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教案时间2.28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课型略读备课教师李少伟使用教师课题七月的天山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借助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4.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2.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并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教具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学习任务。1.揭示课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出示文字和中国地图,介绍天山。2.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读,“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了解学习任务。出示图片,欣赏天山景色图。二、根据提纲,自读自悟。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完成以下任务:1.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相关句子。2.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3.积累优美语句。出示生字词,课文中难理解词语解释,反义词近义词帮助学生理解。三、集体交流,理清游览顺序,理解文本。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2、3、4自然段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讨论交流: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找出描写雪峰的句子描写雪水、溪流的句子并分析描写方法。
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3.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找出描写原始森林的句子(明确: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几声鸟鸣来衬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它的稠密。以林外阳光灿烂和林中闪着烟头的红光来衬它的幽深。最后,以“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来突出森林之富饶。)4.朗读第四自然段。交流:1.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出示野花的图片,找出描写野花的句子学生边交流,教师演示。(“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描其色; “像……织绵……彩霞……长虹”——绘其艳; “赛八寸的玛瑙盘”——状其大; “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显其多; “用不着离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夸其高;)2.“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这句话怎么理解,特别是“矫健”、“浮”和“精神”。四、细品语言文字,小结学习内容。作者是怎么把七月的天山写得如此之美的。1.课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现方法主要运用衬托和比喻。2.引导学生从描写景物形态、描绘声音、描绘动态、描绘色彩、描绘感觉上去找比喻句、体会精妙之处。3.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做练一练,理解课文内容后填空。4.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赞美天山: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请同学们把它改为陈述句。4.课外阅读《天山景物记》。五、拓展训练。归纳写作特点:1.讲究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作者抓住特征,用简练而又形象的笔触加以描绘,使之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奇美的画面。 3.绚丽多彩的语言,饱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疆风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小练笔:练习写景状物作文,要求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借景抒情。板书设计:
4*七月的天山饮马溪边骑马穿林走马观花雪峰原始森林野花雪水溪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