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册第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明的一扇窗口。《颐和园》一课是其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最大特点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通过抓住朗读感受随着文字移步换景,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4、抓住重点词句,学习准确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式。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做个小小的调查。引出游记。把旅游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写成的文章称游记。《颐和园》这是一篇游记,而且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游记!学习之后会给你带来哪些启发和帮助。一、揭题导入1、写课题:颐和园。特别注意“颐”的笔顺。最容易写错的部件。2、读课题:颐和园。3、解课题。“颐和园”顾名思义——保养身体健康的园林。4、说说颐和园是一座怎样的公园?二、初读,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内容。1、初读课文。完成学习内容: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运用工具书、资料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难懂的词。3、划出写作者总感觉、总印象的句子。2、交流反馈。(1)词语掩映远眺栽满雕刻横槛画舫堤岸琉璃瓦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姿态不一长廊佛香阁排云殿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找出写作者总感觉、总印象的句子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小结引出首尾呼应的篇章布局。3、交流浏览参观的顺序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4、齐读,引出游记中的移步换景写法。5、小结游记的第一招:整体构思首尾呼应移步换景。三、游赏长廊,学写游记的语言运用和段落表达。1、(出示第2自然段)这是一条有名的长廊。想一想它到底因为什么而有名?作者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在书中找依据。2、交流: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长廊因长而有名。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列数字一眼望不到头生动形象的语言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因为画而有名。几千幅哪两幅还是用数字表达。五彩生动形象的语言看长廊的画说话练习: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画,我仿佛看到了(),闻到了(),听到了(),我们仿佛走进了()。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长廊因为花而有名。这一种花那一种花还是用数字表达。满生动形象的语言小结写游记的第二招:语言运用生动形象准确具体3、师生合作着朗读游赏长廊教师引读: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廊内)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廊外)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交流这段文字在段落结构上的特点。引出写游记的第三招:段落表达总提分说层次分明四、游赏万寿山,巩固学写游记的语言运用和段落表达。1.出示第3、4自然段自读,完成下列学习内容:(1)、写万寿山,作者用了两个段落,读一读,想想为什么用两段呢?作者是怎么观景的?(2)、在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我们都能看到哪些景色呢?在文中圈一圈。媒体出示作参考:3
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看见和。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向下望,望见、、和;正前面的是和、;向东远眺,望见、。1、这么多的景物,要是能让你拍照留个念,那多好!你最喜欢在哪个地方拍照留念?找关键字词说说为什么?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交流:1、角度不同:在山脚下抬头一看登上万寿山向下望2、同参考部分小结回应游记的写法3、朗读交流。点拨:佛香阁排云殿佛香阁的美——八角宝塔形,闪闪发光,佛香阁的壮——三层、耸立皇家建筑的恢弘气派——一排排金碧辉煌——富丽堂皇树丛、琉璃瓦、宫墙(色彩艳丽)昆明湖:静、绿辨析“划”和“滑”,说说“滑”字好在哪儿?小结回应游记的写法五、收藏屋积累优美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四题。六、总结衔接下节课运用所学的方法,亲自到长堤、湖心岛、石桥去走一走,看一看,写一写,做个小导游介绍独具魅力的昆明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