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知己”内涵研究
加入VIP免费下载

《聊斋志异》中“知己”内涵研究

ID:908638

大小:2.06 MB

页数:47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不朽名著,作为特定时代的一部杰出代表怍,《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除了寄托着蒲松龄个人的悲喜和理想,更承载了情感、婚姻、社会、政治、文化等太多的内涵,而这些丰富的内涵使得这部短篇小说变得异常深邃厚重。本文认为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深层动机之一,是对知己的极度渴望和倾情想象,因此,从知己情结出发解读《聊斋志异》,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情节、人物以及叙事手法中蕴含的深意。本论文的价值及创新之处在于寻求以“知己”、倾诉“孤愤”的创作动机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作者渗透在整部小说中的“知己’’内涵,将其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此外,将作者的女性观和友情观结合起来,剖析作者为何在女性同性知己情谊关系上寄托自己友情观的最高理想,揭示了作者在女性知己关系上寄寓的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深切体验,以及隐含其中的双重批判。而且,这种多重叙事I■显了蒲松龄深层的创作动机及其高超的叙事技巧。本文试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分别探讨《聊斋志异》中“知己情结”的两个方面:一是男性同性知己故事中体现的作为“士为知己者死”文化背景的内涵;二是由两性爱情升华出来的异|生知己之情,多体现为“红颜知己”故事。第二部分探讨了作者寄托在女性同性知己情谊关系上的“古君子之交”的道德理想,并探寻了女性同性知己故事所隐含的对社会不平等的批判,从男权文化反思以及等级制度批判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以“知人论世”之法,从蒲松龄的身世经历切入探讨《聊斋志异》“知己”的深层内涵,并从中得出蒲松龄个人心目中“知己”之标准。他一生受儒家君予人格的教育、熏染,以及游侠思想的影响,给了他独特的“知己’’观,他的“知己’’观又赋予了《聊斋志异》“知己”情谊深刻而丰富的多重内涵。关键词:《聊斋志异》;蒲松龄;知己情结;内涵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StrangeTalesfromaChineseStudiobyPuSonglingisahigh—profileimmortalclassicinChineseliteraryhistory.Asamagnificentmasterpieceinthespecialera,StrangeTalesfromaChineseStudiobearstoomuchconnotationoftheemotion,marriage,society,politicsandcultureexceptthatPuSonglingreposedhispersonalgrief,delightandidealsinthosestories.Therichconnotationmadethebookbecomeamazinglyprofoundandsignificant。ThisthesisarguesthatPuSonglingcreatedthenovelwiththedeepmotivationofdesiringforbosomfriends.Therefore,wecanbetterunderstandtheauthor’sgreatintentionandmoreaccuratelygrasptheimplicationscontainedintheplots,charactersandnarrativetechniquesofthenovelthroughanalyzingthebosom-friendcomplexofPuSongling.ThevalueandinnovationofthisthesisliesinchoosingPuSongling’Smotivationofseekingbosomfriendsandpouringouthislonelinessandangerasthestartingpoint,deeplydiggingtheconnotationofbosomfriendspenetratedinthewholenovel,anddividingitintothreeprogressivelevels.Besides,thethesiscombinestheauthor’Sviewsonfemalewithhisviewsonfriendship,analyzesthereasonwhytheauthorreposedhisutmostidealinthefriendshipbetweenwomenandrevealstheauthor’Sheartfeltexperienceinthesocialhierarchylodgedinthefriendshipbetweenwomen.Inaddition,thiskindofmultiplenarrationhighlightsPuSongling’Sde印motivationandsuperbnarrativetechniques.Thethesisisdissertatedinthreeparts.Asfollows:Thefirstpartmainlydiscussesthetwoaspectsofbosom—friendcomplexinStrangeTalesfromaChineseStudio:theculturalbackgroundconnotationembodiedinthefriendshipbetweenmen;thefriendshipsublimedfromthelovebetweenmenandwomen.Thesecondpartdiscussesthemoralidealsthattheauthorreposedinthecloserelationshipbetweenwomenandseeksouttheauthor’Scriticiseonsocialinequalityimpliedinthefriendshipbetweenwomenbydissertatingfromthetwoaspectsofrecollectingthepatriarchyandcriticizingthehierarchy.ThethirdpartprobesthedeepconnotationofbosomfriendsinStrangeTales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romaChineseStudiobystudyingPuSongling’Slifeandexperience,obtaininghispersonalstandardson‘'bosomfi'iends".PuSonglingwaseducatedandedifiedbyConfuciousgentlemanpersonalityallhislife,andwasinfluencedbythethoughtofbeingaranger,whichendowedhimwiththeuniqueviewsonbosomfriendsthatbestowedprofoundlymultipleconnotationsonthebosomfriendshipinStrange死拯fromaChineseStudio.Keywords:Strange及llesfromaChineseStudio;Pusongling;Thebosom-friendcomplex;Connotation3 