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教学设计天津市静海区第十三小学张璐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认识的字,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品质的表达方式。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4.体会比喻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5.学习黄继光为革命利益,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者的敬仰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体现出黄继光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的。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品质的表达方式。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在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夜莺”与“雨来”,听到了一个失去父亲的中国孩子“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呼声,又学习了一首“控诉战争、祈盼和平”的诗歌,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本单元的主题,走近一位年轻而又伟大的战士——《黄继光》。(板书:《黄继光》)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去了解这位可歌可敬的战士。
(播放课件中视频)师:同学们,这段简短的视频向我们介绍了英雄黄继光的生平,再现了他在战场上的惊天壮举。那么看过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指生答)师:同学们观看视频后的心情都随之变得很不平静,一定想更加全面地了解英雄的事迹,那么,65年后的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那次残酷的战斗,寻找英雄的身影,了解他的伟大事迹吧!(背景材料:1950年,美帝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又把战火引到我国边境,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美军以6万多重兵向上甘岭地区发动猖狂进攻,企图攻占该地区西侧高地,他们在仅仅3.7万平方公里的阵地,投掷了几千枚重磅炸弹,山头被削平1米多。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黄继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年他才22岁。)(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老师之前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的任务,那么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有没有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你是怎样处理的?(指生答: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2.同学们的预习状况很好,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指生填空)师:老师讲过,当我们概括一篇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时,要抓住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那么针对这篇文章,哪位同学愿意概括一下?
本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时,在____________,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为了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的故事。3.师:短短的一篇文章,完整而生动的叙述了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事迹。那么,它写了黄继光哪些感人的画面呢?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1)请学生快速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2)小组交流,启发思维。 3)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写了哪些感人的画面?(指生答,主动请战,执行任务,英勇献身)师:那么你觉得,这样的叙述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师:我们都学习过什么记叙顺序?(指生答:时间顺序、游览顺序)这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游览顺序记叙的吗?那么它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师:这篇文章是一个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新的记叙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它一般会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进行记叙。本文的叙述顺序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别描述了黄继光主动请战,执行任务,英勇献身三个感人的画面。(课件出示: 事情发展顺序 主动请战——执行任务——英勇献身)(三)品读课文,领悟情感1.品读1、2自然段。黄继光是怎样接受任务的?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读一下一、二自然段,其他同学结合这两段,谈一谈完成这项任务的难易程度怎么样?你从哪看出来的?(指生答。从战斗很激烈、时间紧迫方面看出)2.品读3—6自然段。这样激烈的一场战斗,时间又是如此紧迫,看来,夺取高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在战场的黄继光是怎么做的?
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3—6自然段,分小组讨论:黄继光为什么要主动请战?这体现了黄继光什么样的品质?老师提示你,可以通过找原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方法来学习,一会请同学汇报,开始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2)师生交流预设:生1:我们组通过讨论认为,是因为“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形势十分紧迫,黄继光才主动请战的。师:哦,这一组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那么老师想问问这里的“屡次”是什么意思?可以去掉吗?生1:不可以,“屡次”是“多次”的意思,有了它才更显出任务的艰巨,形势紧迫,这也是黄继光出战的原因,体现了黄继光高度的责任感。生2:我们组通过讨论认为,是因为黄继光对敌人的恨和对自己的坚定信念才主动请站的。师: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呢?生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体现出他对敌人的恨,他“坚定地说”体现出他的坚定信念。师:那么谁能带着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坚定信念对指导员“我”说说主动请战的话?(指生读,读出坚定之感。)师引读:黄继光带上两个站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什么?(生接读,读出坚定之感,指生读)师:那么通过同学们刚刚所读的,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体现黄继光这些品质的呢?生:语言描写3.品读7—11自然段。
黄继光主动请战后,又是怎样执行如此艰巨的任务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7—11自然段,找一找黄继光遭遇了哪些艰难处境?他如何做,如何克服的?请同学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回答。生1:第七自然段。处境: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表现: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生2:第八自然段。处境: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表现: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的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经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句子中用“20米”、“10米”这样的数量词及省略号,意在表现黄继光的顽强意志。“20米”、“10米”的距离是很短的,但对身负重伤的黄继光来说,每移动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要忍受伤痛。躲避敌人的枪弹,因此他爬得很慢。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一点一点地接近了敌人的火力点。)师:这位年轻的战士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作者怎样表现他的惊讶与赞叹?生: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理解课文要表达的感情。 ①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②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③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全文前后三次出现把子弹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的句子,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强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丝毫没有退却,表现得英勇顽强。
师:这是惊人的勇敢与顽强,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佩与赞叹朗读第九自然段。(生齐读)师:之后黄继光又发生了什么?生:黄继光晕倒了。师:所以这就是结果了吗?黄继光又进行了什么?生: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师:这里出现了几个动词,分别是什么?它们体现了什么?“张开、猛扑、堵住”,对黄继光进行了动作描写,这是为了刻画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品格。讨论:同学们,这时虽然时间到了,情况严峻,但是一定要用胸膛去堵枪口吗?要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黄继光这样做必然会失去生命,但他犹豫了吗?选择逃生了吗?这是因为什么? 因为他想着要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拥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这使他毅然地选择顽强战斗、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务。 4、讲读第十二自然段。师:如果你是黄继光的战友,你看到他就这样牺牲了,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会怎样?(指生答)如果这时有战友愤怒地高喊:“冲啊,为黄继光报仇!”你会怎样?是啊,战士们和同学们现在一样,也是被黄继光英勇牺牲这件事所触动,所激励,“像海涛一样向上冲”,最终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师:让我们带着战友对敌人的仇恨,再带着夺取胜利的喜悦,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渲染情境,升华情感
黄继光倒下了,他永远地留在了朝鲜,却也留在了中朝人民心中,此时,你想对黄继光说些什么?指生答。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像黄继光一样倒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志愿军还有千千万万,他们虽然长眠于朝鲜,但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将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将其永远继承和发扬下去。(五)总结全文《黄继光》这一课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黄继光主动请战、执行任务和英勇献身的三个感人情节,通过对黄继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坚定信念、顽强不屈、大无畏精神的丰满的英雄人物形象——黄继光,他的英勇献身精神激励着他的战友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同时也让我们深深为他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所折服。 (六)布置作业作业: 1.把《黄继光》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仿照课文中,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展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