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
1、教学重点思维训练,运用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等方法分析事例。2、教学难点由一事联想到他事,进而分析这些相互联系的其他事例,比较鉴别,形成较深刻的观点。
前不久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某个大学校园里,一个大学生出寝室要给室友留一张字条,告诉他钥匙放在哪里。可是“钥匙”两个字他不会写,就问了其他寝室的同学,问了好几个,谁也不会写,没办法,只好用“KEY”来代替了。请大家就这件事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如果说某一个大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偶然现象,是暂性遗忘,那一连好几个人记不住这个词就能看出些问题了。那么,现在许多学生重视英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母语的学习,社会上重英文轻汉语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大家从一件细小的生活琐事看到它背后蕴藏的大的社会问题,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叫什么?以小见大
什么是缘事析理呢?缘事析理是指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常见写作方法:1、以小见大2、比较鉴别3、探究因果4、预测未来
故宫里的“星巴克”: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六年。你如何看待此事?
请大家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分析这一事例。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它很有代表性。故宫,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星巴克咖啡代表的则是美国消费文化。明确:外国文化已大举进入我国。
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现象看到了本质。这则事例反映的是文化问题。但仅就此一个事件来谈文化问题显然是单薄而没有说服力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联系的事例呢?(有)你如何看待这些事例?对此有何观点?近些年对外来文化我们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比如外来服饰、外来节日、外来影视、外来饮食等。大家来说说你身边外来文化的例子,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请采用“引例——析例——结论”的模式写一个片段。
很多外国品牌的服饰大量进入我国,比如耐克、阿迪达斯等,这样的服装样式新颖、穿着舒适有品位,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外国产品对国产品牌是一个冲击,很多人宁愿花高几倍的价格去购买洋品牌,对民族品牌的发展很不利。韩国人就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只购买本国产品来支持民族品牌,应当学习这种精神。利与弊
——近几年韩剧日剧在我国很流行,这些影视作品很感人,充满积极向上的力量,吸引了大批观众,观众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很多青少年喜欢的日本动漫作品充斥着色情与暴力,毒化人们的思想,让缺少分辨能力的青少年误入歧途,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利与弊
——现在流行过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这些节日比传统节日更关注亲情,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不应当制止。——人们在过洋节的同时忘掉了本国的传统节日,甚至春节在洋节面前也黯然失色,民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比如韩国最近端午节申请成功,它将被国际公认为韩国节日,这正是中国人不重视本国节日的后果。……利与弊
刚才我们从“横”的角度展开思考,想到了许多与“故宫中的星巴克”相关联的其他事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还可以从“纵”的角度对这一事例本身进行思考。
首先我们来探究原因。前一二十年外来文化在我国就没有如此风行,为什么今天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明确: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与其他国家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而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看到这样的例子。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文化的交流势不可挡。
