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 说“木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湘潭凤凰中学高中语文 说“木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ID:900126

大小:2.1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无边落木萧萧下 说“木叶”林庚 识词释义1.词语认读袅袅()照浦()褒()奖灼灼()亭皋()寒砧()涔()阳万应锭()言筌()窸窣()迢()远庾()信橘徕()冉冉()陆厥()柳恽()桅()杆niǎopǔzhuócénxīsūláijuétiáorǎndìnggāoyùnzhēnwéiquánbāoyǔ 步骤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全文,概括每段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 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段意。第1段:“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第2段:指出“木叶”就是“树叶”,古代诗歌多用木叶、落木,而极少用树叶。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一个“木”字,虽然两者概念相同,但在诗歌形象上大有区别。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会有第一个艺术特征。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第7段:说明“木”与“树”在概念上的差别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于一个“木”字。4-6、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7、“木叶”“树叶”两个形象一字千里。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说“木叶”引题主体小结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步骤二:具体研习 浏览文章第1、2段,说说文中引用大量诗句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现象?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木叶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树: 叶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 现象“木叶”为历代诗人所钟爱。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 “木叶”到“落木”,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 关键点在“木”字 “木叶”就是“树叶”,可是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见“树叶”呢? 意象场合外形颜色质感意味联想(落)木(叶)树(叶)春夏之交秋风叶落叶子脱尽枝叶繁茂绿(叶)褐绿(干)干燥饱含水分空阔疏朗饱满绵密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密密层层浓阴满地枯黄 木含有落叶的因素艺术特征疏朗的清秋的气息黄色及干燥的质感暗示性 暗示性诗歌语言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启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合作探究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暗示义“柳”意象 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雨霖铃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咏 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垂柳(唐代)唐彦谦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小结:古代诗歌中“柳”意象的暗示性意义1、咏柳颂春。例如《咏柳》。2、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寄惜别怀远之意。例如《送元二使安西》《雨霖铃》。3、比喻得势轻狂的小人。例如曾巩《咏柳》。4、比喻邀宠取媚的小人。例如唐彦谦《垂柳》。 合作探究我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暗示义“草”意象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清平乐 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象征春天的盎然生机或顽强的生命力。例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寄托离愁别绪,思归念归之情。例如《清平乐》《赋得古原草送别》。3、寄托情感,感时伤世。例如《春望》。小结:古代诗歌中“草”意象的暗示性意义 敬请指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