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N矛l:i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绪论《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不朽名著,海内外关于《聊斋志异》和蒲松龄本人的研究成果可谓蔚为大观,对作品的版本校注、资料辑佚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的范围涉及到作家的生平身世、交游、哲学思想、杂著,以及小说的成书背景、创作动机、题材、丰题、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研究方法则从语言学、叙事学、文化学、心理学等领域多方借鉴,对作家的考察以及小说的解读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蒲学”和“聊斋学”。聊斋故事在民间的流传和研究者的专业探索,使得这部小说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然而,如此受世人欢迎的蒲松龄,生前却是怀才不遇,穷困潦倒,“门前冷落鞍马稀”。天性聪慧的蒲松龄在童子试中初露锋芒,表现优异,而之后却屡试不第,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牛,久困场屋成了他一生耿耿于怀、难以痊愈的伤痛。他倾尽毕生心血写成《聊斋志异》,共8卷491篇约40余万字,笔墨之间流淌着一个传统文人一生难以释怀的“孤愤”之情,寄托着一个失意文人心中不灭的美好理想。作为特定时代的一部杰出代表作,《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除了寄托着蒲松龄个人的悲喜和理想,更承载了情感、婚姻、社会、政治、文化等太多的内涵,而这些丰富的内涵使得这部短篇小说变得异常深邃厚重。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内涵,归根结底,还要从作者创作动机入手,因为,创作动机是“支配和决定作家搜集材料的范围及其艺术发现方向的潜在操纵力量,有什么样的创作动机,实际上也就暗示了作家某一具体作品——或其一生的文学活动在选材和艺术沉思上的走向。”∞那么,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作家为什么摒却现实世界而幻①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第131页。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化一个花妖狐鬼的世界,又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重新安放人类的歌哭悲喜?在《聊斋自志》一文中,蒲松龄对自己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有非常明确的叙述:“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独是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④显然,这一段文字清晰地交代了蒲松龄物质牛活的窘迫不堪和精神、情感上难以言表的抑郁、悲愤和孤独。物质、精神上的双重艰难时的作家很自然地排斥现实世界,然而一生困顿郁积心中的“孤愤’’之情又使他产生超乎一般的强烈的对知己之情的渴望,于是,很自然地,“搜神”、“谈鬼”的喜好成了他“移情”的最佳媒介,犹如“寒雀”、“秋虫"一般的蒲松龄,便在他所熟悉、喜爱的神鬼故事中,在“青林黑塞间”寻找、塑造着心中的知己形象,寄托着自己无处倾诉的复杂情感。因此,《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在孤独、怨愤之中的“不平则鸣’’之作,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深层动机,是对知己的极度渴望和倾情想象,因此,从知己情结出发解读《聊斋志异》,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情节、人物以及叙事手法中蕴含的深意。知己情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集体情结,包蕴着阔大的历史背景下深厚的文化底蕴。知己之情包括同性间的知己之情,也包括异性之间的知己之情。本文在大量研读、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作品的创作动机入手,以“知己情结”为切入点,挖掘蒲松龄在作品中所深情寄寓的知己情结及其心中郁结已久的不平之气,更深入剖析蒲松龄在知己故事和知己形象中寄托的复杂情感,从而重新解读作家笔下“知己”的独特而丰富的内涵。本文将小说中的知己故事分为两类,一是异性知己故事,二是同性知己故事。在异性知己故事中,作者笔下的“知己”多为“红颜知己”,大多是异性之间以爱情为基础,继而随着情节的展开升华为两性间的牛死知己。此为作品中“知己”一词的第一层含义,也是最为显层的含义。在同性知己故事中,又分为男性同性知己故事和女性同性知己故事。很明显,数量上前者多于后者。但在艺术魅力上,后者明显高于前者。这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①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I-A-I.聊斋志异EM-I.长沙:岳麓书社,1988版.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充分说明作者在“女性同性知己”故事中倾注的情感之强烈深沉,以及这类故事复杂深刻的内涵和意味。男性同性知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更多地体现了传统意义上的“知己”含义,也即男权文化背景下传统道德意义上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含义。作为传统文人的集体情结,“知己"一词从早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开始,就已经锁定了其男性的性别特征。