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聊斋志异》中的男妖形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浅论《聊斋志异》中的男妖形象

ID:909057

大小:86.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浅论《聊斋志异》中的男妖形象——男妖亦精彩纷呈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施雁英指导老师:张天星摘要: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还存在着各种不同形象的男妖,他们在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各自的功能,演绎着不同的精彩。他们有的是主角,是整个故事的中心;有的是配角,映衬故事的主角等等,通过蒲松龄对他们的种种描述,揭示了蒲松龄对美好的渴望与追求,对丑恶的鞭挞与鄙夷。关键词:聊斋志异男妖形象美好丑恶Abstract:TherearestillavarietyofimagesofmalemonstersintheStrangeTalesofaLonelyStudiowhichisfamousfor“talkingaboutfoxandghost”.Theyplaydifferentroles,performeachfunctionandactdifferentwonders.Someofthemaretheleadingroles,beingthecenterofthewholestory.Someofthemarethesupportingroles,settingoffthemaincharactersofthestory.ThroughPuSongling’svariousdiscriptionsofthemalemonsters,itrevealshiseagernessandpursuitofgoodnessandhiscastigationandcontemptfor.Keywords:StrangeTalesofaLonelyStudio;Malemonster;Images;Goodness;Ugliness 目录引言…………………………………………………………………………………1一、形象鲜明:担任故事主角的男妖形象………………………………………2(一)伪男妖——为偿夙愿甘化妖……………………………………………2(二)纯男妖——情义才智兼备………………………………………………4二、绿叶缤纷:担任故事配角的男妖形象………………………………………7(一)起对比反衬作用的“男妖”………………………………………………7(二)起推动情节发展作用的“男妖”…………………………………………8结语…………………………………………………………………………………10参考文献……………………………………………………………………………11谢辞…………………………………………………………………………………12 引言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聊斋志异》时说:“《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鬼狐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1]这就是《聊斋志异》与当时其他志怪小说的不同之处,亦是它的伟大之处。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驰想于广褒的天地之间,画尽了人间的风云,写尽了异世的传奇,如痴如醉地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神妖鬼怪。其中妖的比例占的最大,几乎占了全书的1/4。那什么叫妖呢?我国较早对其做出释名的典籍主要有以下两部——《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2];《说文解字》:“,地反物为也。”[3]段玉裁注:“祅省作祅,经常经传通作妖。”[4]在秦汉之后,人们往往将妖定义为动植物或无生命者的精灵,认为这些精灵是“万物之老者”[5],是精气的聚集,它们可以“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试人”。[5]现在的人普遍认为妖界就是妖精的世界,一般将妖精定义为:“凡是人类以外的动物,植物或器物而能变化为人,或虽未变化为人而能言语与人类无异者,谓之妖精。”[6]从这些有关妖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妖是一种拥有一定人性的物性精灵。蒲松龄擅于抓住妖的这种特性,在《聊斋志异》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妖的形象。