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
读书时遇到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们要注意重点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很多种方法,除了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外,还有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等方法。我的发现
阅读时要认真体会、细细揣摩句子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领会句子的真正意思。
理解句子、体会作者情感的好方法:联系作者生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请教他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日积月累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爱因斯坦)
成语故事要求:1、仔细看图,再读书上的故事。2、想一想,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说说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运用:1、老舍的最大乐趣是手不释卷,闭门读书。2、说到学习,现在有很多同学都是手不释卷,无时不学,因此,他们进步也快。
惭愧: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例句:他因没有及时帮助摔倒的老爷爷而感到惭愧。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例句:李师傅对修车技术很熟悉,给他人讲解起来头头是道,令人佩服。理解词语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例句:小刚平时非常吝啬,这次居然捐出全部的零花钱支援灾区,令大家对他另眼相看。奇功:异常的功劳、功勋。例句:他凭着灵活的头脑和团结的意识,在战争中屡建奇功。
知识拓展凿壁借光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囊萤映雪《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释译:晋朝车胤恭谨勤苦,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由于家里穷,不能经常弄到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一直读到天亮。
牛角挂书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悬梁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