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型预习+展示课时2课时主备副备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审核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过程与方法目标:1、按作者参观游览的顺序学习。2、学习作者有条理的叙述表达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学法指导:1.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2.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知识链接:叶圣陶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双龙洞双龙洞位于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城北15公里的金华北山西南山麓、东系大佛寺,西衔六洞山,北起金华北山的山脊线,南向以尖峰山为标志,区域规划面积为79.73平方公里。它是一处以地下悬河、岩溶奇观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溶洞的形成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
杜鹃与映山红映山红是半常绿或落叶灌木,生长在浅山丘陵中,花开时满山遍坡呈现玫瑰红色,故得名。又名“山石榴”、“杜鹃花”,属杜鹃花科。全世界杜鹃花有八百多种,我国是世界杜鹃花的分布中心,有六百多种,四川峨眉山和云南的玉龙山是我国杜鹃花的盛产地。杜鹃花与报春花、龙胆花是我国的“三大名花”。学具准备:工具书、课前收集有关溶洞、双龙洞的知识、图片。的相关资料学生学案教师导案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2、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自主预习】一、课前预习(一)、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填字,读通课文。能做以下各题:1、在正确的读音上面画“√”。系(jìxì)绳子孔隙(xìxī)蜿(wānwǎn)蜒漆(xīqī)黑盘曲(qūqǔ)而上、浙(zhézhè)江仿佛(fúfó)呈(chèngchéng)粉红色走一转(zhuànzhuǎn)臀(túndiàn)部2、“蜒”、“漆”、“臀”这几个字会写错,我要在生字表里找到它们并批注它们的笔顺和该注意的笔画3、瞧,课文的生字我会写了。zhèjiānɡyóutónɡyōnɡjǐkǒnɡxìyǎnɡwòtúnb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识记它们的字形。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3、质疑问难。(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四、交流: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shāowēiéjiǎocāshānɡwānyántūwùsēnyù【实践探索】一、1、通过反复的读课文,我知道了作者___老先生,在时候,游览————————。课文是按______的顺序描写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途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课文多次写到水,水的源头是从来、经过、、、最后从流出顺山而下。2、作者途中所见的景美,文中的语言更美,我找出来交流欣赏。“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一句。我发现了:我感受到了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我把发现和感受批注在课文旁边我要和同学交流作者是这样描述这些景物的。3.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疑问一:疑问二:疑问三:4.我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是:第二课时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六、布置课堂作业。(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师引:感悟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由具体的景物概括出“明艳”一词,写出金华一带山区明亮艳丽的景色。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时变换调子。引导发现这句话的特点。二、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1、引导学生找到课文中概括特点的词语或者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2、从文中找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出来。(让学生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以及掌握采用的打比方,说感觉等写作手法。)着重感悟下列句子:1、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擦伤鼻子。体验由于孔隙的窄小而形成“挤压”的感觉。2、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也很值得观赏。着重理解“即使”这部分的强调作用。
学习目标:1、感受金华双龙洞自然景观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二、交流探究阅读提示:认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想像,课文的每一部分都讲了什么。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试着在课文的适当位置进行批注1、其它的景点作者进行了详略处理,我知道哪个景点是详写的,哪个又是略写的。2、我要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写清楚的。3、我能有感情地朗读每一部分,还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拓展延伸袁宏道笔下的西湖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游西湖时,写下了十多篇游记,下面是其中一篇的现代译文,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来欣赏美丽的西湖。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俶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过茶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快。不知不觉间,我已是如醉如痴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重山叠岭:微波荡漾:如醉如痴:2、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用“_____”线画出。以上句子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作适当的点拨。三、复述:要求学生任选双龙洞其中一个景点进行复述,可采用导游介绍等形式进行。四、总结全文:1、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教师小结。五、指导造句,写段训练:1、用“时而……时而”写句子。2、把下面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分别写具体。(1)那棵松树的枝叶十分繁茂。(2)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六、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溶洞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板书设计:3、记金华的双龙洞路上——洞口——外洞——(美)(宽)(大)孔隙————内洞(窄小、险)(奇)
3、作者都写了西湖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4、读了这么优美的山水游记,再结合课文,我悟出了一点写游记的奥妙了,想与同学交流一下。【达标测试】(高效课堂部分题)【学习收获】(可以包括学习内容,也可以是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