有从走兽幻化而成的,如狐、香獐、鼠、狼、虎等;有从飞禽昆虫幻化而成的,如乌鸦、鹦鹉、绿蜂等;有从水族动物幻化而成的,如猪婆龙、白骥、鳖、蛙等;有从植物幻化而成的,如菊、牡丹、荷花、耐冬等[7];有从非生命幻化而成的,如泥土,老宅等。据笔者统计涉及这些妖的篇数大概有114篇,在共有494篇(附录除外)的《聊斋志异》中大致占了1/4。在这些作品中,除了那些因既有着艳丽无双的美貌又有为人排忧解难的功能的饱满形象而被人们关注最多的女妖和有一些形象模糊不清、难以定性的妖之外,如在马瑞芳的《谈狐说鬼第一书》、《狐鬼人间》等一系列的著作中就有许多篇章都是有关女妖的研究,譬如《笑容可掬看婴宁》就是关于女妖的研究的经典。那么在《聊斋志异》中有47篇故事涉及到形形色色的男妖。参见下表:12 《聊斋》男妖篇目统计表男妖(47)主角(22)伪男妖(4)阿宝、促织、向杲、竹青纯男妖(18)泥书生、于子游、三仙、苗生、五通、灵官、酒友、胡氏、胡四相公、刘亮采、马介甫、黄九郎、雨钱、周三、潍水狐、河间生、九山王、遵化署狐配角(25)起对比反衬作用(9)娇娜、贾儿、侠女、申氏、青凤、辛十四娘、花姑子、凤仙、长亭、起推动情节发展作用(16)青凤、双灯、凤仙、素秋、黄英、莲花公主、阿纤、狐嫁女、汪士秀、鸽异、二班、鸮鸟、八大王、石清虚、白于玉、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男妖有着不同的身份,他们或为主角或为配角,在故事中发挥着他们各自的功能。那么根据上表统计,下面我们就从两个方面分析《聊斋志异》中的男妖形象。一、形象鲜明:担任故事主角的男妖形象在一个故事中往往有一个或两个主角,假设将这些主角都人格化,那么这些主角可以简单的分为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以鬼狐故事著称的《聊斋志异》中,涉及到各种各样的的男女主角,在这里我们将其中的男主角进行分类、分析。根据他们自然属性的不同,笔者将他们划分为两大类——伪男妖和纯男妖,下面将从这两类来分析作为主角的男妖。(一)、伪男妖——为偿夙愿甘化妖笔者将那些由人幻化而来,最终又变为人的男妖称为伪男妖。这亦可称为是人的一种变形。什么是变形呢?黑格尔说:“……变形记,使本来意义与形象的统一变为对立,或是由其中一项转变到另一项(意义或形象)。”[8]也就是说人抛弃了人的自然属性,化身为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例如12 德文小说家卡夫卡《变形记》中的主人公因受不了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下意识地想要逃避现实,终于在某一天的早上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在这里变形成了一种摆脱人生困境的手段。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多次的借用这种手段来改变故事中人物的命运。因为面对强大的社会势力,作为生活中的蒲松龄是无能为力的,但作为小说家的蒲松龄,他可以让故事中的人物拥有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阿宝》、《向杲》、《竹青》和《促织》四个故事中的男主人公都被蒲松龄赋予了这种超能力,他们都曾以“妖”的身份生活过。《阿宝》中的孙子楚“性迂讷,人诳之,辄信为真”。[9]他因阿宝的一句话而自断其多余的手指,因一睹阿宝的容貌而魂追阿宝。他生病、绝食,却在梦中呼着阿宝。异史氏评曰:“性痴则志凝。”[9]正因为孙子楚的痴情,让他化为鹦鹉时刻相伴意中人,并且最终获得良缘。《竹青》与《阿宝》有异曲同工之处。《竹青》中的鱼客“家贫,下第归,资斧断绝”,[9]可以说是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以预见他的人生是以悲剧为结局的。但是,在蒲松龄的笔下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一次偶然,被点化为乌,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还获得了一名佳妻——竹青。作为乌的鱼客与竹青过着雅相爱乐的日子。假若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并不是蒲松龄想要表达的、追求的。他巧妙地借着作为乌的鱼客被射死的契机让鱼客重新回到人类的队伍。他让鱼客作为人与竹青再续前缘,并且最终有了两男一女,延续了香火。作为人的鱼客无法实现的一切,经过变形、幻化后,改变了命运,实现了个人的生存价值。蒲松龄不仅用变形这个手段帮助故事的男主人公实现有情人终成眷属,实现个人价值,而且赋予他们复仇的权利,拯救家人。向杲庶出的哥哥因与庄公子看上同一女子,并赢得美人心,却被偶遇的庄公子鞭打致死。面对腐败成风的社会,向杲控诉无门,只能效仿“荆轲刺秦”,等待将其杀死,但一直没有等到合适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神秘道士的帮助下,他化身为虎,终于报了杀兄之仇。