还可以预测未来。你觉得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会有怎样的结果?明确:也许有一天文化大融合,汉民族的文化会被其他强势文化同化甚至消失。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现象,比如我国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到现在已经逐渐萎缩消失,被汉文化所同化。——汉文化源远流长,受到其他许多国家青睐,其影响遍及全球,如近年来流行的汉语热、儒学热等。汉文化不会被其他文化同化,相反会吸取其他文化所长,继续发扬光大。
教师范文
从“故宫中的星巴克”说开去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大殿的一角,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已开设了六年。这家披着西服的洋店,鹤立在长袍马褂的建筑群里,格外醒目,不,应该是格外刺眼。它仿佛向前来故宫的游客诉说着什么……(在描述与评论中引出事例)
星巴克咖啡店是美国消费主义、实用主义的象征,“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它能在故宫生存六年,说明它迎合了许多游客,尤其是外国游客的消费心理。故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将“星巴克”开到故宫,却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它象征着外国文化的“软力量”在我国——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渗透与扩张。(析例,以小见大)
近年来,外国文化的渗透与扩张的事例比比皆是:那耸立在大街小巷的一家家国外品牌服饰店;那一层层张贴在学府校园里的英语补习海报;那一部部占据着电视屏幕的日剧韩剧。还有那五花八门的西式快餐店、日本料理、泰式推拿,真是欧风美雨,铺天盖地,日剧韩剧,遮天蔽日。(横向展开,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扣题“说开去”)
面对软力量的强大攻势,许多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苦读英语却忽视自己的母语;他们熟知比尔•盖茨、乔丹却冷落了老舍、巴金;他们迷恋日本漫画却不读《诗经》、《离骚》……(再引例,展开对比,已现观点)
外国文化正一步步蚕食着我们原本有限的心灵空间。自然界中有“生物入侵”一说,武汉东湖的水面就曾被从国外引进的水葫芦——一种生长极迅速的猪饲料侵占,导致其他物种的萎缩甚至销声匿迹。文化也是如此。当人们只满足于声色大餐的感官刺激,心灵就会被金钱物欲所填满。今天,有几个人能静静地坐下来与古典对话和传统交流?传统文化正渐渐被我们抛弃。进一步分析其危害
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仪式竟然要跑到韩国去学习程序,不正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吗?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假如有一天,我们斩断曾滋养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脐带,斩断将我们紧紧联系的民族文化纽带时,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在哪里呢?我们灵魂的根又在哪里呢?杨叔子博导说得好:“科学落后,一打就垮;人文缺失,不打自垮。”(再析例,比较鉴别,分析任其发展的后果)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最高意义上的侵略就是文化侵略。歌德曾经说过:“文化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间是齐头并进的。”(补说一层,论证严密)
诚然,外国文化也有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在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但我们要牢记,在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时,一定要将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一定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色。(得出结论)提问:将思考问题的过程下笔成文就是一篇缘事析理的文章,那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明确:引例、析例、再引例、再析例、下结论。提问:文中运用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有哪些?明确:以小见大、比较鉴别、探究因果、预测未来。
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3、剖析问题实质和影响4、观点新颖具有启发性
怎样才能从客观事物中发掘深刻的道理?1、以小见大2、比较鉴别3、由表及里4、探究因果5、预测未来
怎样才能算深刻?借题发挥以小见大就事论事现象-根源-危害-影响-方法纵向深刻纵向开拓的思路,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模式。横向深刻不同角度展开,并列之中见层次,析得透彻.
