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品词析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认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者、阴霾”等词语的意思。3、理解诗歌内容,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洗染清新的画面,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拓展小练笔,学写一种景物。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组春的图片,师:看着这明媚的春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2、师:春光明媚,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学生自由介绍)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读课题)(设计意图:图片引入,从视觉效果机激发学生的兴致;学生自由介绍,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开来,使课堂充满自然气息。)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润过、凉爽、温柔、炫耀、尘垢、胆怯、绽透、饰彩、曝晒、阳光、涉过(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3、指名读,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呢?(雨过天晴的时候,风景很美,告诉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设计意图:自读、扫除生字词后再读、指名反馈朗读,不同层次的读中使学生熟悉文本,
为理解文本、背诵文本奠定基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讲了什么内容,锻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本的能力。)三、品词析句,欣赏美景。1、轻轻读一读全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圈起来。(教师板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抓住主要景物的方法,拎出文本的骨骼,有助于学生更加有目的地、清晰地理解文本)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2、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小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些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请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设计意图:中心话题来引领学生自主读书,架设起文本与学生之间的桥梁。)(1)默读,批注感受。(2)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预设点:△小路:凉爽又温柔。师:走在这样凉爽而又温柔的小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孩子们,你想说些什么呢?适时引导生生回应,引导学生体会着自己的想法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小草:新绿。师:小草儿已没有了往日的尘垢,这时候看起来是这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小白菊:不再胆怯,试试寒,试试暖,一瓣瓣地绽透。在你的眼中,小白菊像什么?适时播放图片,启发学生想象,理解“绽透”。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凤蝶儿:自在闲游。你看到一只怎样的蝴蝶?带着你的想象朗读课文。3.美读诗歌的第一自然段。4.雨过天晴,一切都是新的,除了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这些景物,你觉得还会有什么呢?(小蚂蚱、小蚂蚁、小花、小鸟、蝴蝶……)(设计意图:在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向着学生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打开,再以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由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世界向语言文字的并归,从而在这一放一收的过程中将文本所蕴含的精华渗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中。)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孩子们,你们的想象丰富极了,你们用最纯真的心灵写着属于自己的诗歌,在天晴了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五、小结。这一堂课,我们随着诗人戴望舒去欣赏了大自然,我们也用自己的想象让大自然更丰富起来,这个周末,孩子,你想去哪里呢?我们也来写一首《在天晴了时候》,然后在周末怀着快乐心情,出发!第二课时一、回顾文本,背诵课文。1、齐读课文。2、指名配乐朗读课文。3、教师引背。4、学生独立背诵课文。5、师生合作配乐朗诵课文。设计意图: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在优美的乐曲和愉快的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和积累的成就感,巩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小练笔。你会学着诗歌的样子,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吗?(一)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瞧,有的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在和花儿说着悄悄话呢;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勤劳可爱的小蚂蚁,在泥路上来回穿梭,亲昵地拥抱着,
快乐地问候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后交流展示。(设计意图: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有仿写的形式上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语言魅力,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