这个道士如一个全知的神,蒲松龄既没有交代他的来历,也没有交代他是否与向杲有关系,他悄悄地出现,又悄悄地消失,却在故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蒲松龄就是借助他的手让向杲化身为虎,成全了向杲的报仇。《促织》中的九岁的成名之子因不小心弄死了一只蟋蟀而自投于井,并且魂附于蟋蟀,化为一只善斗的蟋蟀,不仅帮助家人逃过了一难,而且家境一改清贫,“田百倾,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9]这些都是伪男妖,他们在蒲松龄的笔下,由人化为其他生物最后又变回人形。蒲松龄就是借助这样的一种超能力帮助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达成了想要完成的目标,最后获得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对困扰人的生存状态的社会根源作出解读:人只有被强大的神秘外力改变其类属和外部形态,才能够回到本色生命,才能够证明自己生命的价值和存在。在现实的社会中,孙子楚、成名之子、向杲、鱼客都陷入了种种不同的困境,被各种现实条件所束缚,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各自幻化为不同的动物,借着动物的优势,以伪妖的身份在虚拟的世界找回真正的自我,让自我真正走向自由的彼岸。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由不仅包括我靠什么生存,而且也包括我怎样生存,不仅包括我实现着自由,而且也包括我在自由地实现着自由。”[10]但不管在现实的社会中,还是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始终保持着他们的真性情,如孙子楚不管是在幻化前还是在幻化后的性格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痴”12 ,痴迷,痴情,痴心。总的来说,这四位伪男妖都是性情中人,他们都有着美好的情感,或痴情或爱兄或守孝,而且这种情感来得是如此的猛烈。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这种强烈的情感,让他们能够通过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实现了心中理想化的伦理道德。(二)、纯男妖——情义才智兼备相对于伪男妖的真性情,纯男妖的情义智也好不逊色。那么,什么是纯男妖呢?纯男妖是相对于伪男妖而言的,指的就是纯粹的有明显男性特征的妖,是由精灵幻化而来的。很显然,在男妖的故事中,纯男妖的篇数远远多于伪男妖的篇数。据笔者统计,纯男妖的篇数大致有40篇,其中以纯男妖为主角的故事的篇数有18篇之多。在这些篇数中又以男狐的故事最多,占了13篇。剩下的5篇——《泥书生》、《五通》、《于子游》、《三仙》还有《苗生》,涉及到泥土、马、鱼、蛇、蟹、虾和虎等精怪。《泥书生》、《五通》、《于子游》、《三仙》这四篇故事篇幅短小,并且蒲松龄在这其中显示出来的感情色彩并不是那么明显,这就造成了故事中的男主角作为人时的社会性并不怎么明显,整个形象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以其中的《于子游》为例,“一少年入,儒服儒冠,自称:‘于子游。’言词风雅。”[9]蒲松龄以短短的12字介绍了于子游,让读者感到这个于子游是一个言谈甚佳的翩翩少男,其实蒲松龄只是赋予了他一个美少年的皮囊而已,至于他的性格特征如何,则是一笔带过,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提过。蒲松龄创造这样一个人物的目的就在于借其口解释了出现在故事的开头的疑问——“一日,海中忽有高山出”[9]——为什么会出现高山?这高山是什么呢?于子游就用他的言行回答了这一问题,原来这座高山就是大王,是一条大鱼,于子游亦是一条鱼。这样的故事往往只是一种记录,或是一种奇遇记,其中的男主人公或是无害或是祸害,都是蒲松龄讲述这样一个故事的代言人,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发音的传声筒。相对于前面提到的四篇的男主人公,由虎化为人的苗生有着明显的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但蒲松龄在描写苗生的时候抓住了他原型的属性特征,处处透露着他与常人的不同之处:身形高大,酒量惊人,力大无穷,并且能效龙吟,作狮舞……这些让苗生显得粗俗、鄙陋,但在蒲松龄的眼里,苗生是一个伟丈夫,真正值得厌恶的是那些假儒学。在苗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蒲松龄的情感寄托,他将应该对人的情感转移到一只虎的身上。其实,从整套《聊斋志异》来看蒲松龄将更多的情感赋予在各种各样的狐身上。