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学年论文课程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代码:5200809题目:浅析《儒林外史》儒生的形象学院:人文学院专业年级:2012级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郑雪梅学号:312012060101122指导教师:钟文华完成时间:2015年6月10日-6-
学年论文目录摘要………………………………………………………………………………………………2引言………………………………………………………………………………………………2一、《儒林外史》中儒生的类别及其形象…………………………………………………2二、儒生不同命运遭际…………………………………………………………………………3(一)半生只因为科举癫狂…………………………………………………………………3(二)荣辱如梦的人生观………………………………………………………………………3(三)死读书心理的扭曲………………………………………………………………………4三、儒生命运形成的原因………………………………………………………………………4(一)与作者自身遭遇有关……………………………………………………………………4(二)对科举取士的一种控诉………………………………………………………………5(三)与作品中人物个人价值追求有关………………………………………………………5结束语……………………………………………………………………………………………5注释……………………………………………………………………………………………6参考文献…………………………………………………………………………………………6摘要《儒林外史》从它的名字中就可以知道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儒生的人生经历,作者就是从这些儒生的人生经历中来讽刺科举制度,又从这一讽刺中揭露出被科举弄得神魂颠倒的儒生形象及其死读书弄得一身迂腐气、虚伪以及自身缺陷造成的悲剧的命运。有果必有因,他们这悲剧的命运离不开时代的影响以及自身附庸风雅、追求功名利禄的个人行为。关键词:儒生科举命运原因-6-
学年论文引言“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落花知何处。”注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这是《儒林外史》开篇的一首词,虽是老生常谈,下半阙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在之物。但是又有谁能看破呢?科举制度为人们追求功名富贵提供了途径,让人们以为读书就是成就他们荣华富贵的敲门砖,从而害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他们追求“学而优则仕”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却没有真正领悟其内涵,认为仕途是读书人必须追求的,因此才有八十岁才中了状元的梁灏,花白胡子还是“小友”的周进,考了几十年一朝中榜欢喜疯了的范进,《儒林外史》有这些形象及悲剧命运的儒生比比皆是,接下来我就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些儒生到底是怎样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悲剧的体现及原因。一、《儒林外史》中的儒生类别及其形象第一大类,真儒。这类人物是作者吴敬梓所尽心描绘的,与下面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庄绍光、虞博士。但是这些人物既有自身特点也有其局限性。先来说他们的特点:一、鄙视功名富贵,不热衷于科举考试,不愿出来做官;二、精神上儒道互补,内心淡泊名利和追求自由。《儒林外史》第三十回和三十五回集中写“圣天子求贤问道”举行征辟大典,庄尚志被荐朝见,结果辞掉了爵位归还家乡。当庄绍光应征被召到朝廷时,朝中权臣拉帮结派,他断然拒绝了朝臣笼络,决不与小人为伍,他无法容忍这些朝臣的行为,还由此领悟出“我道不行了!”贤人出山是为了行儒道,此时对于坚持操守的真儒已别无选择了,只能“恳求恩赐还山”。把官场视若苦海,他连夜搬到玄武湖,躲到钦此的世外桃源去,一边饮酒,一边读杜少卿写的《诗说》。他与杜少卿互为知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8月版。,后世一些读书人,正是从儒家的“独善”之路,找到了通往道家的思想之门,在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受挫后,往往转向道家,以道家人生哲学作为补充,寻求解脱。儒和道就这样由对立走向了互补,相反相成。与庄绍光儒道并举的处世态度相比,一生淡泊安详的虞博士,其人生态度更多地接近道家。他不慕功名,与人为善,顺其自然,做事光明正大。四十岁中举前,他也是过着乡村塾师的清苦日子,妻子有病,他的“馆钱不能买药医,每日只吃三顿白粥”。他安贫乐道,心态无不足而安详和乐,颇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孔颜乐处的意味。虽然这一类人是作者倾心刻画的人物,但是却是作者自身的一个缩影,他们身上有和作者一样的怀才不遇,没有遇到明君圣主,没有遇到一个好的时代提供机会可以一展心中的抱负,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用才之地,所以这就是时代赋予了他们的悲剧性的人身。但是这一类人在《儒林外史》是比较少的,是作者赋予美好的愿望,下面这一类才是《儒林外史》中真正的主角,所以重点分析下面这一类人。第二大类,假儒。假儒又分为迂儒和陋儒两类。这样划分是有原因的,迂儒跟陋儒虽然有诸多不同,但他们在本质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人格上具有虚伪性,在他们身上始终摆脱不了一个“假”字,他们都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儒家传统的道德,失去了儒生应该有的人生境界,完全背离了传统儒学对儒生的人格要求。在他们身上既看不到“仁、义、礼、智、信”的影子,更感受不到“达则兼济天下”的胸襟与“穷则独善其身”的淡泊。他们都不能算做是真正意义上的儒生,所以把迂儒跟陋儒归入假儒的行列。-6-