应该说,这才是“知己"一词最为普通、流行的含义,但是,在蒲松龄笔下,和异性知己故事相比,这类男性同性知己故事只占少数,所以,这一层含义反而并不是作家特意、着重表现的主题,相反,更多地成了一种文化背景,烘托着整部小说的“知己情谊”的氛围。而在女性同性知己故事中,作者委婉地表达了“知己”的第三层含义,在蒲松龄看来,“知己”的品质是君子人格的一个主要内涵,能为人知己,必然是一个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合格君子形象。他即借助女性形象,把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知己”升华为更为纯粹、理想的“古君子之交",而且将这种“古君子之交”的人际关系由个人之间扩大到整个社会,将之重塑成一种社会风气,建构了一个充满君子之风的理想的乌托邦。二、相关研究综述谈到《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必然要研究蒲松龄本人。因为只有弄清楚作者本人的心理、情感、价值观念,才能明了他创作的意图。对蒲松龄本人的研究可以说一直是相关研究中的热点,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其中包括对蒲松龄的儒家思想、政治观念、道德理想、经济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佛教思想、道家思想的研究,以及他对科举制度的复杂心态、他的女性观、婚姻爱情观、友情观、善恶观、文化心态、民族意识,甚至他的家族、养生意识、环保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这些研究成果都对揭示《聊斋志异》创作动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比如,有些文章谈到《聊斋志异》中的商贾形象,分析了蒲松龄对于“儒商"的塑造及其蕴含的思想。大多认为,蒲松龄写到的商人形象本身受他的父亲影响,同时也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再持有轻视商业的观念。f旦在对商贾形象的塑造中,作者更倾向于儒商的人格。这些儒商虽经商,却始终有着文人的品质和怀抱,在人格和情操上始终严格遵循着儒家的人格规范和标准。在谈到蒲松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龄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时,大多认为蒲松龄对科举的态度矛盾、复杂,他一方面大力抨击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却执迷于科举,在屡次科举考试失败后仍不放弃,成了他一生难圆的梦。这种矛盾的心态说明了蒲松龄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文人对科举制度虽有一定程度的批判,但并不能完全超越,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局限。这在小说故事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关于蒲松龄的哲学思想,既有王学的成分,也有程朱理学的内容,同时还有天人感应、因果报应的思想,这些哲学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决定了他在小说中塑造出相应的代表他心目中真善美、假恶丑的形象。关于蒲松龄的友情观念,则与他小说中“知己”情谊的表现联系更为紧密。蒲松龄本人“性朴厚,笃交游”,孤介耿直、嫉恶如仇,又爱结交朋友,他所珍视的友谊必然是合乎他的价值观的,或者说,他的价值观使他衡量友谊取舍朋友的标准。他认为朋友之间应该“急难"、“救过”、“以风雅道义相蒯切’’,在人格、精神上共同进步、提高。而且,他尤其重视朋友间的“救过",他认为人不可能不犯过错,但是指出过错敦促其改正,“此则赖有责善之良友”,“忠告善道,斯为良朋"。他的儿子在为他写的《行述》中说到“不以情胜义,而肝鬲倾吐如此”,这种披肝沥胆的朋友之交,恰恰是蒲松龄对“知己”的阐释,也是他衡量“知己”关系的一个核心标准。这种“知己”的友情观念在小说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蒲松龄的“不以情胜义”的友情观念,一方面来自他根深蒂固的儒家善恶观念,也来自他好游侠的性格特征,里面有一定的游侠惩恶向善、讲究义气的精神特征。关于蒲松龄的女性观,大多数研究者都注意N-蒲松龄对女性的态度既有超越之前的封建观念的地方,即对女性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关注,在花妖狐鬼的形体上赋予女性柔美、善良、坚贞、聪慧等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大家也注意到:蒲松龄仍然没能够摆脱男权文化思想的局限。比如在爱情婚姻故事里,男人尊重女人,和女人相敬如宾,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思想。但是,大多数的婚姻模式仍然是一夫多妻,总体上仍然是女人为男人服务,为男人无条件献出一切。这是蒲松龄自身作为封建文人的身份及其必然会有的文化心态使然。总之,从相关研究成果看,蒲松龄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渗透到他的政治、社会、道德、农业、商业、医学、友情、爱情、婚姻等各个方面的思想中,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必然渗透到他的小说里,而他并不顺利的身世遭际及黑暗的社会现实使他产生对“知己”之情的强烈渴望,于是,便借助小说,在虚幻的世界里塑造一系列的知己形象,将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尽情倾诉出来。这使得小说中的“知己”在传统的内涵上得以提升,不但承载了作家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包蕴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研究《聊斋志异》以及蒲松龄的资料很多,在80年代以前,研究方法和视角大多是从封建社会的角度,结合作品的思想内容谈及女性形象,属于传统的研究方法。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明末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怪,诞而不情,《聊斋志异》独于详尽之外,亦以平常,使花妖狐媚,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④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鬼多为女性,这些女性形象既有非人的物性,又有人的性格和情感,既虚幻又真实,寄托着蒲松龄这个落魄书生的“孤愤”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后的研究者多把研究视角集中在封建社会文人、女性的社会处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观念,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惨命运上,侧重于挖掘《聊斋志异》中女性的反封建反礼教思想。