二、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请以“说网瘾”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还有的父亲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离开家庭,想尽责也尽不了。在传统的大家庭时代,父亲不在,还有爷爷和叔叔伯伯来代替父亲发挥功能,而现代核心家庭却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亲功能的缺失。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
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高文斌说,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需要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长大。现在中学体育活动不仅少,而且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实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以游戏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又因为安全问题家长不得不接送,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新的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也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
怎样把文章写得深刻1、步步深入、层层展示能使主旨深刻。它要求考生在揭示主旨时不是开门见山地表现主题,而是在行文过程中一层一层地深入,就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剥到最后“吹尽黄沙始到金”,才能显示出文章的主旨,行文过程均是为主旨做的一层层的铺垫。
2、对比比喻,展现哲理风采。这可以在行文中使文章的主旨更容易显现,而且还显得很有哲理。这种技法如使用得当将大大加深文章主旨。3、避个人得失,关注现实生活。在高考作文中,使自己作文主旨深刻的又一策略是在文中尽量避开个人得失,要关注现实生活。如果一篇作文只是个人思想情绪的表现,那它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社会意义,更谈不上深刻。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社会,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所以作文要有一定的深度,就要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亮点。
4、时时点题,处处着旨。一篇作文要使它主题深刻,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行文中时时点题、处处着旨。即整篇文章要始终围绕着主题来进行,不论是举例,还是议论,还是结论处,均要用适当的方式让读者知道是围绕着主题的。
文章的深刻表现在:1.揭示自然、社会现象存在的背景和原因,展现事物的本质属性。2.揭示现象的特殊意义。特殊现象一定有其存在的特殊道理,特殊性一定有着一般意义,文章可以揭示特殊现象与必然间的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3.揭示现象产生的原因。任何事物产生、发展、消亡都要受其特定条件(原因)的支配。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因果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关系。行文中以问引论,追根求源,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揭示出来。4.揭示观点的启发作用。关注现实、关注热点,探讨问题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把话题与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说别人未说之言,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
先审话题,话题是“石头与山头”,有寓意,代表困难、障碍等;关系是如何不把“石头”看成“山头”。再审材料,对于这些对农场无利的石头,父亲认为是山头,不可移动;母亲认为是石头,可以搬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父亲道听途说,主观上放大了困难,没有亲自试一试;母亲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主动去做,去尝试,去付诸实践。[立意]:不要放大困难,要做,要尝试,才能成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后,去做。)写作训练:教材P73.四
[审题可能失误]:1、态度决定成败(拼搏、自信、勇敢、乐观悲观等);2、变换思维;3、积累、集体的力量;4、单纯论述简单与复杂、大与小;5、敢想才会赢;学会怀疑。