因此在各种妖仙鬼怪中,狐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都说文学源于生活,这当然与蒲松龄生活的地方是分不开的。山东是一个有着崇尚狐狸传说的传统的地区。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述说:“山东多狐狸,尝闻狐狸成精,能变男女以惑人,予嘉靖八年以事到山东,以其事询土人。”[11]12 蒲松龄就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山地丘陵的淄川,一个多狐狸传说的淄川。在《聊斋志异》中出现狐的篇章多达85篇,几乎占了全书的1/5。在这85篇中,以男狐为主角的篇数有13篇。虽然讲述的都是男狐的故事,但是在蒲松龄的笔下,这些男狐又各具特色,既有个性鲜明的特色,又有互不相同的生活经历,可谓是丰富多彩,各有千秋。笔者认为可以从气质、类型、性格、形象四个方面,将男狐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男狐:1、友情狐之情深意重——《灵官》、《酒友》、《胡氏》、《胡四相公》、《刘亮采》。在这些故事中的男狐往往在某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与某个人类相识,进而结为莫逆之交。他们常常为这个人类带来某些好处,或预知未来,告知避难的方法;或赠予金钱,告知如何致富;或与之联姻,转世为其子;或……在这其中无论是哪样,都是普通百姓的普遍的愿望:生子、养家、致富、娶媳。脱去文人头衔的蒲松龄亦是一位平民百姓,他也有着平凡人的愿望,也许他的愿望更加强烈,因为此时的他“数椽风雨之庐,十亩荆榛之产;卖文为活,废学从儿;纳税倾囊,愁贫任妇”。[9]这些男狐可以说是他想象中的、能够得到的至交好友吧!以《胡四公子》为例。胡四公子,一美少男,“衣裳楚楚,眉目如画”,他与张虚一相识、相知,一来一往甚为有礼,并且帮助张识破了巫婆的装神弄鬼。两人渐渐成为莫逆。胡四公子虽为狐,却已经修成了人性,虽然与张分开多年,却仍在张落魄的时候及时的送上了足够养家糊口的银两。在这个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张虚一因家贫,便去看望当了学使的弟弟张道一希望能够得到一些资助,最终却只能失望而归,甚是贫困潦倒。而胡四公子作为一位朋友却能慷慨解囊,赠送巨资。这也许是蒲松龄对自家的兄弟的一种影射,但也是对胡四公子的情深意重的一种赞叹!虽然胡四公子是一只狐妖,却出现了等同于人的形象的倾向。他不仅拥有俊美的外貌,而且他比人类具有更美好的品德,比人类更具有人情味,他因友而交,对陷入困境的友人往往雪中送炭,助他们脱离困境,而不求回报。2、正义狐之善心侠行——《马介甫》、《黄九郎》、《雨钱》、《周三》。马介甫帮助有“季常之惧”的杨万石,用异术来抗拒和苛责其悍妻尹氏的殴父、挞夫、杀弟、虐妾等诸多暴力行为。他的形象完全是一位仁人义士的典范。当《雨钱》中的老翁,发现自己所结交的秀才竟是粗俗而贪财,立马对其严加斥责“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便如秀才意,只合寻梁上君子交好得,老夫不能承命!”[9]最终拂袖而去。这说明在这些男狐的心里有着一个道德评判标准,评人间的善恶,评人间的君子与小人。这些故事中的男狐,无论是马介甫、黄九郎,还是《雨钱》中的狐翁,《周三》中胡二爷、周三,他们虽为狐,却有着与人间一样的是非道德观,并且对于如何对抗世间存在的暴力、欺骗,有着比人类更有效的方法。蒲松龄改造着这些男狐,借用他们的超能力,让他们扬善、扬义,为这黑暗的世界带来些许的光明和希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12 3、才学狐之聪明才智[12]——潍水狐、河间生。在《潍水狐》中以老翁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的男狐,他“笑语可亲”,坦然地承认自已是异类,是一只狐狸。他十分恭敬地接待来拜访的士大夫、郡里的各级官员,却独独拒绝接见县令。因为在他眼里,虽然这个县令现在是县令,但是在前世却是一头驴。为什么驴就不行呢?异史氏曰:“驴之为物,庞然也。一怒则踶趹嗥嘶,眼大于盎,气粗于牛;……倘执束刍而诱之,则帖耳辑首,喜受羁勒矣。……”[9]正因为这样,老翁以与这县令相交为耻。化为老翁的男狐虽然与驴一样同为异类,却懂得洁身自好,保证自家门庭的干净。可以说这是一只可爱又可敬的狐狸。但世间的平民百姓往往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父母官,不得不供奉这样的父母官。蒲松龄在故事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愿临民者,以驴为戒,而求齿于狐。”[9]这不仅仅局限于古时,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当代意义。