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学生对句式特点不太了解,翻译时通常译不通,或添枝加叶,或翻译大意,难以抓住得分点。因此,考生应该掌握《考试说明》要求的四种文言句式的基本结构与翻译规则,要把握几种常见实词的活用规律,掌握基本的翻译方法。遇到翻译题,一定要有考查这类知识的意识,尽可能找准得分点,并能准确地翻译出来。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即词类活用现象。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判断依据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在句中常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而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如果一个句子中的名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带了宾语、补语,或受能愿动词、副词的修饰,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一是从上下文意来判断。例如:一狼洞其中(《狼》)【判断】从上下文意可以推测到,这句是说一只狼在其中打了一个洞,而句中没有表示“打”的意思的动词,那么“洞”字便是被临时用为动词了。.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二是从结构上看,在下列情况下,名词都用为动词。(1)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就是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例如:①范增数目(用眼示意)项王(《史记·鸿门宴》)②籍(登记)吏民,封府库(《鸿门宴》)③吾师(学习)道也(《师说》)【规律小结】“名词+名词”时,其中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或动宾关系。(2)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该名词充当了代词的谓语。例如:①女幸而偶(匹配)我(《与妻书》)②其后名(取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③树(种植)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规律小结】“名词+代词”时,句中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宾关系。......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3)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修饰或限制,而不直接与名词结合,如一旦结合,该名词就具备了动词的功能。例如:①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显露)于后世也(《报任安书》)②范墙数目(递眼色)项王(《鸿门宴》)③小信未孚,神弗福(赐福)也(《曹刿论战》)【规律小结】“副词(遂、不、弗、已、则、既,等等)+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与副词构成偏正关系。(4)“所”字结构中,“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所”字一般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结构,如它在名词前,该名词就具备了动词的功能。例如:①置人所罾(用网捕)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②不者,若属且为所虏(俘虏)(《鸿门宴》)【规律小结】“所+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5)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例如:①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何(《荀子·劝学》)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说明)者(《游褒禅山记》)③五十可以衣(穿)帛也(《寡人之于国也》)【规律小结】“能愿动词+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6)名词后面带了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宾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宾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例如:①沛公军(驻扎)〈于〉霸上(《鸿门宴》)②沛公欲王(称王)〈于〉关中(《鸿门宴》)③唐浮图慧褒舍(筑舍定居)于其址(《游褒禅山记》)④况吾与子渔樵(打鱼砍柴)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规律小结】“名词+后置的介宾短语”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补关系。翻译时介宾短语应提到这个临时的动词之前。(7)名词与动词之间有“而”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从而构成承接关系,因为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例如:①惑(有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能解(《师说》)②隧(挖隧道)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规律小结】“名词+而+动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8)动词与名词之间有“而”时,此名词活用为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从而构成承接关系,因为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①执敲扑而鞭笞(奴役)天下(《过秦论》)②顺流而东(向东流)也(《赤壁赋》)【规律小结】“动词+而+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2.翻译方式(1)动宾式①从郦山下,道(取道)芷阳间行(《鸿门宴》)②余则袍敝(穿着旧棉袄、破衣衫)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规律小结】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为动宾关系。对译公式:动词+名词。这种类型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中频率最高的一种,但有的使用了借代等修辞手法。因此,翻译时不能硬套,如“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句中的“弦”,不能译为“奏弦”,而应译为“奏乐”。(2)替换式①刑(杀)人如恐不胜(《鸿门宴》)②汝幸而偶(嫁)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与妻书》)【规律小结】根据语境寻找一个相应的动词。(3)凭借式①策(用马鞭打,驱使)之不以其道(《马说》)......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②然陈涉瓮(用瓦瓮做)牖绳(用绳子系)枢之子(《过秦论》)【规律小结】这个活用的名词作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或使用的材料手段等。对译公式:介+名+动。(4)趋动式①怒发上(向上指)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向东流,向西流)(《与朱元思书》)【规律小结】活用的名词一般是表示方位的,此时名词前面加一个介词,后面加一个动词。对译公式:介词+方位名词+动词。(5)陈述式①明月(明月照着)半墙(《项脊轩志》)②腰(腰挂)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规律小结】在留用的名词后加一个相应的动词构成主谓关系。........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二)名词用作状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有的在翻译时需加上适当的介词。1.判断依据古汉语中,名词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只构成两种关系。一种是主谓关系,如“虎啸猿啼、天高地迥”,“蜀山兀,阿房出”。另一种便是状语(名词)与中心词(动词或形容词)的关系。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它们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而是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这就是名词用作状语。2.活用形式(1)表示比喻。例如: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的翅膀那样)蔽沛公(《鸿门宴》)②谈笑间樯橹灰(像灰一样)飞烟(像烟一样)灭(《赤壁怀古》)【规律小结】状语可译为“像……一样”,“跟……似的”。像+名词+那样+动词或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状语+中心词)...........