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讨式备课提纲年级高二年级科目语文主备人桑莉红时间2013年9月18日课题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第一课时)(实词和虚词归纳、梳理)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基本用法;2.掌握实词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及特殊句式的内在规律;过程与方法:掌握文言现象的一般规律,结合典型例句作分析,梳理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现代汉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课标考纲要求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应较好地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通假现象、古今异义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进行梳理与归类,使学生头脑中对有关文言现象的知识点由混沌状态步入体系化、条理化的状态,为学生最终独立解决课外语段创设条件。教学重点1.熟知常用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及使用规律;2.熟悉文言特殊句式,并掌握其规律;3.正确辨析说明文言文中的通假及古今异义现象;教学难点1.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的规律的把握;2.巩固重点实词及虚词;教法学法运用课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要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一、引入: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二、课堂探究 (文言实词)(一)实词词义1.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②拔剑切而啖之 (《鸿门宴》 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教师活动教师谈话,激发兴趣怎样准确把握实词的意义?结合例句讲解方法、规律学生活动进入情境理解、感悟,总结技巧、规律时间3分钟5分钟设计理由与意见依据教学大纲,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应逐课积累,才能达到积累浅易文言文的要求。7
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例①(“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例②“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3、学会联想 例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联想,通过联想可推断词义。 A项“竟” 是完毕、终了的意思,“竟死”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竟”即完毕的意思。D项中的“结发”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结发同枕席”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20岁,女15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4、利用成语来推断词义。 ①收天下之兵 。 (《过秦论》) ②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①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例②中的句中的“危”字,可借助成语“危言危行”很容易推断出是“端正”的意思。) 5、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①故山殊可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陈情表》) 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推断。( 例①结合例句讲解方法、规律讲解、点拨理解、感悟,总结技巧、规律根据学生课堂反映,可灵活处理,安排时间7
“过”搭配对象为“山”,可释为“游览”。例②“鲜”应和“无”对应,结合上文意思,故为“少”。) 拓展练习: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和“以”位置相同,“以”的意思不就是“用”) 2、卖官鬻爵(“鬻”因与“卖”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卖”来推出未知的“鬻”的相同的含义。) 3、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 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幸而、幸好) (二)一词多义1.词的引申义是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是同本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例: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有以下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②深厚如:友谊很深。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④浓、重如:颜色太深。2.词的比喻义词的比喻义也是一种引申义,但因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把它独立出来和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形式。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例如:①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②点滴工作“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③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④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3.音不同,义不同,此类多为多音多义词。如:“属”,读“shǔ”,有:(1)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隶属)(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管属)小结:在一词多义辨析时,如能辅之以技巧,根据字形推断,利用句式辨别,结合语境把握等, 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深”的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在哪里?讲解、点拨讲解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连锁式(如:寒),辐射式(如:节)提问: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什么?你知道“属”不同读音下不同的意义吗?可否举例?小组讨论、完成课堂练习,后派代表回答思考、理解理解、感悟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做练习,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通过系统的归纳、整理,使文言知识较体系化、条理化7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动词,等,辈)读“zhǔ”,有:(1)衡少善属文。(动词,编辑,撰写)(2)燕王因举国以属子之,子之大重。(动词,委托,交付)1.同一词在不同语境中,其词性不同,词义也就不同。例:①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动词,恢复)②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形容词,夹层的,双层的)③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副词,再,又,还)反馈练习:推断下列句子中“爱”的意思。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③齐国虽偏小,吾何爱一牛?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⑤古之遗爱也。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三)古今异义随着语言的演变,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古今异义现象。有四种情况:①词义扩大;②词义缩小;③词义转移;④感情色彩的变化1.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以为一个双音节词。例:①铁骑突出刀枪鸣。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拆成两个单音节词来理解。如“琵琶”“可汗”“彷徨”等。3.要加强对偏义副词的理解与积累。反馈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③寡助之至,亲戚叛之。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⑤古之学者必有师。⑥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四)通假字思考:怎样做一词多义的练习呢?四种古今异义的现象能否举一些例子?能否举一些偏义副词的例子?感悟、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小组内交流、讨论,后派代表回答5分钟辨明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7
1.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通假,基本上是同音通假,主要有四种情况:(1)同音通假如:终老不复娶。(“取”通“娶”)(2)双声通假(声母相同)如: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3)叠韵通假(韵母相同)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4)形近通假(声母相同)如: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2.怎样辨别通假字(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1)通声旁的形声字的代替如: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五)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2)名词作状语2.动词作名词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4.数词活用5.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2)形容词的使动6.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2)名词的意动讲解在学习通假字的时候,应依照通假字的有关规律去归类、整理;平时也应多识记一些通假字。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理解、感悟、记录总结技巧,理解,归纳5分钟9分钟通假字很重要,应重点掌握词类活用很重要,也很复杂,应细致归纳、整理7
判断下列句子是使动还是意动?① 悦亲戚之情话 (《归去来兮辞》) ② 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善万物之得时 (《归去来兮辞》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⑤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⑥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这种主观认识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使动用法是表示(客观上即事实上)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丰衣足食:使……丰足。 “丰、足”是客观上使“衣、食”发生了变化。 拓展练习: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 2、不远万里 (认为……远) 3. 鱼肉百姓 (以……为鱼肉。) 4、春风又绿江南岸 (使……绿) 5、烛之武退秦师 (使……退) 三、课堂探究(文言虚词)A.理解文言虚词的方法1.认真复习,掌握常见用法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B.理解虚词应注意的问题1.分清虚实2.辨明用法3.分辨古今4.注意特殊常用文言虚词都有哪些?能否将其常见用法归类?(如“而”“其”“以”“之”等)概括、归纳8分钟反馈矫正课时小结四、小结文言文中,实词的意思显得实在、具体,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在做题时,一定要运用实词、虚词规律。提问:你学到了什么?组内小结,汇报交流。3分钟作业设计1.将词类活用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各句5例;2.归纳虚词“而”“以”“其”的用法,举例说明。2分钟困惑与问题1.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丰富、复杂,如何在一课时内指导学生较好地梳理归类?2.如何将学到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规律迁移到课外联系中?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