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目的:1、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4、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欲1、播放光盘,教师随即朗诵,使学生整体感悟颐和园的“大与美”:风光旖旎、宛自天成的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城约15公里的地方。这座世界名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名清漪园,是封建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全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其中各种造型精美的楼台亭阁、园林建筑共有三千余间,可概括为勤政、居住、游览三个活动区域。园中山清水绿、阁耸廊回、金碧辉映,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有极高的地位。由于慈禧、光绪等清代统治者曾在园内活动,因此留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2、引语:孩子们,此时你们想说些什么呀?(大、美……真想亲自去看一看!)过渡:那还等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初步感知,理清顺序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作者是按着什么样的游览顺序参观颐和园的?(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贴相应的图片。)2、颐和园这么大,这么美,你最喜欢那个景点?(学生自由汇报)5
过渡: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景点。但是,长廊是颐和园众多景点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这样一句话:廊长锁诸景,画多呈异姿。所以,我们一同先去长廊游览一番吧!一、网络学习,加深感悟1、请你仔细读读描写长廊这一段,想一想:你最喜欢哪句的描写?用你喜欢的符号标画出来。画好后,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儿?2、学生按要求学习、标画3、学生汇报(提具体的要求听、汇报两种)(1)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你喜欢的句子和他相同,但感受不同,一会儿也可以来说说。(引导学生说方法,由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规范语言。)(2)学生谈完感受,互相补充,教师相机引导。长廊:1.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绿”、“红”说明长廊颜色美丽。)学生仅体会到了“颜色美”:红色、绿色是一组对比色,想象一下,这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给你什么印象?(学生说)是的,色彩非常艳丽。我国古代的许多建筑多采用这两种色彩,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呢?这就使我国的古建筑别具特色。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练一练——指名读、点评)2.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700多米、273间,写出了长廊的长和长廊间数多的特点。)(1)学生仅体会到了“长”的特点:这么长的长廊被分成了273间,说明了长廊的间数也很多。(2)学生体会到位:(师补充)长廊廊长728米,咱们学校的楼道大约只有70米,那么长廊相当于有咱们10个楼道这么长。你想说些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吧!3.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感悟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巧。)(1)学生仅体会到了“画多”:“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想象一下,“五彩”会有哪些颜色呢?(学生说)这么多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做的画,你觉得怎么样?想看吗?(出示长廊彩绘的图片)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2)5
这么美的画有几千幅,几千幅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这册语文书大约有60幅插图,你算一算,几千幅画相当于我们多少本语文书呀?这么多的画可不是复制的,都不相同。你如果置身长廊,看到这么多的话,会是什么感受呢?读出来吧!(1)这几千幅不同的画都是来源于我国古代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你想说些什么吗?2.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写出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1)学生感悟到“花木多”:这么多盛开的鲜花将长廊装扮成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你闭上眼想象一下,看到了吗?长廊的景色怎么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2)但是,这么美的长廊仅仅是颐和园众多景点中的一个,你又有什么想说的?3.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1)如果学生没有找到这句:长廊的景色这么美;游人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吗?(神清气爽)(2)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神清气爽?当时心情怎么样?(学生说)这句话说明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3)游人之所以心情这么舒畅,也是因为看到了长廊的景色这么美。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4)长廊的众多特点使我们感受到了它的美,你能试着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读)1、是啊,这么美的长廊如果能够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就更好了,你们想不想看?那我们就一同静静的欣赏吧!(播放录像或是展示图片)(1)随机引导,孩子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吧!(2)带着新的感受再把这段读读吧,如果你能把它既在自己的脑子里就更棒了!(运用多种形式读书,但不用汇报)2、关于长廊你们还有哪些了解呢?我先给你一分钟的准备时间,你把自己找到的资料再整理整理,一会儿用一句简短的语言与大家交流。如果还没有找到资料的同学,一会儿你可以点击你的计算机长廊部分进行查找。好了,孩子们,快快行动吧!(学生整理信息、汇报)5
过渡:长廊弥补了万寿山前坡平坦,缺少奇景和昆明湖北岸比较平直、缺少弯曲变化的缺陷,同时它又像一条翡翠的纽带把前山分散的景物连锁在一起。它是一条长长的观景线,廊内南望,知春亭半隐于垂柳之中,十七拱桥横卧于碧波之上,境界推向水天一色的远方……四、分组合作,课外延申1.回忆学习过程:刚才,我们在游览长廊时,是按着“先读读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说说你的体会——最后把你的体会读出来”的过程学习的。颐和园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等着你参观呢!2.明确学习任务: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景点来学习,分成学习小组,可以运用我们刚才的学习过程,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组长负责,先学习课文中介绍的景点,再学习课外的内容。3.运用网络分组学习。4.自学情况汇报(小组一起来汇报):谈感受,读文,补充课外资料……(教师要及时鼓励、引导学生)万寿山:(通过以下几处的感悟,领略到万寿山景观的壮丽。)凡是学生没有体会到的内容老师补充(老师必须下到小组中去进行指导)。1.佛香阁: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耸立”感受到佛香阁的“高”;“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体现了佛香阁的造型精巧。)补充知识:佛香阁在万寿山的前山,高41米,是全园的中心建筑,为颐和园的标志。登佛香阁四周游廊,可饱揽园内外风光。2.排云殿: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积之大;“金碧辉煌”体现宫殿十分雄伟。)补充知识:排云殿是慈禧做寿时接受贺拜,举行庆典的地方。正殿左右两侧均有耳殿,中间有复道相连,横列共二十一间。为颐和园内最为壮观的建筑群。3.全景: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黄、绿、朱红”等颜色形容山上景物美,使人感到古色古香;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红红的宫墙,也能感受的万寿山的高。)4.昆明湖:(1)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镜子”、“碧玉”5
比喻昆明湖水静和绿的特点;在万寿山前,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子、一块碧玉,也体现了万寿山的高大。)补充知识:面临万寿山的前山,面积3300余亩,主要景物有“西堤”、“西堤六桥”、“东堤”、“南湖岛”、“十七孔桥”等,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成为后湖。昆明湖:(1)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围着长长的堤岸”说明昆明湖大;“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看出造型的精巧;“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感受到景色的美。)补充知识:堤上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合称“西堤六桥”,其中以玉带桥最为著名。(2)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说明狮子的样子很多,从中也能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巧。)5.自己留作业:学完了颐和园这一课,感受到颐和园景色之美,你准备给自己布置一项什么作业呢?(学生说)还有几分钟,你们就完成自己的作业吧!五、总结全文,激发情感1.这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颐和园,感受到了它宛自天成的风光胜景。在园中漫游,处处都有置身画中之感。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像这样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那么,当你了解到这些古迹都出自于劳动人民的创造,你又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2.大家说得真好!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更多的山川风物,可以登陆“世界名胜古迹网”尽情游览一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