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20届)《聊斋志异》亲情研究专业:汉语言文学8
[摘要]《聊斋志异》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虽然他们非属人类,却有人情味,它具有人,神,动物之间的各自特性,所以表现出来亲情和人类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忠孝礼仪这些信条上,严格遵守,对亲情非常重视,不同之处是对破坏亲情的人的处理方式上,是有不同的。他们的态度更明确,手段更高明。在鬼怪的亲情观中可以看到蒲松龄的亲情观。[关键字]亲情狐怪孝行动物性StrangeStoriesfromaChineseStudiooffamilystudyAbstract:"Strange,"Thebookis491,verybroad,totalkaboutfoxspirit,ghostdemon,humananimals,thoughtheynotbehuman,therearehumane,ithasthepeople,God,therespectivecharacteristicsofanimalsTherefore,familyandhumanbeingshaveshownsimilaritiesbutalsodifferences.MainlyinthesimilaritiesofthesebeliefsonChunghsiaoetiquette,strictcompliancewith,attachgreatimportancetothefamily,theonlydifferenceisthedamagetothetreatmentofhumanaffection,anditisdifferent.Theirattitudemoreclearly,meansevenmorebrilliant.PhantomofthefamilyinviewofthefamilycanbeseeninviewofPu.keyword:familypietyFoxanimal8
蒲松龄的这一作品在表达他超脱世俗的爱情观上有很高的成就,而同时传达出来的他的亲情观让我们印象深刻。《聊斋志异》的亲情研究,不仅仅是研究蒲松龄关于人与人的亲情观,更重要在于蒲松龄关于人与狐怪、狐怪与狐怪间的亲情观。第一种亲情观其实在很多书中都可以进行研究,哪个作品没有个人情世故呢?但是后两种关系却在《聊斋志异》中研究会有较大的特色和优势。因为狐怪毕竟不是人,但是却有人情味,它具有人、神、动物的特性,所以研究起来就更有意义。把人和人、人和狐怪、狐怪和狐怪,这三种亲情关系罗列出来,进行相互比较和分析,得出三种关系在书中的特点,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聊斋志异》中有近百篇描写婚姻爱情的作品,蒲松龄把“爱情”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其中一些作品中所描写的两性关系,是不合于礼法的,作家把这些虽不合于礼法却出于情的两性结合写得十分优美动人。所以大量学者对《聊斋志异》中的爱情主题,做了很多研究,但是在亲情方面却很少有人作系统研究。一方面是这部作品中反应亲情的文章和情节不是很多,另一方面,是目前整个社会过多地注重情爱而轻视亲情的重要性。蒲学大家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中写到:“予谓泥其事则魔,领其气则壮,识其文章之妙,窥其用意之微,得其性情之正,服其议论之公,此变化气质、淘成心术第一书也。多言鬼狐,款款多情;间及孝悌,俱见血性,较之《水浒》、《西厢》,体大思精,文其义正,为当世不易见之笔墨,深足宝贵。”冯镇峦提到的孝悌就是亲情的一个表现方面。冯镇峦是研究《聊斋志异》知名学者,从他所说的这段话中可以大略看出《聊斋志异》的亲情内涵。鉴于这部作品的特殊内容和文学地位,《聊斋志异》的亲情研究还是非常有价值和必要的。