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颐和园》教案设计(第一课时)祥龙小学张冬梅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三、教材分析内容分析:《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8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文章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学情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文的不同,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感受。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另外,积累好词佳句也是语言学习的方法,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到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落,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我班的学生,在几年的阅读学习中,已经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理解、感悟文章的基本内容,他们天真活泼,喜欢阅读,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愿意上语文课。学生有学习欲望,因此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各个环节。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准备: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在百度中搜索《颐和园》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教学方法:本课课文的语言优美。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赛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学法引导:学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在北京西郊有一个清代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园内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令人留恋忘返,昨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去预习课文,并且把自己喜爱的景物画下来,同学们画得真好啊,我们仿佛已置身于颐和园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在颐和园里一边欣赏,一边学习,好吗?(播放颐和园视频风景)(二)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三)欣赏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你有什么想说呢?同位合作,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四)生字词学习。(五)精读感悟,进一步感受颐和园的美.1.学习第一自然段(1)颐和园美,书中写得更美,下面我们来看书里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注意听,一会儿回答问题。出示问题:a填空: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的大公园。b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2)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你在哪儿找到答案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总的描写了颐和园的什么特点?(美丽)同学们齐读这一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1)作者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长廊?(第二自然段)(2)下面请同学默读这自然段,作者抓住了长廊的什么特点来写?
一边读一边画长廊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出这些特点?(出示课件:第二自然段)a体会长廊的长:师:我们用比较快得速度行走,700多米长的长廊大概要10分钟才能走完。长廊长不长?(长)生:我是从“一眼望不到头”这句话中体会出长廊的长。师:说的非常好,谁还接着说?b体会长廊的美:生:我还体会出长廊很美,是从“绿漆的珠子,红漆的栏杆”还有“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长廊很美。师:(体会的不错)长廊不仅又长又美,连它周围的环境也怎么样啊?生: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美的,我是从“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体会出来。这两句说明了长廊两旁四季盛开着鲜花,走在长廊上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对比读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2.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师:我们合上书本再来看一看长廊,注意观察横槛上的画面(播放视频长廊)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画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他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思考那写得好?为什么?师: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长廊非常美的特点,而且还体会到了作者用词非常准确。据历史记载横槛上的画有8000多幅,每幅画都不相同,非常的精美,尤其能反映出我国古代绘画技艺高超。我们的老祖先,没有先进的工具,却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建筑,作为炎黄子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呀?(生答自豪,骄傲等)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自豪的心情把长廊又长又美的特点读出来,行吗?(生齐读“绿漆的柱子……神清气爽”)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长廊的?(板书:廊内廊两旁)(六)学生表演:我是小导游。介绍长廊美景。(七)布置作业五、教学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景点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采用了听录音、看视频、图片等教学手段与朗读教学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再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借助多媒体,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讲解,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
通过教学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学生是非常喜欢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色的,当他们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超常发挥,读的是有声有色,说的也是非常活跃。板书设计:颐和园()佛香阁排云殿总---分---总万寿山(长、美)长廊昆明湖移步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