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文知识点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句式(特殊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不常见)实词120个,虚词18个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1)……者,……也(3)……者,……(4)……者也(2)……,……也
①“......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亚父者,范增也。②“......,......也”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③“......者,......”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粟者,民之所种。
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⑷梁父即楚将项燕。⑸环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续耳。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⑵问今是何世。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
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无标志)。⑴荀卿,赵人。⑵刘备天下枭雄。⑶刘豫州帝室之胄。
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二、被动句:
⑴而君幸于赵王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⑶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⑷不能容于远近。1.“于”表被动
⑴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⑶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用“见”“见…于…”“受…于…”表被动。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
⑹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⑻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⑼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⑽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⑾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⑿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⑴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⑵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⑶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⑷予犹记周公之被逮。4.用“被”表被动。
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⑵人马烧溺死者甚众。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5)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6)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5、意念被动句(无标志)
三、倒装句:1.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⑶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虎丘记》袁宏道⑷快哉此风!(宋玉《风赋》)⑸美哉,我少年中国。⑴甚矣,汝之不惠!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2、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这样的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⑴古之人不余欺也。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⑶忌不自信。
⑷三岁贯汝,莫我肯顾。⑸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⑹古之人不余欺也!⑺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⑻东望愁泣,若不自胜。⑽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⑾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这样的疑问代词有“何、安孰、谁、奚”等。⑴大王来何操?⑵沛公安在?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不然,籍何以至此?
小练习:(1)彼且奚适也?(2)乐夫天命复奚疑?(3)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利是图,唯才是举。4.唯余马首是瞻。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李将军之谓耶?6.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7.宋何罪之有?8.惟兄嫂是依。
师旷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韩非子》)翻译故事
3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
定语后置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廉》)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冯》)马之千里者(《马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人,……
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铸以为金人十二。尝贻余核舟一
4、介词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常见介词“于、乎、以”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⑸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⑹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主语: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⑵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⑶()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对话省略]
2.省谓语: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⑵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⑶杨子之邻人亡羊,即率其党(家人)(),又请杨子之竖(童仆)追之。
3.省宾语:⑴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⑵扬州城下,进退不由()。⑶项王曰:“壮士!赐之厄酒。”则与()斗厄酒。⑷竖子不足与()谋。
4.省介词⑴今以钟磬置()水中。⑵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⑶是儿少()秦武阳二岁。(《童区寄传》)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6、会于西河外渑池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8、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0、今以钟磬置水中。11、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12、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1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14、父母唯其疾之忧15、又试之鸡,果如臣言特殊句式巩固练习:
一、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二、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甚矣,汝之不惠2.请其矢,盛以锦囊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4.梁,吾仇也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6.其势弱于秦7.痛哉斯言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何以谓之文也A.1、7/2、6/3、5/4/8/9B.1、4/2、3/5、6/7/8/9C.1、2/3、4/5、8/6/7/9D.1/2、3、4/6/7/8/9
四、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A.时人莫之许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五、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④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三、下面的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是A.齐人勿附于秦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两见权于柴桑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四、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③不拘于时,学于余。()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CB、DDEE
六、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童子何知C纤歌凝而白云遏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七、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激昂大义B.激于义而死焉C.不能容于远近D.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八、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是(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C.谁为哀者?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土之志哉?
颢弟凯,尝得危疾,上遣使视之,还,问:“公主何在?”曰:“在慈恩寺观戏场,”上怒,叹曰:“我怪士大夫家不欲与我家为婚,良有以也。”亟命召公主入宫,立之阶下,不之视。公主惧,涕泣谢罪。上责之曰:“岂有小郎病,不往省视,乃视戏乎?”(《资治通鉴》)读下列文段,找出其中的倒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