉,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105 一定能考中。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双保险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所以思维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比如佛学,一般人都认为佛学只是讲了一个“空”字,若什么都是空的,还用得着奋斗吗?殊不知若你真正悟懂悟通了“空”性,你就可以得道而“逍遥游”了。所以事物的好坏对错,关键是看什么角度来看待。角度不同,看法也不一,看法不一,也就没有了好坏之分。从经济学的角度,“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道理,其实和马克思提出的“剩余价值论”有着相似的道理。厉害的老板会让你一个人做两个人甚至是三个人所做的事,让你忙得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这是从剩余价值上“人尽其才”的剥削你。再比如,某个公司招募一名程序员,那么你要这名程序员做什么?如果是为你公司修改网页,这个工作量,我想几乎就是整天无所事事。也就是偶尔用一下,那么你如何剥削他的“剩余价值”?如何做得到“人尽其才”?还有“物尽其用”问题,你的服务器使用,现在只有你一家网站,也就占到此“物”的使用率万分之一,就此你如何得到这个物的“剩余价值?我们怎么做?比如可以让这个“程序员”也给你的客户做网页,你也可以把你服务器分一个空间给你的客户,结果就是服务项目多了出来,你客户高兴。你不但有个企业招聘人的服务,还有免费提供空间的服务,甚至有帮他们做网页,能给你客户提供宣传企业平台的服务,甚至可以搞免费企业邮箱,分送客户。这些服务几乎不占用你现有的额外资源,这就是真正的“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南怀谨大师说到这个“物尽其用”讲得很有趣,他说庄子很高明,写了一部《庄子》,结果呢?留给我们后来的学者作为拿学位的论文资料而已,把《庄子》用小了,也变成惠子的瓠瓜,很可怜。哈哈![原文]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译文]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105 。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都是些大而无用的空话,大家都不会赞同的。”[注解]惠子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刚才被庄子嘲讽思维狭獈之后也不甘示弱,把庄子比作大而无用的樗树,暗讽庄子和这大树一样,只会夸夸其谈,高谈阔论却一点也不实用。文中规矩是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所以今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成语。在五行学说中,根据事物的特征,把木称为“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把火称之为“炎上”,因为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把土称为“稼穑”,因为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把金称之为“从革”,因为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把水称之为“润下”,因为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金、木、水、火、土本身,而是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可相比拟的抽象性能。五行在天为五星,于地为五岳,于德为五常,于人体为五脏。以木为例,在方位上为东方,在人体代表肝胆,在气象代表风,在形状代表矩形。。。。。。古人以此为理论依据,大到治国,小到治人、治病,都是采用了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出于好奇,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确实非常有道理,由此可推断国运及人之命运。这在“科学”的眼里,肯定又被称之为“迷信”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中央之国谓之中国,所以以中国为土,土为黄色,火为红色,所以外媒称中国为“红色中国”。中国人对红色情有独钟,国旗是红的,五星是黄的,中国的股市也和世界上其它国家不一样,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红色为涨,绿色为跌,满堂红才是喜事。再如以中国为中心,日本为东方,东方木旺,肝胆之气旺者长寿,所以日本长寿居多;西方金旺,木为头发,金旺克木,所以西方人秃顶多。扯远了。[原文]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译文]105 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伏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牦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为什么不把它栽种在虚无的乡野,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却不用担心会有什么灾祸!”[注解]惠子认为庄子的理论如“樗树大而无用”,其实仍没有吸取之前的教训,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庄子继续举例来教导和反驳,并用野猫和黄鼠狼暗讽惠子这类人,自以为聪明,却容易被小聪明所误。暗指你惠子这样的人锋茫得很,当魏王的相,结果却被张仪赶跑了。而“我”独善其身,过得很悠闲,也没有烦恼。老子《道德经》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小智者锋茫,大智者若愚。