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2)表示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按照兄长的礼节)事之(《鸿门宴》)【规律小结】状语可译为“像对待……一样”或“按照……”,“……当作……”等。(3)表示工具和表示动作状况、对象。例如:①箕畚(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②意洞手(亲手)书(《与妻书》)【规律小结】表示工具,状语可译为“用(拿、以、靠)……”,如例①。表示动作状况、对象,翻译时可按具体情况加上适当的介词或其它的词,如例②。(4)方位名词或时间名词作状语。例如:①孔雀东南(向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②项伯复夜(在夜里)行(《鸿门宴》)③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己(《劝学》)④独夫之心,日(一天天地)益骄固(《阿房宫赋》)【规律小结】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趋向,可译为“向(朝、往)……”,“在……”等,如例①;表示时间,可译为“在……里(上)”,如例②;表示动作频率或经常性,可译为“每(日、月、岁)”,如例③;表示情况逐步发展,可译为“一天天(月月、年年)……”,如例④。..........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三)动词用作名词1.判断依据当一个动词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时,这个动词便活用作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动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常出现在“其”或“之”的后面。2.活用形式(1)动词处在“其”“之”之后时,这个动词用作名词。例如: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到达的人)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竭其庐之入(收人的财物)(《捕蛇者说》)(2)无标志性词语,例如:①追亡(逃跑的人)逐北,伏尸北万(《过秦论》)②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收获)(《游褒禅山记》)【规律小结】一是从动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动词作名词时,这个动词应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二是从动词出现的环境来判断。动词用作名词常出现在并列结构之中。三是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四)形容词用作动词1.判断依据用表示性质状态的词来表示动作行为。例如:①春风又绿(吹绿)江南岸(《船泊瓜洲》)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友好,友善)留侯张良(《鸿门宴》)2.活用形式形容词用作动词与名词用作动词的规律大体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形容词放在“能、欲、足、可”等能愿动词后,用作动词。例:①火尚足以明也(照明)(《游褒禅山记》)②大王必欲急(逼迫)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规律小结】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句中的动词谓语,以表示动作行为。(2)形容词放在“之、我、其”等代词前用作动词。例如:①卒不忍独善(安逸度过)其身(《与妻书》)②吾之妻美(偏爱)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规律小结】形容词+代词(之、我、其、吾)等构成动宾关系。(3)形容词带宾语时用作动词。例如:①假舆马者,非利(加快)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②亲(亲近)贤臣,远(疏远)小人(《出师表》)3.翻译方式形容词动用与名词动用的翻译方法也大体相同。有的翻译成以本词为基本素再加新词素而构成双音节动词,一是在形容词前加动词,如“轻身”的“轻”作“看轻”解;二是在形容词后加动词或形容词,如“亲小人”的“亲”作“亲近”解;三是根据文意换一个相应的动词,如“私臣”的“私”译为“偏爱”。(五)形容词用作名词1.判断依据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用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来代替这个人或事物,或作为此种性质、状态的名称来使用,这就叫形容词用作名词。从修辞学角度看,形容词用作名词属借代手法。2.活用形式辨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可依据名词在句中运用的特点,从三个方面入手。(1)形容词用在“其”“之”的后面充当中心词,活用为名词。例如:①郯子之徒,其贤(贤能的品德)不及孔子(《师说》)②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瘦弱的身体),必不能禁失吾之悲(《与妻书》)....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2)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活用作名词。例如:①是故,圣(圣人)益圣,愚(愚人)益愚(《师说》)②义不杀少(少数的人)而杀众(多数的人),不可谓知类(《公输》)3.翻译方式形容词用作名词,有两种翻译方法:一是活用的形容词后加一个有关事物的名词。如“贤”解释为“贤能的品德”;二是用一相关的词来替换活用的形容词。如“旧”,以“老交情”替换。(六)使动用法1.判断依据在一个句子里,如果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语法现象就叫使动用法。格式为“主语+动词+兼语+宾语”。2.活用形式(1)名词使动用法这种用法中的名词,是活用作动词的名词,所以也具有“名作动”的一般规律。但使动用法的名词,能使宾语具有与名词相关的动作。例如: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做王,使……王)之(《鸿门宴》)②然得而腊(制成干肉,使……成为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规律小结】结构方式为“名词+宾语=使+宾语+动词”。......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2)动词使动用法古汉语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如果临时带上了宾语,也属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的动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①项伯杀人,臣活(救活,使……活)之(《鸿门宴》)②外连横而斗(使……争斗)诸侯(《过秦论》)【规律小结】动词使动的翻译方法有二:一是使令式。格式为“主语+使(宾语)+谓语”。如例①中的“活”,即“使之活”,翻译为“使……活命”的意思。二是动补式。格式为“主语+动补短语+宾语”。如例②中的“斗”,即“使……争斗”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这种用法,形式上与形容词用作动词一样,具有“形作动”的相同规律。但意义上形容词作使动,能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例如:①必先苦(使……受苦)其心志,劳(使……辛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②足以荣(使……荣耀)汝身(《孔雀东南飞》)③会盟而谋弱(使……削弱)秦(《过秦论》)【规律小结】结构方式为“形容词+宾语=使+宾语+形容词”。......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3.翻译方式(1)兼语式:“使……怎么样”,“让……怎么样”。这是最常见的翻译方式。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的“生”译为“让……活下去”。(2)动宾式: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鸿门宴》)译为“沛公第二天带领百余骑兵”。(3)处置式:“把……怎么样”。如“聚室而谋”(《愚公移山》)的“聚”译为“把……召集在一起”。(七)意动用法1.判断依据在一个句子中,谓语动词主观上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种现象为意动。使动用法是客观上“使宾语怎么样”,是见于事实的,是做法;意动用法是主观上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存于意念的,是想法或看法。2.活用形式(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翻译为“以……为……”或“认为(觉得)……”。例如:①渔人甚异(觉得……奇怪)之(《桃花园记》)②于其身也,则耻(以……为耻)师焉(《师说》)............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③乐(以……为乐)盘游(《谏太宗十思疏》)【规律小结】结构格式为“形容词+宾语”=“认为+宾语+形容词”或“以+宾语+为+形容词”(2)名词的意动用法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例如:①孔子师(把……当作老师,认为……是老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以……为借鉴)之(《阿房宫赋》)【规律小结】结构方式为“名词+宾语”=“以+宾语+为+名词”。3.翻译方式翻译时要增加一些词语,才能表达清楚。