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颐和园教案 长春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 颐和园教案 长春版

ID:903877

大小:77.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颐和园教案长春版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板书设计:              颐和园      仁寿殿 佛香阁 大戏楼 长廊 十七孔桥 铜牛(详)       谐趣园 “买卖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下册题西林壁1教案鄂教版【教学目标】  1.要求掌握文中字、词、句的意思;2.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诗篇,让学生了解语感对学习语言的重要性。。2.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2.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教学过程】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      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明理   效果察                     不同。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