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儒林外史》读后感
初三《儒林外史》读后感
初三《儒林外史》读后感曾经有段时间,我一直思索着同一个问题:吴敬梓,这样一位穷困潦倒的败家之子,如何能写出我国古代小说又一高峰——《儒林外史》?于是买了这本书,在暑期内细细品味起,恍然大悟之后又是一番同情与怜悯。吴敬梓家原是书香门第,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祖父是探花,父亲是进士,他本是少年才子,年纪轻轻过目不忘,但正是这样一个在当时受人羡慕的美好的家庭造就了衰败。父亲之死,使家族上上下下早已虎视眈眈的人如饿狼般蜂拥而上争夺家产,“兄弟参商,宗族诟谇”的惨剧在吴敬梓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本身就较早面对严酷的世事,黑暗的社会,亲眼目睹了父亲如何爱民如子,鞠躬尽瘁,为官清廉,他甚至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而感到骄傲,父亲却因不善巴结上司落得一个罢官回乡的下场,家族里看似平静和睦的外表下实则暗流涌动。吴敬梓对黑暗腐败的政治社会深恶痛疾,挥霍家财,也因此断送了自己的锦绣前程。在族人眼中他是“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仍拒不参加科举制度,创作了长篇讽刺小说,也就是现在脍炙人口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的第一页第一段就深深吸引了我——“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描述了人的一生所走的道路有很多岔道,因此每一步都要走好。神仙将相,都是凡人做的。各朝各代的兴亡就像早晚一样去匆匆,只有大自然永不变化,就像这江风一样,也曾经吹倒过前朝的树木。功名富贵总是虚无缥缈,那些读书人费尽心机去追求,只是虚度光阴,白费心思。还不如痛饮三杯浊酒沉沉醉去,管它落花无踪,流水无边去。这就是整本书灵魂所在。纵观全书,随处可见那些为了金钱升官而废寝忘食的苦学者,从稚嫩童音读到苍颜白发,从茅屋草棚到宅院府邸,他们努力地读书,舍弃一切却只求换一生富贵荣华,妻妾成群。这不叫热爱读书,热爱学习,为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他们甘愿成为金钱的奴仆,权利的奴仆。周进是《儒林外史》中一个重要的人物角色,大家都知道,他一出场就背负着六十多岁、老童生等标签,很难想象六十多岁的老人努力了几十年日复一日地读书考科举,到最后却落得一场空,遭受市井小民的侮辱轻蔑,皓首穷经,穷愁潦倒,在无尽的鄙视中仍紧紧抓住科举这根救命稻草,中举是他
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八股是他们唯一的生活技能。科场若不如意,就再无其它谋生本领。周进宁可撞板,因为他深知:除了科举,自己无法自食其力。终于有一天等他忽然考中举人,顷刻之间,不是友的都认友,不是亲的都认亲,学堂里挂起了他的长生牌,使周进直接从人生的低谷越向巅峰。此时的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就会发现周进熟识人物态度的转变,士人被科举制拨弄地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之处,除了写尽世态人情之外,也揭示出科举制弱化了知识分子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深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毒害。更表现了科举制度对各阶层人物的间接影响,是造成污浊世风的根。在吴敬梓的一生中,生活和思想都有极大的变化。生活上,他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表示了截然相反的看法。他生长在累代科甲的家族中,一生时间大半消磨在南京和扬州两地,官僚豪绅、膏粱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他是司空见惯了的。他在这些“上层人士”的生活中愤慨地看到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武断乡曲,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中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加上他个人生活由富而贫,那批“上层人士”的翻云覆雨的嘴脸,就很容易察觉到。作者的用意不止于暴露科场和官场人物的污秽,而是着意批判形成他们种种性格的社会根,极其尖锐地指明科举对于人性的异化作用。吴敬梓看透了这种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会风气,所以他反对八股,反对科举制,不愿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他将这些以讽刺的手法反映在《儒林外史》里,对这些丑恶的事物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显示出他的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读完《儒林外史》,我们为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而厌恶,为贪官污吏的卑鄙丑恶而愤怒,为士人名流的庸俗可笑而叹息…… 但我们可曾想过,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身边是否存在这些受人鄙弃的“科举”呢?“提篮子”走进好的初中,为夺得学位不择手段,考试时作弊,仗着学识换的权势蛮横乡里,卖弄自己的知识换取财富等等,这些行为难道就不是为了达到目的,赢得事业上的成功,赚取钱财的不正当方式吗?我们读书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不该为了名利。希望这本书会给大家带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