三、“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请以“找回真实的自己”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1、赞美产生动力,动力创造奇迹,奇迹源于激励。教育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想当然或一刀切。多一点激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支持,少一点讥讽。若能这样,差生也会奇迹般地变成优生。2、环境造就人。舒适的环境下造就不出富有战斗力的人生,成功的人生需要经历风雨和挑战。3、目标影响成长。认识自己,明确目标定位。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生活。
四、一位在南京留学的欧洲学生在银行的窗口取款时,先后有两位中国人想挤到跟前去。那位学生随即示意:请跟我保持一米距离。一位中年男性中国人不悦地说:“我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我们中国人是讲道德的。”那位欧洲学生用中文回了一句:“中国人是讲道德,却最不懂规矩。”一位在华五年的韩国留学生在高度称赞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无感慨地对他的中国朋友说:“在你们多数人没有懂规矩之前,请不要自称是礼仪之邦。”我们不乏很懂规矩的人,但不懂规矩的现象确实随处可见。要知道,规矩是行为细节,它往往是道德的外化形态,是文明的形象体现。懂规矩,能提高个人素养,优化社会风气。请联系自己和周围人的实际,以“规矩”为话题写篇文章。
1、为什么外国人说我们不懂规矩?2、为什么文明社会必须懂规矩?3、规矩与“以人为本”是什么关系?4、守规矩与发展个性是否矛盾?
“规矩”之我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而如何懂规矩,确实不是件很容易做好的事,因为规矩实在是个微妙的东西。规矩不是法律。在银行取款时有人插队,不会有警察来把他抓到公安局去。在公交车上和孕妇抢“老弱病残专座”得手后,除了招来同车人的白眼和骂声,也不至于会触犯哪条法律。逢年过节要回家看望老人,邻里之间要相互尊重,朋友有困难要尽力相助,这都不是法律,但它们却是咱老百姓口中最质朴的“法规”。
规矩也不全然就是道德。小时候喜欢在别人睡着时扒开他的眼睛,但没有人说我不讲道德。在新街口的繁华地带,经常会有长相温柔的女孩指着男友的鼻子破口大骂,但也不会有人狠狠地看她,再丢下一句“太没道德了”。规矩是行为细节,而不遇大事,人们不会动辄用“道德”来评价一个人,他们只会说:“这孩子真不懂规矩”。规矩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干什么是社会法规最朴实的体现,是社会价值观的体现。规矩又是最入微的道德规范,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却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修养。
规矩是大多数人认可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方便大家的行为规范。乱扔垃圾给清洁工人与路人都造成了不便,那便是不懂规矩。在工作场所抽烟对他人的健康造成了危害,也是不懂规矩,等等。如此看来,规矩说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尽量使自己的行为少损害别人的利益,尽量使自己做的可能为别人也创造一点好处。其实,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你无法决定做一件事是否符合规矩时,不妨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你会觉得受侵犯吗?他会不高兴吗?我这样做他会喜欢吗?这样,规矩与否便会十分清晰地呈现。对于即将走进大学校园,很快要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规矩显得尤为重要。以后良好的社会风气将由我们年轻的一代去树立,而这完全取决于每个懂干什么的人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
[简评]“规矩”确实是个“微妙”而不大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作者却用一句话(“规矩不是法律”、“规矩也不全然是道德”、“规矩介于道德与法律之间”)就把它基本上说清楚了。作者没有玩弄概念,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各种行为细节的分析,让人豁然开朗。又用三小节,从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角度作了进一步听阐释。至此,什么是“规矩”便“清晰地呈现”在你眼前了。结束语也不同于有些同学的表决心、说大话,而是把大道理最终落实到每个人“一言一行、点点滴滴”的行为规范上。这既是对全文的小结,又再一次突出了“规矩”的特点。
五、作家冯骥才说:“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的文物,唯有中国博物馆不收藏外国文物,中国人在博物馆里看来看去全是自己。造成这种现象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封闭观念:不看别人的,便认为自己最好。”有人由此想到:打开的窗口越大,放进来的阳光就越多,进入视野的内容就越丰富,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全面。你是否有类似的感受或体验?请以“视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从历史的视角去想:为什么“各国博物馆都收藏中国文物”?为什么中国的许多人总“认为自己最好”?2、从封闭与开放的对比中去反思过去、展望未来。3、从文化的视角去想:为什么有些人只要娱乐不要文化,只要“快餐文化”不要精品阅读?要提高自己的品位,应该有怎样的视野?还可以有其他视野。
