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咬文嚼字》教学目的:1、分析课文观点。2、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的主张。3、借鉴吸收。4、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教学重点: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的主张。教学难点:借鉴吸收。教学方法:读诵;启发提问,迁移练习。教学时间:1节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谜语: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做个学习的小老鼠也不错: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2、“咬文嚼字”含义。3、课文内容回顾4、学习目标展示二、新课学习——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1、分析例子(1)郭老改词。①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气坚决)②六个“你这……”;(感情强烈)③“你是个好小子。”(假定语气)④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不合逻辑)2、小结——句式不同,情感不同。3、分析例子(2)王氏改文①原文——“李广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②改文一“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③改文二“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原文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把发现“虎”的紧张情绪、勇悍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4、小结——繁简不同,意味不同。简洁,但却比原文少了韵味。5、分析例子(3)贾岛推敲。用“推”或“敲”各自不同的意境①“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②“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6、小结——字眼不同,情境不同。7、分析三个例子----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郭老改词(句式不同——情感不同)李广射虎(一繁一简——意味不同)贾岛推敲(用词不同——意境不同)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咬文嚼字,即调整思想感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推敲文字,骨子里实在是推敲思想感情。三、知识运用1、名句中的咬文嚼字①春风又绿江南岸。②红杏枝头春意闹。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④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2、形容才子——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填空。唐朝李白——宋朝苏轼——元朝关汉卿——明朝唐伯虎——清朝曹雪芹“周星驰”式的唐伯虎:“我乃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鬼见鬼愁、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是也!”3、填词:飞人刘翔那令人----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骄傲,自豪,惊叹——“眩晕”)4、根据特定情境增加词语,使文字表现出特定的思想感情。(扩句)早晨,太阳发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① 表现欢快心情。② 表现苦闷心情。四、新课小结五、作业布置——填空并说明理由。清风□细柳,淡月□梅花.板书设计咬文嚼字朱光潜观点: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郭老改词(句式不同——情感不同)例证法:李广射虎(一繁一简——意味不同)贾岛推敲(用词不同——意境不同)结论:咬文嚼字,即调整思想感情。态度谨严,力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