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逍遥游》教学设计《逍遥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4、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高一时,我们曾经学过庄子的一篇散文《秋水》,领略了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今天,我们来看庄子的另一篇散文,再次体会他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二、作者简介庄子,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三、《庄子》简介《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说明参见课后注解①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高一时已经讲过,这里只是提及,明确一下重点四、课文诵读指导1、正音正字说明提示重点词语的读音及意义、用法,详见书中的批注及课后注解2、诵读指导《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的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的描述情感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鷃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者”,读时要带不屑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既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五、学习第一段思考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说明这三个问题比较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明确1、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2、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3、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六、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评点本段思路明确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若垂天之云”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七、根据思路,学生当堂第一自然段八、作业预习第二、三自然段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二、学生自读自译第二、三自然段说明参照注解自译第二、三自然段,有疑难处,教师予以指导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明确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名了“大小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板书朝菌、蟪蛄小年小年不及大年冥灵、大椿大年归纳上文彭祖长寿大知小知不及大知众人匹之小知汤之问棘补充、点明“大小之辩”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解的?明确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资《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孤儿,作者引“汤子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大小之辩”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说明并非简单重复,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说明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明确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鴳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2、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明确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才是真正的逍遥五、作业初步完成课后习题第三课时一、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明确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二、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明确“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1、解“逍遥”之含义“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2、析“逍遥”之层次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三、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大小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应当摒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四、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点明确1、借用寓言说理鲁迅评庄子的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之中例如本文中的鲲、鹏、学鸠、逍遥游教案教学目的1.大体了解庄子其人及其作品的基本思想2.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特色,了解庄子的人生哲学,并能对之作简单辨析3.掌握词语:志、图、名、穷教学重点1.对比的手法,超乎寻常的想象2.浪漫主义的奇丽色彩和汪洋恣肆的艺术风格教学方法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教学课时2个课时教学过程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可能还会有同学知道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题为——《逍遥游》二、作者作品简介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三、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诵读3.正字注音释义4.学生朗读课文四、参照注释,翻译课文五、布置作业:1.试背诵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二、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课文思想1.释题同学们知道题目“逍遥游”怎么解释吗?