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为对象,对其叙事艺术一一空间叙事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参照一系列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空间叙事理论的研究成果,力图用中国的叙事思想对《聊斋志异》进行研究,分析作为文言小说经典的《聊斋志异》的空间叙事结构,以及空间叙事中构建的世界图景,旨在找出《聊斋》空间叙事的完整体系及最终显现的整体图景,这是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本文的论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先论述《聊斋志异》中的缀段式特征,这是《聊斋》作为文言短篇小说具有空间叙事特征的原点所在,具体分析其与西方线性叙事的区别及其构成原因;第二部分是论述了《聊斋志异》中的空间叙事结构,分别从间架、一线穿、脱卸、夹叙四方面来分析其在短篇小说中常常用的叙事空间结构及其特点,并在此中总结了各个空间叙事的技巧;第三部分是论述空间叙事中的其他问题,主要包括纹理、叙事技巧等问题,补充叙述在结构之外的与空间叙事有联系的叙事方面问题;第四部分是论述了《聊斋志异》空间叙事中所具有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及其在整体空间叙事中所显现的世界图景。关键词:缀段性;空间叙事;叙事图景
ABS瞰CTThisthesiscoordinatesandsummarizesthetheoryofthenarrativeartoftheshortstoryofclassicalChinese,basedonanalyzingthecasestudyofPuSongling、SLiaozhai,Duringtheprocessofstudying,referringtOaseriesofresearchresultsofspatialnarrativetheoryonChineseclassicalnovels.IttryingtostudytheLiaozhai、SpatialNarrativeTheorybyChinesenarrateanamnesis,analyzingitsnarrativespacestructuralanditsworldpictureconstructionwhichiscomingintobeingspatialnarrative,itaimsatlookingforcompletesystemandfinalprospectofLiaozhai、spatialnarrativewhichisthebasicanalyzingclueofthisthesis.Thisthesiscontainsfourparts.Inthefirstpart,theauthordiscussesthecomposingsegmentationofLiaozhai,thisisoriginalpointofspatialnarrativethatisLiaozhai、features,andanalyzespecificallythedifferencebetweenChinesespatialnarrativeandWesternlinearnarrative,trytOfindtheunderlyingCausesofthese.Inthesecondpart,theauthordiscussesthespacestructuralofLiaozhai,analyzesitsspatialnarrativestructuralanditscharacteronefromtheotherframe,linearconnecting,abjection,andinserted—narration,summarizesthetechniqueofspatialnarrative.Inthethirdpart,theauthordiscussesontheanotherissueofspatialnarrative,mainlyincludingtexture,narrativetechnique,dualaesthetics,additionallydiscussontheotherissuewhichisrelatedtOthespatialnarrative.Intheforthpart,theauthordiscussesspatialconsciousnessandtimeconsciousnessofLiaozhai、spatialnarrative,exploresitscompletesystemandfinalprospect.KeyWords:Episodic;SpatialNarrative;NarrativeProspect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声明人(签名):’l足罾毳翻年f只}oEt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4”)作者签名:是事丐日期:胪7年岁月了。日导师虢扔吻魄叩年夕月夕汐日
引言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的顶峰,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已经形成了有声有色的“蒲学”,自成一体,与“红学”、“水浒学"、“三国学"遥相呼应,并有研究专刊《蒲松龄研究》。海外的蒲松龄研究也很兴盛,日本就有专门的“蒲松龄研究会",蒲学正逐渐与红学、敦煌学一样成为国际显学。三百年来,蒲学研究的论著和资料汇江成海,数不胜数,其研究包括小说学、史学、版本学、民俗学、民族学,范围涉及蒲松龄的家世生平、《聊斋志异》、聊斋诗词、聊斋文赋、聊斋俚曲、聊斋杂著等诸方面。而在蒲松龄研究中,以对《聊斋志异》的研究是最为兴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聊斋志异》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运用传统的批评方法方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题材反映论、人物塑造论、情节结构论、语言词章论等几个方面,代表作有专著:雷群明的《聊斋艺术谈》、马瑞芳的《聊斋志异创作论》、刘欣中的《短篇小说之王——漫谈》、马振方的《聊斋艺术论》;(2)在采用西方文艺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方面,研究主要内容有创作心理论、母题原型论、情爱心理、性心理分析论,代表作有叶舒宪的论文《穷而后幻:神话解读》、王平论文《论创作心理中的潜在意识》、《论的三重创作思维格局》、董国炎的《论蒲松龄的情爱心理》、田劲松的《情爱故事中的知己情结》等;(3)在文化学研究方面,主要是从《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儒家文化、民间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述,代表作有:吴九成的《论佛教思想对创作的影响》、胡遂的《佛教三业理论与之伦理道德思想》、王平的《与道教文化》、林骅的《与科举文化》、周五纯的《和伦理学》、汪玢玢专著《蒲松龄与民间文学》等。另外还有文体学批评、女性批评、接受批评等。在《聊斋志异》叙事批评研究方面,有杨义的《的叙事特征》,王平的《论的叙事角度》、杨海波《论的情节艺术》、刘天振《从唐人传奇到看文言小说“叙述者”的变异》、蒋玉斌的《的反复叙事策略简论》、欧阳文风的《的离合叙事模式》等,研1
《聊斋志异》叙事研究究者主要借用西方叙事学理论,从结构主义、情节因果理论、叙事角度、叙事者等方面来切入,但都没有注意到中国古代小说与西方叙事文学在叙事中的差异。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认为,中国叙事文的“神话——史文——明清奇书文体"的发展途径,与西方“epic_romance-novel”的演变路线决定了其在叙事上的不同,西方叙事是基于“因果律”和“时间化"上说的,而中国叙事是从“经验流”和“空间化”出发的,∞因而中国古典文学的叙事结构特征是“缀段性”的,而西方的叙事结构是“统一性"、“完整性”。杨义先生也认为,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必须如实地承认存在着一个独特的中国系统,中国叙事文学以丰富的经验和辉煌的成就形成了自身具有显著特色的体制、模式、趣味和评价系统。这就使我们的研究面临两难的处境:一方面既要深入地理解具有充分的现代意识和严密的理论体系的西方叙事学建树,使之成为随时启迪我们的理论灵感的参照系;另一方面又要清醒地随时准备着超越它,以免在生搬硬套中使中国叙事传统违心就范,削足就履,造成对中国叙事文学的核心和精髓令人遗憾的盲点。回古典小说评点理论中的有关空间叙事的理论是针对中国古典小说的非时间化叙事(即缀段性)而提出的小说篇章结构的组织问题,主要理论体现在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的评点中,特别是金圣叹评点四大奇书、张竹坡评点《金瓶梅》及脂砚斋评点《红楼梦》中,他们都对整个篇章结构及叙事过程中的空间意味和空间功能进行了分析。除了这些整体性叙事架构外,评点家也还从“针线"、“纹理”等微观方面分析其所特有的“段”与“段"之间的细针密线的问题。然而,在以往的“空间叙事"的理论研究中,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白话长篇小说来进行的,那么,作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聊斋志异》可以从空间叙事角度对之进行阐述否?我们说,空间叙事理论的依据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缀段性"特点,即:一种“看图说话”,一种非线性的空间叙事。而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特别是史传叙事模式的深远影响,在叙事过程中有很浓厚的“场景化叙述”的特点,而场景化叙述正是“缀段性"看图说话叙述方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其具有“缀段性’’叙事特点当然无疑,因而也就可以用空间叙事理论进行分析。①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30页,56页圆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