一《聊斋志异》中关于亲情着墨最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在这种亲情中,有父母和儿女之间的亲情,有夫妻之间的亲情,也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一)孝行观念深入骨髓表现孩子对父母的亲情的,有《考城隍》、《侠女》、《于江》、《商三官》、《贾儿》、《崔猛》、《席方平》、《单父宰》、《乐仲》等。《考城隍》作为《聊斋志异》的第一篇作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蒲松龄把主人公打出正常轨道,突出写宋焘的孝行。当众神十分赏识宋焘的才能,决定委派他任河南城隍时,作为一个老廪生,在困顿寒窗的痛苦折磨中突然考中了,对于一般人来说,此时此地应非常高兴才是。而作者偏偏用把人物打出正常轨道的手法,写宋焘不但没有高兴,而是顿首哭泣,乞求众神,“我母亲七十岁了,无人奉养,请允许我伺候她到寿终,我再唯命是听,任你们录用派遣。”于是感动了众神,盛赞宋焘有仁孝之心,破例准假九年,让张秀才代理城隍之职。这个场景的描写,细致、详实、感人,有力地说明了宋焘是个品行端正,人格高洁的秀才。后面宋焘写给张秀才的赠诗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两句。这一工对揭示了宋焘是个才学之士,具有豁达、豪放的个性,淡泊名利,胸襟坦荡,追求自由,没有其他迂腐文人的穷酸相。因此我们可以说,作者笔下的宋焘是个德才兼备的读书人。在为官与尽孝之间,他能以尽孝为先。这对那些官迷心窍,不要仁孝的人,无疑是个有力的批判。8
另一个表现孝的名篇便是《席方平》,在这一篇中,席方平的父亲被羊氏陷害,席方平为父伸冤,魂入城隍庙。然而城隍被羊氏收买,不审理案件。无奈,席方平只好进入冥府,认为冥王能为自己伸冤。不料,整个地府被羊氏收买。他们上下勾结,互相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想使他屈服。然而席方平是铮铮铁骨的硬汉,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屈服。最后,借助二郎神的力量,为父伸冤,使罪恶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作品假托传说中的冥界,揭露了封建社会政治黑暗,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沆瀣一气,残害人民的现实。同时也刻画了席方平这一敢于斗争邪恶、敢于反抗压迫的平民英雄形象。主人公为了能救出自己的父亲,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和阎王抗争,这种从骨子里迸发出来的勇气和信念源于他对父亲的孝,最后也是他的孝行感动了天,才救得了父亲。《贾儿》是《聊斋》中为数不多的以小孩为主人公的作品,为了让母亲不被狐怪欺辱,亲临危难,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帮母亲灭掉了狐怪。上述几篇作品都是讲儿女对父母的孝行的。儿女对父母不孝的在《聊斋》中也有作品表现,例如说《单父宰》,这篇作品篇幅很短,讲述的事情也很简单,两个不孝的儿子,怕父亲娶继室再生孩子会分他们的家产而将父亲睾丸割去。故事很可笑,所以在《单父宰》中,蒲松龄只是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讽刺了这两个不孝儿,不过在调侃之余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作为儿子,为了家产而用卑鄙残忍的手段伤害自己的父亲,蒲松龄在作品中对于这种不孝行为的批判是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的。父母对孩子的亲情的篇章有《张老相公》、《四十千》、《细侯》等。《张老相公》讲的是张老相公的妻儿在过渡江时,被江中的鳌怪吞噬,为了替自己的妻儿报仇,他做了一个大铁块引诱鳌怪吞吃,鳌怪吞下铁块后,死在了江里。