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3记金华的双龙洞
加入VIP免费下载

【原创】3记金华的双龙洞

ID:903627

大小: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3记金华的双龙洞三年级下册22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三、教学用:多媒体;黑板;粉笔等用具;四、教学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你们都去过或听说过什么著名的风景区吗?请用一、二句话跟大家做个介绍。2、同学们,我们的祖国以她那壮美的河山、神奇的风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留下了人们的赞叹。《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作家叶圣陶游览之后写下的一篇游记。我们就沿着他的足迹去观赏这一神奇的溶洞。(板书:记金华的双龙洞)(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以下的要求。(1)扫清生字词的障碍,将课文读通、读顺。(2)作者从金华出发,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一洞口一外洞一孔隙一内洞一出洞。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一内洞一孔隙一外洞一洞口一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3)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六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路上见闻。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第四段(第5自然段):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的经过情形。第五段(第6、7自然段):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第六段(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乘船出洞。(三)再读课文,深入感知4、第一自然段:这是一篇游记,开篇点题,交待了游览的时间和目的地。5、第二、三自然段:路上见闻(1)“还等什么?我们出发吧!”创设情景,伴随《春之声》的音乐声,师朗读描写路上美丽景色的段落。(2)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请用:“~~”画出来)。看到、感到、听到。公路:盘曲溪声时时变换调子。映山红:开满、多色、比盆栽的显得有精神。油桐:正开花、白色、一从、一簇、很不少一片明艳。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见过。新绿:或浓或淡溪流:随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从洞里流出来。(3)“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①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②盆栽的杜鹃有人照顾,上肥浇水,怎么在作者眼中却没有山上的杜鹃有精神?引导学生理解花儿在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吸收阳光雨露,任其自然地生长,显示出它的本性姿态,而格外地有生机有灵气。作者有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之意。③你能不能用作者写出来的和没有直接写出来的颜色画出一幅明艳的画面。2 (4)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5)“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①出示实物,新绿。“新绿”,指春天新长出的草和树叶的绿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长的旺盛时期,不断地有新芽、嫩叶冒出来。刚长出时的颜色是淡绿的,长出时间稍长,颜色就变深、变浓了。②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意思。(什么叫“新绿”,为什么会或浓或淡?)作者说“或浓或淡的新绿”,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绿色的特点。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明艳”,指色彩明亮鲜艳。因为有“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体会山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艳”。)“明艳”什么意思?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明艳的山色?(多媒体展示映山红、油桐的图片,感受鸟语花香的美景)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好好品读。(6)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个读第三自然段)①比较多媒体展示的两幅溪流图,有什么不同?(比较溪声)②溪流为什么会有宽、窄、缓、急的变化?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听着溪声齐读“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因为山势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窄,有时山势高,有时山势低,有时平坦,有时陡峭,溪流从山上向下流,会随着山势的变化而时宽时窄,时缓时急。溪声也会时高时低,时断时续。溪流是从双龙洞中流出来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一首动听的歌啊。③溪流:时而…时而…时而。几对反义词的妙用,用拟人手法,写溪水的声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句子中的因果关系,音韵节奏感,和作者当时的心情等。④哪位同学能读出溪流变化?(在生朗读中,教师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动变化的声音)(7)这么美的句子,如果能把它记下来多好啊。看谁在3分钟内记得又多又好。生自读句子。交流,并请记得多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8)课题是《记金华双龙洞》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写沿途的景色?沿途景色犹如悬挂在天地间的一幅巨大的彩色山水风景画。它是那么吸引人,双龙洞在此山中,不正是画中画,景中景吗?生:沿途景色已如些美丽,双龙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生:作者游兴很高,心情舒畅,借沿途所见抒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已经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第二课时5、第四自然段:“洞口”、“外洞”叶先生边欣赏山中明艳的春色,边倾听着淙淙溪声,一路逆溪流而上,来到了双龙洞洞口。(1)多媒体播放“外洞”景色。(2)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来概括。山路(美)——洞口(宽)——外洞(大)〈多媒体〉(3)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高山之上树木繁茂感到很有气势)“突兀森郁”什么意思?从这个词可看出洞口什么特点?(“突兀”:高耸,指山势高耸。“森郁”:树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长得茂盛繁密。高山之上,树木繁密,很有气势,不禁使人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洞口:高、宽2 (4)说明外洞什么特征?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大会堂,高高的石顶,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外洞:大(多媒体展示洞中情景)有多大?(大会堂、千八百人),顺势而导:他打了个比方,列了个数字!多具体呀!相当于咱们多媒体教室的五倍!板书:(打比方、列数字)(5)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一一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6)指导朗读训练:指名读这段话,读后评议朗读效果。