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2)

ID:903674

大小:74.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课题:4记金华的双龙洞主备学校:镇江实验学校审核:实验片区六语组课型:阅读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查字典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2.了解作者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3.抓住关键词“贴”“稍微”“准会”等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5.通过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弄清作者游览的顺序、景点特点,分清文章主次。6.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分清文章的主次。2.感受孔隙的窄矮小的特点,并背诵。3.通过弄清本文的写作顺序,了解游记的一般写作顺序。【资料链接】本课节选自叶圣陶的《小记十篇》中的《游了三个洞》。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石钟乳、石笋都是由石灰质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质溶解在水里,水中的石灰质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在洞顶逐渐形成冰锥状物体,这就叫石钟乳,也叫钟乳石(类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顶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质也逐渐聚集起来,越积越高,形成直立的笋状柱体,叫石笋。石笋常与石钟乳上下相对,日久天长,有些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起来,就成为石柱。石钟乳和石笋都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叶圣陶,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和社会活动家。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学本课生词,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抓住关键词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通过找出地点变化,了解作者介绍的景点,并分清主次。4、通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路途和外洞的特点。【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读好课文。我将课文读了遍,做到了将课文读通顺。我知道了本课的作者是,他的作品有《》。从“记”字中知道本文是一篇,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作者主要向读者介绍了、、、这几处景色。我觉得这部分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最有意思,就多读了遍。2、抄写本课生词。3、理解词语。(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序号)端:①端正,不歪斜;②(东西的)头;③项目,方面;④(事情的)开头;⑤仔细地看;⑥平举着拿。A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B他端详着这幅画,陷入了沉思。()C他端来一把椅子,让我坐下慢慢说。()异:①不相同;②分开;③另外的,其他的;④特别,奇异。A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B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C这么多年,他一直流落异地。()或:①或许,也许;②或者;③某人,有的人;④稍微。A慰问团已经启程,明天上午或可到达。()B或浓或淡的新绿。()(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明艳:突兀: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森郁:合适:二、课堂助学(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1.叶圣陶是江苏苏州人,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六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由他改编的课文《牛郎织女》。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记是记录、记载的意思,本文记的是去双龙洞游览的经过情形,所见所感,因而是一篇游记。“记”也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二)预习反馈(三)整体感知。▲能画出作者游金华双龙洞的路线图。1.游记一般都是按游览顺序来写。请默读全文,圈出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路途——外洞——孔隙——内洞——出洞2.其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些,略写的是什么呢?(四)合作探究:思考作者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呢?▲学习步骤:第一步:朗读第2、3自然段,同桌交流作者入山时看到了哪些景色?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第二步: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外洞的特点是什么?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圈划出关键词语或者自己概括。集体交流讨论,训练有感情朗读。1.路途(2-3)(1)指名读第2自然段,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色?分别有什么特点呢?(2)多美的景色啊!这样美的景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吗?(明艳)(明艳:明亮鲜艳,“明”的是什么?“艳”指的是什么?结合理解“精神”,这里指植物长得很有活力,并不是指人的某种品质;红花绿叶相衬景色挺美。)(3)课文第3自然段写了入山时见到的溪流。谁喜欢这部分?(出示: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你为什么喜欢这句?(用上了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这些词,写出了溪流的变化。)课件:将4个时而变色。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4)那谁能读出溪流的变化呢?指名读。A读的好时:你这一读,老师仿佛听见了溪流变换调子的声音。告诉老师,为什么溪流会时时变换调子呢?(因为山势在不断变化。)B读得不好时:听老师来读。谁来和老师比赛?为什么溪流会时时变换调子呢?2.外洞(4):(1)特点:宽敞。你从哪里读出外洞很宽?出示: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2)指名朗读。(3)呈现对比句:句子1: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句子2: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4)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谈感受。小结:在句子后边用列数字、联想的办法,可以把句子写得更具体,让读者更明白。文中像这样写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到文中找一找。出示: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5)小结过渡:叶老真不愧是语言大师!我们也要像叶老一样,用自己的联想,用对比和数字等方法把句子写得更具体。三、当堂训练1、看拼音写词语。dùjuānhuāwútóngshùtúnbùzhúsǔn()()()()2、下面有两个不够具体的句子,你能写具体吗?登上山顶,我感到舒服极了。。阳光体育开始了,操场上热闹非凡。。四、巩固练习1、积累表现景色优美的成语。、、、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选做题。你能够模仿例句来写一写吗?例: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了解游记的一些写作特点,进一步了解泉水流经这条暗线;2.结合课文理解词句,了解双龙洞的风貌和特点。3.了解孔隙、内洞的特点,背诵第5自然段。4.通过阅读与想象的结合,细读了解双龙洞的神奇之处,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能有声有色地介绍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系绳子(jìxì)稍微(shāosāo)漆黑(qīxī)蜿蜒(wānwǎn)盘曲而上(qūqǔ)仿佛(fúfó)2、找出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作者的游览路线,你有发现吗?二、课堂助学(一)预习反馈(二)合作探究: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学习步骤第一步:默读第5-7自然段,思考孔隙和内洞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样的特点的?划出能够表现特点的词句。第二步: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集体交流,指导有感情朗读:1、孔隙的特点是什么?(窄、矮、小)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样的特点的?(1)船小——出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抓住“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等词句体会(2)行船的方式——读相应句子。想一想为何不能“划船”?(3)乘船的动作——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读相应句子。如果把贴改成“靠”可不可以?(因为“靠”不如贴紧密,不能表现出孔隙小)(4)乘船的感觉——齐读句子。为什么会有挤压的感觉?抓住“稍微”、“一点儿”3、指导朗读:孔隙中,随时都有撞破额角、擦伤鼻子的危险,随着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进,作者的心情也会越来越紧张。因此,这一部分要读出紧张的情绪。练读、指名读4、小结:这一段是通过描写船小,乘船的方式及作者的感受写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借其他事物描写本事物)5、练习背诵第5自然段。理清层次:找泉水的来路——介绍小船——怎样进洞——作者的亲身体验练习背诵。6、内洞的特点是什么?(黑、奇、大) 结合相关句子重点体会景色的“奇异”上,欣赏相关图片,你们觉得这些形状像什么呢?发挥你们的想象,用几句话具体介绍其中的一处。7、指导朗读。(三)小结读后感受,拓展延伸课外阅读。1、同学们读了课文,感到双龙洞景色如何?可用哪些词句来形容?(神奇、奇异、奇妙……)“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若把外洞作“龙厅”,内洞便是“龙宫”。2、找出描写泉水的句子,研究泉水的流经,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妙。(从深黑的石洞流进内洞,再经过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随着山势流下山去。)所以,课文的叙述有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这是明线;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流下山,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这是暗线。3、师结: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自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爱,唐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东波、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等党的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足迹。请同学们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三、当堂训练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者介绍“孔隙”的特点是,表现在:(1)小的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2)船的进出方式是:。(3)乘船必须。(4)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四、巩固练习1、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2、完成短文。梅雨潭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说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1、朱自清先生在写梅雨潭使用了许多比喻句,请你用“——”画出你最喜欢的两句。2、这个瀑布潭为什么叫“梅雨潭”呢?3、这段文字总,许多动词用得很有讲究,比如:“踞”字体现出梅雨亭的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教案,而“浮”字有突出了亭的,像这样用的生动传神的动词还有,表现出。教学后记: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