通过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讴歌他们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一面,同时批判喜新厌旧、忘恩负义的男性以及摧残女性的封建伦理。这一时期专章论述女性问题的不多,多是结合《聊斋志异》的整体思想进行论述,其中对女性问题稍加涉及。如较有影响的论文有徐士年《试谈的思想性)(1957);刘世德《鬼狐史块垒愁》(1961);聂石樵《思想内容简论》;聂绀弩《读》,专著有杨柳《研究》、何满子《蒲松龄与》、任访秋《的思想性及艺术性》。进入80年代,研究者的研究视角有所开拓,研究模式开始转变。山东大学成立了蒲松龄研究窒,出版了四期《蒲松龄研究辑刊》,淄博市成立了蒲松龄研究所,出版了《蒲松龄研究》季刊。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讨论会也相继召开。随着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人物形象和女性形象的专题研究也出现了新局面,产牛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论作。如夏绀弩的《关于妇女的解放思想及其矛盾》、唐富龄《论对爱情题材的拓展》、孙一珍《女性的心灵美》、辜美高《蒲松龄的妇女、爱情、婚姻观》等,都注重从女性这一特有群体的才情、品行、心灵等方面去分析。进入九十年代至今,随着社会学、心理学的发展,《聊斋志异》研究者将视角转向小说的创作过程和作者创作心理,联系蒲松龄的生平、遭际以及他的内心世界、创作动机来分析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专著如王平的《聊斋创作心理研究》,论文如翁容的《情爱模式的深层意识》、安国梁《婚恋问题初探》、艾军《突破与回归——从两种女性形象的塑造看蒲松龄的文化心态》、台湾的王溢嘉《欲望交响曲——狐妖故事的心理学探索》等。这些论文开始质疑对蒲松龄的“进步”女性观,比如翁容的文章认为小说中的爱情模式反映出蒲松龄的内心冲突以及他对现实压抑的反击,反映了传统男性文化的阴影。王文甚至认为小说中的狐妖实际上是谱写了一曲欲望交响曲,满足的实际是人们的色欲和财欲。袁行霈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袁世硕撰写的《聊斋志异》章节认为:花妖狐鬼不是人类,便可陟、不受人间伦理道德尤其是“男女之大防’’的约束,蒲松龄借此来歌颂爱情的自由,反对封建伦理的束缚,除了对现实缺憾的一种补偿,还反映了对两性欲望的企望和思索。西方文论的传入使《聊斋》研究的视角不断多元化,尤其是女性批评引入《聊斋》等古典文学研究,给研究带来新思路。而直接以《聊斋志异》“知己’’内涵为辛题的的研究成果目前相对较少,大多是把“知己”情结作为研究的一部分顺便提及,而且,大多和婚恋题材相关,谈到的多是婚恋故事中的“红颜知己”。比如翟鹏玉的《知己之求与牛命价值的体认——论婚恋小说的文化意蕴》(《柳州师专学报》1999年3月)、田劲松的《情爱故事中的知己情结》(《北方论丛》2001年第4期)、常金莲的‘知己人生别样深情——两性关系的新境界》(《研究》2002年第l期)、孔令升的《翠绕珠围索解人——谈的红颜知己情》(《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6月)、张嘶华的《青林黑塞传心曲——试论中的“知己”之爱》(《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宋今民《人生的一知己足矣——论中的红颜知己观》(《语文学刊》2006年第12期)、兰拉成的《试论爱情描写中的“知己之爱”》(《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5月)等。谈到同性知己的有敖运梅的《的同性知己情结》(《岱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宗学刊》2002年9月)、胡淳艳的《闺中知己却是同性爱恋——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4期)、朱神的《超越世俗窠臼的女性知己情结——读》(《名作欣赏》,2006年第8期)、王枝忠的《蒲松龄下的“双美图”》(《蒲松龄研究》1995年第3、4期)、吴琼《同篇双女情节及其文化内涵》(《聊斋志异研究》,2007年第3期)、宋华伟的《泪尽科场情诉知己1聊斋志异·叶牛>评析》(《名作欣赏》2007年9月)等。以上以知己为丰题的研究成果,多是从婚恋、科场等某一角度谈及,没有从整部小说着眼总括其知己内涵的。但是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因为本文把“知己”情结作为蒲松龄的创作动机来谈,所以,除了直接以知己为丰题的成果外,上述关于蒲松龄生平经历、思想观念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本文探讨蒲松龄知己情结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文在研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聊斋志异》的创作动机出发,在充分了解、分析蒲松龄的身世、思想意识的基础上,探析作者“知己情结”的形成原因以及贯穿整部小说的“知己”的复杂内涵。二、本选题的创新点首先,前人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着眼于文本以及作者个人的遭际身世,本文尝试着眼于文化的宏大视野,寻找文本叙事的背后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小说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叙事找到更为合理的阐释。其次,以寻求“知己”、倾诉“孤愤”的创作动机为切入点,深入挖掘作者渗透在整部小说中的“知己”内涵,将其分为层层递进的三个层次。首先是作为文化背景的传统的“士为知己者死”的“知己”内涵,这类故事相对较少;其次是异性之间的由两性爱情丁1.华出来的异性知己之情,这一类的故事比较多,“知己’’的这一层的涵义相对更加明显;再次是作者寄托在女性同性知己情谊关系上的“古君子之交”的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风气,这一类故事最少,但是却是在其他知己故事基础上升华出来的最高境界所在。再次,将作者的女性观和友情观结合起来,剖析作者为何在女性同性知己情lO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谊关系上寄托自己友情观的最高理想,揭示了作者在女性知己关系上寄寓的对社会等级制度的深切体验,以及隐含其中的双重批判。而且,这种多重叙事凸显了蒲松龄深层的创作动机及其高超的叙事技巧。三、本文的论证方法1、文献分析法。