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

ID:905162

大小:54.5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特殊句式目          录一、判断句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F、借助于“则”“皆”“乃”“非”“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二、被动句(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E、用“被”表被动。(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三、省略句A主语省略B谓语省略C宾语省略. .D定语省略E介词省略F定语中心语省略四、 倒装句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五、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见的有如下几种形式。A、其基本形式是“……者……也”。B、“……也”。C、“……者,……”。D、“……者也”。.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F、借助于“则”“皆”“乃”“非”“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句式在一句之中有时还错杂使用,不过还是判断句。 A、“……者……也”。1、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译:今天去了而不回来(好好复命)的是无用的人!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译:事情不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强迫你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译:楚国的左君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译: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盗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5、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译:亚父这个人,就是范增。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译: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7、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译: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8、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译: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9、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10、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1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译: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楚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 B、“……也”。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译: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东部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2、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译: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3、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译:这是寡人的过错。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译: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5、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译:我们还是回去吧。6、此天子气也。(《鸿门宴》)译:这是天子的云气。7、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译: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了。. .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译: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却去进攻他,这是不合道义的。9、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译:此刻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针对沛公。10、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译:鄙意以为大王不应该这么做。1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集序》)译: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12、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译:这就叫前洞。1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译: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14、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15、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游褒禅山记》)译:有了志向,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16、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但到了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东西来帮助,也不能到达。17、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译: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1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译: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1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译:这正是我日日夜夜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的事啊。. .20、毋从俱死也。(《鸿门宴》)译:不要跟跟着他们一块送死。21、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译:本来是一世的英雄。2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译:这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 C、“……者,……”。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译:我留下来的原因,是等待我的客人与他一块去。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译: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戴上白色的帽子和穿上白色的衣服来送荆轲。