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反思彭璐璐《颐和园》这篇精读课文主要是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该篇文章主要采用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进行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廊“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从侧面介绍长廊的美。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观。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又总结颐和园的美丽,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北京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本课主要表达的两个方面是:一是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学习本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运用了看、听、读、说、写的方法。采用了听看图片、听同学说、自己品味读、动手仿写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和课本融为一体,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同时,还精心设计了比较训练,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在游览的愉悦中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该堂课我只设计讲到昆明湖,没有对颐和园的全部景点进行讲解,显得整堂课不是特别的完整。比如说文中的景点仅以长廊和昆明湖为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长廊和昆明湖的特点,领悟到了长廊和昆明湖的美丽。但同时也忽略了万寿山的教学,对万寿山景点的欣赏还不够。 总之,这是本人关于这次《颐和园》教学的一点粗浅的认识和实践,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有待各位领导的批评指正。虽然说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遗憾,为学生多留一些问号、省略号,而不是句号、感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