六、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拐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为什么像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
金鱼是鲫鱼的变种,彻头彻尾是人类驯育的结果。人类对其一贯的要求是美。只要美就行。而金鱼的捕食能力却被作为美的代价退化殆尽。不会捕食,危机感便无时不在,它别无选择地必须抓住每一粒投向自己的食物,而人把食物精工细制得可口至极,成为一种其无力抗拒的诱惑,于是不会摇头的金鱼吃啊吃,直到连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根据前面的思维训练方法“缘事析理”,以《金鱼之死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金鱼之死的启示金鱼玲珑可爱,赢得了不少人的青睐。但它贪恋美食,对人类抛来的美味的鱼饵“来者不拒”,最终饱胀而死,沉于缸底。追根究底,金鱼之死是由于它经不住美食的诱惑。因贪图美味而丧失了生命,悲夫,“须知香饵下,触口是銛钩”。当今世界,如美食般的诱惑何其多也:名牌服装,铺天盖地;电脑游戏,层出不穷;网络传奇,亦梦变幻;冰毒白粉,触目惊心……有多少人在这灯红酒绿中醉生梦死!潜意识中对种种诱惑保持警惕的能有几人?彻底与这些诱惑划清界限的又有几人?很多人打着“向新奇领域进军”的旗帜、喊着“享乐在前,吃苦在后”的口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终酿成悲剧,自食恶果。前几年震惊国人的“大头娃娃”事件,至今回想仍是心有余悸。正是由于厂家经不住高额利润的诱惑,摧毁自己的道德底线,昧着良心生产劣质奶粉,才会导致一个个无辜儿童的伤残甚至死亡。当真相查出,这些不法厂商所受到的不仅是法律的制裁与道德的谴责,更多的是良心的倍受煎熬。当他看到无辜的受害儿童,或许他自责后悔过,但苦果已经酿成,即使含泪也要咽下。
现实生活中,这种因不能抵制诱惑而误入歧途的例子不绝于耳。今天报导某某少年犯原本品学兼优,只因一念之差而迈向深渊,明天传闻某某大官因大肆贪污而受法律制裁……倘若有一天,这个历经沧桑,不曾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泱泱大国,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被诱惑消磨了斗志再次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试问我们有何脸面面对艰苦创业的先辈们,又如何配得上“东方雄狮”的美誉。诱惑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它看似美丽,让人为之心动,然而一旦被它缠住,便如同饮了慢性毒药,一点点将生命消磨殆尽。古往今来,甘愿“以身试药”的人却络绎不绝。嫦娥经不住仙丹的诱惑,只身升月,落得“碧海青天夜夜心”的下场;亚当夏娃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偷食禁果,最终受到上帝的惩罚,永离伊甸园;刘阿斗经不住奢侈生活的诱惑,贪图享乐,苟且偷安,终成亡国之君;大贪官刘青山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背弃党章,背弃人民,背弃自己的原则,甘愿沦为金钱的奴隶,最终身首异处,为人不齿……历史与现实都在提醒我们,面对形形色色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的诱惑,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果断地向诱惑说“不”。惟有如此,我们才不至于成为那不会摇头最终沉入缸底的金鱼。
评析:“金鱼之死”这一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作者探究因果,得出其饱胀而死的原因是经不住美食诱惑,再据此横向展开联想,写到历史现实中不能拒绝诱惑的实例,使文章内容充实。文章的结尾得出结论,面对诱惑,我们青少年要懂得摇头说不,联系现实,事例典型,“嫦娥”一例,可谓妙笔,观点较为深刻。
蔡海鹏的《石牛》一文,写自己在地摊上以8元钱的低价抱回了一头石牛,它“笨重丑陋,暗淡无光”,被冷落在书橱的一角,全家人都不喜欢它。后因朋友(鉴赏文物的行家)一句“这是唐货!“而骤然成为“稀世珍宝”。后来,却在人们的以惊奇的眼光传看时,“啪”的一声摔得粉身碎骨。那位朋友听到此事后,意味深长地说:“那石牛虽说不凡,可是它已过惯了那种寂寞平凡的生活,一旦改变了生活方式,受到人的仰慕,反而使它走向了毁灭!“——议论中点亮哲思
道理:作者借独具眼光的行家之口,揭示出石牛摔碎的哲理内蕴:当头衔、掌声、金钱、地位……笑着向你走来时,你要能够耐得住“寂寞与平凡”,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否则,等待你的必将是失败与毁灭。这点晴之笔,点亮了哲思之光,使文章通体发亮,身价倍增。