4、复仇狐之计谋复仇[13]——《九山王》、《遵化署狐》。这两篇故事在书本中的排序是紧挨着的,一前一后,而且故事中的狐都化为老叟,他们礼貌地接待或拜访人类(《九山王》中的李姓者,《遵化署狐》中的邱公),都曾希望能与人类和谐相处,但最终却都有着共同目标即复仇。《九山王》中的李姓者和《遵化署狐》中的邱公的行为可以说对狐狸来说是赶尽杀绝,这就激起了他们的复仇心理。《九山王》中的老叟化为算命先生,鼓动李姓者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可以做大王,并名为“九山王”。渐渐地,李姓者开始相信自己真的可以黄袍加身了,殊不知这一切都是老叟的复仇计划,最终李姓者落得全家抄斩的下场。《遵化署狐》的狐亦化化为老叟,他趁着邱公想要贿赂做大官之际,一张状纸递到了朝廷,告其杀害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并且克扣了军粮。在老叟的指点下,官衙找到了“脏款”,最终,邱公因为这件事而被革职降罪。这两个化为老叟的狐狸,他们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精心地筹划,终于报了灭族之仇。他们都擅于抓住人类的弱点(李姓者最终相信自己能黄袍加身,邱公则行贿要做大官),给予致命的一击。其实,在这两篇故事中,蒲松龄要宣扬的是人要有仁德之心,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于某些异类亦是如此,有时赶尽杀绝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途经。正如《遵化署狐》中的异史氏曰:“狐之崇人,可诛甚矣。然服而舍之,亦以全吾仁……”[9]这四类男狐,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想与人类交好,他们都有着淳朴、善良的本质,即使是《九山王》和《遵化署狐》中的两个化为老叟的复仇的男狐。他们恩怨分明,重信重情,有恩报恩,有仇报仇,遵守着人间的礼法和秉承着人间美好的道德行为。在蒲松龄的笔下,狐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些故事中,蒲松龄用华丽的语言将这些男狐摆在与人类平等的甚至超越人类的位置上,赞扬了男狐的可亲可敬的性情,却从反面映衬了具有生存优越感的人类的丑陋性。12 总体来说,无论是伪男妖还是纯男妖,他们都在蒲松龄撰写的故事中扮演着主角的角色,他们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蒲松龄的一些情感。正如《中国文学史》第四卷中有这样一段话:“蒲松龄多是有意识地结撰奇异故事,连同其中的神仙、狐、鬼、花妖,都是出自他个人的心灵的创造,个中便有所寄托、寓意。”[14]蒲松龄在他们身上寄予了浓烈的情感,即将在现实中的人们的许多的得不到满足简单愿望或欲望寄托于他们,“以为异类有情,或者尚堪晤对,”[15]“平生奇气,无所宣泄,悉寄之于书”。[16]从而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二、绿叶缤纷:担任故事配角的男妖形象俗话说得好“红花尚需绿叶配”。一个精彩的故事除了出彩的主角还需要各种配角。在《聊斋志异》中涉及到的作为配角的男妖,既有年轻的,又有年老的。年轻的男妖往往是作为兄弟或仆人出现,如《娇娜》中的皇甫公子,《青凤》中的孝儿,《双灯》中的少年书生,《素秋》中的俞恂九……而年老的男妖往往是作为长辈出现,往往化为老叟、老翁,如《花姑子》中化为老叟的獐,《莲花公主》中的化为父王的蜂,《阿纤》中化为老叟的巨鼠,除此之外还有《狐嫁女》《青凤》《辛十四娘》《凤仙》《长亭》等故事中化为老叟的狐。这些男配角,他们在故事中占有的篇幅并不多,有些甚至可以说是一笔带过。假如,将故事拍摄成电影的话,那么属于他们的镜头也许只是一个或两个,少之又少。但他们的作用和地位却与之相反,有时更好的反衬了主角,有时作为故事的起因,有时又为男女主人公的发展穿针引线,有时则是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所以,根据他们的功能,可以将作为配角的男妖归纳为两大类:(一)、起对比反衬作用的“男妖”蒲松龄参照着人类的道德伦理、人伦纲常,描绘了一个亦存在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异类世界。一方面让异类更加地接近人类,让他们显得并不是那么地遥不可及,他们也许在与你来往的友人中,也许在你的邻居中,也许是某一个路人……另一方面,能更好地更近距离地满足蒲松龄内心那种渴望或欲望,给人一种能够实现的错觉。所以在这个异类世界中也存在着三纲五常,有着至高无上的父权,那些由飞禽或为走兽幻化而来的老叟在家庭中扮演着或为父或为叔的角色,享有家庭中最德高望重的地位,是家庭权威的代表。因此这些男妖如人间的父亲一样往往会干涉儿女的终身大事,身上沾染了浓厚的世俗气息。如《花姑子》《青凤》《辛十四娘》《长亭》中的老叟。他们有着严格的道德伦理观,他们想法设法地维护着自家女儿的清誉,阻止她们与男子直接接触。