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前进路小学(四)年级语文《 小英雄雨来》导学案4414课型综合课型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孟久红 审核人高琴复备人刘英 、陈华清、本周行为训练重点自主探究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我会认“晋、冀”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2,我能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知识链接 抗日儿童团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的一切爱国力量,包括广大少年儿童在内,都积极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儿童团的组织,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中华民族抗日先锋队等青年组织,受党的委托,直接领导抗日儿童团及其他儿童组织的工作。1938年10月西北青救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日儿童团的组织章程。团章规定建立儿童团的宗旨是:1、联合全(西北和华北)中国的小兄弟小姊妹结成好朋友;2、大家共同学习、工作和游戏;3、参加救国工作。7岁以上14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都可参加。他们的任务是:1、宣传大家打日本;2、侦察敌情捉汉奸;3、站岗放哨送书信;4、尊敬抗战官和兵;5、帮助抗属来做事;6、学习生产不稍停。有关抗日儿童团员的故事有《小英雄雨来》《二小放牛郎》《查路条》《小兵张嘎》《鸡毛信》等。时间预设 导入新课1分钟,独学5分钟,群学+展示25分钟,评学9分钟,整理导学案1分钟学习过程预习案1、默读全文两遍(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边思考请同学们做到:先慢后快)然后完成练习。2、读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来。 wěixùpīkāijìnchájìnuódònɡ()()()()wāiwāixiéxiépiāopiāoyōuyōuzhěntóu()()() 3、思考下面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生笔记
————————————————————————(2)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一、导学★全情投入准备好!激发情感,理解课题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齐读学习目标)二、独学★独自学习我能行!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我能读准字音:晋、冀”2、我我能理解词语:暴跳:趔趄:推推搡搡:3、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在(时间)(谁),为了掩护,机智的同,歌颂了高贵品质。4、自读课文六个部分,思考每一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归纳各段的主要意思,提炼成为小标题。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在书上划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5、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我给自己评星:☆☆☆☆☆三、互学★合作参与我积极!1、 对学:(1)对子之间轮读课文,纠正字音,比一比谁读的声音洪亮,正确率高,给对方评星:☆☆☆☆☆
(2)对子交流独学时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解答。(3)对子之间交流课文主要内容,比一比谁说的简洁完整,给对方评星:☆☆☆☆☆ 2、 群学:(1)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段落朗读课文。(2)小组内交流对学时不理解的词语,仍不理解的在组间互助解决。组长给我评星:☆☆☆☆☆四、评学(展示、检测)1.小展示:组长带领组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建议展示方式:三字经:抗战期,有一人,叫雨来,唱儿歌:抗战时期有个叫雨来,聪明机智又勇敢,游泳本领最高强结构图:→→→→→→2、大展示:按任务条顺序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或评价,或补充3.检测★当堂测评要加油!①、你是怎样理解“有志不在年高”这句话的?②、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③、我会填词语,我来谈感受。鬼子已经()到树底下,伸手()住雨来的脚,往下一(),雨来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起来,()回到屋里。读了这段话,我觉得鬼子()④、芦花开的时候,()的芦苇上好像盖上了一层()的白雪。风一吹,()的芦苇就()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的芦花里。读了这些段话,我觉得芦花村---()⑤、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次。正是由于雨来____________________,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子之间用双色笔互批。④、用双色笔整理完善导学案,我给自己评星:☆☆☆☆☆
五、整理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