前人说了“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南华”指的就是《庄子》2.具体分析课文第一段,作者以巨鲲大鹏开头,一开始就在我们的眼前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明确:①形象化的描写: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②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假借《齐谐》一书来证明其描写是可信的:“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飞上九万里的高空——那么,九万里的高空又是什么样的一幅壮丽景象呢?作者怎么说?明确:①先以高空中只见雾气、微尘的浮动、奔腾来形容②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是一种什么景象呢?一片苍茫,难辨其“正色”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比方,作者便把心目中那种难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高远境界,变得让我们易于想象了3.九万里的高空,这样高远壮丽的景象,一般人都很难达到的,鲲鹏却达到了,该是逍遥游了吧?为什么?明确:因为它达到这种境界凭借了海运时的六月巨风4.但是我们可以对它全盘否定吗?毕竟我们要承认:鲲鹏达到的这种境界已经是很高远了,已经很不容易可是蜩与学鸠却要笑话它,不是嘲笑鲲鹏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而是认为它没有必要达到那样高远的境界找位同学读一读蜩与学鸠的话5.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又举了哪些例子?明确: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长寿者彭祖与芸芸众生,还有假托在商汤王问贤臣棘时棘所讲述的鲲鹏的传说作者举了这一系列物和人的例子,都是为了说明:他们之间的小大之辩十分明显,但又全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6.庄子提到了超出一般人的哪两个人?他们做得怎么样?他们追求什么吗?他们的境界是低还是高呢?庄子一个“虽然”,就包含着庄子对他们的肯定,难得啊可是他们达到逍遥游了吗?虽然没有达到逍遥游,可是我们却也不能对他们持完全否定的态度,毕竟他们的境界要远高出一般人,他们无欲无求;只是犹有所待,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修养,离真正的逍遥游已经不远了6.在这里,我不禁想到:如果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耐征一国者对应的是前面的蜩与学鸠以及斥鷃的话,那么宋荣子、列子对应的就是鲲鹏宋荣子,举世非之,正如蜩与学鸠笑鲲鹏;列子御风而行,正如鲲鹏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从这个比较的角度上来说,宋荣子、列子还是如鲲鹏一样,虽然境界已经很高远,可是并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作者要论述的是社会现实,只是拿自然界的鲲鹏、蜩与学鸠,以及斥鷃来说明这时候,我们都不禁很失望了,想要追问一句,庄子啊,究竟怎样才算是逍遥游呢?你所认为的真正的逍遥到底是怎样的境界呢?究竟哪种人才能达到呢?明确:庄子便回答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也只有课文最后提到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这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明确:“修养高的人,就会忘掉小我;修养达到神秘莫测境地的人,就无所为;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人,就会忘掉功名”按照庄子的看法,不但,蜩、学鸠、斥鷃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只是小知,没有达到“逍遥游”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鲲鹏和宋荣子、列子这样有很高修养的人由于犹有未树和犹有所待,也算不上真正的逍遥游——即绝对的自由真正的逍遥游就是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也就是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所为、无所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看来,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也不可能达到的主观幻想可是他所表现出的对于理想的追求本身却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虽然我们因为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总要受到种种约束,未必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但是不愿沦落、原为理想而努力的精神却是振奋人心,催促人进步的,在这追求中、挣扎中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高远的层次与境界另外,庄子的这篇文章本身也写得十分漂亮,整体上采用的是以寓言作比喻,把哲理用离奇的想象和形象化的描写、对比加以阐发,并且文章写得大开大合,飘逸洒脱,符合庄子的个性所以有人说他的为人是“意出尘外,怪生笔端”,他的文章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四、完成课后的作业复习所学词语逍遥游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庄子其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说理方法总结文中的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通过质疑、讨论理解文中“绝对自由”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的思想鉴赏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和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背诵全文2.把握文章的说理方式3.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1.设计艺术:从“三笑”入手明结构2.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教师提示诵读要领,学生诵读,整体感知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必须广泛地谈论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投影《秋水》“庄子钓于濮水”一段文字,引出追求逍遥游的庄子,读懂后让学生谈谈庄子是怎样一个人,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作者,教师再补充完善1.《秋水.