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言特殊句式

ID:905338

大小:53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言文知识讲座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作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作“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正常的语序:翻译:晋文公和秦穆公率军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心。 练习: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正常语序:佚之狐(于郑伯)言翻译: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非常危险了,倘若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晋一定会退兵。”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正常语序: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申之翻译: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化百姓。 二、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我们分(一)动词宾语前置和(二)介词宾语前置两部分分析学习。 动词宾语提前之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否定句的宾语前置。所谓否定句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如果它的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之前。(一)动词宾语提前: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古之人不欺(余)也正常顺序:正常顺序: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翻译:古时的人没有欺骗我啊!翻译: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却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练习:1.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愚溪诗序》)翻译:我当前正逢政治清明的时代,却违背了理,做错了事,所以所有被称为愚笨的人,没有谁比得上我。2.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翻译: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的,因此后代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件事。” 动词宾语提前之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即疑问代词的宾语前置。在古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为“何”字,其它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们作宾语时,也放在谓语之前。1.大王来(操)何? (《鸿门宴》)1.大王来何操? (《鸿门宴》)2.沛公安在?  (《鸿门宴》)正常语序:2.沛公(在)安?  (《鸿门宴》) 动词宾语提前之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即借助助词的宾语前置。如:(不知)句读,(不解)惑。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正常语序:翻译:不知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练习:1.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翻译:这好比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功效呢?注意: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或“唯(惟)……之……”等格式,要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要”或“专”、“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提宾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惟利是听”“惟命是从”“惟利是求”等,就是这种格式。 (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在以下情况放在介词之前: 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1.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翻译:项王说:“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否则,我凭什么到了这个地步?”正常语序:籍(以)何至此?” 六、定语后置句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我们称它“定语后置”。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及(知其事的)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正常语序:翻译: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和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语《马说》)(千里之)马,一食或尽粟一石。正常语序:翻译:能跑千里的马,一顿能吃完一石粮食。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大)四海,有几人欤?翻译:正常语序: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在这么大的中国,能有几个人呢?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蚓无(利)爪牙,(强)筋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正常语序:翻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泥土,向下能喝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七、练习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翻译:农人把春天要到了告诉我,将要在西边的田地耕种。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翻译:村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了一只蟋蟀。3.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翻译: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4.请其矢,盛以锦囊。(欧阳修《伶官传序》)翻译: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翻译: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凝结成的,但比水更寒冷。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翻译: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不会有的事。7.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翻译: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8.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翻译:豫州现在要到哪?9.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同谁一道呢? 10.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分析:(a“以何”介词的宾语前置;b“于赵”介词结构后置)1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对策没有定下来,想找到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1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翻译:敲打时铿锵作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翻译: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足呢? 小结以上我们复习了文言文特殊句式中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请同学们回去以后结合具体的课文在继续巩固一下,在今后的古文练习当中检验自己学的怎么样。 七、作业1.回去看优化设计总复习216页。复习巩固今天所复习的这三个特殊句式,应用的实际的习题练习当中2.同时在看看其他三个比较简单的特殊句式 谢谢同学们参与再见2006年12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