《四十千》的故事比较有意思,新城王大司马,有主计仆,家称素封。忽梦一人奔入,曰:“汝欠四十千,今宜还矣。”问之,不答,径入内去。既醒,妻产男。知为夙孽,遂以四十千捆置一室,凡儿衣食病药,皆取给焉。过三四岁,视室中钱,仅存七百。适乳姥抱儿至,调笑于侧。因呼之曰:“四十千将尽,汝宜行矣。”言已,儿忽颜色蹙变,项折目张。再抚之,气已绝矣。乃以余资治葬具而瘗之。此可为负欠者戒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告诫人们,不要欠人家东西,欠了应该尽早归还。昔有老而无子者,问诸高僧。僧曰:“汝不欠人者,人又不欠汝者,乌得子?”盖生佳儿,所以报我之缘;生顽儿,所以取我之债。生者勿喜,死者勿悲也。这是《四十千》的下半段,意为好儿子是上天的福,顽劣的儿子是父亲未还完的债,让人看清孩子的生死都是果报。在《细侯》这篇作品中,细侯是一位风尘女子,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下半辈子的幸福,固然可贵,但是为了能和自己的老情人双宿双飞,狠心掐死了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情是畸形的,对于伟大的母爱,是一个亵渎。在细侯看来,爱情面前,亲情毫无价值。虽然蒲松龄在《细侯》的评语中倒是认为这是不义的做法,却也是轻描淡写。总的来说对于这种父母和儿女的亲情关系,儿女对父母的孝,蒲松龄是非常赞同的;而要说父母对儿女的爱护,却是关心不够,感情倾向明显是在儿女的孝上。(二)夫妻地位不平等关于夫妻亲情的有《画皮》、《凤阳士人》、《耿十八》、《阿霞》、《马介甫》、《姚安》、《一员官》等篇。2008年的电影《画皮》故事原型来自于《聊斋志异》的《画皮》,但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电影中是周迅扮演的狐妖小唯,被王生夫妻为了对方自我牺牲的情感而感动,救了王生。在原版中其实是王生妻子救了王生,王生的妻子为了救他的丈夫,历经千辛万苦,受到很大的委屈和屈辱,才从一个疯乞丐那里找到救丈夫的方法才救得王生。阿霞涉及我们现在的第三者问题,但在蒲松龄笔下是一位美妙可人的少女,她聪慧伶俐,善恶分明,来去无踪,是正义的化身,上苍的使者。当景星把结发妻子驱逐出家门,热切期盼阿霞归来时,阿霞却对他说“负妻子胜于负我,你对你的妻子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人呢?”真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只一语把景星粗暴凶狠、忘恩负义之人品揭露得淋漓尽致。 当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某些有钱人包养情妇,欺辱妻子,比蒲老先生笔下的景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或取而代之,或有始无终,都会对原本稳定的家庭带来震荡,8
对社会形成不和谐因素,都是背离法律人伦、世俗道德。丈夫有钱就变心,妻子倍受伤害,除对丈夫痛心疾首外就是希冀有阿霞式的人物出现,让丈夫得到报应从而回心转意,让第三者深明大义,知趣而退。当年蒲老先生作为一介落魄书生用他的狐鬼故事中善恶报应来启迪教化人们,寄希望于现实中不可能的在幻域中成为真实。景星无德,但他祖上积有厚德,足可荫及自己,使他在乡里很有名气。一但祖德耗尽,自己又缺德,那上苍就会报应他,景星被削去前程,榜中魁首成了乡里乞丐。阿霞姑娘让他得到应有报应之际,也给予感恩和疗救。赠予二十金,鼓励他洗心革面,行善积德,重新做人。我想现在的法律对包二奶、家庭暴力等显得苍白无力,道德伦理及信念也被人们所淡漠。而千百年来我国的儒家,佛家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教人心存善念、行善积德,对稳定社会、和睦家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一员官》讲的则是严厉清廉的官员对自己的妻子也一样的严苛,已经到了没人情味的境地。