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16 新人教版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16 新人教版必修5

ID:899043

大小:77.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陈情表》教案16新人教版必修5教材分析  1、本文是一篇情满笔端,措辞恳切的至情美文。文章委婉得体,悲恻动人。作者无论是诉自己的孤苦之情和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还是述自己对朝廷恩遇的感激之情和对晋武帝的忠敬之心,都十分感人。在阅读理解时,应结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古代散文,读懂文字是关键。只有在真正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才谈得上鉴赏。本文有许多古今异义字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讲解时须着重指出。本文运用语言十分精练准确,在熟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鉴赏语言特色,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3、学习古代散文,要特别注意诵读,最好能熟读成诵。本文文笔简练流畅,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四字句和对偶句的交错使用,不仅言简意丰,而且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加以体会,注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抑扬顿挫和快慢节奏,读出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节奏感。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苦情、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语言特色,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和其用词的精练准确。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课文。4、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成语,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讲解表达作者苦情、亲情、忠情的语句;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至性之言,悲恻动人”的原因。讨论作者说理周密,表达感情淋漓尽致委婉陈情的方法步骤;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教学难点  作者委婉陈情的方法步骤;诵读时的对各段情感的把握。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教学方法1、运用讲解法,在疏通课文时注重常用实词和虚词的讲解。  2、运用提问和讨论加固对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的掌握。  3、联系背景和关键语句,启发和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感情。  4、通过范读和讲解表达作者感情的关键语句,指导学生有表情地反复诵读课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基本理清课文思路。2、研读第一段,积累文言词汇,并背诵此段。教学过程:导语: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的美德,譬如勤劳、善良等,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便是“孝”了。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宋代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说:“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下面我们就来看以“孝”而著称的《陈情表》。一、解题1、释题:陈,陈述、禀报;情,隐情、苦衷(至孝之情);表――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又称“奏议”。2、作者: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晋初散文家。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以孝著称,受举荐,曾仕蜀汉为郎中和尚书郎,曾多次出使东吴。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3、背景: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以文学见称,历职郎署的李密当然被列为笼络的对象。然而,李密对蜀汉则是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闻”时,发生了困难。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二、诵读1、听读:听录音,边听边注意体会文章的节奏和文中抒发的感情。2、诵读:学生自己高声朗读课文至熟,并注意下面字词的注音。3、默读: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关注疑问处。4、听读:再放录音,学生可以跟读录音。正音: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凶mǐn终鲜兄弟xiǎn门衰祚薄zuò期功强近jī茕茕孑立qióng常在床蓐rù除臣洗马xiǎn猥以贱微wěi生当陨首yǔn责臣逋慢bū刘病日笃dǔ犹蒙矜育jīn过蒙拨擢zhuó宠命优渥wò日薄西山 bó 更相为命gēng三、积累(分散到各课时中)1、注意以下列通假词:闵-悯,悲痛怜惜零丁-伶仃,孤独的样子蓐-褥,草垫子,草席2、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臣以险衅   夙遭闵凶  慈父见背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期功强近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常在床蓐逮奉圣朝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寻蒙国恩猥以贱微   除臣洗马生当陨首责臣逋慢   刘病日笃犹蒙矜育不矜名节过蒙拨擢  宠命优渥日薄西山二州伯牧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不胜…之情 拜表以闻 3、古今异义: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不能够,不同意成立-成人自立/指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告诉-报告申诉(苦衷)/说给人听或使人知道 辛苦-辛酸悲苦/身心劳苦4、词类活用:夙遭闵凶-形作名,忧患,不幸的事察臣孝廉-名作动,作孝廉,为孝廉猥以微贱-形作名,社会地位低下之人谨拜表以闻-使动,使皇上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作动,远离则刘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地5、注意虚词“以”的用法:臣以险衅(因)臣以供养无主(因) 猥以微贱(凭)  臣具以表闻(用)  圣朝以孝治天下(拿)但以刘日薄西山(因)无以至今日(不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拜表以闻(来)6、注意以下句式: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结构后置)7、成语: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茕茕孑立――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日薄西山-—比喻人年老或事物衰微,接近死亡。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朝不保夕――早上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形容形势危急。四、研读第一段:奏诉早年家庭不幸,祖孙相依为命。(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1、齐读第一段。2、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3、思考分析: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生答:总摄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学生讨论,不拘答案,老师投影,逐条显示)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四大不幸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4、指导学生朗读全段,提醒学生注意此段的感情基调――凄苦,悲凉。5、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一段。6 、学生对照投影试背第一段。五、作业:背诵第一段,预读下文。板书设计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四大不幸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三段,积累文中文言词汇,并背诵这两段。教学过程:一、温习1、背诵第一段,注意感情基调:凄苦,悲凉。2、翻译重点句子和词语,解释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的意思。过度语: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 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难道你的心中只有私情吗?”故仅仅有第一段的悲苦说辞,能够打动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吗?晋武帝会不会认为这是他为保留名节坚辞不仕的托辞呢?这个问题对于李密来说至关重要 , 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样陈述的,我们下一节课再赏读《陈情表》的其他章节。 二、研读(一)第二段:禀诉祖母供养无主,实诉奉诏进退两难。(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1、齐读第二段。2、学生口译本段文字。 3、思考分析: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晋对李陈情李对晋察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举臣拜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除臣责臣刘病日笃告诉不许进退两难催臣3、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4、指导学生朗读全段,提醒学生注意此段的感情基调――感激,恳切。