学年论文迂儒,以周进、范进、王玉辉为代表。这类人的共同点是:醉心举业,老年得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帮凶。儒学精神并没有在他们身上得以真正展现,他们反而成为思想僵化和智能被破坏的代表,且言行愚蠢至极,他们对此并不自知,他们虽然迂腐,但是内心仍保留着善良,从不作恶,所以他们一方面也令人同情。比如周进,他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呆头呆脑,不通世故,在塾馆中“安身不牢”被人辞退,“弄得他连几两银子,一碟老菜叶的生活也过不成”,只得跟跑生意的姐夫去记账。一天他来到贡院,“见两块号板摆的整整齐齐,不觉眼睛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这真是像曹雪芹所言“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清】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啊!后来几个商人看他着实可怜,打算帮他捐监生,周进听到此话后马上给众人磕头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此时那个呆头呆脑的周进不见了,此时在他心目中的重生父母恐怕是功名吧!在此可以看出科举的神奇力量。在此他的虚伪可见一斑,为了功名什么话也说,以至于马上给当时地位比较低的商人下跪,可以看出迂儒的言行是背离儒家精神的。陋儒,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为人虚伪,善于钻营,打着幌子实现个人利益,可谓是封建时代的投机者。科考对于他们来说是往上爬的敲门砖,这类人物以严贡生、匡超人为代表。严贡生平日里就恃强凌弱,强买强卖,他先是将邻人之猪诈为己有,致人腿折,接着又为一纸并未付款的借约索要利钱,为了逃脱知县传讯,他将纠纷扔给兄弟,自己逃到省城躲避。他还精心设计圈套,赖掉娶儿媳的船费。如此一个恃强凌弱、心狠手辣的角色居然总是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而欺霸相邻。他的一系列丑陋行径,不仅有辱斯文,而且泯灭人性,寡廉鲜耻。二、儒生不同命运遭际(一)半生只因为科举癫狂《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特别典型的就是周进和范进,他们都为了考中举人耗尽了半生的精力,到了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尽管生活极为困顿,还是念念不忘科举考试。周进考到60岁,仍是个童生,为谋生到薛家集去教书,后来竟把这个饭碗也弄掉了,又为了生计只得跟着姐夫去做一个账房先生。因此,当他进省去参观贡院时,触动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声大哭,竟然难过得死去活来。后来在一些小商人的帮助下参加考试,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最后才时来运转。而范进更是对科举痴狂,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但他还想着去参加考试,就连他中举人的那天早上都还抱着鸡到集市上去换米等着下锅。他为科举已经不顾家里的生计了,他更是为科举疯狂至极,在得知自己中了举人时更是疯疯癫癫,不谙人事。通过这一形象的侧面烘托,更让我们看出八股文科举腐蚀读书人心的本质。科举让读书人神魂人神魂颠倒,因为科举象征着功名富贵,而正是这身外之物去让人耗尽半生精力而不可得,这真是可悲。(二)荣辱如梦的人生观在《儒林外史》中就点明了科举有时候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桥梁,如周进和范进中了举人之后一跃成名,由贫困变得富有,不用为每天的衣食而担心了,还有仆人伺候。但是这些荣华富贵有时候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匡迥好不容易被县里老爷赏识,但是就在旦夕间县老爷被摘了官印去,匡迥也只能落得个流落他乡的命运。鲍廷玺经历不少痛苦才与自己的亲哥哥相遇,料想时来运转,却没想到哥哥居然暴病身亡。这是戏剧性的情节更能体现这些文人的命运坎坷。-6-
学年论文让人印象很深的应该还是杜少卿,他先前家财万贯,乐善好施。由于他的乐善好施才把他的万贯家财都丧尽了,而哪些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人都在背后骂他傻子,说他是读书读太多了造成的后果,他最后也只得和移居他乡,倒乐得清闲自在。但是从他的这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荣华富贵都如梦一场,来得快,去得也快。《儒林外史》就是从这些事例中来揭露读书追求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到头也只不过如梦一场的悲剧。(三)死读书心理的扭曲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8月版。参考文献:[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中国文学史(第4卷)[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但是儒林外史中读死书的人比比皆是,而这些尽信书,不实践的思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给他们带来了某方面思想的扭曲。有一位儒生就是因为死读书而变得迂腐不堪,相信书上所说的贞节烈妇竟然枉顾女儿的性命。他极力赞成女儿为夫殉情,使得女儿自杀成功。这位儒生就是王光辉,他就是读书读迂腐,从而造成了他思想的扭曲,而且还把这种扭曲思想的影响加在了他女儿的身上,他的悲剧不仅仅是自己,还带给了他的女儿。