庄子钓于濮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千岁矣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问:庄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答: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天下无道,当然也可以有“入世”与“出世”两种选择,庄子选择了“出世”,他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庄子用乌龟来比方,入于宗庙,是“留骨而贵”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留在泥水里,则自由自在这就是说,庄子视为生命的不是权势威福,而是洁身自好,是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2.庄子简介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曾任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解说:简介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为理解文章的思想作准备)二、熟读课文1.对照注释,查找字典,掌握字词读音2.听录音,扫清文字障碍,注意字音与节奏3.指名朗读,集体正音正句或全班朗读,指出朗读中的不足或错误4.结合“问题设置”教师做朗读提示5.学生齐读课文三、问题设置问:《逍遥游》“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文笔汪洋恣肆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怎样不同情感?答:第一段:“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要把选择问句的语气读出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句中“且夫”是发语词,读“夫”时可稍拉长一些,“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也”后停顿一下,千万注意,“也”作为语气词应放在上半句尾,即“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下文如有类似情况,朗读方法相同第二段,应重读“此小年也”“此大年也”“此小大之辩也”中“小”“大”“辩”第三段,“故夫”“若夫”中“夫”作为发语词,朗读方法同第一段“且夫”的“夫”;最后,“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应读得干脆而响亮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扩,读时要带不屑——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四、疑难探究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加强自学,故本课时以总结归纳的方式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使之掌握和巩固内容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利用工具书及课文注解,力求初步熟悉课文,扫除生字障碍,读懂课文大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标出不懂的地方,向小组其他成员提问,帮助自己解决教师巡视中可参与小组的活动2.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归纳“则”“乃”“而”的用法五、课堂小结《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堪称庄子的代表作此篇还被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希望同学们通过熟读课文来积累文言知识,来走进经典,走进大师六、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七、板书设计逍遥游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一、新课导入1.“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这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欣赏庄子的奇文——《逍遥游》2.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用单独读、齐读、小组比赛等方式检查二、问题设置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三、深入探讨1.这三“笑”是什么??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2.这三“笑”各笑什么?前两个“之”所指对象,都是鲲鹏第三个“之”所指对象,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3.三“笑”的作用是什么?由物及人、先述后议、先破后立首先通过描绘一系列具体事物形象地说明:无论是“扶摇而上”的乘天大鹏,还是“决起而飞”的蓬间小雀,也无论是“不知晦朔”的短命朝菌,还是春秋八千的长寿大椿,它们之间虽然有着大小之分,长短之别,但有所依赖,有所期待都是一样的,都是并不得逍遥游,进不了绝对自由的境界的然后又通过三个层次的人物来反复申明绝对自由的难得那些为世所累,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不必说,就是“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宋荣子之流仍是“犹有未树”;列子虽然己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是仍然“犹有所待”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待于风,算不上逍遥游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为了确立自己的“逍遥游”的绝对自由的观点,首先就必须驳倒一般人的所谓“自由”,证明它们都是“有所待”而相对的自由,不是作者所主张的“无待”的绝对自由这本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但作者却采取了欲抑先扬、欲破先立的手法,从而驳的有力,破的彻底,立的牢固四、疑难探究根据学生实际从下面三道探究题中选择一至两道,进行深入探究1.《史记》中说庄子“汪洋自恣以适己”,鲁迅说他“汪洋辟阖,仪态万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在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样的特点?首先,是全文的构思鲲鹏鸟的雄伟,大椿树的长寿,都令人叹为观止,又将这样的庞然大物与芥、蜩、朝菌之类细微、短命者对比,更显出事物、境界用意的奇特其次,是作者倾注笔力描绘的鱼而化鸟的鲲鹏形象课文多次描绘这一形象,前后相互补充印证,使其形象更丰满鲜活大鹏是作者着意刻画、极力渲染且颇为动人作者说它是一种鸟,这种鸟体形巨大,“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么巨大的鸟从何而来?竟是从“北冥”中的一种名叫“鲲”的鱼转化而来因为“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因而化成的鸟当然也“不知其几千里也”自然界中由水生而转化为飞行的动物是很多的,比如蜻蜓,大概作者对这种现象是有所观察和了解,才作出了这样的推理和猜测冥者、溟也,即大海北冥,是作者想象中的一个大海大海里的鱼比河湖里的鱼当然要大得多,但能把鱼想象到“不知其几千里”大的人,除了庄子,恐怕就没有第二个人了不仅如此,作者还认为:“鹏之徙于南冥也”,竟会是“怒而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扶摇”,就是旋风;“六月息”,就是六月里的大气我们知道,农历六月,正是台风肆虐的时候作者不仅赋予大鹏以人的感情,而且还具体描绘了其飞起时的壮观场面他把生活中所见到的平常事物鱼、鸟、旋风、台风等,通过想象夸张,运用到塑造一个有所待的极大的大鹏鸟的形象上来,这不可谓不是一个极大的创造2.