对《聊斋志异》中的知己故事,包括同性知己故事、异性知己故事做出数量和类别的统计和比较,并从内容上加以分析,从而解读作者在不同类型的知己故事中寄托的不同涵义。2、点面结合法。本文尝试从“女性同性知己”这一点深入,从中挖掘出作者的复杂情感。同时,不脱离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其作为封建社会传统文人的身份,结合社会文化的“面”,以更准确地切入“点”。3、个案分析法。本文在阐述蒲松龄的复杂深刻的“知己情结”时,从“知己故事”的个案入手,通过分析个案故事中的性别角色、情感内涵,有理有据地论证本文的观点。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作为文化背景的“知己情结”与作为爱情理想的异性知己第一节作为文化背景的“知己情结":男性同性知己故事“知己情结’’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集体意识,表达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共同的文化心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知己故事见于《列予·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日:“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①到《吕氏春秋·孝行览》,这个故事又加了伯牙摔琴的情节,《荀子劝学》中也记载了伯牙鼓琴的美妙,之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以及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很多古籍纷纷援引高山流水的典故。而且,有关细节的描述踵事增华。高山流水的故事之所以被众多典籍记载,亦屡屡成为小说家笔下的炙手可热的题材,与中国独特的“士文化”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人才鼎盛,百家争鸣。同时,当时的社会体制使得很多士人国家观念比较淡薄,他们信奉的是,良禽择木而栖,良辰择主而事。所以,他们在各诸侯国之间奔走,寻求明主的知遇。他们希望能遇见象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诸侯王公,从而一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如果不能有明君的知遇,一牛所学便可能无所施展,修齐治平的远大抱负便无从实现,这种受挫的心理也影响着一代代文人士子。所以,《二国演义》中描绘了刘备和诸葛亮可歌可泣的千古君臣际遇。《列了·力命》中记载了管仲和鲍叔的知己之交。管仲慨叹自己得遇鲍叔:“生我者父①杨伯峻撰:《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版1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母,知我者鲍叔也!”①可见,“高山流水”故事所蕴含的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牛不遇的缺憾,成为中国文人士子内心的共鸣。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男权的意味几乎渗透所有的社会领域,作为中国封建文人集体意识的“知己情结"同样充满了男权色彩。从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到史书中的“士为知己者死”的铮铮言辞,从《诗经》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国,到《楚辞》中的“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③,都暗含了一个不需明指的命题:“知己”是男人间的事,“知己”的主题毋庸置疑是男人。中国的传统文人,不仅把知己作为精神上志同道合的伴侣,也把知己作为衡量、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一面镜子。“士为知己者死”,不仅是对知己关系的一种界定,更是传统文人体现自身价值的最高境界。但是,这句响彻历史时空的悲壮宣言也反证出“知己”难求的现实,也暗示出中国传统文人对知己的渴求和期待,以及没有知己的孤独和无奈。孔子作为中国文人的“至圣先师”,也同样难逃这种孤独。《论语·子罕》中载:子贡日:“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日:“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待贾而沽,便是对知己的渴求。孔子十五有志于学,学成之后三十多岁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思想,但是,却没有碰到“善贾者”,期间两次被鲁国驱逐,在卫国被卫国人铲平足迹,在宋国讲学被砍伐掉遮荫的树木,还曾被围网在陈国和蔡国之间,断粮七日,他颠沛流离于诸国,处处碰壁,犹如“丧家之犬一不能容身于天下。他的满腹经纶和满腔救世的热情无人能知,所以,孑L子发出搿莫我知也犬”、“知我者其天乎!”④的悲凉慨叹。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着同样的感慨:“盖钟予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他还表白自己撰写《史记》的隐衷:“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杰出代表,这种满腔报国热情不为人知的苦楚,在逆境之中对知己知情的渴盼,成了历代文人士子心中永远的伤痛,①杨伯峻撰:《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7版②《诗经·王风·黍离》。③《楚辞·九歌,少司命》。④《论语·宪问》。⑤(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版⑥(汉)班固:《汉fS·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版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成了传统文化中一道永远的风景。“士为知己者死”成了回响在历史长河中的共鸣,所以,中国的士大夫文化心态中自始至终萦绕着一种不无悲凉的“知己意识”。作为传统文人,蒲松龄同样陷于对知己的渴求,以及难遇知己的孤独、无奈之中。久困场屋、仕途无望,牛活穷困更平添了精神上的负担,于是愈发渴求知己。他将这种情感在《聊斋志异》中充分表达出来。《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同性知己故事主要有:《王六郎》、《酒友》、《黄英》、《素秋》、《褚牛》、《叶生》、《田七郎》、《于去恶》几则。故事的主角既有读书人,也有渔夫、商贾、猎户、乡绅等。可以想见,蒲松龄心目中的知己关系,并非限于读书人,而是一个涉及到社会各阶层的友情观念,任何一个阶层、行业的男性都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士”。