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在封建社会中,妻子的婚姻是无法保障的,是由丈夫决定的,在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蒲松龄对妇女的深深的同情。(三)对兄弟姐妹手足情深的赞许兄弟之间的情感篇章有《二商》、《齐天大圣》、《曾友于》、《胡四娘》等。《二商》讲的是大商和二商间的兄弟情义。因为嫂子的关系,原本不错的兄弟关系,大商却将它越推越远。但是二商总是不计前嫌,尽力帮助大商。文中讲到一夜梦兄至,颜色惨戚曰:“余惑于妇言,遂失手足之义。弟不念前嫌,增我汗羞。所卖故宅,今尚空闲,宜僦居之。屋后篷颗下,藏有窖金,发之可以小阜。使丑儿相从,长舌妇余甚恨之,勿顾也。”既醒,异之。以重直啗第主,始得就,果发得五百金。从此弃贱业,使兄弟设肆廛间。侄颇慧,记算无讹,又诚悫,凡出入一锱铢必告。二商益爱之。一日泣为母请粟,商妻欲勿与,二商念其孝,按月廪给之。数年家益富。大商妇病死,二商亦老,乃析侄,家资割半与之。异史氏曰:“闻大商一介不轻取与,亦猖洁自好者也。然妇言是听,愦愦不置一词,恝情骨肉,卒以吝死。呜呼!亦何怪哉!二商以贫始,以素封终。为人何所长?但不甚遵阃教耳。呜呼!一行不同,而人品遂异。”对于兄弟间的关系,蒲松龄在“异史氏曰”中已有所表达,他是赞同二商的做法。但是,蒲把他们兄弟间的矛盾都推给嫂子也是不合适的,懦弱的大商也应该负责任。在《胡四娘》一篇中,因为地位不同,虽为兄妹、姐妹关系,兄弟和姐姐对地位较低的妹妹胡四娘和妹夫极尽嘲笑和欺辱之能,当四娘凭借丈夫成为官夫人的时候,姐姐和兄弟都来巴结,但四娘一律不接受,只接受尊重他们夫妻的三娘和李夫人。在篇中,对四娘成为官夫人后有这样一段言行的表述,四娘扶而笑曰:“大哥好男子,此何大事,直复尔尔?妹子一女流,几曾见呜呜向人?”大郎乃出李夫人书。四娘曰:“诸兄家娘子都是天人,各求父兄即可了矣,何至奔波到此?”大郎无词,但顾哀之。四娘作色曰:“我以为跋涉来省妹子,乃以大讼求贵人耶!”拂袖径入。大郎惭愤而出。归家详述,大小无不诟詈,李夫人亦谓其忍。逾数日二郎释放宁家,众大喜,方笑四娘之徒取怨谤也。俄而四娘遣价候李夫人。唤入,仆陈金币,言:“夫人为二舅事,遣发甚急,未遑字覆。聊寄微仪,以代函信。”众始知二郎之归,乃程力也。后三娘家渐贫,程施报逾于常格。又以李夫人无子,迎养若母焉。四娘所说的话铿锵有力,是对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兄弟姐妹的厌恶,而她的行为却体现出一种大度和宽容,从中可以看出蒲松龄对于兄弟间关系的观点:第一要点是相互尊重,无论高低贵贱;第二就是对与手足情深的看重,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包容和懂得感恩。二8
人与狐怪之间的亲情这个比较特殊,因为一般情况下狐怪和人很难产生血缘关系,表现这种情感的作品主要有《苏仙》、《夜叉国》、《杜小雷》、《土偶》等。《苏仙》讲述的是苏仙的母亲“不夫而孕”,独居三十年,未尝窥户,终以为羞。在苏女离去后,儿子苏仙出场了,作者并没有借机渲染他的神力,只寥寥数语写他像人间普通儿子一样安葬母亲,在墓前手植桃树。他的“仙气”仅在于所栽桃树“年年华茂”、“结实甘芳”,平淡超脱而余味无穷。在这里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属于普通儿子的苏仙与人类子女给逝去父母的祭奠方式不同,没有大操大办,没有哭天抢地,有的只是将母亲对于苏仙的爱化作满树的桃,留给后人。《杜小雷》一文较短,内容为有一天杜小雷叫自己的妻子煮肉给自己的母亲吃,他的妻子很恶毒,故意把臭虫切进去。杜小雷的母亲发现肉臭,藏以待子,杜小雷知道后,在晚上打算责骂他妻子,正当他要发作时突然发现他妻子居然是一头猪所化,结果杜小雷就顺理成章得把她妻子交给官府处理了。这篇作品是对恶妇的另类表达,猪在这里只能算最笨的怪,只是蒲松龄用来表达思想的工具而已。