人们常说读书人知礼节,但是《儒林外史》中却存在大多数儒生确实在伪装成知书识礼的形象。他们因是作为作为读书人这一身份的束缚,强忍着内心的欲望,不能尽人欲,所以造成一种扭曲的心理,有了缺陷的性格。他们在人前“知书达理”,在人后却做些偷鸡狗,背信弃义让人不齿的事情。所以就出现了为富不仁的严贡生,装腔作势的娄三、娄四公子,还有假冒斯文的牛浦郎。三、儒生命运形成的原因(一)与作者自身遭遇有关《儒林外史》是采用一种喜剧的创作手法,但是作者为什么要用喜剧的手法来给人们讲述一系列悲剧色彩的故事?这和作者自身的遭遇有关。作者吴敬梓13岁丧母,后来没过几年又丧父,父亲一死,族人欺他两代单传,近族亲戚、豪奴狎客相互勾结,纷纷来侵夺祖遗财产。这就使他看清了封建家族伦常道德的虚伪,萌生了与仰仗祖业和门第过寄生活的庸俗人物分道扬镳的念头。在他之后的遭遇中,他变卖家产、远离家乡,来到南京结识了许多文人学者,接触懂了当时进步的思潮——反对理学空谈,倡导务实的学风;要求以礼乐兵农作为强国富民之道;反对空言无益的八股举业,提倡以儒家的“六艺”作为教育的内容,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些时代思潮在他的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他对科举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产生了怀疑,后来又由于科场失利,使他对科举制度加深了怀疑。吴敬梓是在这遭遇种种之后来发愤著书,以警世人。所以这书中的故事和他的人生阅历,而那些悲剧色彩的故事也和他的个人经历有莫大的关系。《儒林外史》中所出现的人物,大都实有其人。吴敬梓取材于现实的士林。他小说中人物的原型多为他身边的亲戚、朋友以及相识相知者,如杜慎卿,马纯上,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牛布衣等等。而书中的杜少卿则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的,杜少卿的主要事迹与吴敬梓基本相同,而且是按照生活中原有的时间顺序安排的,如杜少卿在父亲去世后的“平居豪举”,借病不参加博学鸿词的廷试、祭泰伯祠等。所以在小说中,作者塑造的大多数人物都是取材于他的真实生活中的原型人物,所以小说中这些人物的命运也是和作者自身遭遇息息相关的。《儒林外史》是饱含着作者的血泪,熔铸着亲身的生活体验,带着强烈的作家个性的作品。因此,小说中作者描写的那些人物的悲剧也是和作者自身遭遇有很大的关系。(二)对科举取士的一种控诉《儒林外史》,虽然是讲述明朝的故事,实则是作者生活时代的缩影。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朝,而清朝的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延用明朝的八股科举制度。而八股文的弊端是非常大的,-6-
学年论文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使许多读书人只顾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实际学问.考中作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的奴仆。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而《儒林外史》中所出现的那些人物大多是受科举毒害很深,偶有几个看破仕途,宁愿清闲一生,那也是作者所给予的美好希望。其中被科举所毒害最深之一就是范进,一生只为科举学八股文,连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都不知道,真是让人汗颜。而那看似是看破科举,实则确屡试不中的典型代表娄三公子、娄四公子,他们装腔作势,还想学战国四公子,最后也只得闹剧收场。他们也是被当时的八股科举制度所毒害,分不清谁是真学士,谁是伪君子。如此种种,在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也是屡出不穷。所以作者才会写这一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来借古讽今,用小说里人物的悲剧来控诉当时被八股科举所逼迫的儒林人士的境况。(三)与作品中人物个人价值追求有关求而不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所以对于《儒林外史》中那些屡试不中的人来说当然是十分痛苦了。所以他们大多数人都是一种悲剧的人生,因为他们屡求不得,但是这也和他们自己有关,他们都随波逐流地去追求一件东西,这当然有很多人会失望而归,而且他们从来都没有想去这件东西到底值不值得他们倾尽所有去追求。小说中的人物大都是为了追求科举而付出所有,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这束缚人思想的八股科举制度到底能不能实现他们人生的价值。人一定要追求,但是也一定要追求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而死读书,为了附庸风雅,追求功名利禄,这样的人生注定悲剧。结束语《儒林外史》这一部讽刺小说,它流传下不仅吴敬梓赢得身后名,金兆燕曾题诗赞吴敬梓说:“著书寿千秋,岂在骨与肌”,它也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值得我们分析思考的经典作品。《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以自己身边的亲友为原型来撰写的,所以这些小说里的人物特点很值得我们注意思考,他们谁是真正的儒生,谁又是虚有其表,他们各自都具有什么特点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那些虚有其表的假儒生中有的人痴迷科举,富贵荣华不过一场空,有的人却死读书给自己造成了一场缺陷,如此种种就是他们人生的悲剧,而悲剧的原因也和作者生活的时代以及作者著书的原因有关。这些都是我们读了《儒林外史》,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