《聊斋志异》中的《叶牛》,就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例子。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遇不偶,困于名场”,受县令丁公的赏识和接济,后来再去应考,科试取得头名,乡试却名落孙山。叶生愧对丁公知遇之恩,日渐“形销骨立,痴若木偶”。丁公却一再宽慰他,还同他约定等自己任满后带着他一同进京。后来丁公因冒犯上司将卸任离开,恰逢叶牛染病,丁公坚持等到叶生病愈之后,带他一同回到丁家。丁公让儿子拜叶生为师,叶牛为感激丁公的相知和不离不弃,把平生所学尽数交给了丁公的儿子。后来丁公之子果然考取进士,进京做官时还带了叶牛同玄。第二年n寸+牛参加考试也中了举人。衣锦还乡之时,叶生却看到自己家里门户萧条,妻子儿子看到他的出现,都以为见到了鬼,惊惧异常。原来,叶生的确很久之前就已病逝,是他的魂魄为报丁公的恩情,追随丁公而玄,帮助丁公教育儿了成才。叶生之所以来世以魂相报,就是因为他坚信:“士得一人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纶,乃谓之利市哉!”11}1生身上有蒲松龄的影子。为了生计,蒲松龄除了应朋友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的时间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任塾师,教授毕际友的八个孙子。他教学竭心尽力,耐心给他们肩蒙,教他们读“四书”、“五经”、习诗诵文,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也做过一些改进,并亲自带着他们到济南应试,一心希望他们中举成名。落拓之时应邀作为毕家的鹅师,蒲松龄之所以尽心竭力,1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就是报答毕际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蒲松龄把自己的这些经历、体验进行艺术加工,写进小说里,也把自己对知己之情的渴求、珍视在叶生身上展现出来。蒲松龄在《叶牛》篇末写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同心倩女,至离枕上之魂;千里良朋,犹识梦中之路。而况茧丝蝇迹,吐学士之心肝;流水高山,通我曹之性命者哉!”确是发自肺腑的感叹。《褚生》篇中,褚生因为家贫无钱续交学费,陈孝廉偷偷拿了父亲的金了替他交给老师吕先生。后来陈父知晓,骂陈孝廉傻,不再让他读书。褚生知道后非常愧疚,也想辍学。吕先生得知事情原委后,将所收金子尽数还给陈家,让褚生继续学习。陈孝廉也经常邀请褚生到家里宴饮。后来陈孝廉应举考试,褚生暗中为之捉刀。褚告诉陈孝廉实情:“告之勿惊:我实鬼也。久当投生,所以因循于此者,高谊所不能忘,故附君体,以代捉刀;三场毕,此愿了矣。"故事中的读书人多为落魄之人,但是每当落魄之时便会遇到接遇之人,受惠之后也必然舍己报恩。这种知己之间的往来至交,正是蒲松龄心中期盼的君子之交。同样作为读书入的蒲松龄,也同样有着落魄的经历,他把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内心的渴望在小说中,借助虚幻的故事表达出来,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所有的读书人。《酒友》中,写一个姓车的书生,家中一贫如洗却嗜酒如命,晚上不喝酒便无法睡去。以致“床头樽常不空’’。一次夜半醒来,见一只狐狸酣睡其旁,身边的酒瓶子早已被狐狸喝空。车牛并没有感到惊异,更没有趁机捕杀狐狸,反而笑道:“此我酒发也。"而且““不忍惊,覆衣加臂,与之共寝。”’’狐狸醒来后变作一个书生,感激车生不杀之恩,与车生做了知己。从此两人相见恨晚,日日促膝畅饮。狐狸利用自己超人的智慧,帮助车生赚取钱财,视车生的妻了为嫂子,视车牛的儿了如同己出。车生去世以后,狐狸也跟着再无踪影。车牛是一个落魄书牛,被人歧视,却得到一只狐狸的生死之交,人间的世态炎凉,竞不如一只狐狸的忠贞善良。狐狸酒友这一人间难得的知己,不正体现了作者知己难求的心声吗?《田七郎》也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男性知己故事。辽阳人武承修睡梦中被人告戒:“子交游遍海内,皆滥交耳。惟一人可共患难,何反不识?”这里便指出,所谓“知己”,就是能够共患难之人。故事中的这个知己就是田七郎。七郎后来“为争猎豹,殴死人命,捉将官里去”,武承修无私地用金子将之赎出。武承修有一个1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家仆林儿,常调戏武承修的儿媳妇,可是因为林儿依附官家,武承修一直奈何不得,内心愤郁至极。田七郎则悄悄为之杀死了林儿,将其“抛尸旷野间”,为武承修出了一口恶气。后来田七郎自刎而死,“尸弃原野月余,禽犬环守之。武厚葬之。"这田七郎的故事不再是单纯的文人士子的知己之交,颇有一些侠义之士的色彩。这反映了蒲松龄思想中游侠精神的影响。这正是历史故事“荆轲刺秦”中表现出的“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的侠义知己。无论文人士子还是侠义之士,遵守的都是这样一种君-了之交的规则。因为相知,所以相报。正如田七郎的母亲所言:“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①《王六郎》中写的是一个姓许的渔夫,常常边打渔边饮酒,顺便会用酒祭祀河中的淹死鬼。后来,感动了一个因为醉酒淹死在河中的醉鬼王六郎。后来王六郎变身少年与渔大相识相知,还帮助渔夫打渔。王六郎有了还牛的机会,却因为不忍看着自己的替死鬼去死,遂放弃了还牛的机会。后来做了外地的土地神,二人仍然保持着友谊。生死相隔,却隔不断知己之交。人间难求一知己,只能在阴问巧遇。男性同性间的知己之交,作为这个带有强烈的男权文化色彩的“知己”文化的第一叙事层次,奠定了整部小说的“知己”情感的氛围,初步表达着蒲松龄在“青林黑塞”间寻求知己的创作动机,也为“知己”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升华埋下伏笔。第二节作为爱情理想的“异性知己”:“异性知己故事"的解读在《聊斋志异》中的知己故事,除了男性的同性知己故事不涉及婚恋因素,异性知己和女性同性知己故事绝大多数掩藏在婚恋故事的外衣下。而且,在现实牛活中,异性由于爱情发展成知己,也是最容易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红颜知己的美妙幻像。①以上故事引文均摘自《聊斋志异(会校会沣会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1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聊斋志异》中,异性知己故事数量相对较多,有《娇娜》、《青梅》、《乔女》、《连城》、《瑞云》、《青风》、《白秋练》、《宦娘》、《聂小倩》、《香玉》、《红玉》、《连琐》、《小谢》、《辛十四娘》、《小翠》、《凤仙》、《武孝廉》、《荷花三娘子》、《婴宁》、《晚霞》、《葛巾》、《阿宝》等共二十二篇。