文章的深刻表现在:1.揭示自然、社会现象存在的背景和原因,展现事物的本质属性。2.揭示现象的特殊意义。特殊现象一定有其存在的特殊道理,特殊性一定有着一般意义,文章可以揭示特殊现象与必然间的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3.揭示现象产生的原因。任何事物产生、发展、消亡都要受其特定条件(原因)的支配。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而因果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关系。行文中以问引论,追根求源,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揭示出来。4.揭示观点的启发作用。关注现实、关注热点,探讨问题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把话题与当前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说别人未说之言,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话题示例】请以“妥协和勇敢面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大自然中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面对强大的天敌,有的动物跪地求饶,任凭天敌吃掉,也有的动物去勇敢地战斗,直到死去或偶然逃掉。比如在非洲,野牛对穷追不舍的非洲豹会突然回身,与猎豹争斗,以期能战胜豹子,事实上也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野牛的勇敢抗争,非洲豹也无可奈何。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情况,面对强大的敌人,有人妥协,有人勇敢面对,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话题分析】审题时要注意分析话题中的“妥协”“勇敢”两种行为造成的结果。面对强大的对手,直面社会、勇敢对待是一种品质;适当妥协,以退为进,也是一种处事方略。话题的关键是要自圆其说,能够显现出在高尚的人性、品格的基础上的真实“勇敢”和暂时的“妥协”以及假装的“勇敢”和真正的“妥协”。列举事例要从现象中分析出事件或事例体现的观点。
【佳作示例】嫩竹笋•大石头•小溪流一 时间:春雨过后的黎明 地点:山上 角色:一棵竹笋春雨滋润了久旱的土地,唤醒了地下沉睡的竹笋,他们开始争先恐后地向上钻。一棵小小的竹笋,也开始迫不及待想舒展自己的身体。可是一块巨大的石头傲然地杵在小竹笋头顶的土地上,得意地对自己脚下的小竹笋说:“小不点儿,你还是绕道走吧!我这儿你过不去啊……”
小竹笋没有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朝上顶。柔嫩的头被磨破了,他没有停下。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绕道而出,那就永远无法长成一棵挺拔茁壮的竹子。一下、两下、三下……终于,大石头在小竹笋的坚持下渐渐地松动了,惊恐地倒向一边。而和煦的春风中,一棵高大挺拔的竹子正在微笑……画外音:生命的伟大使小竹笋勇敢地面对成长道路上的一切阻碍。
二 时间:夏日明媚的午后 地点:山脚 角色:一条小溪流,一块棱角突兀的石头“哗啦啦……”小溪流唱着欢快的歌,跳跃着向前奔跑,两岸美丽的景色从身旁飞速滑过。突然,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了下来,挡住了小溪流的路。小溪流看着大石头身上那突兀的尖尖棱角,像一只凶恶的野兽一样,心里有些害怕,欢快的歌声也停下了。大石头哈哈大笑:“小溪流,你害怕了吧!你要是敢从我身上跳过去的话,我保证会把你刺得千疮百孔。哈哈……”
小溪流想起了小鸟给他描述的大海的样子,那才是他的归宿。可是现在,自己被阻住了,是停下来变成一潭死水,还是继续向前寻梦?是屈服于大石头的威严,还是勇敢地跳过去?终于,小溪流选择了后者。他抬起头,勇敢地从尖锐的石头上跳过去。在身子被划伤的瞬间,一朵雪白的浪花闪耀着盛开了。一次又一次,小溪流不知跳了多少下。而往昔棱角突兀的大石头已磨成了一块光滑的鹅卵石。小溪流依旧唱着欢快的歌,朝着大海的方向冲击……画外音:只有具备勇敢的精神,才能超越一切障碍,才能成功、世界上没有不能做的事,就看你敢不敢去做。
揭示问题的实质【话题事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时下有不少人很舍得花时间、花钱物来美化自己的仪表,穿金戴银,涂脂抹粉,极力为之,却忘了透视自己的灵魂,对落满败叶、布满斑点甚至毒瘤的心灵漠然视之。对此,你有何感触和想法?请以“给心灵美容”为话题,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写一篇文章。
【话题分析】材料概括指出了只注重外表、忘却了心灵修养的社会现实。根据这个要求,可以记叙需要美容的心灵表现;也可记叙外表美容与心灵美容的区别;也可以从为心灵美容的具体过程、办法以及结果等方面着笔;也可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分析心灵美容的原因,阐述为心灵美容的重要意义,进而指出该怎样为心灵美容;还可以由话题引出自己对心灵美容的紧迫性,以唤起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广泛关注和思考。要注意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对社会现象进行细致地分析。