无论是《花姑子》的老獐还是《青凤》《辛十四娘》《长亭》中的老狐,他们化为老叟,接待客人时谈吐文雅、礼数周备,但对女儿往往有着严厉的管教,常常责备女儿与人间男子的私情,就好比人间的许多父亲一样,既有教养,同时又有着严格的家规。12 这些作为长辈的男妖,和故事中的女妖比起来显得有些古板、固执,或有些嫌贫爱富,让人有些厌恶,但他们的存在有着一定的社会性和现实性。在当时的社会,门当户对、嫌贫爱富的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是蔚然成风,蒲松龄借着这些男妖告诫那些同样作为长辈的:儿女的婚姻并不能只因着门第观念而乱点鸳鸯谱。这也从侧面衬托出了故事中的那些女妖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坚贞,坚定地追寻心中的灵魂伴侣。如《凤仙》中的老父嫌贫爱富,对待女婿的态度亦根据他们的富裕程度,对于富裕的二女婿则是礼遇有加,殷勤备至,而对于贫困的三女婿则只是打了声招呼,便顾左右而言其他。这就让本就充满傲气的凤仙开始使用美人计鼓励她的丈夫考取功名,用行动来反抗老父的错误的嫌贫爱富的观念。这无不显示了凤仙是一位聪慧的、敢为爱牺牲的贤妻。除了这些嫌贫爱富的、墨守成规的老叟外,蒲松龄还塑造了一批愚蠢的、祸害人间的男妖。如《贾儿》中的长鬣奴,就是一只蠢笨的男狐,在他的身上看不到狐狸的那种奸诈狡猾的聪明劲儿。他的存在更多的是为了烘托贾儿在灭狐过程中所体现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同样是在《贾儿》中,有两只男狐,和《申氏》中的龟妖一样,他们以祸害人间的妇女为乐,对于这些男妖,蒲松龄当然是持否定态度的,为此他在这些故事中所设定的男主角都能最终消灭这些男妖,清除这些浊气。而且这些男妖的形象往往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存在的意义往往是为了突出主角的机智英勇。可以说这些男妖都有着不讨人喜欢的性格,甚至令人厌恶,与主角的真善美形成鲜明的对比,很好地突出了主角的性格特点,起到了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并且更具现实意义,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起推动情节发展作用的“男妖”一个吸引人的人故事基本上包括:起因、经过、结果。那么要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就必须有人在其中穿针引线,来推动故事的继续发展。如同样作为老父的,《阿纤》和《莲花公主》中的老父就在故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莲花公主》中的王一开始就有意撮合窦旭和他的女儿,他不仅派人将窦旭接来,并且故意出了这样一上联“才人登桂府”,就是想让窦旭能够对上“君子爱莲花”,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出自己的女儿——莲花公主。可是第一次并没有成功,于是这个王又再次地将窦旭请来,并且直接讲明意思“谬以小女子奉衣裳,想不过嫌也”,[9]终于促成了这桩婚姻。假若没有王的反复出现,那么这个故事也就不能如此顺利地展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王可以说是从头到尾就一直对窦旭礼遇有加,“降阶而迎”,可以从中看出其嫁女的急切心理。《阿纤》中的老叟亦是如此。当奚山者提出联姻时,他可以说是喜出望外,连忙答应,并且希望全家都可以搬到奚山者的家里或附近。这两位老父都是极力促成或赞成女儿的婚事,他们往往是婚事的发起者,对人类抱有好感,并不认为因为自己与人类存在的差异就不能结为姻亲,他们合力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其实,在故事中穿针引线作用最明显的是那些兄弟。在《娇娜》、《青凤》、《双灯》、《素秋》、《黄英》、《凤仙》等故事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系列的男妖。他们与老叟一样,来源很丰富,有狐、有虫,还有菊花等等。而且他们几乎都有着出众的外貌,优雅的礼节。以往,人们在《聊斋》中关注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形象丰富的女妖,这可能与历代的读者往往与男性居多有关,但有时作为一个纯粹的女性读者也许会被这些男妖所吸引。他们几乎是才貌双全,可以与世间的任一男子向媲美。如《娇娜》中的皇甫公子,他“12 丰采甚都”,他“过目成咏”,他有情有义,当孔生生病的时候,他朝夕探望,焦虑得废寝忘食,并不逊色于娇娜的治病救人的行为。从异史氏所说的评价中,可以窥得他于孔生的情义羡煞旁人。