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应当说,这两个字是嵌得相当不错的,是颇合原句的意境的。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她说:“这是常人用的俗字,平直,无味。”换句话说,即缺乏诗句应有的含蓄和诗味。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轻风”徐徐,若有若无,“扶”字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风”徐來柳枝的柔美之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风韵: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黯然失色了。这样,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足见,在古代诗词中,一个字的变动,整首诗的意境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应该学习苏小妹,在创作中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咬文嚼字,让自己的文章更上一层楼,精益求精。二、作者简介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文化大革命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会受益匪浅。三、整体感知课文1.“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文中当怎样理解?明确:“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但在本文中却是指“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课文是怎样阐述“咬文嚼字”的?(可以划分成几个部分?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全文共八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1-5)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情感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思想和情感的调整。(咬文嚼字是什么)第二部分(6-7)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强调“咬文嚼字”务必要做到“惟陈言之务去”。(咬文嚼字怎么做)第三部分(8)点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文学创作,“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咬文嚼字意义目的)三个部分I'可的关系:笫一部分阐述“咬文嚼字”是什么,第二部分阐述“咬文嚼字”的原则,第三部分道出写作吋“咬文嚼字”的目的。尽管本文属于文艺随笔,但文章的三个部分之I'可却依然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四、合作探究1.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儿个实例?明确:(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3)、“推敲”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屮两句的剖析(5)、“套板反应”2.提问:前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明确:有。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3.探究: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分组讨论,找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总结:好坏的标准一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
感上“推敲”。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4•探究:看6、7两段的对比,进行迁移教学深化多媒体展示:(1)掌握语言的联想意义:有关“酒”的诗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酒”的含义:思乡之悲(悲)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洒”的含义:官军收复失地的欢喜(欢)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酒”的含义:一种离愁别绪(离)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酒”的含义:刖友相逢的喜悦(合)总结:一个“酒”字,居然能蕴含人生的悲欢离合诸多情感,其意义是多项的、复杂的,要想把握住准确的意义,必须耍有联想和判断意境的能力,不得不在阅读鉴赏时,“咬文嚼字”.(过渡语句:我们一面要善于联想,一面也需要避免被约定俗成的暗示性联想所欺骗,即“套板效应”,那么什么叫套板效应呢?)(2)避免套板效应:描写佳人的“套板”: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楚楚动人风姿绰绝肌肤胜雪不俗:汉李延年一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分析下)注:李延年的歌唱得很好,“每为新声变曲,围者莫不感动”,曾在武帝前演唱《佳人难再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宇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完后叹息口:“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说:“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这位佳人就是他的妹妹,其妹妹在御前表演,果真使得汉武帝飘飘然
如若仙人,其妹因此歌得幸,后来被武帝立为夫人,李夫人所生之子便是昌邑哀王(刘彌)。因其妹受宠,其兄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他自己也被封做协律都尉,负责乐府的管理工作,每年二千石的俸禄,与上卧起,显赫一时。若李延年还是向汉武帝称赞口己的妹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李夫人还会得宠吗?李延年不过个宫廷乐师,在歌词创作方面尚能推陈出新,那么更不要说追求完美境界的文学家与艺术家了,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正是我们同学所需要拥有的(结合最后一段)。(过渡语句,我们来学习学习古代的大家,是如何苦心造诣,锤炼文字与情感的契合性的)五、拓展练习1•思考:本文的思想内容对你的阅读和写作有什么启示?(不少于3条)2.思考: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你获得了哪些写作的启示?(不少于2条)3.任选一个你非常熟悉的事物或景物,进行描写。要求:标新立异,避免套板反应。题目自拟,300-500字。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插。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5.“柳腰桃而”等套语的评述。设题意图: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内容,提高概插内容要点的能力。参考答案:1.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2.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3.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4.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5.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
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二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2.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3.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全班或分组讨论:对朱光潜与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的优劣。参考答案: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马南邨在《不求甚解》屮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耍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三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设题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本质和途径。参考答案: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可举的例子很多。例如:1.《为了忘却的记念》:“眼看朋辈成新鬼”改“忍看朋辈成新鬼”,思想感情就起了变化。“眼看”,是眼睁睁看着的意思,说的是无力救助;“忍看”,则饱含悲愤Z情。2.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札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3.《谁是最可爱的人》,原句“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蹭趾、边说话也行。那是多么幸福呢!”最后一句改为“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思想感情由羡慕而调整为赞美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三从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套板反应”及其危害性。设题意图:“套板反应”的现彖在诗文中比比皆是,本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种现彖及其危害性,为消除这种现象而努力。参考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