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颐和园》教案

ID:903928

大小: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颐和园》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和掌握生字新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语言;2、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3、初步掌握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方法: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课前准备: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    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   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板书设计:18颐和园感受     美  大      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回顾全文顺序。 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 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出长廊的美。)“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点明了长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边。  (4)有感情地齐读全段,按提示分层。  先写怎样来到长廊,从外部整体介绍长廊的长;从内部介绍长廊的美;讲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第一层第1、2句;第二层是第3句;第三层是第4、5 句。)  (5)总结写法,提出自学要求:我们这段是按先读全段整体感知;再说说景物的特点;结合有关图景和语句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观察,并采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最后按顺序来分层来学习的。下面我们也按学习这段的方法来自学以下3段的内容。   2、再读课文,思考各景物的特点,说说它们美在哪里,用上了什么描写方法。   3、体验成功,自主学习。  (一)交流学习“万寿山”部分(第3、4自然段):  (1)说说景物特点,找出最能体现景物美的句子。  万寿山脚下:  佛香阁  高   (耸立)  (抬头一看) 雄伟壮丽 (八角宝塔形   三层  闪闪发光)       排云殿  大 、多      (一排排) 金碧辉煌   (向下望)树丛     葱郁……  登上万寿山: (正前面) 昆明湖  静、绿  (像……像……)          (向东远眺)城楼白塔  古老  (2)重点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出示填空:找出比喻句,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和(   ),写出了昆明湖(   )和(   )特点。“几乎”的意思是(       )。“滑”字用得好因为(     ) 这两句一静一动,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让学生讨论:把“滑”字换成“划”字好不好?   (3)利用课件带领大家去欣赏万寿山的美景。  (二)交流学习“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   (1)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桥是什么样的?(板书:桥洞多  石柱多小狮子多、姿态不一)   (3)想象“姿态不一” 的小狮子会是怎么样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课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丽风光。 三、总结全文,学以致用。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记叙的。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再现了三处景点的美丽景色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的家乡也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用上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四、作业:  1、找出文中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观察一处家乡的景物,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下来。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颐和园      万寿山   佛香阁   高、 雄伟壮丽 (大、美)排云殿    大、 金碧辉煌 昆明湖              静、绿         十七孔桥  桥洞多、石柱多、小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