常用的译法有:认为(觉得)……怎么样;把……当作……看待;对……感到怎么样。总之,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出“主观意念的感觉”,否则,就不能显示意动的特点。...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一)判断句判断句常常翻译为“……是……”。1.用“……者,……也”,“……者”或“……也”“……者也”等形式表示判断。例如: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译文】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但可以横渡江河。②粟者,民之所种。(《论积贮疏》)【译文】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③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译文】项脊轩,是我家过去的南阁子。④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译文】莲花,是花中的君子。2.用“……为……”“……,是……”式表示判断。例如: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译文】如今别人是砧板,我们是鱼肉。②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译文】两个骑马的人轻快前来了,他们是谁?..............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3.用“……乃……”“……则……”“……即……”等形式表示判断。例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译文】应当拥立的人是秦公子扶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译文】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色。③梁父即楚将项燕。(《鸿门宴》)【译文】梁父就是楚国的大将项燕。4.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译文】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三、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二是无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常常翻译为“……被……”。(一)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大体有如下几种:1.用“……于……”式表示被动。例如: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译文】李家的孩子李蟠……,不被时俗约束,向我学习古文。.............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2.用“……见……”、“见……于……”式表被动。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担心秦国的城邑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确实担心被大王您欺骗而辜负了赵王。3.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例如: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译文】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安书》)【译文】我因为多嘴说了几句话而遭遇这场大祸,又被乡里人、朋友羞辱和嘲笑。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译文】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4.用“……被……”、“受……于……”式表示被动。例如: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当年的繁华与英雄事业都被风雨冲刷掉了。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队,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译文】我不能拿着全部吴国的土地和十万军队,去被别人辖制。.................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二)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译文】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四、倒装句1.主谓倒装多见于感叹句或疑问句,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2.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弗、未、勿、毋(无)、否、非”,否定动词“毋(无)”,否定性不定代词“莫”。例如: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译文】然而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够先入关攻破秦国。(2)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常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安、胡、曷、奚、恶”等。例如:①沛公安在(《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②何以战(《曹刿论战》)【译文】您凭什么应战呢?3.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它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古今一样。但在文言文中除此之外......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此时就是“定语后置”。(1)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后,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译文】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少年,养着一只蟋蟀,(2)在中心词与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或“而”,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4.介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的介宾短语除表处所的可作补语外,一般都只作状语;而古汉语的介宾短语在许多情况下既可作状语,又可作补语,尤其是表比较、表处所、表方式和表被动的介宾短语多为补语。常用的介词多有“以、于、乎”等。例如: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译文】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盘桓。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阿房宫赋》)【译文】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五、省略句(一)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来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1.承前省。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2.蒙后省。例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3.对话省。例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二)省略谓语谓语是句中最重要的成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的情况都比较少见。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例如:①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2.承下文谓语而省略。例如: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三)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例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例如:①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衣食)分人(《曹刿论战》)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第一章(四)省略兼语“使、命、令”之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五)省略介词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如作补语时常常被省掉。1.省介词“于”。例如: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2.省介词“以”。例如:赐之(以)彘肩(《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