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学反思四(1)班张颖今天早上第二节课,我上了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的第九课童话《巨人的花园》。课后,我觉得身心俱疲,都说教学相长才能共同体验到教学的快乐,而我的快乐课堂飞到哪里去了?孩子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吗?在4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像一只“蜗牛”,背着自我施加束缚的“壳”,步履维艰;学生也承载着我那重重的壳,可想而知,他们怎么喘的过气来?当然,为了上好这堂新教师汇报课,我很用心地在准备着……通过和年级组老师的交流,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着导学案和课件,乐此不疲。我总是这样告诫自己,要把人生的每个“第一次”当作“最后一次”,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要有做到最好的信心。然而,上完课后,我觉得很不理想:课堂节奏不紧凑,学生参与度不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浮于表面,重知识轻能力,重说轻写……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挫败感。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听课组的领导、老师对我的这堂课做了及时的点评,娓娓道来或一语道破,使我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中肯的建议很好地帮助了我对这堂课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反思。一、学习目标的设定比例失重。前两个目标主要让学生去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后一个目标是关于语言文字训练,这就呈现出来重情节轻语言文字训练。第一个学习目标很容易就在自学指导中解决,不宜放在学习目标中。
另外,“体会”这词也不宜用在学习目标中,因为学生看到这词就不明确他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想应该从文章的体裁是童话入手,先体会编者的意图;深入文本及教参,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应如何确定。在集体备课时,我也要积极主动地交流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一、学习指导太过宏观,没有落到实处。(1)自学指导一未落实让学生对巨人回来前后花园的变化的语句,我提到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但后来没有落实检查,感觉自己处理得太仓促,应进一步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场景和大家交流交流。(2)指导二中“抓住巨人所作所为的变化的语句”,让学生不易理解,应把它改为“抓住巨人赶走孩子后语言和动作的语句”,切合本班学生的学情,让他较轻松的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我虽抓住了巨人对孩子们说的三句话,但仅仅是让学生简单的把句子比较再读,学生读得再好只是个别,我没有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训斥、叱责”去理解巨人生气的程度,通过对词的理解再读句子,这样会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巨人的“凶狠、自私”的人物形象。(3)指导三PPT的位置应在巨人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之前,这样教学起来思路就会变得流畅许多,在这一部分应当抓住“任性、冷酷”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文中
最能体现神奇的地方,如小男孩的动作那段话,应引导学生读一读,在此基础上体会童话与其他体裁的与众不同,它的故事情节可以写得很神奇,这也为综合性学习中的“编童话”做好了铺垫。三、知识拓展局限。出示原著结尾还不够,应推荐一些童话,如课后资料袋的链接。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四、板书设计繁琐。板书应简洁明了,对于巨人内心变化的词语,如从“任性、冷酷——孤独”到“友善、热情——幸福”可不必板书。另外在板书词语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安排任务,不能让学生分散学习的注意力,要增强课堂的有序性;在板书时,学生可读书,这样时间就不会白白的浪费掉了。五、引导过多或引导不准确。没有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我引的太多,学生就会被动的去接受。我在课堂中为了达到预设,生硬的引导半天,学生毫无反应时,我应做到随机应变。这方面的能力我还很欠缺。总之,我在自己好几天的汇报课准备中未获得什么,却在课后领导、老师的指导中收获颇多。在教学上我还要不断地去粗取精,精益求精。我渴望快速地成长,但对于自身水平来说,切不可操之过急,因为努力是一种艰辛的过程。