《青凤》中“雅爱相悦”的孝儿,为救父而下跪、痛哭的孝儿,《双灯》中的因前世姻缘而将妹妹送给魏运旺的少年书生,他们的形象也许并没有皇甫公子般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他们守孝遵义的行为中,他们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精神中蕴藏的感动,有时超过了男女主角的情感带来的感动。就好比《素秋》中的俞恂九。他是一条修炼成精的大蠹鱼。他是这个故事的起因,他与俞慎相识,并结为知己,常畅言在俞慎的寓所中。这就为后来的他在弥留之际,将素秋嘱托于俞慎,为她找一个好的归宿做好了铺垫。作为哥哥,他对素秋可以说是宠爱有加。他纵容素秋的小把戏,有时也会参与其中,故意戳穿她的小把戏,是一个淘气、可亲的大哥形象。与《素秋》故事结构大致相同的《黄英》,在这其中讲的是相依为命的陶氏姐弟。整个故事以陶氏为开端又以陶氏的死亡作为结局,可以说他贯穿于故事的始末。故事的开始就交代了陶氏是一位懂得种菊的贩菊高手。但在百花丛中,菊一向以“花中君子”“花中隐士”名扬天下,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陶氏贩菊的行为当然遭到了爱菊的马子才的反对,但陶氏依然以此为业,并且因此发家致富,扩大产业。从中可以看出,蒲松龄对商人是抱着一种赞赏的态度,陶氏则是他的代言人,说出了这样的心声:“自食其力不为贪,贩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9]随着故事的发展,马子才看到陶氏门庭若市,心开始隐隐地发烫,后来也渐渐地接受陶氏的贩菊行为,与之重新交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当时的社会,人们已经开始逐渐地接受商品经济。蒲松龄在故事的最后揭示了陶氏的身份——菊花精,这就解释了他种的菊花为什么会特别好,特别奇异,并且“此固非可言传”的原因。虽然陶氏最后因喝太多的酒而醉死了,但他化身为“短干粉朵,嗅之有酒香”的菊花,若将他种植在庭院中,就好像见到了好朋友一样,因此被人们争相采购,这对于陶氏来说虽死犹生。从整个故事和最后异史氏的评价来看,蒲松龄对于陶氏可以说是充满了喜爱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与之结交的渴望。《鸽异》,这本是讲一个人爱好养鸽的故事,但在这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出现了一位由鸽子变成的少年,他因见张公子如此的喜爱鸽子,便送与他两只世间少有的鸽子。可惜,这两只鸽子却被吃了。最后,少年带走了所有的鸽子。他以为找到了一位可以相托的人,为这些鸽子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归宿,最后却以悲剧收场。一个平平的故事因有了这位少年的加入,更好地推动例了情节的发展,使主题得到了深化,让人印象深刻。从异史氏的评论来看,这位少年并不仅仅是一只鸽子精,他更像一块试金石,他将故事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潮。从少年的谴责和异史氏的评论来看,蒲松龄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这样的希望:能够得遇一位赏识自己的考官,即使为此做一只鸽子也是可以的。再如《汪士秀》中的鱼妖,他们抓了汪父,却因其擅于蹴鞠而保全了其性命,这既解释了汪父得以存活的原因,也在一方面表现了鱼妖的单向思维——12 有用的留下,另一方面表明异类的世界一定程度上是在模仿人类的社会,他们亦会玩人间的游戏。不仅如此,《二班》中的两只虎妖竟然懂得向行医者求救,帮助母亲治愈了嘴角边的两颗赘瘤。这两只虎妖的行为是典型的人间孝子的形象,并且懂得知恩图报,救行医者于狼群中,帮助其脱困。不管是鸽妖、鱼妖还是虎妖,他们的行为几乎贯穿了整个故事,假如缺少了他们,整个故事的完整性就会遭到破坏,整个故事就会显得黯淡无光。这些故事中的男配角,他们都在故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使故事得到更好的故事性和完整性。结语通过对这些男妖的形象类型的分析,不仅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人类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异类世界。当然,这两个世界存在着冲突,但蒲松龄更倾向于两个世界的和谐之处,通过一些异类的言行,特别是一些男妖的待客之道、行为爱好,表明异类的世界与人类的世界是相通的,这个异类的世界是美好的,是值得向往的。而且这些男妖,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了作为动植物的某些特性,又被蒲松龄赋予了一些比较复杂的人类的性格情感,这就在他们的自身特点中融入了人的特性,所以他们的性格特点有着双重性——他们一方面接近人类,礼遇有加,另一方面又惧怕人类,鄙夷人类。