3、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译:陪侍在殿上的大臣们,,不能带任何兵器。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就爱你过来都将被他所俘虏!5、客何为者?(《鸿门宴》)译:来人是干什么的?6、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译: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D、“……者也”。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译: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鸿门宴》) E、用“为”作判断词表示判断.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译:如今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2、於人为可讥。(《游褒禅山记》)翻译: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3、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译: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 F、借助于“则”“皆”“乃”“非”“悉”、“本”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1、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译: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探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翻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3、非为织作迟。(《孔雀东南飞》)译:不是我织得慢。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翻译:这不是曹操的诗吗?5、苟非吾之所有,(《赤壁赋》)译:假如不是我的。 G、无标志词,而谓语对其主语有断定性。1、君家妇难为!译: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孔雀东南飞》) H、少数用“是”作判断句的句子。. .1、同是被逼迫。 译:我们都是被逼迫的。(《孔雀东南飞》)2、汝是大家子。 译:你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孔雀东南飞》)二、      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A、靠“于”引进主动者。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就可以除掉了。(《鸿门宴》)2、渐见愁煎迫。译:渐渐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孔雀东南飞》) 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译: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荆轲刺秦王》)2、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鸿门宴》) 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1、为仲卿母所遣。译: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弃。(《孔雀东南飞》2、吾属今为之所虏矣。译: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鸿门宴》)3、若属皆且为所虏!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被被他所俘虏!(《鸿门宴》)E、用“被”表被动。1、今日被驱遣。译:今日被休弃。(《孔雀东南飞》2、仍更被驱遣。译:想不到还要被驱遣。(《孔雀东南飞》3、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译: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荆轲刺秦王》) (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1、妇女无所幸。译:妇女没有被宠幸。(《鸿门宴》) 三、      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省略句是古今都有的现象,当文言文的省略情况比现代文多见,也较复杂。常见的是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有时也省略数量词和定语等。A主语省略B谓语省略C宾语省略D定语省略E介词省略F定语中心语省略  A主语省略. .1、(苏子)举酒属客。译:苏轼举起酒杯劝人喝酒。(《赤壁赋》)2、于是(苏子)饮酒乐甚。译:这时候苏轼喝着酒,快乐极了。(《赤壁赋》)3、(苏子和客)相与枕藉乎舟中。译:苏轼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着垫着睡着了。(《赤壁赋》)4、(兰芝)乃投水而死。译:兰芝于是投水自尽。(《孔雀东南飞》5、(兰芝)十三能织素。译:兰芝十三岁就能织白绢。(《孔雀东南飞》6、(婚姻生活)始尔未为久译:婚姻生活才开头。(《孔雀东南飞》7、(我)终老不复取。译:我就一辈子不再娶妻。(《孔雀东南飞》8、(沛公)坐须臾。译:沛公坐了一会儿。(《鸿门宴》)B谓语省略C宾语省略1、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译:有志气,不盲从别人而停止。(《游褒禅山记》)2、遣去慎莫留(她)。译:千万不要留她。(《孔雀东南飞》3、戒之慎勿忘(这个悲剧)译:以此为鉴,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悲剧。(《孔雀东南飞》4、使工以药淬之,以(之)试人。译:让工匠用毒药浸过它,拿它在人身上试验。(《荆轲刺秦王》)5、人不敢与(之)忤视。译:人们不敢对他正眼相看。(《荆轲刺秦王》)6、欲与(之)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译:想同他一起去,那人居住的远,还未到来,为此而留下等待他。(《荆轲刺秦王》)7、前为(之)谢曰。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荆轲刺秦王》)8、使(之)毕使于前。译: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荆轲刺秦王》)9、竖子不足与(之)谋。译: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鸿门宴》)10、毋从(其)俱死。译:不要和刘邦他们一起送死。(《鸿门宴》). .11、则与(之)斗卮酒。译:左右就递给他一大杯酒。(《鸿门宴》)12、为(吾)击破沛公军。译:给我打败刘邦的军队。(《鸿门宴》) D定语省略1、主簿通(太守)语言。—译:主簿传达太守的话。(《孔雀东南飞》2、樊哙侧其盾以撞,(交戟)卫士仆地。译:樊哙侧着盾牌一撞,交戟的卫兵们跌倒在地上。(《鸿门宴》) E介词省略1、而卒葬(于)之—译:死后葬在这里。(《游褒禅山记》)2、有碑仆(于)道—译: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游褒禅山记》)3、沛公军(于)霸上—译:沛公在霸上驻军。(《鸿门宴》)4、徘徊(于)庭树下。—译:在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5、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金,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6、取之(以)百金。译:用一百金买下。(《荆轲刺秦王》)7、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不能带一点兵器。(《荆轲刺秦王》)8、沛公军(于)霸上。译:刘邦驻军在霸上。(《鸿门宴》)9、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译: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鸿门宴》)10、置之(于)坐上。译:把它放在座位上。(《鸿门宴》)   . .F定语中心语省略 四、倒装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一般以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在前,动词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如果这种顺序被颠倒,就成为“倒装句”。