《夜叉国》讲的是徐生出海经商,误入夜叉国,不得不在夜叉国生活。徐生被一个母夜叉控制,关系从刚开始的相互防备到最后相互支持。徐生带了一个儿子找机会回中国后,想念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于是把她们都接到了中国。母夜叉和两人的孩子凭借自己特殊的能力,让自己的家族更加兴旺。母夜叉虽然属于异类,但是对与儿女的照顾却没有丝毫缺失,儿女对于自己的双亲也是关怀备至。《土偶》讲的是沂水马姓,娶妻王氏,琴瑟甚敦。马早逝,王父母欲夺其志,王矢不他。姑怜其少,亦劝之,王不听。母曰:“汝志良佳,然齿太幼,儿又无出。每见有勉强于初,而贻羞于后者,固不如早嫁,犹恒情也。”王正容,以死自誓,母乃任之。女命塑工肖夫像,每日酹献如生时。一夕将寝,忽见土偶人欠伸而下。骇心愕顾,即已暴长如人,真其夫也。女惧呼母,鬼止之曰:“勿尔。感卿情好,幽壤酸辛。一门有忠贞,数世祖宗皆有光荣。吾父生有损德,应无嗣,遂至促我茂龄。冥司念尔苦节,故令我归,与汝生一子承祧绪。”女亦沾襟,遂燕好如平生。鸡鸣,即下榻去。如此月余,觉腹微动。鬼乃泣曰:“限期已满,从此永诀矣!”遂绝。女初不言,即而腹渐大不能隐,阴告其母。母疑涉妄,然窥女无他,大惑不解。十月,果举一男。向人言之,闻者无不匿笑,女亦无以自伸。有里正故与马有隙,告诸邑令,令拘讯邻人,并无异言。今曰:“闻鬼子无影,有影者伪也。”抱儿日中,影淡淡如轻烟然。又刺儿指血付土偶上,立入无痕,取他偶涂之,一拭便去。以此信之。长数岁,口鼻言动,无一不肖马者。群疑始解。在这篇《土偶》之中,情节颇为离奇,虽然人死而魂在的故事屡有出现,但是大多是属于爱恋,而篇中才化为鬼的丈夫是出于对妻子的敬佩和责任才出现的。从人和人的亲情关系,升级到人与鬼的亲情关系,看来真正的亲情是可以超越生死的。三鬼狐和鬼狐之间的亲情,主要有《青凤》、《婴宁》、《九山王》、《遵化署狐》、《鸦头》、《莲花公主》、《白练秋》、《二班》等篇。(一)高品格的的孝悌要求《青凤》故事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耿去病初会青凤,一见钟情;第二,次夜相见,互诉衷情,不料被青凤的叔叔撞破,不欢而散;第三层写第二年清明上坟,得一狐,提抱以归,则青凤也,于是同居,生活得很幸福。最后写两年以后青凤的叔叔遭横难,耿去病挺身救之,“由此如家人父子,无复猜忌矣”。故事首尾完具,曲尽其妙。8
在这一篇中,表现亲情的也就是青凤为救自己的亲人,向自己的丈夫恳求。虽然早年的因缘是自己的叔叔打破的,但是在叔叔遭难的时候,青凤还是非常大度地原谅了叔叔,并且救了叔叔一命。《婴宁》这是《聊斋》里的名篇,几乎家喻户晓。婴宁大笑不止的独特个性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大笑,更有一次值得注意的悲啼——哭求丈夫为母迁葬的。这悲啼是我们了解婴宁性格复杂的原因,认识婴宁天真狡黠之间关系的钥匙。我们容易被婴宁的笑声所迷惑,但她其实不仅是个天真娇憨的姑娘,只把生活看成是欢乐,更是深沉早熟的姑娘。笑是她试探人生、应付生活、取得胜利的手段。她自己解释由笑转为零涕时说:曩以相从日浅,言之恐致骇怪。今日察姑及郎,皆过爱无有异心。直告恐无妨乎?妾本狐产。母临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余年始有今日。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无人怜合厝之。九泉辄为悼恨。君倘不惜烦费,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养女者不忍溺弃。婴宁揭示的是一种母亲的残忍,那就是随意抛弃子女的母亲的残忍,赞扬的是另一种母亲的伟大,就是没有亲缘关系,却将收养的孩子视如己出。这两个作品一个是表达了对叔叔的亲情,另一个是表达对养育自己的鬼母的孝顺。《鸦头》、《莲花公主》、《二班》和《白练秋》也是同理。《鸦头》一篇中,鸦头是狐仙,受迫害于自己的母亲,虽然是这样,当有一天她的儿子来解救她的时候,她却要求自己的儿子留她母亲和姐姐一命,当看到自己儿子暴戾成性时,她毫不手软地挑断了让他儿子暴戾的经脉。