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篇一: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前段时间认真钻研了一番第九册《诺曼底号遇难记》,现在课已讲完,静下心来反思了一下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收获如下: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两点,一是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崇高品质,二是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第二个目标自觉落实得还可以,主要体现在如下环节: 1、更改课题。上课伊始在板书课题时我没有按课文原题写,而在黑板上写下了“伟大的灵魂”这个题目,这时学生自然要提出疑问,我顺势告诉学生:“这个题目是老师读完这篇文章后产生的自己的见解,相信你们在学完这篇课文后也会产生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你们也可以把自己认为合适的题目写在书上。”这一举动不但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对重点训练项目的一个落实。因为这篇课文是本组的第三篇课文,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此时更改课题是想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不仅仅指不依赖于别人的现成答案,还包括不依赖课本,不迷信权威,要敢于向课本,向权威挑战。
2、讨论船长命令大副开枪这一命令。通过每次教这篇课文时学生的反馈来看,对于这道命令大部分学生刚开始并不理解,所以我先问:“对于这道命令,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然后围绕到底该不该开枪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观点有如下几种:A、认为船长只不过是吓唬吓唬不会真开枪。对于这种观点我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让他们接着听其他同学的观点。(..)B、认为女士优先,男人不该抢在女人前面,所以该开枪。持这种观点的同学最多,这时我会提醒一句:仅仅是因为男人们违背了道义就该开枪吗?这时马上出现了第三种观点:C、当时船上很乱,如果不开枪可能会死更多的人。这样经过相互交流、启发,持前两种观点的同学自然会逐渐认识到自己考虑问题的片面性,进而明白阅读要产生正确的见解,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 3、对于船长的以身殉职学生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这又成为培养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一个好时机,有的学生认为船长是没有时间或机会逃生,有的认为船长舍不得船,还有的认为船长是出于责任感选择了以身殉职等等。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这些想法后我尽量尊重学生的见解,只要合理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至于本课的情感目标,感觉落实得不到位,虽然学生感受到了船长的崇高品质,但是并没几个学生为之感动,情感上的共鸣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强烈。我想这还是因为老师引导得不到位,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但到底怎样的问题才能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互生呢?我也同诺曼底号一起遇难了。我想今天我之所以会“遇难”,都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够用心,没有很好地去落实新课改。以后,我会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宝贵的试验田,大胆地尝试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更深层次的对话。
篇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当读完这篇课文,我的心已经被深深震撼。课上,我致力于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伟大品质,体会引人入胜的描写。 一、引导质疑,激起阅读兴趣。 学生进入高年级,解决自己感兴趣的语文问题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在阅读中有明确的目的性。本节课利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一段视频,将文中恐惧、慌乱的场面描写进行直观呈现,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朗读体会,以自己的朗读和想象进行情景再现。但是这不是唯一的目的。当学生体会到当时场景的混乱之后,教师出示资料引导学生对比,“①泰坦尼克号上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死亡人数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二。②诺曼底号:共61人,除了船长,全部生还。”孩子们读到这份资料明显受到震撼,轻叹声传入我的耳中。我即时引导质疑:“读了这两份材料,对比一下,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何君同学立刻提出,“为什么泰坦尼克号死了那么多人,而诺曼底号只死了船长一个人?”当然,通过对比,这个质疑很自然会出现。同样是海上遇难,同样开始的时候是无比恐惧和混乱,正是因为诺曼底号有一个伟大的船长,才会让旅客和船员们安全脱险。教师此时抛出问题:“哈尔威船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竟然能够从死神的手中拯救60个人的生命?默读课文,用几个词语概括哈尔威船长的品质,写在旁边空白处。同时,可以把有关的重点句子勾画出来。”相信这时候,学生的阅读是有一定兴趣的。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本文的情感性需要学生在字里行间仔细品悟,通过相互交流谈出自己的感动。同时,工具性也不容忽视。本课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其一,认识场面描写。其二,词语的比喻义的认识。第一点是教材要求的教学目标,第二点是根据课文理解的需要自行加入的。关于场面描写,在学生阅读后明确“像这样对于在同一时间内众多人物表现的描写和有关情况的描写就叫做场面描写”,并且适时质疑,“表现船长的冷静,只重点描写船长就够了吧?为什么前面还要有大段的场面描写?不会喧宾夺主吗?”徐晨同学体会到:“不是喧宾夺主,描写人们的混乱,这样对比就能更好地表现出船长的镇定自若。”这样,学生通过对场面描写的阅读体会到了具体的衬托作用。 三、分角色朗诵体会情感 在学生体会到船长与机械师和大副的对话中能体现船长的果断与镇定时,我指导学生进入情境朗读,第一组陈宇朗读船长的话虽然以洪亮的声音和很快的语速来表现船长的果断,但是欲速过快,朗读时个别句子不够清楚。于是我提示:“船长啊,我给你提个意见。你刚才说话太快了,让别人听了感觉你有点着急。要让别人体会到你的镇定,就在说话的时候冷静些,让自己的话语落地有声!”