这些知己故事,其实质都是婚恋题材,所谓异性知己就是夫妻或者犬妾,两性之间的爱情经历了坎坷、不幸甚至生死的考验,或因为爱情殉命而死,或因为爱情死而复生,因彼此的肝胆相照升华到精神上更高层次的知己关系。如果说男性同性知己故事体现出的传统文人的“知己情结”的集体意识构成了整部小说的文化背景,那么,异性间由爱情升华为知己的情感故事,则是这个背景之上最活跃的一幕。《连城》中,乔生才华横溢,“为人有肝胆”,与连城题诗传情心心相印。为了和连城在一起,乔生竟然宁愿割去胸口上的肉为连城治病,连城死后,又宁愿随连城去阴间。尚未还魂的连城为了和乔牛在一起,宁愿“先以鬼报”,以魂魄托于乔生,待到生米做成熟饭,再以死相逼父亲和盐商王姓夫家,最终两人得接连理。阴间曾与连城在一起的宾娘因为赖乔生得以复生,发誓不嫁别人,最终也嫁给了乔生。这个故事,在普通的婚恋题材中,很自然地融入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主题,果真相知,则“相逢时当为我一笑,死无憾!”因为连城的相逢一笑,乔生在吊唁病逝的连城时竟然一恸而绝。蒲松龄将连城和乔生间的知己之情称之为“一笑之知”:“一笑之知,许之以身,世人或议其痴。彼田横五百人岂尽愚哉!此知希之贵,贤豪所以感结而不能自己也。”但明伦评“士为知己者死”为“一篇丰意”,看到了在婚恋情节背后的知己情怀,的确道出了蒲松龄的真实用心。《晚霞》写的是善舞的少年阿端与龙宫中晚霞的生死爱情。一次阿端不慎落水,家人不:、11其生死。阿端落水后,被人导引到龙宫之中。龙宫中有位妙龄十四五的女郎,名叫晚霞,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振袖倾鬟,作散花舞,翩翩翔起,衿袖袜履间,皆出五色花朵,随风飚下,飘泊满庭”,绝妙的舞姿使得阿端对晚霞一见倾心,晚霞与阿端也是一见钟情。但是因为龙宫之中律法甚严,二人不得尽情地一诉衷肠。后来二人想办法逃出龙宫,回到阿端的家中,且生有一予。再后来,一王侯见晚霞美貌,欲强夺晚霞,阿端告之其为鬼,晚霞又以“龟溺毁容”,1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才得以和阿端终相厮守。《瑞云》写杭州名妓瑞云色艺双绝,与“家仅中资”的贺生相互爱慕,但贺牛担心自己家境不够富贵,不敢奢望与瑞云共结连理。但是瑞云心中一直惦念贺生,几番择婿不成,老鸨想强行将之嫁掉。一天,忽有一个秀才以一指按瑞云额头,使其额头生了一块黑黑的墨迹,数日之后墨迹逐渐扩大,瑞云破了相,从风光无限的名妓沦为被人耻笑的奴仆。贺生听说此事后,竟然倾尽家产将瑞云买回。但瑞云自知容颜不再,不肯答应嫁给贺生。贺牛日:“人生所重者知己:卿盛时犹能知我,我岂以衰故忘卿哉!”贺生说到做到,果真不再娶妻妾。后来,瑞云经人指点,又回复俏f9面容颜,与贺乍伉俪情笃。贺生不仅将瑞云视为爱人,更视为知己。二人不计较对方的家财和容貌,倾心相爱并倾情付出,这样的爱情实质上已经成为知己之情,其之所以令人动容,便是因为其知己之交的性质。《宦娘》写的是书生温如春“少癖嗜琴”,经过道人指点,习得了“此尘间已无对矣”的绝技。后来温生路遇大雨,巧遇“年十七八,貌类神仙’’的女鬼宦娘。宦娘原为太守之女,“少喜琴筝”,温牛当时尚未婚配,“惠顾时,得聆雅奏,倾心向往”,遂与宦娘“系情殊深”。但宦娘觉得自己为鬼,不能与温生终生相守,于是暗中为温生觅得人间的佳偶良工,并且巧使计谋使二人终于缔结秦晋之好,以此报温生眷顾之情。后来宦娘再次聆听温生弹琴,得到温生琴技。告辞之时,宦娘凄然日:“君琴瑟之好,白相知音;薄命人焉有此福。如有缘,再世可相聚耳。”又将自己的画像赠于温生,嘱咐温生:“此妾小像。如不忘媒妁,当悬之卧室,快意时焚香一炷,对鼓一曲,贝,wlJL身受之矣。”宦娘与温如春的爱可谓高山流水知音之爱。二人以琴为媒,彼此爱慕,倾心于彼此的琴声,阴阳两隔,仍以琴声倾诉衷肠心心相通。而宦娘用心良苦、委曲求全地为温生寻觅人间志同道合的佳偶,可见她对温生的一腔旷世真情,而她的豁达情怀也让男性钦佩有加。《香玉》写牡丹花仙香玉爱慕儒牛黄明垒,但是“即墨蓝氏,入官游瞩,见白牡丹,悦之,掘移径去”,被移走数日之后,牡丹花终于枯萎,从此香玉再不能变成花仙与黄生尽欢。黄生为此痛不欲生,做五十首《哭花》诗,日日临穴涕泪。黄生的痴情感动了花神,花神告诉他拯救香玉的方法。香玉终于复生,与黄生再续前缘。后来黄生病死,变成一株五nl。牡丹陪伴在香玉的牡丹花株旁。后来白牡丹也憔悴而死。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篇末异氏史日:“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蒲松龄在每个故事后的总结,都是为这些知己故事“感结而不能自己”的喟叹,也是对知己一生经历的喟叹。《娇娜》的故事中,孔生和娇娜最终并没有结为连理,但是,孔生与娇娜建立知己之交的基础仍然是两性间的相互吸引。孔生为人儒雅风流,擅长作赋吟诗。一日生病,被狐女娇娜救治,同时被娇娜娇媚的容貌吸引。但是,孔牛却娶了娇娜的同样美丽的表姐阿松。娇娜也出嫁到了吴家为人之妻。后来娇娜一家遭遇雷霆之灾,孔生为救娇娜毙命。娇娜痛哭流涕:“孔郎为我而死,我何生矣!”娇娜又用旧法“先以金簪拨其齿,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救得孔生复活。因为吴家全家在同一天也遭雷劫,都死了。娇娜与孔生一家同归故里。篇末异氏史日:“余于孔生,不羡其得艳妻,而羡其得腻友也。观其容,可以疗饥;听其声,可以解颐。得此良友,时一谈宴,则‘色授魂与’,尤胜于‘颠倒衣裳’矣。”可见,在婚恋题材的背后,蒲松龄更为注重的仍然是知己之交的“腻友”。但是,写“腻友"的知己之交,却仍然套一个似是而非的爱情故事。娇娜给孔生治病时的“自乃撮其颐,以舌度红丸入,又接吻而呵之”的动作极尽暖昧,而病中的孔牛竟然“贪近娇姿,不惟不觉其苦,且恐速竣割事,偎傍不久”。病愈的孔生对离去的娇娜“悬想容辉,苦不自已。自是废卷痴坐,无复聊赖”,皇甫公子为他物色佳偶,他却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描绘足以说明,尽管最终没有结为夫妻,但孔生和娇娜之间也无非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而后来危难之中两人情感的升华亦是这种男女情爱的必然深化和发展。《连琐》也是一个人鬼相爱鬼因情还生为人的爱情知音故事。杨牛移居泗水岸边,住在荒野古墓旁的屋子里,遇到女鬼连琐,二人倾心相爱。他们日日诗书相对,抚琴下棋,其乐无穷。但连琐不像一般夜奔的女鬼,只求自己片刻的欢娱而不顾对人的伤害。她冒着失去杨生的风险,对杨生坦诚相告:“夜台朽骨不比生人,如有幽欢,促人寿数,妾不忍祸君子也。"杨生得连琐也犹如得知音,处处呵护着连琐,连琐被人欺负也及时出手相救,最后又宁愿大病一场为连琐献精血助其复活。这种超越牛死的知己之爱,在《聊斋志异》中数量极多,像是一曲爱情1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和知己之交的多重奏,余响不绝。在《聊斋志异》中的女了,大都艳丽可人,身姿姻娜,让书生们惊为天人。但《乔女》中的“乔女”,和晚霞、瑞云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都触及到容貌上的丑陋。但是,乔女的丑陋是更真实的人的丑陋,而且自始至终不能改变。乔女不仅皮肤黑,而且“壑一鼻,跛一足。年二十五六,无问名者”。后来嫁给了一个四十多岁丧偶、贫穷的老书生穆生,三年后生了一了。