章太炎说《庄子》“内篇以《逍遥》、《齐物》开端,浅言之,逍遥者,自由之义;齐物者,平等之旨”我们应如何看待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设题意图: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是全书的思想内容总纲,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精神特质和人生追求它不仅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其行文汪洋恣肆,着笔奇峭诡谲,想象力极其丰富,妙喻迭出,字里行间闪烁着庄子独有的思想光辉,因而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但对它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因此,探索和破解《逍遥游》深邃博大的内涵是我们解读《庄子》的一把钥匙,有利于正确把握《庄子》的思想脉络和庄子的精神特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对庄子思想的扬弃这个问题以自由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步骤可以参照如下安排:明确:庄子将自由表述为“逍遥游”,即心灵的无拘无束,自由翱翔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提供多角度的补充资料例如:①《逍遥游》中所表达的思想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是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脱的空虚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存自己的目的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抛弃一切私心杂念,勇于面对生活,敢于挑战生活,要去拼搏,去创造更好的明天②《逍遥游》表现了庄子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追求但是这样的“逍遥游”却虚无缥缈,无法施行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世界上有没有绝对自由?如果没有,那么庄子的追求是否有意义?“逍遥游”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是一种精神追求,精神追求不应该有终点,否则就会象《浮士德》里所写的那样,人一旦停下脚步,就沦为魔鬼的奴仆《逍遥游》中的鹏就是这样一个追求彼岸自由而永不停息的象征③庄子的根本观点是主张顺应自然,反对人为他既不满现实,又无法反抗它,就不得不走隐居遗世的道路,一方面议君相,讥儒墨,甘贫贱而肆其志;一方面齐万物,一死生,泯是非得失,以追求内心的调和、精神的胜利而自我麻醉④“逍遥游”就是“闲放不拘,怡适自得,优游自在,无挂无碍”所昭示的精神解放和精神自由,这也是庄子《逍遥游》的主旨只有这样的“逍遥”之境,才能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的家园,使自我“诗意”地“栖居”、自由地存在庄子创造的“精神天堂”、“精神乐园”和“精神故乡”,是否定了世俗黑暗政治和庸俗物欲观念的“乐土”只有在那里,人们才能获得超越、永恒和宁静但庄子的“精神自由”,决不等同于精神胜利法,因为庄子还以“拒仕”这种行动“亲证”了他对精神之游和逍遥的追求庄子追求的自由,也并非世俗的自由,而是对世俗自由的超越,即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内心自由,是内在的“自然”这种内在的“自然”与道合一,正是游于心之和的逍遥游状态庄子的自由,与西方哲学的“自由”也存在着质的不同庄子以“游世主义”思想所确立的“逍遥游”的境界极具诱惑力,它不仅塑造了士人的“自由”性格,而且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取用不竭的精神营养,形成中国知识界一种特有的精神因子⑤在《逍遥游》中,庄子讨论的核心是“绝对自由”庄子的“绝对自由”是一个“理念”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是对人的精神的阐释庄子认为,作为精神的生命是有绝对自由的他希望自己的精神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进而让精神的生命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实现思想意识上的审美超越人的一生中总有“心为形役”的烦恼“心”即精神“,心为形役”,不得不做些违心的事情;所以古代文人追求的是“形为心役”于是“,形”与“心”此起彼落,各有消长这种交互起伏,构成了人生的基本矛盾庄子提出的精神自由是想彻底解决这对矛盾⑥这种从本质上对人的肯定,对后人影响巨大,特别是给后来的文人以极深的影响,像陶渊明、李白、苏轼都打上了庄子的印记《逍遥游》表达了庄子思想的核心:绝对自由精神庄子审美意识的特质就是追求精神意念上的绝对自由庄子的深刻处在于他把美和艺术同生活中超功利的自由境界联系了起来,并以这种审美境界作为个体生命自由的无限延伸,实现了主体对于生命的意念上的审美超越⑦在现代社会中,文明的高度发展和伴随而来的负面效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质量,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残酷的淘汰态势,我们应该做怎样的逍遥游呢?这是非常值得大家深思的现实课题笔者以为,当我们事业成功或有所建树以后,能够真诚实在、自觉彻底地做“无名”、“无己”、“无待”的“至人”,那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逍遥游”,是对庄子“逍遥游”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
★精品文档★的扬弃,是在轰轰烈烈、日新月异的时代形势下作出的勇敢明智、堪称典范的人生选择3.《逍遥游》有什么思想教育意义?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刻挖掘和对庄子思想去芜取精的筛选,《逍遥游》中仍有一些对现今的我们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人不要成为物的仆役、异化的牺牲品《逍遥游》的主旨是人应该摆脱一切功名利禄权势的束缚,在精神上达到一个超然物外、悠游无为、绝对自由的境界,即“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庄子一生身体力行地在实践这一理想据庄子记载,庄周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据说楚王曾派人迎他去做国相,他拒绝了,说是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有时不妨学学庄子,超然物外,幻化为蝶,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明月清风、甘露琼浆,流连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徘徊于清澈湍急的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