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口语交际交际内容本次口语交际是要求我们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类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者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想发明什么。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交际指导1.交流前,我们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搜集资料,也可以向父母、师长请教相关的问题。
2.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拟好发言提纲。你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启示的资料,也可以谈谈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还可以谈谈自己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或自己的发明创造。交流时要把从大自然中的什么地方受到了什么的启示说清楚,要把人类发明创造的事物名称说出来。
3.说的时候注意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听众容易理解、接受。
交际示范
朱雨宁:我搜集到的是植物给人类启示的资料。由于不少植物对环境的变化都非常敏感,并通过颜色、形状、生长习性的变化表现出来。人们就依靠对植物状态的监测,来对有害物质进行预警。这为现代战争中的环境监测提供了意想不到的帮助。在战争地带前进的士兵,正尝试用电子装置来监测植物,以此判断当地是否遭受过化学毒气的攻击。
张涛:我来说说我搜集到的资料。五彩的蝴蝶翅膀会变色。科学家将对蝴蝶色彩的研究运用到军事防御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提出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
李梦:我来说一下我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我观察的是蚂蚁搬运食物。我把一小块面包放在蚂蚁窝旁。一只蚂蚁发现了以后,马上爬回巢里,一会儿就来了一大群蚂蚁。它们齐心协力,一小会儿就把面包弄碎了,然后搬回巢里。由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也要像蚂蚁一样团结合作,这样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
孟晓霜:我观察了爬山虎的脚,感觉很有吸力,我就想发明一种“吸墙鞋”。这种鞋的下面有许多吸盘,吸力特别强,即使倒着贴在墙上也不会掉下来。如果有了这种鞋,刷墙的工人在干活的时候就不用带上繁重的绳索,不用爬上不安全的梯子,只要穿上这双鞋,就可以安全地在高空行走了。
习作习作内容本次习作要求结合口语交际写一写自己在综合实践中的发现,也可以把活动经过或心得写出来。
写法指导第一步:审题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可以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带给我们启示的资料,也可以写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哪些启发,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自己想发明什么。也可以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经过或心得。
第二步:立意表达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以及勇于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第三步:选材搜集有关自然科学的材料。选好角度,选好材料,写最想写的内容。
第四步:思路(以范文为例)蜘蛛的秘密开头:放蚂蚱观察吃食中间:发现空壳找到原因结尾:得到启示明白道理第五步:方法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
蜘蛛的秘密一天清晨,我在小区大门后面的墙角发现了一张蜘蛛网,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捉来一只小蚂蚱放在蜘蛛网上。①①简单交代事情的起因。佳作欣赏
不一会儿,从墙缝里爬出一只大蜘蛛。它很快就发现了蚂蚱。可是它并不急着吃到嘴的美餐,只是吐出一股白色的丝,把蚂蚱缠了起来,便回洞了。我百思不解:蜘蛛为什么不吃掉蚂蚱呢?②我又继续观察起来。可等了好久,蜘蛛就是不出来。②对蜘蛛动作的描写很细致。小作者心理活动的刻画很生动。
第二天,我发现小蚂蚱还在网上。走近了仔细一看,原来只是一只空壳。我非常奇怪,蜘蛛为什么不吃壳呢?后来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③原来,蜘蛛捕到猎物后,会先将猎物用丝缠绕起来,再吐出一种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质组成的昆虫的内部组织。这样昆虫死亡以后,就会变成汁液。蜘蛛就可大口大口地吮吸了。但是昆虫的外壳不是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蚂蚱的外壳被完整地留在网上。③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找到答案,看来小作者是个很有心的孩子。
这次意外的发现不仅让我了解了蜘蛛吃食的奥秘,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看似平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着无穷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④④点明中心,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总评:这篇习作的小作者观察的现象很小,但是揭示的道理很深刻,以小见大,很有特色。习作以自己的“好奇心”为线索,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问题,通过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最后揭示中心:只要你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写作的思路非常清晰。由此可见,要想写出好的习作,必须好好观察生活。
1、辨清题意,拟好题目。抓住“发现”,把自己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发现写下来。“发现”是话题,不是题目,不要以我“我的发现”为题,要拟一个新颖的题目。2、突出重点,说明启示。重点写出自己发现的过程,注意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示。3、叙述有序,条理清楚。可以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也可按照“果转到因”的顺序写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