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交口县城关第一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雷新华单元教学内容: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一篇略读课文《秦兵马俑》。三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系语言的魅力。2、在提高语文能力,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的同时,激发探究我国“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3、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2、了解作者游览顺序,学习过渡句。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养学生审美爱美地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材分析《颐和园》,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组编的,颐和园作为一座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展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颐和园》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游览顺序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各个景点的不同特点写得具体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学情分析: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如果教师在这时好好引导,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已经有了很多游玩的机会。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游玩时的顺序,还是比较清晰的。所以,对于游览顺序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带着感悟进行朗读。教学方法:1、课堂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对照,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引领学生主动学习课文,共同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2、以读促悟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理解课文。用声音读出美、用心灵感受美。3、读、看、讲写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加强读写结合。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准备分为四个环节进行教学:(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1、回忆课文内容,提问:作者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著名的景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2、反馈。3、师:上节课我们找出了描写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谁来带我们重游一次。4、指名回答。【设计意图: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安排。使学生再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明确作者的游览路线。】(二)深入感知,品读文本长廊1、找出描写长廊的句子读一读,读后交流感受。2、谈感受:长廊怎么样?(长、美)(1)感受长廊的长:抓重点词句-----出示长廊图片,直观感受-----有感情朗读,读出长廊的长。(2)感受长廊的美:画、花3、再读句子,读出长廊的长和美。(齐读)万寿山默读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1.作者游完长廊,站在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它们各是怎样的?2、小结:作者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山上的佛香阁、排云殿。作者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看到了山下最美的景色那就是美丽的昆明湖了。读描写昆明湖的句子。师出示课件: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作者抓住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的?他又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昆明湖的特点的?前面写了昆明湖的静,这里又写了游船和画舫的动,有什么作用?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滑船”应该是“划”,作者却用了滑冰的“滑”,更突出了湖水的静。桥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近昆明湖,去看一看它的别样风光,老师想请3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风光。师出示: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师:想象一下“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石柱上雕刻着众多的狮子且姿态不一,这说明了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景点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更突出了湖水的静,另外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说话能力,而且对十七孔桥的壮观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师:我们跟随着作者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那里的景色仅仅只有书上介绍的这几处吗?(不是)你是从课文中哪一句知道的?难怪作者不由得写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师:说到底就是要告诉我们:课件生: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师:说到底还是要告诉我们:课件生: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大家看看这两个句子都在课文的什么位置?生: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师: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看看这两句话里都用了一个什么词?生:美丽。师:像这样在文章的开头讲,结尾又讲的方法叫什么?生:首尾呼应师:你真聪明,这就叫首尾呼应。这种方法即可以突出事物特点,又可以加深印象,我们在写作时可以用上它。【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主要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学习文章写作方法移步换景,首尾呼应及构段方式总分总。】(四)作业设计:从下列几项作业中选择其中一项你最喜爱的作业:●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为颐和园其中一处景观设计导游词●照课文的描写方法,写一篇游记【设计意图:紧紧围绕语言文字,从积累到运用,不同的难度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板书设计:18、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总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分美景说不尽总移步换景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