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复习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探究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2.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实例,列举体现出的道理。学习过程:一、 字词归纳:1、字词书写注音,至少20个 2、解释加点的字词,至少16个 二、填空1.本文作者,著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咬文嚼字《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3.解释下列“烟”字的意思,“一川烟草”,“杨叶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三、复习课文内容4
(一)、整体理解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4、5)第三部分:(6)(二)观点性语段在第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概括一下就是:(三)再读课文,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认真研读,仔细分析,填表: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修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联想意义(四)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四个实例?这四个例子修改后的效果怎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效果?(五)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不能有“套板反应”,什么事套板反应?朱潜先生是如何看的?4
(六)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七)夹叙夹议是本文表达特点之一,请从文中找出典型的例子,并分析其表达效果。(七)为什么说“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歌方面”?请结合你所知道的诗歌作品,说说你的理解。(八)作者旁征博引,本文中用了许多典故,有语典,也有事典。请选择两例,查阅资料,解说其意思和作用。(九)归纳主旨:(十)归纳文章写作特色:4
3个修改实例中,第一例是修改后增色不少,表达效果增强了; 第二是改坏了,越改越不好的;第三例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师: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修改字词,不仅是在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这句话非常关键。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上进行“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即“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锤炼文字,其实是在锤炼思想感情 ◆3、视时间而定:插入提问:对“推敲”这一典故,朱光潜先生和韩愈的观点发生了分歧,你们如何看待?——其实,朱光潜先生的观点之所以不同于韩愈,根本原因还是取决于如何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运用怎样的字词,取决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