而锋茫者很容易被折,比如文中的野猫和黄鼠狼之流;若愚者却容易保全其身,如文中的大樗。典故“杨修之死”就是因小智惹祸,而得道者却往往都是大智若愚之人。《道德经》十五章又云:“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105 这段意思是说,“古时的得道之人,微妙玄通,深不可测。因为讳莫如深,所以要描述他的话,也只能勉强形容而已。他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像是如履薄冰;警觉戒惕的神情好像提防四邻窥伺;拘谨自律的样子好像身为宾客;和蔼可亲,好像春风中冰的融化;淳厚朴质,好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心胸开阔,好像空旷的山谷;浑朴纯和,好像混浊的大水。”老子用“敦、旷、浑”等多个字眼的描绘,描绘了得道之士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一些木纳的痴呆、大傻瓜。但在老子自己眼中,却是“深不可测”、“大智若愚”。庄子这段作为本文的最后一段,意在说明要实现逍遥游,就必需修行,而修行,要懂得和学会“道法自然”,要学会“韬光养晦、大智若愚”。这和文首“北冥有鱼”相对应,在没有物化为鹏、在没得道之前要学会韬光养晦、慢慢修炼。《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是约束,限制,整句意思是人的活动受到地的限制,地球的运转受天体影响,天体运行受道的约束,而大道受自然规律的约束。所以修道的最终是要学会“道法自然”。所以“道法自然”就是大解脱、大自在,破零壁,真无极,碎虚空的修证层次。纵观《逍遥游》整篇,无不是在说明“什么是逍遥游”以及“如何实现逍遥游”的问题,而这唯有修行才能实现。十四、结论 通过对《逍遥游》整篇文章的研读,估计大家对全文的宗旨大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古往今来,研究“逍遥游”的文人学者不计其数,心得也是众说纷纭、百家争鸣、颇具争论,各自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有的认为庄子在《逍遥游》中极力宣扬了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和虚无主义的人生观,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有的认为通篇讲了“大小之辩”;有的认为是讲了“有待无待”的区别等等。个人以为,庄子作为一个得道者,写的这篇《逍遥游》主要是讲如何修行和修道的,因为只有得道了才会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全文可分三个部份:第一部份,从开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到“此小大之辩也”。通过鲲、鹏、野马、尘埃、大舟、杯、芥、蜩、学鸠等众多事物的故事或是寓言对比,提示无论是高飞九万里的大鹏,还是似野马奔驰般的泽气和飘浮于空中的尘埃,都是有所待的,都不是“逍遥游”的境界。第二部份,从“故夫知效一官”到“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这一段论述了什么是“逍遥游”,也分段论述了“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已”的修行三重境界,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庄子提出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从而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必须修到“至人无已”。第三部份,从“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到最后“安所困苦哉”。这一段庄子从空五蘊,也就是空色蘊、想蘊、受蕴、行蕴、识蘊五个方面,以及“道法自然”的角度,论述了如何修行修道,以证得解脱而实现“逍遥游”的问题。庄子说道,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些故事或是寓言,让你用自己的思想智慧感悟或是体悟,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文章从“鲲鹏的物化”提出阴阳的转化;用“野马尘埃”比喻万物全息皆不逍遥;用“水之积也不厚”等告诫我们要从基础修起,蓄势待发;用“惆与学鸠”的对话暗示我们人生要树远大的志向及较高的境界;用“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已”告诉我们修行的三重境界;用“瞎子、聋子、宋人”等等比喻教导我们要学会空五蘊;用“树之于无何有之乡”等教我们要懂得道法自然。。。。。。文章结构严谨而富于美感,先扬后抑,跌宕起伏,文笔曲折神奇而又万变不离其宗,体现庄子散文“汪洋恣肆”的风格与逻辑思维。学者沈善增先生在其所著《还吾庄子》中认为,庄子以大鹏南徙作为比喻和象征,指出“逍遥”是得道后的大自在境界;而郭象则认为“适性自然即逍遥”,故把鹏与斥鷃注成彼此不分高下之辈。于是乎沈先生即认为郭象以“物性”偷换“天性”,将“逍遥”解释成为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安慰的庸俗心态,甚至喻郭象为“阿Q精神”的祖师。个人以为,大鹏的南徙仅可谓之“消摇”而非“逍遥”,因为大鹏靠风迁徙的境界并不是庄子所描绘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并非他眼中的“逍遥游”。至于斥鷃等等就更谈不上是逍遥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些都是我们拟人化的想法而已,你不是大鹏,怎么就知道大鹏就逍遥呢?你不是斥鷃,怎么就知道斥鷃就堕落呢?都是自我臆想或纯粹自喻而已。所以要真正理解什么是“逍遥游”,只有通过修行得道后再深刻感悟。包括我自己,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已!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10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