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淅川县香花镇小李国栋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了解七月天山神奇的雪峰、幽深的森林和烂漫的鲜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把自己的感受批写下来。教学重、难点:了解七月天山神奇的雪峰、幽深的森林和烂漫的鲜花的特点,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批写下来。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1、课件2.学生:搜集天山风光图片。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自学导纲(一)激情导入新课。1、5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壮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那么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七月上天山》,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天山独特的魅力。2.老师简介天山。(二)自主读书,自主学习。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听课文朗读、欣赏天山图片。2、自学知识性问题。出示导纲一: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画出相应的语句。(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师归纳小结并板书)出示导纲二:默读课文:思考跟随碧野先生的路线,你看到了哪些景象?分别用一词概括其特点。(生自学汇报、师相机板书)3、师小结:二、合作互动,品读语言领悟美景。出示探究性问题:5
1、你觉得文中哪些语段或语句写的好,好在哪?批出自己的感受。(学法提示:可从修辞手法、词语的运用、合理的想象等方面去批感受。先自读自批、再在小组内读喜欢的句子并交流批注。)2、课文哪一段描写的景物与下面诗句所表达的意境相似?找出来细细品味。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3、着重交流对下列句群的理解: a.“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这句话描写了雪峰的“高矗”、“巨大”,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色泽之美:以蓝天为背景,白缎似的雪峰耸立着,白云投下的云影如同几朵银灰的暗花。 b.第二小节中写雪水的句子,作者抓住雪水“飞泻下来”到“汇成湍急的溪流”,再到“水势缓慢的洄水窝”,到“清澈的水底”这一由静到动的变化,用“银链”和“白莲”打比方,写出了雪水形色兼美的特点。 c.第三小节写原始森林,抓住“密密的”、“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几个叠词和“像撑开的巨伞”5
这个比喻,写出了森林的茂密,并用侧面烘托和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森林的幽静。 d.第四小节抓住“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七月的天山是‘名副其实的春天’?”这一问题让学生自读、感悟。 e.“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这是个反问句,将其改为陈述句,并通过朗读对比,体会作者对天山的赞美之情。3、边品边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诵。4、师小结三、导学归纳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后令人有一种唇齿留香的感觉。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方法描绘了七月天与众不同的美。进入天山时,欣赏到神奇的雪山;往里走,领略森林的幽深,再往里走,满眼烂漫的鲜花。四、梳理与反馈 1、文章首先写了天山之行的时间是()、地点是()、原因是()、 经过是:先写天山的(),再写天山的(),最后写天山的()。2、试背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5
五、布置作业:1、摘抄文中含比喻的句子并背诵。2.为天山设计宣传语,以吸引八方游客。附板书设计:七月上天山进入天山神奇的雪峰往里走幽深的森林热爱赞美再往里走烂漫的鲜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