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话题事例】请以一历史文化名人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话题分析】沧桑巨变,史海沉勾,五千年文明进程,其间历史文化名人浩瀚无涯,仔细思考不难发现,此话题重在考查文化积淀,古代、近代,儒家、释家、道家,出世、入世,均可涵盖。具体来说可以写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军事等领域中的杰出人物,文章应体现他们身上的忠诚、至孝、廉洁、正直、刚勇、爱国、忧民等高贵品格,可以纵览一生,脉络分明;也可选择一个角度,深挖细掘。
缘事析理,注重材料【话题示例1】“友谊”是人们经常谈到的一个内容,如何理解友谊、怎样对待朋友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收集一些有关友谊的事例、材料,交流一下自己的见解。
【名句资料】1.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诗经•伐木》)2.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4.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论语•颜渊》)5.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白居易)
【事例列举】1.唐代的白居易、元稹是交往很深的朋友,有着共同的政治观念和文学创作理念,在长期的逆境中患难与共、亲密无间。有一次,元稹收到白居易的来信,未开封就热泪盈眶、泪流满面,可见交往之深。2.柳宗元、刘禹锡是一对挚友。刘禹锡的母亲去世,他护灵返家途中,忽得到好友柳宗元去世,悲痛欲绝之际,停放好母亲的灵柩,就赶去给柳宗元料理后事,并收养了柳的一个儿子。
3.二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美国的侨民被美国视为内部威胁,强行把日本人迁到偏远的地区集中监视。弗吉尼亚州的戴维是邻居人本人小井的朋友,他不相信小井是间谍,在小井被迫迁走后,他收购了小井的田庄。五年之后,小井被解除监禁,但已一贫如洗,戴维不顾其他美国人的抗议,把田庄和五年来的盈利都交给了小井。
【话题示例2】2004年秋季开学,南京×大学推出了一项包括“叫醒”“打扫公寓”“代取包裹”等在内的“宾馆式”服务。此举一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学校投怀送抱当保姆”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性,不利于“天之骄子”自力更生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青年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校方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新推出的服务正是省下时间使迫切需要吸收科学知识和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青年学生更从容地投身到学习和实践之中去,无关道德。
【话题分析】大学“宾馆式”服务一石击起千层浪,社会上有着很多的看法,但有两个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切实可行,因为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这里体现出学校对学生学业的关心;一是认为不行,因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之一是学业,但学业不是全部,还有其他,比如道德品质等。对一个事例有着多种的理解,这是社会的真实。
我们写文章时,可以从学校、社会、学生等各个角度分析这件事,去立论行文。如:列举“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事例,对此举持以批判态度,提倡在锻炼能力中提升道德;也可从“大行不顾细谨”方面述说,个人意志品质的形成是复杂的,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曾忽视打扫卫生这样的生活小节,但不影响他们伟大人格的形成;还可论证高校此举是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和“提升道德和锻炼能力”无关。总之,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要面面俱到。
表达实践•写作指导有三只一起工作的钟表,两只旧的,一只新的。其中一只旧表对那只新表说:“来吧,伙计,我们开始工作。但我不知道你走完3200万次后,能不能吃得消。”新钟表说:“天哪!3200万次?做这么大的事情,恐怕我很难做到。”但另一只旧表说:“别听它胡说,很简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小钟表高兴了:“好!天下竟有这么简单的事,我这就做。”
