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作者描写了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前半局部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局部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祥、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学情分析】 《母鸡》是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同学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要引导同学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可以先让同学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从讨厌母鸡到喜爱这一思想转变的原因。 2、难点: 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情感经历,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淘气的小朋友。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母鸡 读题。二、导读、梳理要点 1、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3、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三、自读自悟 1、同学们自读课文: 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嘎嘎没完没了颤颤巍巍扯长了声•反抗如怨如诉小疙瘩欺侮•可恶下毒手狠狠地一撮儿•成绩聋子雏鸡挺着脖儿•歪着伏在地上放声啼叫凄惨•慈爱辛苦2、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汇报交流: 讨厌母鸡:第1~3自然段。 喜欢母鸡:第4~10自然段。 3、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⑴ 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⑵ 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如:讨厌:随处乱叫 欺软怕硬 发狂炫耀) (不讨厌:负责 感受 勇敢 辛苦) ⑶ 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身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因为在此时此刻,作者笔下的“母鸡”已经升华为“母亲,全天下的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所有母亲的一种尊敬之情。) 4、有开始“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那作者写《猫》也是用这种方法吗?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 (《猫》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终是喜爱的情感,而本文体现的是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四、小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身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由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母鸡的转变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五、积累词句。学生把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如: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板书设计】 16、母鸡 1.没完没了乱叫如怨如诉过去2.不敢反抗公鸡讨厌母鸡3.下蛋时发狂地叫1挺身预备作战(勇敢)现在2发现东西让儿女吃(慈爱)喜欢母鸡3教鸡雏啄食、掘地,用土洗澡(慈爱)4夜间有动静,放声啼叫(负责、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