5、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二段。过度语: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晓之以理”即“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大旗恰是“以孝治天下”。(二)第三段:坦陈经历态度,以求皇帝体恤。(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1、齐读第三段。2、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 3、思考分析:⑴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 ,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⑵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⑶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区区不能废远) ⑷“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4、指导学生朗读全段,提醒学生注意此段的感情基调――真挚,诚恳。教师: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听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可见,这篇文章的抒情和语言的艺术感染力是多么强烈。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段首句就说以孝治天下是治国纲领,言外之意则孝养祖母虽为徇私情,却也合情合理亦合法,因此,“以孝治天下”要重读。⑵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随后说自己出仕蜀是图宦达。不矜名节,打消武帝疑虑。这里,“不矜名节”要重读。⑶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准确地陈述了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这里的“至微至陋”和“宠命优渥”要重读。⑷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地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如泣如诉,字字都表达着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所以,“日薄西山”和“人命危浅,”要重读,“朝//不虑夕”要慢读。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这是最能表现“辞不就职”的理由。作者的笔下,展现的是一位可亲可敬的慈祥的老人形象。她悯孙儿孤弱,躬亲抚养,对李密有着大恩大德;正因为此,作者才与祖母两代孤传的特殊关系有着深切无比的感情。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真情。同时,作者倾述了祖母的年老多病孤单无依、祖孙相依为命的境况。在这种情况下,怎能忍心离开祖母呢?在此,“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和“区区/不能废远”应该重读。5、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三段。三、作业:翻译并背诵二、三段,预读下文。板书设计晋对李陈情李对晋察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举臣拜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除臣责臣刘病日笃告诉不许进退两难催臣第三课时教学要点: 1、研读第四段,积累文言词汇,并背诵这此段。2、理解课文内容及“忠”“孝”的含义,体会文章写作特色。教学过程:一、温习1、分组背诵第二、三段,注意感情基调:感激,恳切;真挚,诚恳。2、翻译第二、三段中重要句子,解释成语“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的意思。二、研读第四段:陈表乞养祖母,先尽孝后尽忠。(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1、齐读第四段。2、两名学生共同口译本段文字。3、思考分析:⑴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⑵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4、指导学生朗读全段,注意此段的感情基调――忠诚,恳切,期待。⑴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贯穿全段的是"尽节""报养"二语。作者先比较自己和祖母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以便后文提出先尽孝后尽忠。所以,这里“尽节、长”和“报刘、短”要重读。⑵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到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这诚挚恳切的感情洋溢了整篇文章,怎么能不打动人?“愿乞终养”是这篇表文陈情的目的。因此,“愿乞终养”要重读。⑶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极其诚恳地说明自己的情况,是天人共鉴。这里的“辛苦、非独”和“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应重读。⑷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说得入情入理。这是表达自己对朝廷忠心的句子,应重读。⑸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作者也确实有着一种实实在在的恐惧。生活在一种不被信任之中,生活在一种犯罪感中,想做一点自己要做的事情,必然会有这样的恐惧。这里“犬马怖惧”可重读。5、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四段。三、总结(一)内容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第四段: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全文可谓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忠”,至性之极,委婉之至,终于打动了皇帝,达到了自己上表的目的。(二)特色1、融情于事。 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既有夙遭悯凶之悲情,也有相依为命之亲情;既有感恩知遇之忠情,也有终养祖母之衷情。这都是通过叙事和抒情来表达的。文章很好的把叙事、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出浓郁的“情事”之气。古人说:“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文中还能读出什么“情”来吗?(如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怖惧之情;对“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之情;对祖母刘氏的深忧之虑等等。)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又示之以忠,陈情于事,寓理于情。总之,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2、语言生动形象,自然精粹。本文语言十分自然真切,仿佛是从肺腑流出,不见丝毫斧凿痕迹,但又用了不少四字句、对偶句、比喻句,有骈文整丽之工,有“赋”的语言特点。《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有人说,《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读《陈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看到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你还可以听见少年的无助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孝子恳切的哀告,帝王严厉的呵斥……请轻声朗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语句画下来,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的构思,说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⑴“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引导: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引导:一连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路;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引导: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明确: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⑵“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引导: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境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急切而无可置疑。※“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都是对偶句。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明确: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⑶“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以狼狈比喻进退为难的情境,形象生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似犬似马,忠恳之情,怖惧之态溢于言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急于星火”用比喻形容情势紧迫。明确: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⑷提问: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引导:此文的问世,为后世提供了众多的惯用语,一直流传至今,如“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草结”等,均成为人们信手拈来的语句。四、课堂小结《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五、作业:翻译并背诵第四段;预习第18课。板书设计合情合理合法不幸的家境————未曾废离(陈情依据)两难的处境————忠孝难全(博取同情)不仕的理由————克尽孝道(表明心迹)“两难”的解决————先孝后忠(提出要求)语言特色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成语:丰富了中国语言的词汇。教学反思及课例分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