后来穆生死了,家境更加窘困。有一个丧偶的孟生,儿子乌头才一周岁,急需乳母。想聘用乔女。乔女却严词拒绝:“饥冻若此,从官人得温饱,夫宁不愿?然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又事二夫,官人何取焉!”孟生闻之,敬重乔女之贤,又加重金聘之,乔女仍坚辞不就。后来孟生暴病而亡,乔女前往吊唁,哭声甚哀。继而孟生家里被村中无赖将其家产抢劫一空,只剩一个老妪抱着乌头痛哭。乔女为孟生鸣不平,听说林生是孟生生前好友,就“踵门而告日:‘夫妇、朋友,人之大伦也。妾以奇丑为世不齿,独孟生能知我。前虽固拒之,然固已心许之矣。今身死予幼,自当有以报知己。然存孤易,御侮难,若无兄弟父母,遂坐视其子死家灭而不一救,则五伦可以无朋友矣。妾无所多须于君,但以片纸告邑宰;抚孤,则妾不敢辞。’’’但林生终究斗不过无赖,孟家田产最终被瓜分无遗。乔女告上官府也一无所获,最终“某先牛闻而义之,代剖于宰。宰按之果真,穷治诸无赖,尽返所取。”乡人建议乔女留住在孟家抚养乌头,但乔女拒绝了,让老妪抱着乌头和她回到自己家里,给他们单独安排了住宿饮食。凡乌头日用所需,皆另外计算。乔女与自己的儿了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乔女为乌头请教师教他读书,可是却让自己的儿子做粗活。老妪劝乔女让儿子与乌头一起读书。乔女日:“乌头之费,其所自有;我耗人之财以教己子,此心何以自明?"又过了数年,乌头长大成人,成就功名,乔女令其返归乡里。乌头邀乔女同去。乔女答应,但不甘于“母了坐食”,白吃白喝,所以“纺绩如故”,自己的儿子则像是佣人奴仆一样在乌头家干农活。但当乌头夫妇犯了有过错,乔女就严加教诲。后乔女病笃,嘱咐乌头“必以我归葬”,乌头表面答应。但乔女死后,乌头却“阴以金啖穆子,俾合葬于孟”。下葬当天,乔女棺木极重,三十人不能抬之。“穆子忽仆,七孔血出,自言日:‘不肖儿,何得遂卖汝母!’乌头惧,拜祝之,始愈。乃复停数日,修治穆墓已,始合厝之。”2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如此深明大义一生坦荡磊落的女子,虽无娇艳如花的美貌,却堪为男人楷模。篇末异氏史日:“知己之感,许之以身,此烈男子之所为也。彼女子何知,而奇伟如是?若遇九方皋,直牡视之矣。”乔女与孟生既没有“颠倒衣裳”,也没有“色授魂与”,其刚强自立的形象、君子一般的人格让人忘记了其裙钗的性别,似乎这一篇知己故事全然脱离了两性间的情爱窠臼,正如乔女所言:“独孟生能知我。前虽固拒之,然固已心许之矣。”但是,这毕竟是两性之间的故事,仍然不能否认有两性相吸的情愫掺杂期其问。《聊斋志异》中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大都经过了生死患难的洗礼而愈加忠贞不渝,爱情的男女双方能够以知己之情相待,不仅是沐浴爱河的甜蜜情人,更是生死之交的异性知己。在这些异性知己故事中,作者憧憬了美丽脱俗而坚如磐石的理想爱情,在爱情的画面里深情灌注了心中渴慕已久的知己之情。那么,《聊斋志异》的“知己情结”,为什么要在大量婚恋故事中表现?首先,此类叙事是封建文人的“白日梦"的体现。明清时期才子佳人小说兴盛,包括《聊斋志异》中的这些爱情故事,无疑都缘于一个封建文人对才子佳人婚恋美景的本能想象。《礼记·礼运》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男女之情,是人的第一种感情,源于人的生理本能。而遵循着“学而优则仕”的人生道路的封建社会的传统文人则有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发挥,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文人的普遍信念,也是封建文人们对“饮食男女”的切实理解。在他们看来,功成名就,抱得美人归,这是人生中两件颇有成就感的大事。明清之际的文人,鉴于当时的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和信念都趋向世俗化,既不像唐代文人那样有一番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和豪迈胸襟,也不像魏晋文入那样遗世独立风神潇洒,而是从日常牛活到人生理想、价值观都变得功利世俗起来。他们无论成功还是失意,都不过是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蒲松龄尽管有对民,七百姓的同情、关注,有对社会黑暗的深刻观察和批判,比如其中的《促织》、的深层意蕴》[J],《蒲松龄研究》2004第2期36.袁世硕《超越牛死的知己之爱——《连城》赏析》[J],《蒲松龄研究》2004第2期37.马瑞芳《射向黑暗的檄文叫绛妃>赏析》[J],《蒲松龄研究》2004第2期38.郭迎晖《论蒲松龄的儒学思想和鬼神观念》[J],《重庆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39.刘化兵《论对贤妇形象的塑造》[J],《蒲松龄研究》2004第2期40.邢玉霞《的爱情描写与文人心态》[J],《蒲松龄研究》2004第2期41.尚继武《对男权的冲击和消解——论女权伸张》[J],《蒲松龄研究》2004第2期42.张艳君《论对狐仙题材的拓展与超越》[J],《蒲松龄研究》2004第4期43。张璇《从看蒲松龄的爱情婚姻观》[J],《语文学刊》,2003年第1期45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致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本论文终于完稿。独立完成3万余字的学位论文,对于理论积累尚显不足、缺少深入的社科研究经验的我来说不太容易,幸运的是,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平教授,论文从选题、构思、资料的收集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甚至于行文的严谨、通畅等方面,都得到王老师的精心点拨、热情鼓励,王老师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向王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此外,还要感谢二年来培养我的所有老师,他们精彩的授课、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我受益匪浅,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是无以言表的。在写作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相关成果,这些资料让我开阔视野,给我启迪,或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借鉴、引用其中的观点和材料。所以,对本论文写作有过帮助的方家大作,笔者恭谨地一一列于论文后的参考文献中,以示致敬和感谢!同时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岳上铧2009年4月20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