总体来说,蒲松龄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男妖,无论是他们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还是他们在故事中体现的功能,都与人类社会存在众多的相似之处,这都融入了蒲松龄的美好理想和渴望。正如张稔穰在《意境创造三题》中所说的一句话:“在似与不似之间,在现实真实性中,闪现理想化的光彩,具有令人遐想涵咏、韵致无穷的意境之美。”[17]长期以来,谈及《聊斋志异》的妖精世界,人们喜用“花妖狐媚”四字概括之,似乎《聊斋志异》的妖精世界都是女妖的天下。无须讳言,善解人意、温柔体贴的花妖狐媚确为《聊斋志异》最光彩夺目的形象代表。尽管如此,但经过本文的探讨,说明了男妖亦是蒲松龄笔下有意刻画的形象,他们在聊斋故事的叙述中起对比反衬和推动情节的重要作用。这些丰富的男妖形象有着自己的精彩,花妖狐媚并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芒,在他们身上同样承载着蒲松龄的各种寄托或某些渴望,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12 参考文献:[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4).162.[2]左丘明.左传[M].长沙: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1(1).274.275.[3]许慎[东汉].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12).卷一上.九下.[4]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一篇上.八下.[5]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3).300.[6]仲秋融.人性,神性与物性——论《聊斋志异》妖类形象的塑造[F]http://www.literature.org.cn.2009-10-29.[7]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1979.117.[8]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精怪形象的塑造方法新探[J].蒲松龄研究,2008(1).[9]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10]邓宇英.论《聊斋志异》中的人的变形艺术[J].船山学刊,2006(4).[11]郎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509.[12]汪玢玲.鬼狐风情:《聊斋志异》与民俗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206.207.[13]贾海建.《聊斋志异》中的狐男形象[J].淄博师专学报,2007(1).[1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共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316.[15]张伟.明清小说讲稿:第五讲2《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1)[F].http://sytvu.ln.cninfo.net.2007-10-25.[16]刘楠霞.试论《聊斋志异》的意境美[F]http://www.studa.net.2010-04-01.[17]张捻穰.《意境创造三题》[J].聊城师院学报(哲社),1985(2).[18]马瑞芳.马瑞芳讲聊斋[M].北京:中华书局,2005.[19]马瑞芳.谈狐说鬼第一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12 谢辞首先,我要真诚地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天星老师,正因为有他对我的论文的悉心指导才能让我能够如此顺利地完成论文。在张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确定了正确的论文研究目标和方向。并且在我缺少参考文献时,张老师及时地为我提供了不少资料,这就丰富了我的选材。在论文的修改阶段,张老师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和指导我的论文,及时、准确地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意见。总之,这次论文的顺利完成,张老师有着很大的功劳,再次对张老师真挚地说声:“谢谢您,张老师!”1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