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七月的天山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明确学习任务。师:(板书“七月”)看到“七月”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大家想到了什么?你想到了烈日当头。你也想到了暑假的酷热。你想到美味的冰淇淋,可惜只能带来一时清凉。师:是啊,七月在我们这里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清新凉爽如秋天,姹紫嫣红如春天,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吗?(师板书“天山”)师:对于“天山”大家了解多少?你说,你来。师:看来大家对天山的了解还真不少,因为天山景色独特迷人,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赞美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曾写到:“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明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天山是那样令人向往,著名作家碧野笔下的天山又是怎样的风光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走入七月的天山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之前先来看看课前的导语,划出学习要求?师:导语给我们什么学习要求?嗯,归纳起来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就是──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课前我们预习了课文,下面,我先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来看第一组,你会读吗?洄水窝饮马溪戈壁滩什么是洄水窝?瞧,这就是饮马溪、戈壁滩。(出示图片)天山很美,作者描写天山的词语也很美,一起读读。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重重叠叠斑斑点点白皑皑 三、自读自悟,抓住景物特点,品味语言精妙。师: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深入理解课文之前,应先弄清作者的游览顺序?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你从文中找出“证据”。 师:你真会读书!作者很显然是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按游览顺序描写天山之景。那么,课文究竟描写了那些景物,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这是导语里提出的任务,靠自己的力量能解决吗? 师:请大家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划,并做上自己的批注。师:我们先来看第二自然段吧。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说,你说。师:是啊,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那你发现作者用什么方法把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地方刻画的栩栩如生呢?请大家在此处再做批注(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师: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从“雪峰、雪水、溪流”中选择一个尝试背下来师:作者还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说,你从第三自然段知道天山的原始森林也很有特点。请你读。你补充,是的,森林很茂密,把它读出来。你来,确实天山的森林很幽静。师:体会得真好!以动衬静的写法在这里体现得很好。一起读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体会。师:谁还想谈?你说,是呀,作者通过(板书:描其色)写出野花的五彩缤纷的;你说,是的,运用了比喻绘其艳;你来,通过人和马衬其多,夸其高;你瞧,这就是天山的野花,(出示图片述说:“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一起边欣赏边美美地读一读。) 瞧,一种野花,就可以通过描其色;绘其艳;衬其多,夸其高;这么多方面进行描写,你能仿照作者的这种写法,描写校园中的树木吗?(小练笔)你说,你来,同学们学得真快,我们写景时,就是这样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具体的描写。并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四、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师:同学们,我们常说阅读是和文本对话,也是和作者对话,那么,大家读了这么长时间书了,能体会出作者观景和写作时的心情么?你说,你说。师:体会得好极了,我们常常将优美的风景称作美景,漂亮的人称为美人,按照这个逻辑,大家推测词语精美、华丽的文章我们可以称作——美文师:这是一篇美文,作者用精当、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我们一辈子也难见的美景,值得我们学习么?生:值得。师:大声读文,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将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交流。(生品读背诵后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