篇中的主人公鸦头,对母亲和姐姐心怀感恩,对儿子也是严格教育。篇中另一个主人公孜让我想到了《柳毅传》中的钱塘君,正直,勇武,嫉恶如仇但却莽撞,做事不计后果。《莲花公主》中的莲花公主是蜜蜂所化,当蜂巢受到大蛇侵害的时候,她求助于刚刚托付的书生,为了自己的家族,都不关注自己的地位了,声泪俱下地祈求。这里有她对父亲的孝,有对家族的责任。(二)浓重的家庭观《九山王》和《遵化署狐》两个故事有相似之处。一个当官的姓邱,是遵化署的道台。在他上任之前,衙门里狐狸很多,尤其是最后的一个院落,住着一个人丁兴旺的狐狸大家族,完全是把这里当成自己家的地盘来经营。时不时地出来害人,谁要是驱逐他们反而会在随后的日子里闹得更厉害。所以以前在这儿任职的官员都是焚香设坛祭拜祷告,希望狐狸们少闹事。邱长官上任后听到这个惯例勃然大怒。而狐狸们知道这位长官性情刚烈也是颇为畏惧。一天,老狐狸变成一个老太太告诉邱长官的家人:“希望转告你家老爷,千万别酝酿仇恨。容我们三天,一定拖家带口去其他地方,我们狐狸说话算数。”话递过去了,邱长官也没说什么。第二天,常规阅兵结束后没让军士们解散,让他们扛着枪械大炮来到了后院,围着一座小楼密密麻麻地布置起来,然后枪炮齐发,一座楼瞬间就被轰成平地,伴随硝烟的是狐狸的皮肉毛血,像雨点一样飘洒,场面极为惨烈。就在此时,浓烟中突然有白气一缕,冒着烟尘冲天而去。大家都说应该是跑了一只。邱长官完全没把这股邪恶的势力放在心里,而署中也的确从此平安无事狐患断绝了。又过了几年,邱长官想升官,让仆人把这些年攒下来的进京打点的钱运到京城,事情没有办完之前就先把钱藏在一个衙役家里。就在这个当口,一个老头在京城8
喊冤,说邱长官害死了他家的妻小,还克扣军饷用来攀附权贵,赃款现在都在某处藏着。高级长官不是邱长官的保护伞,当场命人赶去搜查,搜了半天什么都没找到。老头当时也在现场,一直悄悄地用一只脚点地,聪明的搜查者领悟了深意,按照这个点来挖掘,果然挖出黄金无数。转眼抬头的功夫,老头已经没了,核对他的举报材料也根本没有这么一个人,大家才悟出来,这是那只几年前跑掉的狐狸。事发后,邱长官也大祸临头,被满门抄家,发配边疆去了。狐狸害人当然可恨,但是人家已经伏低做小公开认怂,您再赶尽杀绝,未免也太过不仁义不厚道了。对方越是不置一词,我方越是认定他心虚胆怯,宜将剩勇追穷寇,痛打落水狗。殊不知对方一旦反击,自己全然无回手之力,头破血流再幡然悔悟,为时晚矣。就是老狐仙设计陷害导致他们灭门的仇人,替自己的妻儿子孙报仇,在这里可以看出狐怪对于亲情也是非常看重的,为了报仇,他们可以用很巧妙的方法,达到他们报仇的目的。看来狐仙对与亲情往往不是通过哭哭啼啼来表达的。《鸿》讲的主要是怪与怪之间的夫妻关系。有弋人得一鸿,其雄者随而飞抵其家,哀鸣徘徊,至暮始去。翌日又至,弋人并捉之。见其伸颈俯仰,吐出黄金半锭。弋人悟其意,乃曰:“是将以赎妇也。”鸿颔之。遂释二鸿。二鸿遂双飞而去。弋人称金,得二两六钱强。噫!禽兽何知,而钟情若此!悲莫悲于生别离,岂物亦然哉?鸿能吐金,实属夸张,但是所表达的确实比人类更淳朴,真诚的情感。《聊斋》中大多记述奇异的故事,虽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但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亲情即是其中值得注意的方面。四儿女对长辈的亲情无论是人还是狐,都是遵循孝道的,席方平、贾儿、青风、婴宁等,都是孝行的楷模。父母蒙难,儿女就竭尽全力给予帮助,都给予原谅,不计前嫌。百善孝为先,蒲松龄这个亲情观还是坚持地很肯定。对于父母对儿女的亲情,很少有提及父母对子女的爱护,相比较而言,在人与人的亲情中,很多父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爱惜自己的孩子,以《细侯》最为突出,《四十千》也是认为孩子是附属品,不用太关注。而在《夜叉国》和《鸦头》中都有提到身为狐怪的母亲,对孩子的爱护和教诲。夫妻关系而言,夹杂爱情,狐怪和人的夫妻亲情基本被爱情掩盖,当男人出现变心或者其他问题的时候,狐怪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丈夫,亦或采取特殊手段报复丈夫。