文言文的语序倒装主要有四种:A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在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B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候,宾语通常都要前置。C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的后面。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A主谓倒装。1、渺渺兮予怀。—“渺渺”是主语“予怀”的前置谓语,译:我的心想得很远很远啊。(《赤壁赋》) B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1、何为其然也?—(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为什么箫声这么悲凉呢?(《赤壁赋》)2、而今安在哉?—(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现在在哪里呢?(《赤壁赋》)3、而又何羡乎?—(何羡是羡何的倒装)译:又羡慕什么呢?(《赤壁赋》)4、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以是以何的倒装)译:不如此,我怎么会这样?(《鸿门宴》)  5、今日之事何如?—(何如是如何的倒装)译:今天的事情怎么样?(《鸿门宴》). .6、客何为者?—(何为是为何的倒装)译:客人是干什么的?(《鸿门宴》)7、大王来何操?—(何操是操何的倒装)译: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鸿门宴》)8、沛公安在?—(安在是在安的倒装)译:沛公在哪里?(《鸿门宴》)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1、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是遣归相的倒装)译:趁早送我回娘家。(《孔雀东南飞》2、嬉戏莫相忘。—(相忘是忘相的倒装)译:游戏时不要忘了我。《孔雀东南飞》3、誓天不相负。—(相负是负相的倒装)译:我指天发誓,绝不会辜负你。《孔雀东南飞》4、好自相扶将。—(相扶将是扶将相的倒装)译:好好侍奉婆婆。《孔雀东南飞》5、还必相迎取。—(相迎取是迎取相的倒装)译:那时一定去接你。《孔雀东南飞》6、久久莫相忘!—(相忘是忘我的倒装)译:永远不要忘记我啊!《孔雀东南飞》7、君既若见录。—(见录是录我的倒装)译:您既然如此惦记我。《孔雀东南飞》8、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自意是意自的倒装)译: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鸿门宴》)  用“之”“是”把宾语提到前边  . .   C定语后置。  文言文虽有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前面的,但多数置于中心词之后,所以构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点。定语后置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者“”之“”而“作标志词。二是数量词作定语时,也常后置。1、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万顷的后置定语)译:越过茫茫的江面。(《赤壁赋》)2、客有吹洞萧者,—(吹洞箫是客的后置定语)译:有吹洞箫的客人(《赤壁赋》)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知其事是宾客的后置定语)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荆轲刺秦王》)4、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一双是白璧的后置定语,一双是玉斗的后置定语)译:我拿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给亚父。(《鸿门宴》)5、群臣侍殿上者.—(侍殿上是群臣的后置定语)译:侍立在殿上的群臣。(《荆轲刺秦王》)6、金千斤,邑万家。—(千斤是金的后置定语,万家是邑的后置定语)译: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荆轲刺秦王》)7、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是举所佩玉玦以示之的后置定语)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佩带的玉暗示项王。(《鸿门宴》)   D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应为“苏子与客于赤壁之下泛舟游”)(《赤壁赋》). .2、月出于东山之上。(应为“月于东山之上出。”)(《赤壁赋》)3、徘徊于斗牛之间。(应为“于斗牛之间徘徊。”)(《赤壁赋》)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应为“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赤壁赋》)5、相与枕藉乎舟中。(应为“相与乎舟中枕藉。”)(《赤壁赋》)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应为“唐浮图慧褒始于其址舍.。”)(《游褒禅山记》)7、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古人之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游褒禅山记》)7、沛公军霸上。(应为“沛公(于)霸上驻军“)(《鸿门宴》)8、徘徊庭树下。(应为“(于)庭树下徘徊”)《孔雀东南飞》9、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应为“夫今樊将军,秦王(以)金千斤,邑万家购之。”)  译:现在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荆轲刺秦王》)10、嘉为先言于秦王曰。(应为“嘉为先于秦王言曰。”)译: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荆轲刺秦王》)11、燕王拜送于庭。(应为“燕王于庭拜送。”)译:燕王亲自在庭前拜送。(《荆轲刺秦王》)12、见燕使者咸阳宫。(应为“(于)咸阳宫见燕使者。”)译:(秦王)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刺秦王》)13、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应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译: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鸿门宴》)14、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译:把事情全告诉了他。(《鸿门宴》)15、长于臣。(应为“于臣长。”)译:比我大。(《鸿门宴》)1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应为“以沛公言具报项王。”)译:把刘邦的话全部报告了项羽。(《鸿门宴》). .17、得复见将军于此。(应为“得于此复见将军。”)译: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鸿门宴》)   五、固定句式1、孰与君少长?(固定格式,孰与,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谁)……?”)译: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鸿门宴》)2、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固定格式,相当于“有所以”,意思是:有用来……的)译:我就能够有报答太子的机会了。(《荆轲刺秦王》)3、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固定格式,相当于“无所以”,意思是:没有用来……的)译:大家都惊慌失措,没有用来击打荆轲的兵器。(《荆轲刺秦王》)4、为之奈何?(固定格式,奈何,表示询问,意思是“如何”“怎样”。)译:这件事怎么办?(《鸿门宴》)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