【话题分析】每年3200万次的连续摆动,确实是一件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因为数目太大、次数太多;但只要坚持,如此繁重的劳动也会变得很容易。同理:面对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人们往往感到困难重重,手足无措,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但只要注重了过程,并在过程中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的把每一件应该做好的事情做好,美好的未来就会在不远处等待。只要换个角度看看生活的世界罢了。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换个角度看待,就会有不同的发现;面对生活、面对世界,换个角度思考,就会有值得深思的哲理。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思考角度,就会有不同心境,造成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生活,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肯定与现在的不一样。请以“换个角度看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佳作示例】出嫁题记:透过那段丰腴的盛唐/遥望见你的水袖如莲花的开落/故乡远了/塞外的风沙让你的心事洗尽铅华/转过身去/就把那截相思植根在他乡/心绪/绽放得枝繁叶茂。一、闺思 麟德殿里灯火通明,群臣与吐蕃使者的欢宴还在继续。也许父皇此时正龙颜展悦吧?明天五更鼓敲响的时候,松赞干布的迎亲队伍就要出发了。她——大唐的文成公主,太宗皇帝钦点的和亲女儿,就要远嫁他乡了……“真的就这么离开乡土吗?”文成推开雕花红窗,向宫外望去。
连绵起伏的山峦在夜幕的笼罩下愈发威重,如一列肃容的卫兵守卫着长安城。西天的晚霞早已褪尽,余几抹青蓝的云,飘带一样环绕着那夕阳坠去的山头。皇城东北角是一座座王府,在深秋的夜风中静默无语。仿佛已沉沉睡去。但文成知道,她的母亲此刻一定在伤心垂泪,而她的父王——太宗皇帝的同胞兄弟——李道宗,也一定在宴席上强颜欢笑,痛断肝肠。
她本是父王母亲唯一的女儿啊!娇生惯养、百般呵护,享尽人间的荣华、沐遍尘世的尊贵。只是一句轻轻的许诺,便把这所有的一切放下了。犹记得进宫那天父王神色凝重地告诉她:“此一去不是金尊玉贵,香宝马。那是你一生的幸福和倚托。儿啊!你要慎重。”
是啊。她何尝不知道西方的高原上刮着凛冽的风沙;何尝不知道孤寂的毡房内存着异方的粗食;何尝不知道一去便是关山千万重——只是大唐的江山需要稳定的边疆;只是异域的民族需要甘霖的滋润。而这一切的期许,都在太宗殷切的目光中沉淀了太久太久。松赞干布于贞观八年遣使求婚。“愿得姻亲之好,以强蕃部,壮国威。”从此,大唐锦绣山中便多了一抹厚重的心事。
七年,是一次太久的寻觅,太久的等待。“朕观宫中秀女,皆识短勇怯,且亲女年幼,难托重任。苦觅七年,未得一人可托。”太宗的话不是谎言,她在后宫游走一番,便于那脂粉气中嗅到了深深的忧虑。所以,当宫女们蓬头垢面脸抹黄泥在殿下瑟瑟发抖时,她便款款地道出“愿得公主之赐,远嫁吐番”的话语。 只是此一去,无悔……
二、别家迎亲的队伍启程了。长安城内挤满了送行的百姓。一千人组成的仪仗队缓缓前行,隔着汉家天子御赐的两队护亲车驾,文成公主的香车稳稳启动。出了朱雀门,便不复返了。长长的朱雀街是远航的路线吗?一腔相思就将沿着它铺向远方了。轻纱上还残留着母亲的眼泪,纤手中还紧握着父皇赐予的日月宝镜,长孙皇后的嘱咐犹在耳边回响。——只是,大唐的女儿要飞离故土了。南去的大雁啊,你还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我文成今生将永隔他乡了……
朝庭之上与吐蕃使初次会面,便闻听到松赞干布的鸿鹄之志。那是一个存长志、铸伟业,文韬武略的英雄啊!而大殿上气宇轩昂、威尊并重的唐太宗,又何尝不是胸怀天地、气纳乾坤?和亲,是两个英雄的并驾,两个民族的会面。这其中功利千秋、泽被百世的内涵,她文成又怎么不了然于胸?“朕观文成慧质兰韵,识多博闻,可当此大任,且尔胸怀疆土,气高志远,不为私意所阻,堪称女中锦绣……”登上车辇之前,饮下父皇斟下的一杯水酒。“儿此去身负大唐国威,当励精穷志,为我两族谋利,切记切记!”……
水千条山万座,背负的是大唐锦绣河山的嘱托。就算食尽风沙饮尽乡愁那又如何?松赞干布不是在秀丽的布达拉宫等她一同开拓西藏的灵秀之气吗?远离长安城里丰美的繁华,就于那异乡的土地长成一颗璀璨的明珠吧,洋洋洒洒为大唐的史书增添绚丽的光辉。
车队出了逯城,再尝一道汉家的饭菜,再穿一次次汉家的霓裳,摔碎那枚日月宝镜,转身又登上车驾。西方的远道隐现于黄沙白草之中,故乡渐行渐远,心一点点变得坚强。也许那方土地是荒凉的清冷吧,只是心已坚定,要用毕生的热,去柔化滋润那千里高原了。……史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携带大批瓷器、丝绸并优秀工匠,为西藏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了一个孩子掉入水中。就奋不顾身的跳了下去吧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的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了。孔子却对他说:“你做的对,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人去救人。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去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奖他品德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已的学生受赞扬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因为人们假如垫钱续回了奴隶而又不报账,自己就会蒙受损失,而报了账又表明自己的人格不如这个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