例如《丑狐》。在人与人的夫妻亲情中,大部分是表现妻子对丈夫的忠贞和牺牲,如《画皮》中王生的妻子为了救自己的丈夫愿意牺牲自己,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但很少有丈夫对妻子付出的,当男人出现问题时,妻子除了苦苦哀求,也没其他方法。在这其中,可以看出蒲松龄是对男子始乱终弃的行为非常反感,对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女子心生怜悯,同时他也是希望女人要自强独立,不要被动接受不幸的安排。在兄弟之情上,人与狐怪没有兄弟之情的描绘,所以只要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从《二商》和《胡四娘》这两个经典作品中可以看出蒲松龄对于兄弟间关系的观点,第一要点是相互尊重,无论高低贵贱;第二就是对与手足情深的看重,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包容和懂得感恩。在《聊斋志异》中对于狐怪和人之间、狐怪和狐怪之间的特殊亲情,第一点是这些亲情的关系双方对与彼此的亲情是很认同和珍惜的,虽然在形态和能力和普通人类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往往比人类更具有感恩之心。当有人帮助他们的时候,肯定给以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对破坏他们亲情的人有仇必报。对于迫害过他们亲人的人,他们的态度是坚决报复,运用自己特有的能力,将恶人玩弄于股掌之后,设计让他们触犯法律、被杀,达到自己报仇目的。因为狐怪有像神的能力,有人的人情味,也有动物的凶残性,所以他们的亲情观也很特殊。不过作为作品主人,他创作这些作品还是为了批判当时社会的,狐怪的亲情观也是他向当时社会亲情观的一声呐喊。[参考文献]8
[1]藤田祐贤,八木章好.《聊斋》研究文献要览[M].(日本)东京:东方书店.1985[2]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M].北京:中华书局.2005[3]蒲松龄.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545[4]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三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5]吴树平.十三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6]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聊斋志异》家庭伦理题材小说与蒲松龄的家庭伦理观研究[7]蒲松龄著,朱其铠主编.全本新著《聊斋志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67[8]任孚先.《聊斋志异》艺术论.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122[9]韩欣.名家评点《聊斋志异》.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10]路大荒.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蒲松龄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12]《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二辑.第150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