男、女生比赛读这段话。6、第五自然段:空隙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1)①请两位同学前去探探路。这两位同学合适吗?这两位同学不合适可看出孔隙什么特点?(教师点两位较胖的学生上讲台)②船怎样进出孔隙呢?(师生齐读“船两头系着绳子……船就出来”)请看录象,船是怎样进出孔隙的。从录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进孔隙,你的心情怎样?(教师放录像,配录音介绍)③请一学生上讲台,以椅子当小船,模拟作者的动作,想象作者是怎样进孔隙的,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④分组朗读,读出好奇、紧张心情,看哪一组读得最好。(教师点评朗读)(2)自学第五自然段,概括孔隙的特点。(板书:低矮、窄小、险)(3)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这样小的小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窄板书:窄)孔隙指小洞、裂缝,应该说是小的;但又能容小船进出,那就该说是大的,那孔隙到底该说它小,还是该说它大呢?(让学生各谈自己的理解,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说它“大”或“小”,要跟它相连的外洞与内洞的大小比较,才能做出判断。外洞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会,当然很大,而内洞更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就显出这一处的洞或裂缝很小,因而称之为“孔隙”。至于这个“洞”或“裂缝”本身并不小。)孔隙:窄,只能容两人并排仰卧的小船。“怎样小的小船呢?……是这样小的小船”船小说明孔隙小。矮:小船进出靠人工拉,人仰卧在船内。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中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所以:作者不说宽有三米多,他说(怎样小的小船呢?……是这样小的小船。)他用身体做比、借小船的小写出孔隙的小,这种借比的方法让我们都能体验得到。(板书:借比)乘船进出的姿势与感觉也从侧面写出孔隙的低矮窄小。(4)险: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头稍微抬起一点儿,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八九米长。“挤压”是什么意思?(挤过来,压下来)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孔隙太小,左右上方山石奇形怪状,周围又是昏暗一片,作者感觉山石挨着他,似乎将他紧紧包围起来。越往内洞走,黑暗越浓,这种压迫感就越强。)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作者乘船时的感受,先请学生谈谈自己观看过孔隙时候的感受。生:“压抑,不能呼吸。喘不过气来,光线昏暗。”师顺势提升认识:他说自己坐船这件事,他写自己的感受,(板书:举事例、写感受)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船的小,他多会抓特点写具体呀。(5)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看课件外洞由近及远的镜头,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6)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当时的心情。(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师:“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和我们的感受是不是一样?”怎样朗读才能把这种压抑的5 感觉读出来,指导朗读。了解小船如何自由在孔隙间出入的。(7)作者就是这样先写出孔隙的窄,再写孔隙的矮,最后写孔隙的险的特点的。试按这样的条理练习背诵这一段,先自由练背,再指名试背,互相背。7、结合第五自然段的泉水,理清本文暗藏的线索——泉水,让学生逐节找出“泉水”一词所在的句子去自身体会。师:“我们的旅游快结束了,这一路我们都是沿着叶圣陶爷爷的旅游线路完成任务的,其实,我们还有一位小导游,跟着它我们也能顺利完成今天的任务,它是谁呢?”师可适当提示“哗哗哗学生恍悟“小溪流!”请看任务:(多媒体出示)了解文章的暗线。挑战:在地形图的基础上添加小溪流水线路图。提示:找出智囊宝典中所有描写小溪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7、第六、七自然段:内洞(1)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2)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黑,奇,大。在这些特点在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呢?(3)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4)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5)洞顶双龙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蜿蜒”是怎样的?据字形释义,再观看课件,让学生作描述。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象”,到底像不像?该处本已有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火摇曳,产生一种“像”感觉;但由于它是自然状态的岩石,没有经过人工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其用词严谨。(6)学到这里,大家知道双龙洞里的“双龙”其实是什么吗?(学生踊跃发言)(7)想象一下,除了课文列举的大自然赐予的奇观——蜿蜒在洞顶的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还有什么呀?(顺势板书:列举)想象所看到的石笋和石钟乳,练习说话。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句式:看那石笋(石钟乳),像。(8)老师在网上也找了一些有关内洞钟乳石的照片,大家想不想看看。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采用比喻、对比、夸张的手法,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景物特点。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9)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10)洞内景物的描写,也是有顺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来表明观看顺序,读一读,感觉这样写条理就比较清楚了。(11)大(比外洞大得多)找出体现内洞大的句子,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句子写出内洞大的特点的。理解“十来进房子”。不知道有多麽宽广;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麽大。(12)着眼泉水,总结全文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学生接读写泉水的句子)一路游玩过来,哪几处见到泉水?金华的双龙洞无论是洞口、外洞、还是孔隙、内洞,景色各异,特点突出,真可谓是奇观异景,值得前去欣赏。8、第八自然段:乘船出洞5 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学完双龙洞,作者介绍的最详细的是哪个地方?为什么作者不先写这儿?这样重点不就更突出了吗?(游记要按游览顺序来写)指板书,说说作者的游览路线。(四)拓展生活: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五)巩固识字,练习写字(六)布置作业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作者游览双龙洞的路线,领略了沿途的美景和双龙洞的美丽奇特。可是你们知道吗?作者游玩双龙洞后,拾级而上,有游览了冰湖洞。同学们课后可以看一看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游了三个洞》。本文就节选自这篇文章。六、板书设计3记金华的双龙洞:路上迎着溪流外洞泉水外流孔隙一路水程内洞泉水缓流出洞55高小途中见闻外洞宽孔隙窄大矮七、教学反思内洞5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