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2.会认本课生字。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课时一课时知识点详解☜4* 七月的天山作者:碧野?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①总起点题,写出了七月是骑马上天山的好季节。[①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段导读: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了七月是骑马上天山的好季节。?进入天山,戈(gē)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duàn)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jiàn)、从峭壁断崖上飞泻(xiè)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huí)水涡(wō),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yìn]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fǔ)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lán)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xiàn)生机。 ②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②这段景物描写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段导读:这一自然段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让人感受到天山的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ái)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chēng)开的巨伞,重[chóng]重叠叠的枝丫(yā),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③精彩句解析:这三个词语确切地写出了积雪的厚实、森林和枝叶的茂密。[③“白皑皑”“蜿蜒无尽”“重重叠叠”有什么表达作用?]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tí)溅(jiàn)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yōu)静。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天山的积雪与密林是多么迷人。?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yíng)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bīn)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 ④不可以。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走”是客观说明,表达不出内心喜爱的情感。绵延(yán),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jiǎo)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④“浮”改为“走”可以吗?为什么?]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ān),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⑤“像……锦缎……霞光……彩虹”——绘其艳;“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⑤作者是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段导读:这一自然段写出了天山深处的美景,把马与人融进画面中,显得更加亲切。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天山的水、树和花,让人读后如临其境,流连忘返。?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写此时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过春天。结尾的反问句用得好,突出了作者对天山美景的赞叹之情。天山风景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一 激情导入1.谈话: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随作者一起游览了江南的山水、神奇的溶洞。今天,我们将去北国的天山游览一番,你们高兴吗?2.播放天山风景的课件。天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交流。)二 初读课文1.导入:你想了解作者笔下的天山吗?朗读课文。2.提示:(1)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字典,读准生字,理解新词。(2)读通句子,看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有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3.小组交流。4.全班汇报。(1)生字。
白缎 山涧 俯视 白皑皑 马蹄 溅起 绵延 马鞍 (2)新词。戈壁滩:蒙古语译音,意为“难生草木的地方”。山涧:山间的水沟。 洄水涡:水流回旋。(3)描写的景物。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太阳透过云彩,把云影映在雪白的山峰上,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句话写雪水流动气势磅礴,飞溅的浪花像盛开的白莲,非常美丽。)③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写溪水清澈,鱼群畅游,使天山充满生机。)④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写雪峰中的森林连绵不断,翠绿茂盛,日影斑驳,一派清幽繁茂的景象。)三 再次浏览课文1.画出方位变化的句子。2.思考:作者在景物顺序的安排及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按地点的变换,描绘了天山不同的景物,并能抓住景物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词也非常确切、巧妙。)四 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试着背背,并抄录下来 1.教师可以抓住一个问题展开讲解,如:“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天山的美和作者对天山的赞美之情与热爱之情。无形之中,也对学生进行了写法的渗透。4* 七月的天山1.照例子,写词语。白皑皑 斑斑点点 巨大的雪峰黄澄澄林林总总美丽的朝霞绿油油开开心心高耸的山峦金灿灿热热闹闹平坦的公路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饮马溪(yìnyǐn) 重重叠叠(chóngzhòng)
矫健(jiāojiǎo)3.进入天山这一自然段依次写雪峰、雪水和溪流的奇特景象。4.文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天山的景物特点,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也选择一处你喜爱的景物,仿照作者的写法也来写写它的特点,好吗?1.碧野(1916~2008) 原名黄潮洋,广东大埔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作家。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理事,莽原出版社总编辑,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和湖北分会副主席。著有《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阳光灿烂照天山》《丹凤朝阳》《情满青山》《月亮湖》《幸福的人》《七月的天山》《在哈萨克牧场》《遥远的问候》《边疆的风貌》《流落》《山野的故事》《天山景物记》等。2.天山 天山是中亚的一条大山脉,横贯我国新疆的中部,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这两大盆地虽是一对孪生“兄弟”,但自然特征却大不一样。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沙漠地带,只有在边缘地区的绿洲上才能种粮、棉和瓜果。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很高,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盆地内有一些绿洲可以种植春小麦、棉花、瓜果等。此外,这里草场优良,畜牧业发达,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在这块盆地上。3.趣味新疆 ①男人爱把花帽戴——在新疆,维吾尔族男人喜欢戴一顶象征和平、期望、生命的绣花帽。②骆驼比车跑得快——在新疆的沙漠,方圆几百里没有人烟,骆驼是沙漠里最好的交通工具。③春夏秋冬一天来——四季分明的新疆,昼夜温差很大,有句谚语叫“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④鞭子底下谈恋爱——“姑娘追”是新疆哈萨克族青年人的一种马上体育游戏,是青年男女相互表白爱情的一种特别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