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走进田园我有发现积累古诗感受美好 执教人;东风小学曹海燕教材分析:“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一个完整的主题教学单元,它体现了新课程“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价值理念。本单元中的四篇课文,在时间上横跨古今,有现代人笔下的《乡下人家》《麦哨》,有古代人笔下的《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体现出古往今来人们横亘不变的“田园情结”;在空间上超越国度,从东方田园的蛙叫虫鸣(《乡下人家》)、麦哨声声(《麦哨》),到西方田园的古典宁静(《牧场之国》),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体裁,运用不同色调,为孩子打开了一轴美轮美奂的乡间田园画卷!走出这组课文,在整体的训练中蓄积田园的“情”。四篇将乡村田园描绘得如诗如画的课文,又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了综合性学习“走进田园”的活动中;口语交际是在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主要让学生说说对田园风光的感受、展示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谈谈活动中的见闻和趣事;习作训练又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延展的,写一写在走进“乡村田园”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在本单元的“阅读链接”“词语盘点”,以及“语文园地六”中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又让学生累积大量的描摹乡村田园的词汇、语句,使学生大脑语言表层中储存了丰厚的表象,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乡村田园亲切有趣和美,同时对学生审美情趣,积累古典诗词兴趣也是一个培养。这些训练互为铺垫,依次铺开,将课内与课外、书内与书外、阅读与写作、感悟与体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语文训练的整体性。在这循序而上的训练中,不断放大学习文本,不断延展活动的快乐,不仅从感观上带给孩子一份浓浓的乡情,更在精神上给孩子铺垫一层恒久的绿色底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描写景物的语言特点。2.通过诵读诗句懂得大概意思,初步感知后可复诵读,直至背诵。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累古典诗词的兴趣。4.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美好。教学重难点:1.感性认识拟人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2.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并激发兴趣。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收集资料2.学生准备:走进田园观察田园风光,感受田园生活。整理已学过的田园诗。教学过程一.诵读诗歌先导入1.出示课件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2.师生合作诵读师:在天晴了的时候生:一定是凉爽又温柔师:…….生:……二田园美文我发现1.感受语言美a.师生由导入配合读: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课件出示,其中炫耀,胆怯,抬起,抖去,自在闲游,带点)师:试试寒……然后……生: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课件出示)b.到乡下人家去走走吧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林中觅食。(课件出示)C.到绿色草原去走走吧牛群吃草非常专注,有时又站立不动。成千上万的小鸡,。。。。。。。。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课件出示)d.到我们的南湖边去走走吧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课件出示)2.发现语言美a.师:你发现了?生1:我发现了这样写有许多好处生2这样的句子读起来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很有趣
生3:这样的句子用在文章里,语言很美,很形象,很生动。生4:我发现他们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景和物都变得生动起来。生5;老师,我发现我们这单元课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b.课文经典回顾(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重点词打点标明)c.教师小结这些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景和物都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很有趣,更能表达作者对事物的喜爱。3.走进田园我会说师:让我们再到到小径中去走走吧!走在湖边,看那柳条在风中摇摆我们会说……(师范引路,课件出示例句) 预设1生:我去了我们庐山,就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地里探出头来师:让我们到山间林里去走走吧,山间的小溪流淌,我们会说……预设2师:让我们再到秋天的田野去走走吧,麦田……
师:你还去了……预设3生:我常常和爸爸一起去乡下看望奶奶,一到初夏,那里所有的池塘里都铺满了圆圆的荷叶。蜜蜂、蜻蜓、水鸟在藕田上空翩翩起舞!师: 真美呀,水乡美,美就美在莲藕田!记得有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读着这样的诗句,漫步在百亩荷塘边,我们仿佛成了大诗人,成了文学家!三诗情画意话田园1.田园古诗我会对师:这单元课文的学习,不仅让我走进了大自然,更让我与许多文学家、大诗人相聚在乡村田园之上a.复习引入:师:“绿遍山原白满川”生:师;昼出耘田夜织麻生:师::西塞山前白鹭飞
生:师:乡村四月闲人少生:才了桑蚕又插田师:是啊!读着读着(“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多读几遍)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农家的繁忙、紧张形象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生:…… 2.古诗名句我来读a.学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师:(师指着课件生读)读着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你仿佛看到(出示课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师:这首诗我们都非常熟悉,对,在我们的南山公园就刻有这首诗,南山就是我们的庐山,简单介绍陶渊
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这两句诗就出自他的《饮酒》,有谁能背出整首诗吗?《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b.学习古诗名句师:不只是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同学们,我们田园风景美如画,许多的大诗人都有过描写,来我们也读读。课件出示:“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驾师读前生接后生生合作读配乐出示画面读3.古诗画面我想象a.指明生自己选择读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呢?预设生1读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仿佛看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而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引导孩子了解大概意思想象画面。)师:说得真好,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鸟鸣涧》.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生2我喜欢苏轼的这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就急不可待地到江水中嬉戏游玩了。师:太有意思了 北宋名惠崇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师:我估计有许多同学喜欢这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谁来读
生 : 师:你仿佛听到了(指另一生说) b.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师“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又是一番什么样的美景呢?)c.指名小组汇报4.诵读名句我会背反复诵读背诵四.田园美景古诗多师:老师这儿收集了一些描写田园的古诗词我们也来读读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你有积累那些田园诗吗五.诵读美诗结束课堂(课件播放音乐)六.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我有发现 动物植物写作人-----拟人----使之生动又活泼 日积月累 田园乡村的诗句----古典诗词我积累反思:本单元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从村居风光着墨,跃然纸上的是丰收的景象,而孕育其中的则是农人的喜悦。一片风景何尝不是一种心景。而本单元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在这里,我们不仅能领略到山野的自然景观,还仿佛可以嗅到裹杂着的泥土气息,听到那久违的鸡鸣犬吠。见猪见鸡,而唯不见人。农人家家“半掩扉”,民风的淳厚,“夜不闭户”的太平安宁之气。本堂课的教学,我以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的美诗句,伴着柔和的音乐开始,带着孩子感受美,发现美,走进美!从眼前的乡村田园,到古诗中的乡情画意,循序而上,不断放大学习文本,不断延展活动的快乐,不仅从感观上带给孩子一份浓浓的乡情,更在精神上给孩子铺垫一层恒久的绿色底蕴。整堂课如此的恬静,又是如此的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