到第二组朗读时,我让学生去掉中间的旁白,学生朗读衔接紧密,比较好的表现出了当时紧张的情况下船长的果断与船员们的默契配合。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时有形成。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课堂,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动态生成”,怎样捕捉“动态生成”的锲机,使“动态生成”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富有生命活力,是我们每位教师共同努力的目标。 篇三: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反思 本周二,武汉市教科院领导来我校进行教学视导,我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幸得到市教院领导张凤英老师的指导,深感荣幸,从准备备课,到二次试讲,再到正式讲课,最后到得到领导的指导,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
上完《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后,我细细回顾了整个的教学过程。《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意蕴比较深厚的文本。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地研读了文本,参考了网上的资料和部分教案,最后还是自己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教案。第一次试讲是在吴承红老师班上,吴老师为了配合我上好这节课,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读熟课文,并在朗读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所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相当熟悉,试讲那天感觉学生的表现,状态相当不错,只是自己对整个设计掌握的并不是那么娴熟,所以整堂课的效果并不好。第二次试讲,为了急于达到好的效果,于是我修改了教案,借鉴了很多别人的东西,可是,适得其反,整堂课下来反而非常生硬,不自然,感觉也不好。 经历了两次不太满意的试讲,我又再一次潜下心来,拿起课文,反复朗读,静静地思考,仔细揣摩,重新按照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班上学生的特点设计教案。正式讲课那天,我的脑海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非常清晰的思路,学生的状态也特别好,虽然没有在课前对课文中的问题做任何提示,但是学生事前熟读了课文,所以整堂课,无论是学生参与程度,回答问题,还是朗读课文等等方面,都还不错,我也是非常投入,满怀激情,感觉比前两次试讲的效果要好一些。特别是课文最后部分的朗读,“关于船长在挽救了60个人的生命后,自己却选择了和船同沉大海的部分”,学生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为船长伟大的精神所感动,当伤感的背景音乐配着感人的文字,学生的朗读特别精彩,情感很到位,达到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课后,教科院的张凤英老师和我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张老师的对我的课进行了肯定。认为我的教学设计是合理的,整堂课的思路清晰,注重学生朗读,学生以读为主,读中品位,读中感悟。注重了语文教学中的抓住关键词句,品位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 同时,张老师对我的这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文中船长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的课堂中,整堂课下来,在学生心中还没有形成一个非常丰满的形象。虽然通过学习课文,体会船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品词品句,船长这个形象,在学生心中有一定的印象,但还不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船长。而且整堂课应该是结合文本,逐步的呈现船长这一形象,让船长形象在学生心中,一步步的深化,升华。 2、教师的主观感受过多,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感悟。举一例子:‘船长和船同沉大海,值不值?张老师认为,不能这样问,因为值不值,老师的主观上就有了指向性,以至于对学生是一种暗示,让学生没有更好的发挥的空间。 3、解读教材还要刚透彻。例如“大家立刻不作声……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和“人们凝视雕像沉入大海”要挖掘内涵。 4、不管是读课文还是教课文,要给学生一种整体性,特别是六年级的孩子,不能让课文有些割裂的感觉。“例如,老师让学生先读7到11自然段,思考一个问题。然后再读哪些段落,在完成一个什么任务,…”这样不好,不能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学习,应该是通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牢牢把握自己的教学核心点,不管学生怎么说,始终要把学生引到这几个重要的点上来。 5、整堂课还是感觉老师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让学生顺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的往老师既定的内容,要求上牵的感觉。还没有完全放手学生,让学生没有太多自我的空间。感觉老师牵的比较多。
听到张老师的评价,我不禁感叹;专家不愧为专家,指出了很多没有引起我重视,甚至是我根本发现不了的问题。虽然她提得意见中,有些我无法在课堂上实施,甚至并不明确到底该怎么做,但是我依然有很多收获。当时谈到“不割裂课文,给学生整体性,放手让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这个话题时,我当时提出,这样的方式,那么老师将会更难掌控课堂,会担心收不回来,这样对老师的要求会更高。我流露出不敢尝试的想法,张老师当时的一句话”你是教研员,你都不敢尝试吗’让我顿生许多感悟。 是啊,最初听到张老师和我们谈到的对语文课的种种想法和要求时,感觉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好难,如果能做到像张老师说的那样,那简直都成特级教师了,心想,她怎么能给我们定位这么高的要求,似乎拿我们和特级教师再靠。但是,细细思考后,觉得这样未尝不可,只要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有什么方法不能尝试的呢,也许,一下子无法达到那样一个高度,不能尽善尽美,但是起码要尝试,努力过后,就会一步步的靠近目标,就会离要求越来越近。 我想,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会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追求……诺曼底号遇难记读后感读《诺曼底号遇难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